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碘放射性同位素

碘放射性同位素

碘放射性同位素的相关文献在1995年到2022年内共计1111篇,主要集中在肿瘤学、内科学、特种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81篇、会议论文29篇、专利文献552449篇;相关期刊248种,包括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中国医学影像技术、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25种,包括第十四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中国核学会2011年年会、第九届中国介入放射学学术大会等;碘放射性同位素的相关文献由2937位作者贡献,包括谭建、林岩松、王任飞等。

碘放射性同位素—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081 占比:0.20%

会议论文>

论文:29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552449 占比:99.80%

总计:553559篇

碘放射性同位素—发文趋势图

碘放射性同位素

-研究学者

  • 谭建
  • 林岩松
  • 王任飞
  • 张桂芝
  • 余永利
  • 匡安仁
  • 朱瑞森
  • 陆汉魁
  • 王俊杰
  • 孟召伟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孔艳红; 王巍; 武乐; 汪颖; 高倩男; 李冉; 宋玉芹; 王兵艳; 张健雄; 尹航; 董瑞华
    • 摘要: 目的 探讨应用^(131)I-间碘苄胍(^(131)I-MIBG)注射肾上腺髓质显像对临床怀疑嗜铬细胞瘤单次给药的安全性和药动学临床试验受试者周围剂量当量率的动态变化。方法 前瞻性选取2021年4~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研究型病房参加^(131)I-MIBG注射液在临床怀疑嗜铬细胞瘤单次给药的安全性和药动学临床试验项目受试者10名,其中男性6名,女性4名,年龄(56.4±12.5)岁。所有受试者均空腹肘静脉注射11.1 MBq(0.3 m Ci)/m^(2) ^(131)I-MIBG注射液,分别应用多功能数字核辐射仪实时测定给药后2、4、8、24、48 h时距体部分别20、50、100、150、200 cm处情况下每组的辐射剂量率。每个点有两个测量值,分别是无铅防护,有铅防护。对两组辐射剂量率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分析。结果 20、50、100 cm距离时,给药后2、4、8、24 h无防护组辐射剂量当量率均高于有铅防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200 cm距离时,给药后2、4、8、24、48 h无防护组与有铅防护组的辐射剂量当量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131)I-MIBG注射液在嗜铬细胞瘤诊断时,在给药24 h后及100 cm以上距离可以无需做放射防护。
    • 杨崇双; 肖云华; 梁清华; 黄学全; 何闯; 邓良余; 熊俊儒; 刘平平
    • 摘要: 目的观察氯喹(CQ)联合^(125)I粒子用于裸鼠肝细胞癌(HCC)移植瘤的效果。方法选取24只健康裸鼠,于右侧腹股沟皮下注射约1×107个HCC Hep3B细胞建立移植瘤模型。从中选择移植瘤大小接近的20只,随机分为CQ组、^(125)I粒子组(I-125组)、CQ联合^(125)I粒子组(CQ+I-125组)及正常对照组(NC组),每组5只,分别予注射CQ、植入^(125)I粒子、注射CQ联合植入^(125)I粒子及不作任何处理;对比观察4组移植瘤质量、细胞凋亡数量、LC3表达水平、CD31表达水平、微血管密度(MV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和促血管生成素2(Ang2)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分析CQ联合^(125)I粒子用于移植瘤的效果。结果CQ组移植瘤质量、VEGF-A和Ang2的mRNA及蛋白表达量均大于I-125组及CQ+I-125组而小于NC组(P均<0.05);I-125组移植瘤质量、VEGF-A和Ang2的mRNA及蛋白表达量大于CQ+I-125组而小于NC组(P均<0.05);CQ+I-125组移植瘤质量、VEGF-A和Ang2的mRNA及蛋白表达量小于NC组(P均<0.05)。光镜下各组移植瘤细胞凋亡数及LC3表达按降序排列分别为CQ+I-125组、I-125组、CQ组及NC组,以及I-125组、CQ+I-125组和CQ组或NC组。移植瘤MVD在CQ组及I-125组均大于CQ+I-125组而小于NC组(P均<0.05),在CQ+I-125组则小于NC组(P<0.01)。结论CQ联合^(125)I粒子可协同抑制裸鼠HCC移植瘤生长。
    • 姚晓波; 肖林林; 卞岍雨; 罗玲玲; 张然; 夏俊勇; 叶山东
