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余稳健性
盈余稳健性的相关文献在2007年到2021年内共计72篇,主要集中在经济计划与管理、财政、金融、工业经济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8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436517篇;相关期刊50种,包括合作经济与科技、商情、中国集体经济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中国商业会计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中国会计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中国会计学会内部控制专业委员会2009内部控制专题学术研讨会等;盈余稳健性的相关文献由113位作者贡献,包括戴德明、毛新述、高洁等。
盈余稳健性—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436517篇
占比:99.98%
总计:436589篇
盈余稳健性
-研究学者
- 戴德明
- 毛新述
- 高洁
- 吴津钰
- 尚春玲
- 张白
- 张茜
- 曾力
- 李四海
- 李晓
- 杨鲁
- 熊凤山
- 罗立
- 董玉玲
- 蔡楚悦
- Cai Chuyue
- Rajiv Banker
- Zhang Bai
- 严瑾孟
- 倪仁龙
- 刘德妍
- 刘星
- 刘晓艳
- 刘珊珊
- 刘藏
- 刘霞
- 叶苗苗
- 吕青军
- 吴秋生
- 周林子
- 周橙
- 周雪峰
- 夏冬林
- 姚丽军
- 孙喜子
- 孙喜子1
- 孙晓飞
- 孙静
- 安慧
- 寿燕妮
- 崔学刚
- 常悦
- 廖洪
- 张亚
- 张博
- 张士强
- 张子健
- 张宏亮
- 张宪胜
- 张绍宁
-
-
张绍宁
-
-
摘要:
本文以2013—2019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检验供应链集中度对上市公司盈余稳健性影响的差异性,进一步探讨成本黏性在供应链集中度与上市公司盈余稳健性中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供应链集中度中的供应商集中度、客户集中度均对上市公司盈余稳健性有正向影响关系;控制成本黏性后,上市公司盈余稳健性会有所降低;控制成本黏性条件下,客户集中度、供应商集中度均削弱上市公司盈余稳健性的正相关性。
-
-
胡珺;
马栋;
周林子;
胡国柳
-
-
摘要:
基于债务契约假说的分析框架,探讨企业地理分布对盈余确认稳健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当企业地理分布相对更加偏远时,在信息不对称加剧的影响下,融资约束会刺激企业选择更加激进的盈余确认政策;城市高铁开通有助于缩减时空距离,从而弱化企业地理分布在盈余政策选择中的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地理分布对盈余稳健性的负向影响在非国有企业、高负债企业和低股利企业中更为明显,地理偏远企业采用激进的盈余政策主要是为了向资本市场释放利好信息,以缓解企业的外部融资约束.
-
-
-
-
-
李晓;
熊凤山
-
-
摘要:
盈余稳健性不仅是财务报告信息质量的一个重要特征,而且也是一项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稳健性通常定义为对利润和损失的确认有着不对称的可验证性,作为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一个具体类型,是近十多年来会计研究领域的热点.本文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角度,研究其与盈余稳健性之间的关系,对提高盈余稳健性提供建议.
-
-
李晓;
熊凤山
-
-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转型的不断深入,经济以中高速增长成为新常态,培育新的增长动力是主要手段.我国杠杆率经历"两升两降",但加杠杆幅度明显大于降杠杆幅度,杠杆率总体呈上升趋势,各部门中非金融企业部门加杠杆的趋势最显著,加杠杆的速度最快.本文在梳理国内外研究成果基础上,分析不同行业去杠杆对盈余稳健性的影响,进而分析其原因,并提出推动非金融企业去杠杆和提高企业盈余稳健性相关政策建议.
-
-
楚英英;
孙静
-
-
摘要:
本文主要是以我国的会计制度改革为研究基础,在此基础之上讨论分析会计制度改革、盈余稳健性和盈余管理三者之间的关系,分析会计制度改革对盈余稳健性和盈余管理问题的影响.根据研究能够看出,在相关的操控性的剩余利润过后,企业的会计制度和盈余穗健性的采用规章是具有紧密关系的.不但如此,限制公允价值的采用和强化盈余穗健性明显降低了企业的盈余水平,公允价值适用范围扩大和稳健性原则弱化,都会促进企业盈余管理水平的明显升高,而且还能够提高企业的利润与价值.
