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白细胞介素24

白细胞介素24

白细胞介素24的相关文献在2004年到2022年内共计115篇,主要集中在肿瘤学、基础医学、分子生物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2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223410篇;相关期刊81种,包括生物技术通讯、中国病理生理杂志、中国免疫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第三届东北三省暨内蒙古自治区免疫学学术会议、全国转基因技术开发应用与安全管理交流研讨会、第七届全国子宫颈癌前病变、子宫颈癌热点研讨会等;白细胞介素24的相关文献由393位作者贡献,包括杨吉成、李文玲、盛伟华等。

白细胞介素24—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12 占比:0.05%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223410 占比:99.95%

总计:223525篇

白细胞介素24—发文趋势图

白细胞介素24

-研究学者

  • 杨吉成
  • 李文玲
  • 盛伟华
  • 赵文清
  • 郑骏年
  • 刘英姿
  • 单保恩
  • 孙万邦
  • 张学新
  • 张磊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王萍; 高红秀; 郭东芳; 岳文兵
    • 摘要: 目的探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白细胞介素-24(IL-24)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126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7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集并分离骨髓单个核细胞。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IL-24表达水平;分析骨髓单个核细胞中IL-24表达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观察组IL-24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中T系显著低于B系,未缓解期显著低于缓解期(P0.05);IL-24低表达组中位生存期为5.00个月,高表达组中位生存期为7.00个月。结论IL-24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具有明显的生长抑制、诱导凋亡作用。
    • 袁梦思; 路涛
    • 摘要: 白细胞介素(IL)-24/黑色素瘤分化相关基因7是IL-10家族成员之一,主要表达于脾脏、胸腺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和正常的人类黑色素细胞。IL-24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不仅可通过抑制肿瘤的生长、侵袭、转移及血管形成发挥抗肿瘤作用,还具有强大的免疫调节功能,参与多种炎症性、自身免疫性及变应性皮肤病的发病。因此,深入研究其具体机制有助于临床工作者认识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为疾病的临床诊治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 冯康尼; 孟平; 张敏; 邹小玲; 李双; 李洪涛; 张天托
    • 摘要: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24(interleukin-24,IL-24)在过敏性哮喘小鼠中调控巨噬细胞表型转变的作用,以期为过敏性哮喘临床治疗提供新的靶点。方法:利用人单核细胞系THP-1和小鼠骨髓来源的巨噬细胞,添加脂多糖或IL-4伴或不伴有IL-24诱导巨噬细胞极化,流式细胞术检测M1和M2型巨噬细胞的比例。将40只雌性BALB/c小鼠(6~8周龄)随机分为对照组、哮喘组、si-IL-24组和si-NC组,每组10只;采用屋尘螨(house dust mite,HDM)提取物滴鼻致敏构建过敏性哮喘小鼠模型,si-IL-24组和si-NC组在过敏原暴露前1 h前分别予si-IL-24和siNC溶液滴鼻,对照组予等体积PBS滴鼻。末次过敏原激发24 h内采用有创小鼠肺功能仪检测气道反应性;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验证si-IL-24的沉默效率;HE染色观察哮喘小鼠肺部炎症浸润情况;流式细胞术分析小鼠肺组织中M1和M2型巨噬细胞的比例。结果:IL-24与IL-4在体外协同促进M2型巨噬细胞极化。哮喘组小鼠肺组织IL-24表达水平较正常组显著增高,且si-IL-24鼻内递送降低哮喘小鼠肺部IL-24的表达水平;HDM诱导的哮喘小鼠肺部炎症以M2巨噬细胞浸润为主;与哮喘组相比,沉默IL-24后小鼠气道反应性降低,肺部炎症浸润程度减轻,肺组织中M2型巨噬细胞比例显著降低。结论:靶向沉默IL-24可减轻过敏性哮喘小鼠哮喘症状,其机制可能与抑制M2型巨噬细胞极化有关。
    • 刘晗; 周虹; 李玥璐; 狄滨茹; 李薪宇; 林庆
