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直接前方入路

直接前方入路

直接前方入路的相关文献在2014年到2023年内共计142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临床医学、基础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8篇、专利文献96870篇;相关期刊88种,包括解剖与临床、中国民康医学、临床骨科杂志等; 直接前方入路的相关文献由489位作者贡献,包括尚希福、陈敏、罗正亮等。

直接前方入路—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38 占比:0.14%

专利文献>

论文:96870 占比:99.86%

总计:97008篇

直接前方入路—发文趋势图

直接前方入路

-研究学者

  • 尚希福
  • 陈敏
  • 罗正亮
  • 吴科荣
  • 倪喆
  • 朱晨
  • 李国远
  • 程鹏
  • 侯靖钊
  • 包洪卫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学科

年份

    • 可雨奇; 陈长健; 吴浩; 郑连杰
    • 摘要: 背景:直接前路全髋关节置换手术中会导致相关肌肉张力增大,造成挫伤,尤其是对于高体质量指数、体格强壮男性患者的阔筋膜张肌更易受损,进而出现炎症反应及术后早期相关并发症。目的:探究改良直接前方入路直接前方入路全髋关节置换的早期疗效差异。方法:选择2019年6月至2020年8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68例拟行全髋关节置换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一组采用直接前入路,另一组采用改良直接前入路,每组34例。术前及术后第2天,检测患者血常规、肌酸激酶、C-反应蛋白、血红蛋白水平及髋部相关肌超声厚度值;术后第2天、1个月,评估髋部前屈、外展肌力;术前及术后2 d、1个月、6个月、12个月,评估患者目测类比评分与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结果与结论:(1)随访12个月内,68例患者均未发生假体周围感染、假体周围溶骨、假体松动及假体周围骨折;(2)改良直接前入路组手术前后肌酸激酶变化值、阔筋膜张肌厚度变化值、股外侧肌厚度变化值、股中间肌厚度变化值均小于直接前入路组(P0.05);(3)术前及术后2 d、1个月、6个月、12个月,两组间目测类比评分与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其中,改良直接前入路组34例患者中有14例术后出现轻度的髂嵴区疼痛,术后1个月疼痛消失;(4)结果显示,相对于传统直接前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改良直接前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有助于减轻阔筋膜张肌等软组织碾挫损伤,虽然增加了髂嵴痛,但并不影响患者早期疼痛评分及康复功能训练,对于体格强壮、软组织张力大的患者尤为适用。
    • 王冲; 张梅莹; 周健; 劳克诚
    • 摘要: 背景:全髋关节置换是治疗髋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常用方法,直接前方入路与后外侧入路进行全髋关节置换均可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目前大量报道主要集中于两种手术入路的对比研究,用步态分析技术对患者全髋关节置换后早期步态变化的研究较少。目的:运用步态分析技术比较经直接前方与后外侧入路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术后早期不同时间段的步态变化,探讨两种手术入路术后早期的康复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9月至2020年6月于青岛市市立医院就诊的单侧髋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6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分别经直接前方入路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手术(n=33)、经后外侧入路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手术(n=33)。采用步态分析技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3,6个月的步态变化。研究已通过青岛市市立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结果与结论:(1)术后1个月,直接前方入路组与后外侧入路组患者的跨步长、步速、步频、患侧支撑相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P 0.05),后外侧入路组患者的跨步长、步速、步频、患侧支撑相检测结果较术后3个月时增加(P 0.05)。(5)结果表明,两种手术入路都可使全髋关节置换患者获得明显的步态改善,直接前方入路可以更好地促进患者髋关节功能的恢复和早期锻炼。
    • 王冲; 张梅莹; 周健; 劳克诚
    • 摘要: 背景:全髋关节置换是治疗髋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常用方法,直接前方入路与后外侧入路进行全髋关节置换均可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目前大量报道主要集中于两种手术入路的对比研究,用步态分析技术对患者全髋关节置换后早期步态变化的研究较少.目的:运用步态分析技术比较经直接前方与后外侧入路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术后早期不同时间段的步态变化,探讨两种手术入路术后早期的康复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9月至2020年6月于青岛市市立医院就诊的单侧髋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6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分别经直接前方入路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手术(n=33)、经后外侧入路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手术(n=33).采用步态分析技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3,6个月的步态变化.研究已通过青岛市市立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结果 与结论:①术后1个月,直接前方入路组与后外侧入路组患者的跨步长、步速、步频、患侧支撑相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后外侧入路组患者的跨步长、步速、步频、患侧支撑相检测结果较术后3个月时增加(P0.05).⑤结果表明,两种手术入路都可使全髋关节置换患者获得明显的步态改善,直接前方入路可以更好地促进患者髋关节功能的恢复和早期锻炼.
    • 彭云川; 罗婷; 漆琳; 马红兵