-
-
陆新文;
孙喜子;
王苗苗
-
-
摘要:
众多学者对成本粘性持有消极态度,试图通过优化资产结构、调整公司规模等方式弱化成本粘性,以提升公司盈利水平.但上市公司弱化成本粘性后是否能增强盈余稳健性呢?通过选取2013-2016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作为总样本,基于Mozaffar盈余稳健性的计量方法,建立成本粘性与盈余稳健性的关系模型,检验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成本粘性对盈余稳健性的影响.结果 表明,适度强化成本粘性能更好地实现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盈余稳健性,但成本反粘性对盈余稳健性的放大效果并不显著.
-
-
刘藏;
刘星
-
-
摘要:
在我国会计领域中,会计信息质量至关重要,要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合理性,是提升会计工作质量和效率的基础和保障."成本粘性"指出了销售收入变动与成本变动的非对称性关系,让人们重新审视的成本粘性对企业所带来的影响."盈余稳健性"主要反应的是债权人与股东的非对称关系.并且在新颁布的会计准则当中,会计政策变更又对盈余稳健性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文章在相关研究从学者的分析进行成本粘性和盈余稳健性产生的原因,会对企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以及如何处理和控制进行了系统的总结.
-
-
Cai Chuyue;
蔡楚悦;
Zhang Bai;
张白
- 《中国商业会计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
| 2015年
-
摘要:
本文以我国A股上市公司2013年的数据为样本,采用K-W模型计算出年度盈余稳健性C-Score指数,研究了债务契约中债务期限结构、债务成本、偿债能力三个方面的要求对盈余稳健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短期借款率高、长期借款率低、债务成本高、偿债能力强的企业将采取更为稳健的会计政策,加强了盈余稳健性.具体来看,国有企业的长期借款率对盈余稳健性的治理效应更为明显,而非国有企业则是短期借款在发挥更为显著的治理效应,其他因素则两种产权性质无太大差异.同时,债务成本越高,债权人与债务人间的利益冲突越严重,债权人更有力的监管将促使企业盈余信息的稳健性得以提升。债权人通过在契约上附加的限制条款对债务人的偿债能力做出一定要求,结果也显示偿债能力强的企业其盈余信息更为稳健。本文的启示在于,债权人应充分发挥其对公司治理的作用,通过合理设计债务契约来有效防范企业的机会主义行为,从而降低违约风险。
-
-
毛新述;
戴德明
- 《中国会计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
| 2007年
-
摘要:
本文考察了股东和债权人对公司盈余稳健性的市场定价行为,并以此为基础考察了盈余稳健性对资本市场资源配置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控制其他因素的影响后,公司盈余稳健性可以显著降低公司事前的债务成本,并且盈余越稳健,公司事后的债务成本越低,但统计上并不显著.总体而言,公司盈余越稳健,事前权益成本越低.但进一步分阶段的研究表明,1995-1997和1998-2000年阶段,盈余稳健性在权益资本上并没有被正确地定价,并且盈余稳健性对事后权益成本的影响总体而言并不显著. 进一步以稳健性水平为基础构建不同的组合,研究发现,过度稳健和过度激进的会计政策都不被股东和债权人所认可. 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还以新股发行为背景考察了盈余稳健性对资本市场资源配置的直接影响。尽管总体而言,新股发行前上市公司的盈余并不稳健.但进一步的分组研究表明,新股发行前的盈余越稳健性,新股发行后预期的权益成本越低.盈余稳健性在引导资源配置上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
-
王斌
- 《中国会计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
| 2012年
-
摘要:
对存在会计差错的财务报告进行更正性申明的会计重述,是否起到了事后补救作用,能否对上市公司信息质量起到实质性的改进效果,将直接影响市场参与者的投资信心和资本市场的运行效率.本文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在会计重述前后盈余质量变化的实证检验,分析和评价了我国会计重述制度的实际效果.结果显示,会计重述发生后,重述公司的盈余变得更加不稳健,应计质量也明显降低.这说明,会计重述并未实质改善盈余质量,其警示和督促作用非常有限,亟待从制度执行和治理生态两方面予以完善.本研究为会计重述制度和证券市场监管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了理论参考和经验证据.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