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中国远征军

中国远征军

中国远征军的相关文献在1985年到2022年内共计887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史、中国军事、中国文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87篇、专利文献2983篇;相关期刊425种,包括文史天地、文史春秋、人物等; 中国远征军的相关文献由761位作者贡献,包括孙春龙、周渝、王楚英等。

中国远征军—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87 占比:22.92%

专利文献>

论文:2983 占比:77.08%

总计:3870篇

中国远征军—发文趋势图

中国远征军

-研究学者

  • 孙春龙
  • 周渝
  • 王楚英
  • 杨林
  • 邓贤
  • 余戈
  • 佚名
  • 沈君菡
  • 王发财
  • 章东磐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张玮; 李娜; 周丽; 高彦枭; 龚玉葵; 张卫青; 黄钰云; 王牧兰
    • 摘要: 抗战文化作为独特的课程资源,具有培养学生爱国情感和家国情怀,引导其树立坚定信念的重要作用。初中阶段作为学生德育培养的重要时期,应将德育内容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而研学旅行活动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以云南腾冲的抗战文化为研学背景,设计了针对初中学生的研学旅行活动,从地理与多学科融合的独特视角出发,将滇西抗战中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融入研学活动,并形成了多元评价体系,以提升初中学生的地理素养,实现知情意行的有机统一和共同发展。
    • 光宇
    • 摘要: 1917年,我父亲出生在山东省广饶县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已经104岁了。他是个平凡的老人,头脑清楚,能用助步器在屋里活动,尚且没有病痛的折磨,但听力差,两天喝一次通便茶。父亲是参加过中国远征军的黄埔抗战老兵,得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颁发的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纪念章,多次接受过全国各地媒体的采访。记者说,在被采访的抗战老兵中,我父亲的思维是最好的。
    • 汪海涛
    • 摘要: 为配合盟军在缅北的反攻作战,中国远征军于1944年5月发动滇西反攻,强渡怒江后陆续攻占腾冲、松山、龙陵等地,与驻印军在缅甸芒友胜利会师.在战役准备阶段,远征军通过与盟军的军事合作,补充了一定数量的美制火炮装备,在整训中提高了技战术水平;在作战过程中,远征军能够根据战役战斗目标,合理运用火炮战术,为滇西战场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火力支持.
    • 摘要: 《反败为胜:斯利姆元帅印缅地区对日作战回忆录(1942-1945)》[英]威廉·约瑟夫·斯利姆著 莱桑卓 译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21年4月在二战亚太战场研究领域,威廉·斯利姆的这本《反败为胜》早已闻名,甚至是深入了解二战印缅战场的必读之书。如今许多人了解中国远征军奔赴缅甸战场抗日的历史,但相对国内战场而言,缅甸战场又是极为复杂的,轴心一方,日军发动疯狂攻势,更有泰国军队、缅甸昂山军等为其助攻。盟军方面,亦有英国、中国、美国几大国军队在缅抗日。战局崩溃后,几方更是各说各话,都将战败责任推给对方。
    • 雷鸣
    • 摘要: 85年前,地理学家胡焕庸先生在中国地图上划出了瑷珲—腾冲线(现称黑河—腾冲线),从此,腾冲成为地理工作者向往的一个地方。我国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称腾冲为"极边第一城"。火山地热、湿地古镇、驼峰航线、滇缅公路、中国远征军是其亮丽的名片。因而此地也成为开展研学旅行活动的绝佳场所。2020年12月,为期4天的全国研学旅行课程设计大赛在腾冲隆重举办,大赛中一幕幕精彩瞬间,一张张青春面孔,都影印在了西南边陲的山间田野。
    • 胡珊
    • 摘要: 每天早上醒来,拿起手机,微信和微博上便是如潮水般涌来的信息,夹杂着各种各样的情绪——焦灼、期盼、感激、失望……自从发起"我为烈士来寻亲"志愿活动以来,这样的日常打开方式,海曙团区委干事孙嘉怿早已习以为常。孙嘉怿出生在军人之家,她的爷爷参加过三五支队抗战,外公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父亲是一名海军。对于军人,她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2012年,刚结婚的孙嘉怿和老公一起去云南度蜜月。纪念中国远征军的腾冲国殇墓园是当地一个热门景点,包含在他们的蜜月行程中。
    • 李国强; 吕永岩
    • 摘要: 抗日征途远,热血殉国难。后人当怀缅,烈士笑九泉。2013年8月15日,设在云南省腾冲县的滇西抗战纪念馆开馆。纪念馆西侧有一面中国远征军名录墙,上面镌刻着10万多名参与滇西抗战的中国远征军将士、盟军将士、地方抗战游击队、地方参战伤亡民众、协同参战部队和单位人员的姓名。其中,有一位来自山东潍坊的抗日英烈,他就是丁嘉民。
    • 周勇
    • 摘要: 2002年1月20日,父亲的同乡、战友,我的忘年交俞允平寄给我一张我父亲的二寸照片。这是他在为重走抗日远征路收集整理资料时发现的。照片的背面有父亲用钢笔写的一首小诗:天明始觉满身霜,抖擞征衫曳马韁。万里功名何处是,犹将青镜看髭鬚。1944年初夏,父亲所在的中国远征军预备2师奔赴抗日前线。在一次以大地为床,以天为被的野外宿营时,父亲写下了这首诗。
    • 蒋光璞
    • 摘要: 我的父亲蒋润苑,1917年出生于山东省广饶,今年104岁。他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家庭,生活所迫,1936年参加了东北军第53军。1941年考上了黄埔军校武冈二分校第17期。抗战期间,父亲随部队转战于陕西、河北、山西、湖南、湖北、贵州、四川、云南等地。经历过西安事变、武汉会战,参加了中国远征军滇西反攻战。抗战胜利后曾去越南接替受降部队60军的防务。父亲虽已是百岁老人,但依然活到老,学到老,这也是他留给我们子女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 吴诗隽
    • 摘要: 知晓这个边陲小镇,最初是在地理课上,作为人口疏密分界线的一端,腾冲被旅行家徐霞客赞为"极边第一城"。这座坐落在边境的城市饱经二战的硝烟弥漫侵扰却不屈不挠,重生于战火之后依旧昂首傲然。仿佛一件被洗旧的衣服,即使色泽褪却不似以前华丽,但依旧纤尘不染。国殇民殇了解一个地方的历史,就要最先游览它的博物馆。显然国殇墓园是滇缅抗战那段历史最真实的见证。位于腾冲西南凤岭的烈士陵园,安葬的是在腾冲战役中阵亡的中国远征军官兵。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