    • 摘要: 目的:评价直接前方入路(DAA)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前准备改良方法,探讨其临床推广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0年11月在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骨外科完成DAA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5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是否使用改良方法分为改良组和传统组,对两组患者术前准备时间、手术时间、消毒面积及Harris评分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的术前准备时间和消毒面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术后Harris评分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后DAA能减少术区消毒面积、缩短手术准备时间、减少麻醉时长、降低麻醉风险、有利于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快速康复,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乔高山; 顾英骏; 朱成栋; 朱乐银; 万春宝; 刘宝玉
    • 摘要: 目的探讨前路经皮辅助关节囊上方入路(Anterior SuperPATH)全髋关节置换术(THA)的手术技术和早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1月至2020年10月在我院行THA的48例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入路不同分为两组,23例采用前路经皮辅助关节囊上方入路者纳入Anterior SuperPATH组,25例采用经皮辅助通道上方关节囊入路者纳入SuperPATH组,记录并比较两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髋臼杯位置、术后24 h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术后6个月Harris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病人随访6~25个月,平均为12.3个月。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术后24 h VAS评分、髋臼假体外展角、术后6个月Harris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nterior SuperPATH组髋臼前倾角位置比SuperPATH组更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nterior SuperPATH组大腿外侧麻木1例,SuperPATH组脱位1例、股骨大转子骨折2例。结论与SuperPATH组比较,Anterior SuperPATH组显示出相似的近期效果。前路经皮通道能够避免股骨的遮挡,直视化下操作,同轴髋臼侧处理,降低手术并发症,提高髋臼假体放置的精准性。
    • 张会良; 甘福开; 韩海宁; 林志烔
    • 摘要: 目的观察分析中医按摩手法在微创直接前方入路(DAA)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的疗效。方法60例拟行微创DAA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微创DAA全髋关节置换术,对照组实施常规术后康复指导,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中医按摩手法。比较两组患者下肢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和髋关节功能评分、塞来昔布胶囊使用剂量、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100)评分。结果术后1 d、1周、4周,试验组患者的VAS评分分别为(4.53±0.47)、(2.16±0.09)、(0.47±0.09)分,髋关节功能评分分别为(60.42±5.37)、(71.53±5.02)、(84.96±4.38)分;对照组患者的VAS评分分别为(4.34±0.58)、(3.05±0.08)、(1.24±0.08)分,髋关节功能评分分别为(60.86±5.41)、(64.94±4.18)、(75.43±3.96)分。术后1 d,两组下肢VAS评分和髋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4周,两组下肢VAS评分低于术后1 d、髋关节功能评分高于术后1 d,且试验组下肢VAS评分低于对照组、髋关节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周,两组患者的生理、心理、社会、环境、独立和精神世界/宗教/个人信仰评分均高于术后1 d,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微创DAA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实施中医按摩手法,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下肢血运,减轻术后疼痛,提高髋关节功能,提升生活质量,且操作简单,值得推广。
    • 张晓琪; 尚希福; 朱晨; 李国远; 程鹏; 倪喆; 陈敏
    • 摘要: 目的比较在侧卧位直接前方入路(direct anterior approach,DAA)的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局部应用与静脉联合局部应用氨甲环酸的差异性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到2021年1月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行初次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的患者共计50例,均采用生物型全髋关节假体。其中男27例,女23例,年龄25~65岁,平均(46.2±12.2)岁。单纯局部关节腔保留注射组25例,静脉滴注+关节腔保留注射组25例,局部注射采用氨甲环酸水剂1 g(10 mL)关节腔内注射并保留,静脉组采用生理盐水100 mL+氨甲环酸1 g静脉滴注。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血红蛋白及红细胞比容、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切口渗出愈合情况及术后6个月的Harris评分。结果两组术后1 d和3 d的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比容、术后3d的VAS评分、术后6个月的Harris评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直接前方入路的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患者来说,是否联合应用氨甲环酸不影响临床效果,同时不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建议不需静脉加用,减少药物使用和费用。
    • 杨伟强; 任世祥; 徐伟; 张博
