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百戏

百戏

百戏的相关文献在1980年到2022年内共计279篇,主要集中在戏剧艺术、中国文学、音乐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79篇、专利文献22990篇;相关期刊173种,包括南都学坛、文史知识、北方音乐等; 百戏的相关文献由254位作者贡献,包括季伟、葛欣、丁证霖等。

百戏—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79 占比:1.20%

专利文献>

论文:22990 占比:98.80%

总计:23269篇

百戏—发文趋势图

百戏

-研究学者

  • 季伟
  • 葛欣
  • 丁证霖
  • 侯伟
  • 卜键
  • 吴紫怡
  • 周侃
  • 孙玉安
  • 常乐
  • 张勇敢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耿彬; 李玉洁
    • 摘要: 张骞通西域之后,汉武帝派出多批使者到西域收集“奇物”,西域的音乐、百戏迅速传入中原,大大加强了中原与西域的文化交流。中原地区出土的汉代画像石中有很多关于百戏的图像资料,这些图像内容形式丰富,包含跳丸、投壶、吐火、倒立、相搏、斗兽、巴俞、都卢、海中、砀极、漫衍、鱼龙等。多种多样的百戏图像尤其是胡人百戏图像,是汉代民间表演艺术的缩影,同时也是国内各民族交往及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文章通过对中原汉画像石中的胡人百戏图像进行解读,并结合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中关于异域百戏的记载,探索胡人百戏在中原地区的传播以及对中原人民生活的影响。
    • 朱赢; 汪世瑜
    • 摘要: 已有600多年历史的昆曲被称为"百戏之祖,百戏之师"。5月18日是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纪念日,仅以此文表达对昆曲传承人的敬意,呼吁对昆曲的重视——“中生代”原本是一个地质学概念,近年来越来越多地被用于描述各行业的特定人群,在文艺界尤为盛行。
    • 卢昉
    • 摘要: 百戏是中国传统戏曲表演艺术的文脉遗存,为戏曲的产生、发展、繁荣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唐代是百戏艺术的高峰期,此时的百戏逐渐摆脱传统礼乐的束缚,兼具艺术性、表演性、娱乐性和欣赏性。唐代长安地区几座重要墓葬出土的乐舞图、俳优俑和杂技俑,为研探唐代百戏艺术提供了重要佐证。
    • 赵悦岩
    • 摘要: 散乐、百戏是乐舞杂技的总称,也是娱乐性俗乐的代表。本文通过文献史料纵向梳理历朝历代散乐、百戏的内容,横向分析各朝二者之间的关系。散乐、百戏“并非一也”。散乐出于周代,是一种歌舞之乐。百戏出于秦汉,为杂技、杂戏表演,二者并行发展,在北齐于内容上产生交集(杂技、杂戏类),唐辽宋元四代百戏作为散乐的技艺,均隶属于散乐,明清散乐渐趋褪去,百戏独立发展。
    • 向衡
    • 摘要: 昆曲人称“百戏之祖”,是传统文化的结晶,也是戏曲表演的典范。由于昆曲独特的文化价值,2001年5月18日,它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人《第一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名录》与印度梵剧、日本能乐共同组成世界戏曲表演的文化遗产。
    • 朱浒
    • 摘要: "鱼龙曼衍"是汉代乐舞百戏画像石中的重要内容.通过文献梳理,我们认为这一百戏表演的主角是舍利、比目鱼和黄龙.而沂南汉墓、安丘董家庄汉墓、铜山洪楼祠堂三例被前人定为"鱼龙曼衍"的图像均不符这一条件.济宁两城山汉画像石刻画了人物观看"舍利"表演的场景,亦有"黄龙"及其他百戏人物,可认为是"鱼龙曼衍"图像的标准器.
    • 葛欣
    • 摘要: 戏曲百戏(昆山)盛典(以下简称"百戏盛典")从2018年开始,持续举办了3年,成为全国戏曲剧种展示风采、相互交流、共同成长的重要平台,让348个剧种及木偶剧、皮影戏两种戏剧形态实现"大团圆",这是我国戏曲艺术界的一件盛事。前两年由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今年升格为文化和旅游部、江苏省人民政府主办,这是对百戏盛典最好的肯定。
    • 张晓春
    • 摘要: 每逢元宵节,很多地方都会举行猜灯谜的活动。猜灯谜体现了我国人民的智慧,一直流传至今。猜灯谜又叫打灯谜,由谜语发展而来,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谜语悬于灯前,供人猜测,始于南宋。那时元宵佳节,帝城不夜,春宵赏灯之会,百戏杂陈。诗谜书于灯,映于烛,列于通衢,任人猜度,所以称为灯谜。
    • 陈树淑
    • 摘要: 作为一种引人注目的民俗现象,在汉武帝及上层社会的影响和推动下,百戏从上层走入下层,从宫廷又深入民间,达到空前繁盛的状态.汉代百戏在民间传播的途径有三:一是组织传播,由政府出面组织百戏演出,并向百姓开放;二是依靠群体传播,主要是由民间的表演团体和游艺艺人流动演出;三是人际传播,由民众主动参与,彼此交流.汉代百戏体现出的"礼俗互动"特质十分明显,这与百戏多层次的传播途径密切相关.当百戏在国家层面升格为"礼"后,它在民间的发展并未停滞,"俗"的一面更为兴盛,几乎渗透到了民间生活的各个方面,并由此促成了汉代民俗的转变.一方面,百戏丰富了汉代民间的游艺和娱乐活动内容,改变了时人的节庆及休闲方式;另一方面,又促进了宴乐风俗、祭祀风俗、丧葬风俗等内容和形式的发展和变化.
    • 范晓青
    • 摘要: 《红楼梦》,中国古典文学巅峰之作;昆曲,百戏之祖。200多年前,在一位泰州人的主持下,《红楼梦》遇上昆曲,开创戏曲表达红楼先河,演绎了一出经久不衰的舞台经典。红楼首戏仲振奎(1749-1811),字春龙,号云涧,别号红豆村樵、花史氏。清乾嘉时期泰州戏曲家,一生写了16部昆曲传奇,其中最负盛名的即是《红楼梦传奇》。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