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直疝

直疝

直疝的相关文献在1990年到2022年内共计77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临床医学、儿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5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1篇;相关期刊55种,包括大理学院学报、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腹部外科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中国中西医结合泌尿外科专业委员会第四次学术会议、浙江省中西医结合泌尿外科男性专业委员会第三次学术会议等;直疝的相关文献由166位作者贡献,包括冯立中、刘爱萍、丁莹等。

直疝—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5 占比:97.40%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1.30%

专利文献>

论文:1 占比:1.30%

总计:77篇

直疝—发文趋势图

直疝

-研究学者

  • 冯立中
  • 刘爱萍
  • 丁莹
  • 严智勇
  • 冯晨
  • 冯涛
  • 屠政斌
  • 崔明
  • 张利群
  • 李书告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唐楠
    • 摘要: 目的探讨老年腹股沟疝患者腹腔镜修补术后血清肿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完成腹腔镜修补术治疗的108例老年腹股沟疝患者,统计术后血清肿发生情况,将所有患者分为发生血清肿组和未发生血清肿组,对比两组基线资料,经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腹股沟疝患者腹腔镜修补术后血清肿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纳入的108例患者中,术后有15例(13.89%)发生血清肿;发生血清肿组手术方式、疝类型、补片类型、补片固定方式及合并高血压情况与未发生血清肿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手术方式为完全腹膜外腹腔镜疝修补术(TEP)术式、疝类型为直疝、补片类型为普通补片、补片固定方式为生物蛋白胶固定及合并高血压均是老年腹股沟疝患者腹腔镜修补术后血清肿发生的影响因素(OR>1,P<0.05)。结论老年腹股沟疝患者腹腔镜修补术后血清肿发生可能受手术方式为TEP术式、疝类型为直疝、补片类型为普通补片、补片固定方式为生物蛋白胶固定及合并高血压的影响。
    • 保梅; 英庆龙; 姜帅; 陈鑫; 邢茂青
    • 摘要: 腹股沟疝是小儿外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约95%以上为斜疝[1],股疝、直疝等罕见疝在儿童中极为少见,患病率不到2%[2]。随着腹腔镜技术广泛应用于小儿外科,小儿腹股沟直疝的临床确诊率较以前明显增加,患病率为0.98%~4%[1,3,4]。小儿同侧腹股沟斜疝合并直疝更为少见,术前往往难以确诊,通常在腹腔手术中才被发现[5]。
    • 罗云; 黄勇军; 陈文贞
    • 摘要: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扫描联合影像后处理在腹股沟疝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收集云浮市中医院2020年5月~2021年8月住院、门诊确诊或疑似腹股沟疝的70例患者资料,进行全腹或盆腔行CT容积扫描,部份患者可行增强扫描,观察多排螺旋CT扫描联合影像后处理诊断斜疝、直疝、股疝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度,以及腹股沟区的解剖结构显示情况和疝囊与周围组织结构关系。结果:70例患者中斜疝56例,直疝8例,股疝6例。多排螺旋CT扫描联合影像后处理诊断斜疝的灵敏度为96.67%,特异度为95.24%,阳性预测值为98.31%,阴性预测值为90.91%,准确率为96.30%;多排螺旋CT扫描联合影像后处理诊断直疝的灵敏度为91.67%,特异度为97.10%,阳性预测值为84.62%,阴性预测值为98.53%,准确率为96.30%;多排螺旋CT扫描联合影像后处理诊断股疝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率均为100.00%。冠状位腹股沟区显示最佳,腹壁下动脉显示率100%;矢状位腹股沟区结构显示率也较高,其腹壁下动脉显示率97.14%;横断位大部分腹股沟区结构能够显示,但少数结构,如腹股沟韧带难以显示。斜疝自腹股沟管内环至腹股沟管,疝囊处在腹壁下动脉外侧;直疝直疝三角疝出,疝囊处在腹壁下动脉内侧。股疝从股三角疝出,疝囊处在腹股沟韧带后下方、耻骨结节的外侧。结论:多排螺旋CT扫描联合影像后处理对腹股沟区解剖结构的显示情况较好,对斜疝、直疝和股疝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临床上值得推广。
    • 周建烽; 俞鑫苗
    • 摘要: 腹股沟区是人体腹壁的薄弱区域之一。腹股沟疝是腹腔内组织或脏器经过此薄弱区向体表突起的包块,根据疝颈与腹壁下动脉的关系分为斜疝与直疝,以及少见的马鞍疝(同时包含斜疝和直疝)。现回顾我院2018年6月至2020年12月收治并经手术证实的腹股沟疝18例的临床资料及影像资料,分析CT影像特点,旨在提高术前影像诊断对临床手术的指导性。
    • 缪小飞; 胡行前; 王彤