    • 摘要: 目的评价Graves甲亢(甲亢)伴中性粒细胞减少(粒细胞减少)患者的临床特点、^(131)I治疗的效果及对粒系造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31)I治疗的甲亢患者144例,其中42例为甲亢自身致粒细胞减少患者(HT组),52例为抗甲状腺药物(ATD)治疗后出现粒细胞减少患者(ATD组),另50例为粒细胞正常的患者(对照组)。分析和比较三组的临床特点、^(131)I治疗甲亢的疗效及^(131)I治疗后粒细胞计数的变化。结果HT组和ATD组均以轻度粒细胞减少更常见。HT组、ATD组和对照组的甲亢治愈率分别为80.95%、84.62%、84.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治疗前相比,三组患者^(131)I治疗完成后2~4周粒细胞计数均增高(P<0.05);HT组和ATD组粒细胞恢复率分别为61.90%、84.62%,ATD组恢复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亢自身或ATD治疗导致粒细胞减少的甲亢患者均以轻度粒细胞减少多见,规范的^(131)I治疗甲亢伴粒细胞减少是安全、有效的。
    • 金鸽; 李魁秀(审校); 郭云峰; 高阳阳
    • 摘要: 宫颈癌是我国女性生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严重威胁女性健康。近距离放射治疗可提高肿瘤局部放射剂量,同时减少对正常组织的损伤,是局部晚期宫颈癌治疗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三维后装近距离放疗、组织间插植近距离放疗和放射性粒子植入近距离放疗等技术迅猛发展,进一步提高了宫颈癌的治疗效果。三者互为联系,对于偏心肿瘤,腔内后装放射治疗靶区覆盖不全、剂量分布适形度不佳,而组织间插植放射治疗可弥补腔内后装放射治疗的不足。放射性粒子植入放疗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等特点,为复发性宫颈癌患者提供更多的可能。因此,在临床中应根据患者病情特点,为其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 张庆华; 刘昭; 刘雯; 沈维; 朱远; 李智勇; 侯先存
    • 摘要: 目的探讨首次^(131)I治疗前儿童及青少年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的血清刺激性甲状腺球蛋白(ps-Tg)水平及血清ps-Tg与促甲状腺素(TSH)比值(ps-Tg/TSH比值)在患者术后转移中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至2021年在我院甲乳外科行甲状腺全切术+颈部淋巴结清扫术的65例PTC患者,根据肿瘤有无转移,将其分为未转移(M0)组(49例)和转移(M1)组(16例)。在我科首次行^(131)I治疗前两组患者分别检测血清ps-Tg水平及ps-Tg/TSH比值,比较两组间的血清ps-Tg水平、ps-Tg/TSH比值的差异,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及最佳临界值点(diagnostic critical point,DCP)来评价血清ps-Tg水平及ps-Tg/TSH比值对儿童及青少年PTC患者术后转移的预测价值。结果M0组(49例)与M1组(16例)的性别(χ^(2)=0.015;P>0.05)、血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水平(U=514;P>0.05)和TSH水平(U=303;P>0.05)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年龄(t=2.890;P<0.05)、血清ps-Tg水平(U=82;P<0.05)、ps-Tg/TSH比值(U=108;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清ps-Tg和ps-Tg/TSH预测术后转移的AUC分别为0.895(95%CI:0.820-0.971)和0.862(95%CI:0.775-0.950),最佳DCP分别为27.77ng/mL和0.28 ng/μIU,其灵敏度均为100%,特异性均为71.4%。结论术后首次^(131)I治疗前ps-Tg水平、ps-Tg/TSH比值对儿童及青少年PTC患者术后转移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 袁立一; 欧阳伟
    • 摘要: TENIS综合征指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血清甲状腺球蛋白(Tg)升高而诊断性或治疗性^(131)I全身显像(^(131)I-WBS)未见明显病灶的现象,已成为治疗DTC的难题之一,且目前对其发生机制、诊断标准、危险因素、治疗方案及预后转归尚无统一共识及标准。本文就TENIS综合征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刘一铭; 许凯豪; 焦德超; 韩新巍; 马波; 徐苗; 贾自玲
    • 摘要: 目的观察iGuide虚拟导航辅助C臂CT引导下经皮穿刺^(125)I粒子植入术治疗溶骨性骨转移癌所致疼痛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115处溶骨性骨转移癌引发疼痛患者,经常规治疗后疼痛无缓解或拒绝常规治疗,接受iGuide虚拟导航辅助C臂CT引导下经皮穿刺^(125)I粒子植入术。记录技术成功率、手术并发症、90%体积肿瘤吸收剂量(D90),比较术前及术后1、4、8周患者每日吗啡摄入量(DMC)和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以及术前与术后8周Karnofsky评分。结果^(125)I粒子植入术技术成功率100%;D90为93.56~142.46 Gy,平均(110.54±3.41)Gy。术前DMC及VAS评分分别为(86.28±22.18)mg及(6.40±0.96)分,术后1周降至(54.88±12.05)mg及(4.48±0.76)分,之后逐渐下降,至术后8周降为(23.14±7.07)mg及(1.86±0.65)分(P均<0.05);Karnofsky评分由术前的(74.19±7.27)分升高至术后8周(88.37±6.66)分(P<0.05)。主要和次要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33%(2/86)和11.63%(10/86)。结论iGuide虚拟导航辅助C臂CT引导下经皮穿刺^(125)I粒子植入术可有效缓解溶骨性骨转移癌所致疼痛,且安全性高。
