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白骨壤

白骨壤

白骨壤的相关文献在1994年到2022年内共计177篇,主要集中在植物学、林业、环境科学基础理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5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427篇;相关期刊70种,包括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应用海洋学学报、生态学报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第三届全国生物质材料科学与技术学术研讨会、中国林学会树木学分会第十三届学术研讨会、第七届功能性食品技术创新与配料交流年会等;白骨壤的相关文献由384位作者贡献,包括陈桂珠、林鹏、陈桂葵等。

白骨壤—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25 占比:22.48%

会议论文>

论文:4 占比:0.72%

专利文献>

论文:427 占比:76.80%

总计:556篇

白骨壤—发文趋势图

白骨壤

-研究学者

  • 陈桂珠
  • 林鹏
  • 陈桂葵
  • 韩维栋
  • 范航清
  • 不公告发明人
  • 刘文爱
  • 郑文教
  • 黄剑坚
  • 方旭波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李婷婷
    • 摘要: 通过对泉州湾河口湿地白骨壤的生物学特性、分布状况及生态学特征等进行调查,摸清了泉州湾红树林白骨壤的分布面积、数量、种群结构及生态环境等,并建立了调查档案,为红树林保护提供决策依据和研究方向.
    • 黄雅文; 张友豪; 张雷
    • 摘要: 四月的北海,春意盎然,生机勃发。早上7点半,北海市金海湾红树林生态旅游区就开始热闹起来。蓝天碧水间,一望无际的红树林宛若绿波轻摇,林中白鹭翩跹,林下鱼蟹成群,一批又一批游人走上栈道,观赏这"海上森林"生态美景。"这株植物是白骨壤,园区内红树林90%以上都是它的家族成员。别看它长得不高大,却有着上百年树龄。"在一号观景平台,讲解员黎安梅向游客逐一介绍红树林的品种。自小在海边长大的黎安梅推介家乡"生态名片"时,倍感自豪。
    • 杨锋; 王冼民; 赵海清; 王春颖; 叶碧丽
    • 摘要: 种植海水稻和白骨壤是利用滨海滩涂化解粮食危机的有效手段.通过对比二者适宜区范围及综合效益的研究表明:海水稻和白骨壤的人工种植历史悠久,种植技术均趋成熟;白骨壤除在温度适宜区范围广度上不及海水稻以外,在盐度、耐淹抗浪适宜区范围,经济、社会、生态综合效益,以及政策支持力度等多方面,其优势均远超海水稻,为中国南方滨海滩涂加快推广白骨壤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建议.
    • 潘炜杰; 祝振昌; 蔡宴朋; 杨志峰
    • 摘要: 引种外来树种是我国各地在红树林修复实践中常用的措施.由于更容易在困难立林地存活,外来树种被认为更具竞争优势.为弄清外来与乡土红树植物物种在困难立林地存活能力的差异及其原因,本研究选取典型外来引种先锋树种拉关木(Laguncularia racemosa)与乡土先锋植物白骨壤(Avicennia marina)为研究对象,通过控制实验探究潮滩冲淤扰动条件下幼苗稳定性差异及其形成机制.结果表明,幼苗抗侵蚀能力与幼苗根冠比显著正相关,泥沙淤积抑制幼苗根系生长,而底床侵蚀则促进根系伸长.与白骨壤相比,拉关木幼苗的主根更长,根冠长度比更大,更能抵抗底泥的侵蚀扰动,且通过根系伸长以增强幼苗稳定性的能力也更强.拉关木幼苗比白骨壤更能适应潮滩冲淤扰动,其竞争优势从幼苗阶段就已经建立.本研究结果可为红树林修复实践中树种和宜林地的选择提供参考,亦可为评估外来红树物种入侵风险评价提供依据.
    • 陈思婷
    •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讨围填海对白骨壤(Avicennia marina)叶片叶绿素含量、呼吸与能量代谢的影响.实验以围填海不同区域白骨壤的叶片和指状呼吸根为材料,研究围填海对白骨壤叶片叶绿素含量、NAD+/NADH比值、NADP+/NADPH比值、ATP含量和指状呼吸根活力、细胞色素C氧化酶和乙醇脱氢酶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围填海使白骨壤叶片叶绿素含量平均下降53%,NAD+/NADH比值下降61%,NADP+/NADPH比值下降62%,ATP含量下降95%,指状呼吸根活力下降62%,细胞色素C氧化酶活性升高108%,乙醇脱氢酶活性升高20%.高岭土覆盖在白骨壤叶片表面,使其可利用的光能减少,导致其叶绿素含量降低;白骨壤叶片和指状呼吸根气孔被高岭土堵塞,呼吸及能量代谢受阻.因此,光照不足及低氧胁迫导致白骨壤死亡.
