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碎石土

碎石土

碎石土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357篇,主要集中在建筑科学、公路运输、水利工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89篇、会议论文13篇、专利文献46323篇;相关期刊168种,包括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科学技术与工程等; 相关会议12种,包括第四届全国岩土与工程学术大会、第九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2010年中国计算力学大会暨第八届南方计算力学学术会议等;碎石土的相关文献由835位作者贡献,包括董辉、罗潇、郑颖人等。

碎石土—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89 占比:0.62%

会议论文>

论文:13 占比:0.03%

专利文献>

论文:46323 占比:99.35%

总计:46625篇

碎石土—发文趋势图

碎石土

-研究学者

  • 董辉
  • 罗潇
  • 郑颖人
  • 张勇
  • 李智飞
  • 王智超
  • 刘中宪
  • 刘文平
  • 周亚东
  • 姜龙飞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王林峰; 程平; 唐宁; 杨柳; 朱航
    • 摘要: 碎石土作为工程中常见的填土材料,其抗剪性能受含水率和含石量的影响较大。道路建设中以碎石土填料为承载基础的桥梁桩基在荷载作用下的力学特性也受多因素影响。以渝黔高速公路綦江北互通段公路桥梁建设项目为依托,选取施工现场的碎石土材料进行不同含水率和含石量的抗剪性能试验;基于MIDAS/GTS有限元软件建立深厚填土区以碎石土作为填土材料的桩基计算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碎石土体黏聚力随着含水量增加而平缓减小,当含水率超过一定值时,其黏聚力减小较快,内摩擦角也随着含水率的增加而减小;黏聚力随着含石量的增大逐渐减小,内摩擦角则随着含石量增加而增大;先施加堆载造成的桩顶沉降变化幅度小于先施加桩载再施加堆载的变化情况,产生沉降较小的是先施加桩载再堆载最后桩载;桩侧摩阻力的变化规律与加载大小及顺序有关,取决于桩土之间的相对位移。
    • 张航; 周志刚; 韩健
    • 摘要: 加筋土路基动回弹模量是加筋土技术在道路工程中的重要设计指标。利用动三轴仪对土工格栅加筋碎石土进行动回弹模量试验,对比分析了含水率、加筋方式、剪切及侧限影响表征量对动回弹模量的影响规律,并回归分析了动回弹模量预估模型参数。研究结果表明:加筋土的动回弹模量随着含水率的提高而降低;土工格栅应布设在土体中的水平剪切变形层位,增加加筋层数或减少层间距,对提高动回弹模量的效果明显;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动回弹模量随剪切和侧限影响表征量的增大而增大;NCHRP 1-28A模型参数的回归结果比较理想,该模型可用于对土工格栅加筋土动回弹模量的预测。
    • 彭涛
    • 摘要: 公路弃渣场碎石土难以通过试验获取抗剪强度,利用平行替换和整体缩小粒径的方法,重制试样,开展直剪试验,并将试验结果与原始碎石土试样的抗剪强度参数进行对比,分析仅利用小试样预测碎石土抗剪强度的可行性。研究表明:当粒径平行替换后重制土试样细粒含量较小时,对重制土进行直剪试验即可较好地预测出原始碎石土的抗剪强度;当粒径平行替换后重制土试样细粒含量较大(>15%)时,直接采用重制土的抗剪强度试验结果预测原始土的抗剪强度不可行,但配置多组平行替换重制土试样进行直剪试验,再利用黏聚力与细粒含量的关系曲线推算原始土黏聚力,可以达到较好的预测效果。该方法可为公路建设过程中碎石土抗剪强度参数的便捷获取提供参考。
    • 黄勇祥; 丁士君; 袁小超; 翟国光; 丁民涛
    • 摘要: 螺旋锚是一种施工高效、环保的基础,为支撑其在青藏高原架空输电工程中的应用,揭示碎石土地基螺旋锚基础抗拔承载机制,开展了不同安装角度、不同锚盘个数的单个螺旋锚基础轴向上拔,以及浅埋承台式螺旋锚群锚基础斜向上拔的原位载荷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单个螺旋锚基础竖向上拔荷载-位移关系曲线介于陡降型与直线型之间,主要发生锚盘上部土体局部剪切破坏而进入承载极限状态,呈现深基础承载特性;螺旋锚竖向倾斜角度越大则其轴向抗拔极限承载力越小,但加载初期倾斜角度对承载性能的影响不明显,锚盘越多则承载力越大;浅埋承台式螺旋锚群锚基础在斜拉荷载作用下承台和螺旋锚均发挥了一定的抗拔和抗倾覆作用,其中竖向位移20mm时浅埋承台因与地基相互作用而先期进入极限状态,随后主要由螺旋锚继续抵抗基础顶部增量荷载作用,另外群锚主要通过对承台的不均匀作用力来抵抗倾覆力矩。