    • 王娟; 王荣福; 王正; 赵瑞峰; 姚永熠
    • 摘要: 目的分析^(18)F-FDG PET/CT动态观察单纯^(125)I粒子植入术及联合化学治疗(化疗)对兔VX2肺癌的干预效果的价值。方法将VX2肿瘤组织接种于3~4月龄新西兰大耳白兔右肺下叶,制成兔VX2肺癌模型。将30只模型兔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对A组通过治疗计划系统(TPS)植入25.9 MBq(0.7 mCi)^(125)I粒子,B组经耳缘静脉注射顺铂7 mg/kg体质量,C组予以上2种干预。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3、7、14天对实验兔行全身PET/CT扫描,于右肺肿瘤部位及肝右叶勾画ROI,检测其最大标准摄取值(SUV_(max)),计算肿瘤SUVmax/肝脏SUV_(max)(SUVT/L);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3、7天完成PET/CT检查后分别处死2只,治疗后第14天PET/CT检查后处死4只动物,取肿瘤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3组间及A、B组内治疗前及治疗后不同时间点肿瘤最大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C组治疗后第14天肿瘤最大径较治疗前缩小(P<0.05)。治疗后第7、14天,C组SUV_(T/L)值较A、B组均降低(P均<0.05);A、B组治疗后第7、14天SUV_(T/L)值均较治疗前降低,C组治疗后第3、7、14天SUV_(T/L)值均较治疗前降低(P均<0.05)。病理学检查发现3组治疗后肿瘤细胞均逐渐减少,A、C组炎症细胞及肿瘤坏死区较B组更多;C组治疗后第14天仅见少量肿瘤细胞,炎症细胞及纤维组织增多。结论^(18)F-FDG PET/CT可动态监测并早期评价单纯^(125)I粒子植入术及联合化疗对兔VX2肺癌的干预效果。
    • 张宏涛; 周秋妹; 杨华清; 杨鑫; 王香玉; 隋爱霞; 胡效坤; 王娟
    • 摘要: 目的观察模板引导初学医师穿刺植入^(125)I用于模拟颅内肿瘤的价值。方法由1名经1天模板引导穿刺培训的肿瘤内科副主任医师分别徒手穿刺及在模板引导穿刺植入^(125)I用于模拟颅内肿瘤,对比观察其效果,包括针尖向左或右侧(D_(x))及头或足侧(D_(Z))偏移的距离、穿刺角度误差及剂量参数。结果徒手与模板引导穿刺的D_(x)分别为7.2及1.6 mm,D_(Z)为10.00(5.00,10.00)及5.00(0,5.00)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7.489,P<0.001);穿刺角度误差分别为(5.89±2.23)°及1.00(1.00,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8.417,P<0.001)。模板引导穿刺与计划穿刺方案剂量参数的差距小于徒手穿刺。结论模板引导初学医师穿刺植入^(125)I用于模拟颅内肿瘤效果较好。
    • 贺嵩; 谢来平; 黄定德; 厉红民
    • 摘要: 患者女,44岁,体检甲状腺超声示甲状腺左叶2.5 mm×2.6 mm×1.8 mm、右叶14.7 mm×13.2 mm×12.7 mm低回声结节(图1A、1B),美国放射学会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thyroid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TI-RADS)4~5级;既往体健。查体及实验室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3日后行甲状腺右叶结节穿刺活检,病理报告甲状腺乳头状癌。2周后颈部增强CT提示甲状腺右叶占位,考虑恶性肿瘤;左叶未见明显异常。行全麻下双侧甲状腺叶切除+中央区右侧淋巴结清扫术+右下甲状腺旁腺右三角肌移植术。术后病理:甲状腺左叶组织内见1枚质稍硬的灰白色实性结节,右叶组织切面下见1枚紧邻被膜边界欠清的质硬结节及1枚质软灰白色实性结节,右中央区呈灰褐色;光镜下见肿瘤细胞呈腺泡状、巢状排列,可见立方细胞及柱状细胞,核重叠,可见核沟、核内包涵体及磨玻璃样核(图1C)。病理诊断:(甲状腺左叶)微小乳头状癌、(甲状腺右叶)乳头状癌、(中央区右侧)2枚转移性淋巴结,第8版TNM分期为T1bN1aM0Ⅰ期,2015美国甲状腺协会复发危险度分层为中危。术后1个月复查,促甲状腺激素0.22μIU/ml,甲状腺球蛋白0.19 ng/ml。于术后2个半月开始低碘准备4周并停甲状腺素片,3周后复查促甲状腺激素16.21μIU/ml、甲状腺球蛋白0.60 ng/ml。于术后3个半月行^(131)Ⅰ(5550 MBq)消融治疗,次日^(131)Ⅰ全身显像及SPECT/CT融合显像示甲状腺床区域明显^(131)Ⅰ摄取,右三角肌局限性轻度^(131)Ⅰ摄取(图1D、1E),因患者无右肩部疼痛等症状及相关阳性体征,综合考虑所见为甲状旁腺移植区,即甲状旁腺移植区^(131)Ⅰ假阳性摄取。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