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石刻艺术

石刻艺术

石刻艺术的相关文献在1960年到2022年内共计423篇,主要集中在雕塑、中国文学、地理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21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11166篇;相关期刊282种,包括佛学研究、文博、文史杂志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2008年郑州年会暨国际学术交流会、首届明代帝王陵寝研讨会暨首届居庸关长城文化研讨会等;石刻艺术的相关文献由433位作者贡献,包括刘万平、土呷、幸华银等。

石刻艺术—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21 占比:3.63%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11166 占比:96.35%

总计:11589篇

石刻艺术—发文趋势图

石刻艺术

-研究学者

  • 刘万平
  • 土呷
  • 幸华银
  • 曹祈东
  • 陈明光
  • 关健
  • 刘晓白
  • 刘渊临
  • 向阳鸣
  • 员安志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杨琦
    • 摘要: 薛儆墓是山西唐代墓葬考古中的重要收获。从墓葬形式来看,薛儆墓通长近50米,有6个小龛、6个天井和过洞,为单室弧方形砖室墓,用石门、石椁,其规模等级较高。随着甬道、墓室、棺椁等大白于天下,其墓室壁画和石刻也映入世人眼帘。要介绍薛儆墓墓室壁画和石刻,就必须提及有着悠久历史的中国壁画、石刻艺术
    • 袁传申
    • 摘要: 古代石刻艺术是中国文化遗产中的瑰宝,是古代很多没有留下名字的民间艺人雕刻在墓室、棺椁、墓祠、墓阙上的作品。他们以刀代笔,在自然界用之不竭、取之不尽的石料上雕、凿、刻、划,将人们的想象力和智慧发挥得淋漓尽致,创作了众多石刻艺术珍品。其中,画像刻石的构成比较特殊,内容丰富,记载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意识形态,是研究古代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宗教等方面历史的重要资料。
    • 白晋华(文/图)
    • 摘要: “昭陵六骏”指的是原置于陕西礼泉县唐太宗李世民陵墓昭陵北麓祭坛两侧庑廊的六幅浮雕石刻。“六骏”分别名为“特勤骠(biāo)”、“青骓(zhuī)”、“什伐赤”、“飒(sà)露紫”、“拳毛騧(guā)”、“白蹄乌”,是李世民在唐朝建立前先后骑过的战马,在中国浩如繁星般的古代文物中,“昭陵六骏”绝对是顶级的石刻艺术精品。然而,“六骏”中的“飒露紫”和“拳毛騧”两骏在上世纪初,被盗卖到了美国,现珍藏在美国费城的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其余“四骏”珍藏在我国西安碑林博物馆中。
    • 青彝
    • 摘要: 拥有千年历史的河南洛阳龙门石窟,与甘肃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并称为我国的“三大石刻艺术宝库”。但是你知道吗?令人十分痛心的是,近百年来石窟内大量的艺术珍宝被盗凿并流失海外。20世纪初,西方考古学家开始研究龙门石窟、云冈石窟等地的中国石雕,这引发了国内外很多商人对我国石雕的不法之心。在西方文化强盗、古董商以及极少数利欲熏心的当地人的大肆盗凿下,石窟佛雕艺术品源源不断地流向了欧美和日本等地。
    • 赵乾坤
    • 摘要: 褒斜道是历史上疏通秦岭南北的重要通道,它不仅促进了蜀地和其他地区的交流与发展,还是兵家必争之地.数千年来,高危的石门悬崖上平添了很多石刻,它们或是纪念开通及修复褒斜道的功劳者,或是描述褒斜道这个地方的自然风景,或是题记等.历经岁月的侵蚀,现存的摩崖刻石还有百余种之多,它们不仅是中国书法历史上的重要资源,还是中国艺术的瑰宝.本文主要探索《石门颂》在汉代隶书中的地位、形成过程、发展情况、风格特点等,以期为研究摩崖刻石的读者提供参考.
    • 姚敏
    • 摘要: 在新疆古代文化艺术品中,石刻碑文是一个重要的门类,它记载了许多重大历史事件和生活场景,是我们研究西域历史、文化的重要佐证,同时也是极其珍贵的历史文物。如汉朝时期《任尚碑》《裴岑纪功碑》、北朝时期的《且渠封戴墓表》、唐朝的《张雄夫人麴氏墓志》《姜行本纪功碑》,元朝的《叙利亚文景教石碑》等,都是新疆古代著名的石刻碑文,其历史、文化、艺术价值不可估量,其中《且渠封戴墓表》长期封存于自治区博物馆库房内,鲜为人知。最近,《且渠封戴墓表》在自治区博物馆历史展厅展出,使广大观众能近距离观赏到这件久违的稀世珍宝,感受到1500多年前新疆石刻艺术的魅力。
    • 曹新刚
    • 摘要: 已亥十月,往重庆大足,一行20余人。住开元观堂,游宝顶山石窟,观唐宋石刻之朴华浑厚,有感而发,作此篇。大足石刻,始建于唐永徽元年,历经五代,盛于两宋。余绪延至明、清,为中国晚期石刻艺术的代表作,生动地反映了中国从9世纪到13世纪的宗教信仰变迁,充分证明了当时儒佛道三教思想的融汇局面。论特色,以宝顶山、北山摩崖造像为最。论体量,当以宝顶山为首。佛像多悬塑,神态俯视,自高向下,给人以神圣庄严之感。身临其境,强烈的感染力,给人一种久违的亲切和冲动。满眼皆是佛国世界的慈悲和智慧。奋笔直抒胸臆,几天得意作品数帧。虽有小疵,亦收获满满。写生也是创作,过程中随着环境改变,要学会"移花接木",从善如流。
    • 贾瑞宏
    • 摘要: 张永,明正德年间(1506-1521)司礼监太监。一九四九年后,其墓志出土于海淀区甘家口谈判大楼院内。志、盖均长八十厘米,宽八十厘米,志底左右两侧有残,今藏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张永《明史》有传,现结合其墓志及文献试考如下。
    • 赵乾坤
    • 摘要: 褒斜道是历史上疏通秦岭南北的重要通道,它不仅促进了蜀地和其他地区的交流与发展,还是兵家必争之地。数千年来,高危的石门悬崖上平添了很多石刻,它们或是纪念开通及修复褒斜道的功劳者,或是描述褒斜道这个地方的自然风景,或是题记等。历经岁月的侵蚀,现存的摩崖刻石还有百余种之多,它们不仅是中国书法历史上的重要资源,还是中国艺术的瑰宝。本文主要探索《石门颂》在汉代隶书中的地位、形成过程、发展情况、风格特点等,以期为研究摩崖刻石的读者提供参考。
    • 何玉竹
    • 摘要: 蜀中名邑夹江,自古山川俊秀,人物风流。世代相传的文脉源流,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接踵而来吟咏相续,如今来到夹江千佛岩,犹见万咏崖上明清两代八方文人墨客留下的诗词题刻,与上千尊摩崖造像一道,组成数百米石刻艺术长廊,无声诉说着这片土地的文脉千秋。如今,中华民族迈入了伟大复兴的新征程,夹江也进入发展新时代,夹江的作家们,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