    • 吕澄浒; 樊秀峰; 吴振祥; 王晓摇
    • 摘要: 为揭示碎石土大孔隙结构的分布规律和形状特征,选取福建安溪某地原状碎石土柱作为研究对象,基于高精度CT扫描,利用二值化图像处理方法提取大孔隙结构与形状参数,实现碎石土大孔隙结构特征定量化表征。结果表明:碎石土在不同垂向深度处大孔隙差异性明显,孔隙度变化范围介于11.9%~33.8%之间,且随着深度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小趋势;碎石土大孔隙数量随着大孔隙直径的增加而明显减少,约有75%以上大孔隙直径介于0.32~8.00 mm范围内;碎石土的大孔隙成圆率与大孔隙直径之间存在一定的线性关系,大孔隙直径越大,孔隙成圆率越低;碎石土大孔隙分布广泛,轮廓粗糙,起伏程度大。综上,研究成果为建立大孔隙渗流模型及探究大孔隙优先流形成机制提供理论与试验依据。
    • 李大龙; 齐洋; 杨竞; 易小宇
    • 摘要: 水库蓄水是导致山区水库的地质灾害频发的主要原因之一。通过现场调查、物理力学性质试验和数值模拟分析对白鹤滩库区小江碎石土岸坡的蓄水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库水上升阶段坡体内浸润线呈“内凹”状,库水快速下降阶段坡体浸润线呈“外凸”状,坡体内部渗流场始终处于不断调整状态,但浸润线变化始终滞后于库水位的变化。在库水上升阶段,岸坡受到向坡内的渗透压力、容重增加及土体浸泡软化等因素影响,岸坡稳定性相比于天然状态略有降低。在水位下降阶段,土体因受到长时间的浸泡软化作用,抗剪强度已经降低,而坡体因渗流作用产生的指向坡外的渗透压力又会增加岸坡的下滑力,降低岸坡的稳定性,使岸坡失稳破坏。
    • 齐洋
    • 摘要: 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建成运营后,库区水位将在765~825 m之间呈周期性升降变化,影响宽岸坡的稳定性。通过现场调查、试验测试和数值模拟分析对白鹤滩库区石碓窝岸坡的首次蓄水稳定性进行分析,取得如下认识:库水上升阶段,浸润线整体分布呈上凹型,整个过程坡外指向坡内渗流,石碓窝岸坡的稳定性系数先降低后逐渐回弹上升。在库水稳定阶段,岸坡浸润线总体呈上升趋势,但随着库水由坡外向坡内补给能力逐渐减弱,石碓窝岸坡的稳定系数先减小后逐渐趋于稳定。库水下降阶段,坡体浸润线呈下降状态且基覆界面以上的消落带区域受库水下降影响明显,整个过程坡内指向坡外渗流,岸坡的稳定系数先减小后逐渐增大。
    • 陈南; 尚晓一; 吴彪; 余虔; 熊勇林
    • 摘要: 依托某碎石土地基强夯工程,通过PFC2D建立模拟碎石土地基在单点多次夯击作用下碎石颗粒破碎的过程.结果表明:相比于不考虑颗粒破碎,考虑颗粒破碎情况下造成的强夯沉降更大,模拟效果更好.强夯过程中,初始阶段主要是夯坑底部碎石颗粒发生破碎,随着夯击次数增多,颗粒破碎带逐渐向夯坑两侧发展,破碎的碎石颗粒的广度和深度一定程度上与夯击能大小成正相关.夯坑底部主要由破碎的块石颗粒与土颗粒嵌合形成壳状结构起到加固作用.
    • 李雪梅
    • 摘要: 碎石土边坡滑塌后的变形破坏特征深入研究相对较少。基于此,文章以雅江县木绒乡安贵村碎石土滑坡为例,采用资料收集、现场工程地质调查和数值模拟等手段开展研究工作,获得此类滑坡变形破坏机制、灾后防护治理的建议。该滑坡滑体、滑带均是粒径2~10 cm碎石土,在坡脚开挖+降雨渗流不畅情况下,滑坡前缘出现局部滑塌,中前、后部出现多条张拉及剪切裂缝,逐渐形成浅层推移式土质滑坡。根据滑坡区基本特征及地形地貌,滑坡防治措施建议滑坡前缘桩板墙联合裂缝填充。治理后边坡的稳定性安全系数为1.32,效果较好。
    • 王剑; 应春业; 胡新丽; 徐锦宏; 宗浩; 梁劲; 李岚星
    • 摘要: 水库蓄水后,滑坡体碎石土经受长时期的浸泡,力学性质发生改变,从而影响滑坡整体稳定性。为探究浸泡对碎石土力学性质的影响规律,选取三峡库区马家沟滑坡后缘未经受长期浸泡作用的碎石土进行大型直剪试验,分析了不同浸泡天数下碎石土的剪切力学性质。试验结果表明:浸泡40 d后,碎石土黏聚力下降幅度达39%,内摩擦角下降幅度为8.3%;碎石土黏聚力在浸泡前期快速下降,下降速率随浸泡天数增加而降低,浸泡20 d后,黏聚力基本达到稳定。为探究碎石土抗剪强度降低的原因和机理,对粉质黏土(碎石土细粒成分)进行了三轴剪切试验、激光粒度分析及浸出液阳离子分析等试验,揭示了碎石土抗剪强度的衰减机理为:浸泡作用下,碎石土中的粉质黏土发生矿物溶解、离子交换与吸附作用,土体中大颗粒细化,胶结作用减弱,进而导致碎石土整体抗剪强度降低。研究结果对库区碎石土滑坡评价与治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