    • 摘要: 目的比较后方入路髋关节置换术(direct posterolateral approach,PLA)和直接前方入路髋关节置换术(direct anterior approach,DAA)用于全髋关节置换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怀柔医院收治的初次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62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DDA组31例和PLA组31例。比较围术期指标及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6个月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Harris hip score,HHS);比较患者治疗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Berg平衡量表评分(Berg balance scale,BBS)。结果DAA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低于PLA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不同时间下组内VAS评分差异有显著性(F=2073.404,P=0.000);两组患者静息状态下VAS评分差异有显著性(F=68.542,P=0.000);两组静息状态下VAS评分变化趋势差异有显著性(F=12.969,P=0.000)。两组不同时间下组内HHS评分差异有显著性(F=5220.733,P=0.000);两组患者HHS评分差异有显著性(F=196.680,P=0.000);两组HHS评分变化趋势差异有显著性(F=11.036,P=0.000)。两组不同时间下组内BBC评分差异有显著性(F=768.140,P=0.000);两组患者BBC评分差异有显著性(F=1903.891,P=0.000);两组BBC评分变化趋势差异有显著性(F=81.023,P=0.000)。结论DAA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可缩短患者手术和住院时间,缩短术后康复进程,患者痛感明显减轻。
    • 高峰; 徐锋; 钱平康; 尹自飞; 董燚; 吴晓峰
    • 摘要: 目的 探讨应用直接前方入路(DAA)切开复位支撑钢板结合空心钉对青壮年PauwelsⅢ型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12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昆山市中医医院关节骨科收治的均采用DAA切开复位支撑钢板结合空心钉内固定的青壮年PauwelsⅢ型股骨颈骨折患者28例,男性17例,女性11例;年龄21~53岁,平均38.2岁。受伤至入院时间1~20h,平均7.3h;受伤至手术时间1~6d,平均2.8d。记录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开始负重时间、术后完全负重时间、骨折临床愈合时间、随访时间及Harris评分和Nagi股骨颈骨折疗效评分,同时观察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33个月,平均18.1个月。手术时间46~85min,平均52.7min;术中出血量55~127mL,平均98.5mL。术后X线片患者Garden对线指数均达解剖复位。术后开始负重时间3~6个月,平均3.6个月;术后完全负重时间5~9个月,平均6.7个月;骨折临床愈合时间2~5个月,平均3.7个月。骨折不愈合2例,愈合率92.9%,股骨头缺血性坏死3例,发生率10.7%。大腿外侧麻木3例,考虑术中股外侧皮神经损伤,2例术后3个月基本恢复,1例术后12个月随访完全恢复。术后12个月随访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79~90分,平均84.7分;Nagi股骨颈骨折疗效评价分级优17例,良7例,一般2例,差2例,优良率85.7%。结论 青壮年PauwelsⅢ型股骨颈骨折的患者,采用DAA入路切开复位支撑钢板结合空心钉内固定术创伤小、恢复快,允许早期功能锻炼,减少并发症,近期疗效显著。
    • 陈武生; 何晓辉; 郑沐欣
    • 摘要: 目的探讨微创直接前方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效果。方法98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采取传统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观察组给予微创直接前方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治疗前后生存质量量表(SF-36)评分、治疗前后髋关节功能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220.99±10.16)ml及术后引流量(102.11±3.11)ml均少于对照组的(280.79±10.14)、(149.12±3.14)ml,住院时间(8.48±1.20)d和手术切口长度(8.12±2.31)cm均短于对照组的(12.95±2.21)d、(10.22±2.03)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生理机能、生理职能、社会功能、心理健康评分分别为(73.42±10.31)、(66.43±5.63)、(77.53±10.03)、(72.64±8.64)分均高于治疗前的(57.34±7.21)、(52.01±5.21)、(57.02±9.21)、(54.32±9.24)分,对照组患者的生理机能、生理职能、社会功能、心理健康评分分别为(68.50±10.61)、(60.14±5.35)、(70.62±10.44)、(64.42±8.06)分均高于治疗前的(56.21±8.21)、(53.21±6.31)、(57.21±10.02)、(54.21±8.21)分,观察组生理机能、生理职能、社会功能、心理健康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关节活动度、功能、行走、疼痛评分分别为(23.21±1.21)、(23.53±1.21)、(21.21±2.58)、(22.32±1.26)分均高于治疗前的(18.12±2.31)、(19.51±1.26)、(15.26±3.12)、(16.12±2.04)分,对照组患者的关节活动度、功能、行走、疼痛评分分别为(21.03±2.01)、(20.02±1.06)、(18.23±2.05)、(19.11±2.05)分均高于治疗前的(18.22±2.03)、(19.25±1.14)、(15.31±3.15)、(16.06±2.13)分,观察组关节活动度、功能、行走、疼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2.04%(1/4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29%(7/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应用微创直接前方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可减少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缩短住院时间及切口长度,提高髋关节功能,改善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