    • 摘要: 目的:探讨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直疝修补术中直疝假疝囊固定于耻骨梳韧带,以降低术后血清肿发生率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84例腹股沟直疝患者,术前诊断依据病史、症状、体格检查、B超,必要时结合MRI或CT检查,采用随机数字法将纳入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其中实验组4例患者退出实验,最终实验组纳入38例,对照组42例,两组均由同一组医生在全麻下行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直疝修补术,实验组术中将直疝假疝囊固定于耻骨梳韧带,对照组未固定,术后随访1年。分别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后疼痛评分、术后血清肿发生率、术后1年疝复发率。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血清肿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随访1年,两组均无复发病例,血清肿、术后疼痛均好转。结论: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直疝修补术中将假疝囊固定于耻骨梳韧带可有效减少术后血清肿的发生,是安全、经济、有效的固定方法。
    • 徐晓钢; 曾纪晓; 刘斐; 兰梦龙; 陶波圆
    • 摘要: 目的 探讨腹腔镜治疗儿童腹股沟直疝的可行性并总结手术治疗经验.方法 收集2014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于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在腹腔镜下诊断为腹股沟直疝的15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1例,女4例;平均月龄为52个月,范围为20?144个月;术前均诊断为斜疝,术中经腹腔镜证实为直疝;其中6例既往因误诊为腹股沟斜疝而行开放疝囊高位结扎术,术后再次出现腹股沟区可复性包块,此次手术经腹腔镜探查证实为腹股沟直疝;右12侧,左6侧,其中3例为双侧;3例pantalon疝,1例疝囊底部有脂肪瘤.选取经腹腔镜下直疝疝环口结扎+脐内侧韧带覆盖加固修补术的6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结果 6例患儿中,2例既往因误诊腹股沟斜疝行开放疝囊高位结扎术,术后再次出现腹股沟区可复性包块,此次手术证实为腹股沟直疝;2例为单纯腹股沟直疝;1例为pantalon疝,同时行斜疝内环结扎及直疝疝环结扎并以脐内侧韧带覆盖加固;对1例疝囊底部的脂肪瘤同时予以切除,然后修补疝环缺损并以脐内侧韧带覆盖加固.所有患儿术后恢复良好,随访12?60个月无复发,也无血肿、伤口感染等并发症.结论 腹腔镜治疗儿童腹股沟直疝避免了对腹股沟区的解剖,操作简便、耗时短、安全、有效、并发症少,可作为儿童直疝治疗的标准术式.
    • 章家强; 蔡亲磊; 詹兴云
    • 摘要: 目的 分析腹股沟斜疝、直疝及股疝多排螺旋CT影像学特点及鉴别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万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腹股沟斜疝、直疝及股疝患者共120例,总结三种疝多排螺旋CT影像学特点及鉴别要点.结果 多排螺旋CT诊断斜疝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分别为95.24%、95.83%、95.45%;诊断直疝分别为92.86%、96.15%、95.45%;诊断股疝分别为100.00%、94.64%、95.45%;斜疝位于耻骨结节前内侧比例高于直疝、股疝(P<0.05);直疝位于耻骨结节前外侧、检出新月征比例高于斜疝、股疝(P<0.05);股疝位于耻骨结节后外侧比例、股三角填塞征检出率高于直疝、斜疝(P<0.05);斜疝肠系膜内容物所占比例高于直疝、股疝(P<0.05),直疝膀胱内容物所占比例高于斜疝、股疝(P<0.05),直疝、股疝脂肪内容物所占比例高于斜疝(P<0.05),直疝、股疝发生肠梗阻所占比例高于斜疝(P<0.05);斜疝腹股沟内环扩大所占比例高于直疝与股疝(P<0.05).结论 腹股沟斜疝、直疝、股疝均存在特异性多排螺旋CT影像学征象;多排螺旋CT对鉴别斜疝、直疝、股疝均有较高价值,可清晰显示疝囊与腹股沟区解剖特点、疝内容物特点及并发症判断,有助于指导疝类型鉴别及手术方式的确立.
    • 吴志强; 姚干
    • 摘要: 目的 探讨儿童腹股沟直疝的腹腔镜手术方法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至2019年1月,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小儿腹股沟疝中,经腹腔镜探查发现直疝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修补方式分为A组(单纯疝囊高位结扎组)和B组(疝囊高位结扎+同侧脐内侧韧带覆盖肌耻骨孔组).结果 6157例腹股沟疝患儿中,共完成32例小儿直疝手术.其中A组14例,B组18例,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3个月有3例复发,6个月有1例新复发,12个月有6例(71.4%)新复发;B组12个月内仅1例(5.6%)复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出现其他并发症.结论 对于小儿腹股沟直疝,腹腔镜单纯行疝囊高位结扎手术效果不理想,术后复发率高,疝囊高位结扎后再将同侧脐内侧韧带覆盖盖直疝三角可增加腹壁强度,明显降低复发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简易的腹腔镜方法.
    • 唐春燕; 吴灵兰; 黄贻琼; 陈运佑
    • 摘要: 目的 探讨术前高频超声检查腹股沟斜疝与直疝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东方市人民医院行腹股沟疝手术的患者372例,所有患者先行系统外科查体、X线腹透,在使用超声诊断仪进行鉴别诊断.分析腹股沟斜疝与直疝的鉴别点;比较患者术前超声诊断、术前外科查体诊断与手术结果;比较术前超声诊断与术前外科查体的准确性、特异性、假阴性、阳性预测值、敏感性.结果 372例患者手术判定斜疝304例,直疝68例;超声诊断准确率与手术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外科查体准确率低于手术结果准确率(P<0.05);超声诊断的准确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敏感性均高于外科查体,假阴性低于外科查体(P<0.05).结论 腹股沟斜疝与直疝采用术前高频超声检查诊断具有可重复、无创、快捷、操作简单、显像清晰等优点,诊断结果较准确,疝的类型可准确鉴别,为手术中疝口的寻找提供较为准确的指导,为手术提供可靠的依据.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