    • 倪婕; 李菲; 李雨霖; 陆璐; 谢一嘉; 刘小玲; 余炼
    • 摘要: [目的]分析红树植物白骨壤(Avicennia marina)内生细菌的多样性并检测其抗菌活性,为红树植物微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广西北部湾北仑河口红树植物白骨壤为试验材料,通过传统稀释涂布法和16S rRNA序列鉴定分析其内生细菌的多样性;通过发酵得到内生细菌中的次级代谢产物,并采用牛津杯法测试内生细菌次生代谢产物对5种病原菌的抑菌活性.[结果]从白骨壤的果实、花、根、叶和皮等部位共分离到61株内生细菌,隶属于3门4纲12目16科20属36种,其中有8株潜在新种,放线菌是白骨壤内生细菌的优势类群.各部位的内生细菌数量排序为果实>花>皮>根=叶,果实的内生细菌共10个属,占总属数的50.00%.36株细菌至少对1种指示菌株具有抑菌活性,有4株细菌具有广谱抑菌活性,其中文昌小单胞菌YA350对枯草芽孢杆菌和扩展青霉的抑菌活性最强.[结论]从白骨壤的果实、花、皮、根和叶部位分离得到的内生细菌多样性较丰富,且部分具有广谱抑菌活性,可作为开发新型生物活性化合物的重要来源.
    • 张萌; 周江煜; 韦玮; 郝二伟; 易湘茜; 杜正彩; 侯小涛; 邓家刚
    • 摘要: 白骨壤为红树植物,在我国广东、广西、福建等地有分布,同时,在非洲东部至印度、马来西亚、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皆有分布,资源丰富,具有悠久的民间应用历史.其化学成分主要有黄酮类、萜类、木脂素类、酚苷类、生物碱类、挥发油等.具有抗菌、抗氧化性、抗病毒、抗凝血、抗肿瘤等药理活性.本文总结近年来白骨壤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其进一步研究和开发提供参考.
    • 刘文爱; 李丽凤
    • 摘要: 广州小斑螟Oligochroa cantonella Caradja是红树植物白骨壤Avicennia marina最主要食叶害虫之一.通过室内饲养和野外调查相结合方式对该虫进行形态学观察和生物学特性研究.以浸叶饲喂法和喷雾法对广州小斑螟进行7种药剂室内药效试验,3种药剂林间防治试验,并对灯光诱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广州小斑螟在广西红树林1 a发生6代,以低龄幼虫在白骨壤嫩芽内越冬.室内条件下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对低龄幼虫致死率达100%,浸叶饲喂法较喷雾法效果好,林间试验采用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苦参碱和氯虫苯甲酰胺3种药剂防治,死亡率分别为90%,75%,30%;林间灯诱效果较好.
    • 张影
    • 摘要: 该试验以淹水时间分别为0.1h/d(CK)、1h/d(D4)、2h/d(D3)、4h/d(D2)、6h/d(D1)5个处理梯度对白骨壤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90d后对白骨壤进行萌发率、株高、叶片数、叶面积指数、根长、生物量及根冠比等指标测定.结果表明:淹水时间为4h/d、6h/d时白骨壤的种子发芽率、幼苗的株高、叶片数、叶面积指数及总生物量均高于0.1h/d、1h/d、2h/d淹水时间处理,而淹水时间为2h/d根冠比较高.
    • 王岚; 戴闽玥; 严重玲
    • 摘要: 为研究镉(Cd)和磷(P)交互作用对白骨壤幼苗体内Cd亚细胞分布和生理特性的影响,以一年生白骨壤幼苗为试验材料,采用差速离心法提取不同亚细胞组分,氮蓝四唑法、愈创木酚法、分光光度法和考马斯亮蓝G-250法分别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叶绿素、蛋白质含量.结果表明:随着Cd浓度的增加,白骨壤幼苗体内各亚细胞组分的Cd含量逐渐增加,其中细胞壁和可溶性组分中Cd含量增加较多,就分布而言,大部分的Cd(占整个植株的65.23%~96.92%)分布于白骨壤幼苗的根部.Cd集中分布于根中,表明细胞壁的固定及液泡区室化是白骨壤幼苗对Cd的解毒机制之一.研究也发现:外源P能促使Cd向液泡转移,同时提升了植株的抗氧化能力,表现为白骨壤植株SOD、POD活性增加、叶绿素和蛋白质含量升高.外源P能够缓解Cd对红树植物白骨壤的影响,增强白骨壤对Cd的耐受能力.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