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知行观

知行观

知行观的相关文献在1962年到2022年内共计229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哲学、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和研究、教育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24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3556篇;相关期刊197种,包括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理论探索、青年时代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中国地质学会地质学史专业委员会第26届学术年会、安徽省管子研究会2012年年会暨第七届管子学术研讨会、第三届地学文献学术研讨会暨纪念章鸿钊学术思想研讨会等;知行观的相关文献由241位作者贡献,包括任慧婷、宋志明、魏义霞等。

知行观—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24 占比:5.92%

会议论文>

论文:5 占比:0.13%

专利文献>

论文:3556 占比:93.95%

总计:3785篇

知行观—发文趋势图

知行观

-研究学者

  • 任慧婷
  • 宋志明
  • 魏义霞
  • 黄辉
  • 侯勇
  • 傅俊英
  • 刘子谦
  • 刘广浩
  • 孟远
  • 宋一夫1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陈力祥; 汪美玲
    • 摘要: 船山在知行观上的批判并不直接针对朱子之知行观,而是直接针对朱子后学以及阳明学之知行观。在深入考察及同情之了解的基础上,船山认为朱子后学“知先行后”观的问题在学理上判其为“划然之序”,即强调“知”“行”工夫截然两分;在现实流弊上判其为“玩物丧志”,即学者久浸名物而丧失主意。船山认为阳明“知行合一”的主要问题在学理上为“以知为行”,在现实流弊上则为“失者恍惚”,在学术根基上则为释氏之学;朱子后学与阳明之知行观具体问题各有不同,但存在的共同问题是“离行以为知”。船山秉持接续孔孟、横渠、朱子之正学的学术使命,将“知行”使用对象之外延限定于学者群体,以“实”重定知行概念之内涵,建构了强调实际效用最大化的“行先知后”及“行可兼知”的知行观。船山以“实”为儒学精神特质,并以此为基础重构儒学知行观,其指归在反儒学之空疏化及拒异学以守正学。
    • 胡吉振; 胡典顺; 陶然; 李永桃
    • 摘要: 教育家陶行知的教育理论主要体现在他的行知理论中,而这个理论的历史文化渊源可以追溯到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影响陶行知的行知理论的主要有: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的知行思想、以墨子为代表的墨家的知行思想和以王阳明为代表的陆王心学的知行思想。陶行知在前人的基础上开创性地提出了“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文化观念,强调了事实知识的重要性,拓宽了行知的范围,提倡劳心与劳力相结合的思想,主张认识是一个“行知行”的无限循环螺旋上升的过程,这是他对中国古代知行文化的发展。知行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陶行知的行知教育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知行理论是一脉相承的。陶行知的行知理论对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和自觉、推动中国现当代教育的发展与改革都有积极的意义与影响。
    • 郑雪
    • 摘要: “知行观”是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体现了中国古人学习的智慧。以“知行观”引导阅读教学,将中国传统的哲学理论运用到教育教学中,将课堂知识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通过应用实践,提升学生阅读关键能力和学科核心素养。这是让传统理论在新时代中不断更新创造,转化为学习思想、行为准则,是对传统理论的传承与发展。
    • 刘影
    • 摘要: 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多方面的显著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理论逻辑,表现为马克思主义知行观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知行观结合后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知行合一观。
    • 石辰芳
    • 摘要: 清代《尔雅》名物词的疏释方法多与中国传统的知行观相契合,表现为“知相传递”“以行验知”和“知行合一”三种情形。“知相传递”主要包括经雅互证和参验旧注的方法;“以行验知”体现为目验求证和实地亲察的方法;“知行合一”则是指闻见并证和阙疑待论的方法。这些蕴含在名物疏释中的“知”“行”理路有效推进了雅学名物研究,凸显出清儒治学的科学实证精神,同时为中国传统学术体系的近代科学转向积蓄了内在动力。
    • 黎成才; 钟浪如; 党笑月
    • 摘要: 《实践论》作为马克思认识论与中国哲学结合的重要成果,与当代青年知行观培育有着密切联系。当下青年面临主体、客体、介体、环体四个层面的困境,出现认知偏差与行为失范、知行割裂、实践求真精神丧失等问题。通过吸收《实践论》的思想精华,使当代青年树立正确的知行观,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培育求真务实的品格,强化对“知行合一”的价值认识有着深远意义。
    • 钱沾; 李戎戎
    • 摘要: 知行关系是我国古代哲学的重要范畴,也是历代哲人最关心热议的理论问题之一。王夫之在批判宋、明理学唯心主义“知行观”的基础上形成朴素唯物主义“知行观”。一方面,清算宋、明理学“知行观”的片面论断,揭示知行关系的实质;另一方面,强调知和行存在朴素辩证的关系,总结知行之辩。王夫之缔造出一个博大精深的思想王国,其所达到的思想深度和广度,值得后人不断向其反顾。文章通过探析可知,王夫之的朴素唯物主义“知行观”,在现代形成经世致用的实学思想、发挥道德实践的激励作用及指导教育工作有序开展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启示价值。
    • 侯勇
    • 摘要: “知”与“行”是德育研究及实践的根本对象和关键环节,是高质量开展德育的着力点。在“人本观”“善恶观”“良知观”分角度认识王阳明“知行观”的架构上,分析当代“理论式”“表演式”德育两极模式的不足,进而以王阳明“知行观”为借鉴,探索自我认知、知识认知、品行历练、能力形成和实践反思等实施路径,以期有效渗透至当代德育。
    • 解扬
    • 摘要: 习近平总书记历来重视"知行合一",反复强调知是基础、是前提,行是重点、是关键,必须以知促行、以行促知,做到知行合一。"知行合一"是明代思想家王阳明提出的重要思想。"知行合一"思想,既有王阳明基于事上磨炼的体悟,也是他思考社会现状、应对时代困境的成果。"知行合一"是王阳明思想体系的重要一环,更是对中国思想史上知行观的继承和发展。
    • 郑佳明
    • 摘要: 近代湘学的认识论,主要体现在知行观方面.王船山的知行观,是他哲学思想的精髓,一方面具有与时俱进的特色,另一方面则有返本开新的意义.他在批判理学、心学知行观的基础上,提出了 自己"知行相资"的新知行观.船山的知行观,强调实践,主张力行,呼吁变革.船山的知行观影响了近代湘学.近代湘学中有一条注重实践、强调"应变"的认识论思想线索,这条线索是从船山的知行观衍生出来的.湖湘文化中有关知行关系的认识,还构成了毛泽东《实践论》的思想源泉之一.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