    • 摘要: 目的了解白细胞介素-24(IL-24)在肝部分切除术(PHx)后肝再生中的作用。方法小鼠皮内注射mIL-24-Fc或磷酸盐缓冲液(PBS),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染色检测肝再生。为了评估肝损伤,在多个时间点测定血清谷草转氨酶(AST)和谷丙转氨酶(ALT)水平。采用定量即时逆转录(qPCR)检测IL-24和IL-20R2 mRNA水平。采用ELISA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IL-24蛋白和磷酸化的信号传导子和转录激活子3(p-STAT3)蛋白的表达。结果HE染色结果显示,小鼠皮内注射mIL-24-Fc融合蛋白诱导角质形成细胞增殖。PHx后12、48 h肝脏细胞再生显著提高。PHx后3、12、48 h AST和ALT水平明显升高。PHx组和假手术组(开腹过程与PHx组相同,但肝脏完好无损)在3 h时IL-24 mRNA水平略有下降。假手术组和对照组在12 h时IL-24 mRNA水平相当,然而,PHx组在12 h时IL-24 mRNA水平高于对照组和假手术组。在PHx组术后48 h时发现了更高水平的IL-24 mRNA。IL-20R2的基因转录在PHx组术后3、12、48 h被诱导。然而,假手术组在3、12、48 h的IL-20R2的基因转录诱导程度低于对照组在3、12、48 h的程度。PHx组和假手术组血清IL-24水平均明显升高,在12 h达到峰值,然后开始下降。p-STAT3在前3小时仍处于激活状态。PHx后p-STAT3持续升高达24 h,与血清IL-24水平一致。结论血清IL-24上调是PHx后应激反应的结果。IL-24通过一种未知的细胞表面受体信号通路或非受体的信号通路刺激PHx后的肝再生。
    • 谭玉霞; 潘晓燕; 姜钰; 陈莉萍
    • 摘要: 目的证明白细胞介素24(interleukin-24,IL-24)在人血管内皮细胞(human 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HECV)的受体表达,评估IL-24对人血管内皮细胞迁移及生长的影响。方法通过细胞功能试验,检测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4(recombinant human interleukin 24,rhIL-24)对人血管内皮细胞的生长、迁移、跨内皮阻力的影响。结果IL-24和受体分子被发现在人血管内皮细胞中有表达。用rhIL-24对这一细胞株进行处理,发现能促进细胞迁移率但不影响细胞生长或测试浓度的渗透性。结论rhIL-24能促进人血管内皮细胞的迁移,但不影响细胞生长或测试浓度的渗透性。本研究证实这些影响与IL-24和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或者阻断磷脂酶Cγ(blocking phospholipase C,PLCγ)相关通道之间的潜在联系有关。
    • 米运强; 周园园; 董明纲
    • 摘要: cqvip: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24是近年来发现的具有IL10细胞因子样特性的肿瘤抑制因子。它的编码基因最早发现于人黑色素瘤细胞,亦称黑色素瘤分化相关基因7(melanoma differentiation associated gene7,MDA-7)。由于该基因在染色体定位、空间结构及功能特性等方面与IL10类似,故将其归入IL-10家族[]。IL24可通过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新生血管形成及增强肿瘤对放、化疗的敏感性等多种途径发挥抗肿瘤活性,并对正常细胞无任何损伤,鉴于此,IL24已成为肿瘤基因治疗的重要靶点,未来可在肿瘤基因治疗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 陆峥; 程乾; 柴大飞; 郑骏年
    • 摘要: 目的观察白细胞介素-24基因(IL-24)联合三氧化二砷(As_(2)O_(3))对肾癌Ketr-3细胞的杀伤作用。方法细胞传代后分为4组:PBS组(磷酸盐缓冲液)、As_(2)O_(3)组(As_(2)O_(3)5 mg/L)、IL-24组(pCDNA3.1-IL-243μg)、联用组:(pCDNA3.1-IL-24=3μg+As_(2)O_(3)=5 mg/L),处理细胞48 h后进行检测。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4组细胞IL-24蛋白分泌表达的变化;单细胞凝胶电泳实验观察4组细胞的DNA断裂情况;微核实验观察4组细胞染色体断裂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4组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ELISA结果显示:与PBS组比较,IL-24组和联用组IL-24表达量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单细胞凝胶电泳、微核实验显示:与As_(2)O_(3)组相比,联用组DNA与染色体损伤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式细胞术显示:与PBS组相比,As_(2)O_(3)组、IL-24组、联用组的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强(P<0.05),其中联用组凋亡率增强更为明显(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IL-24联合As_(2)O_(3)有协同作用,可进一步增强对肾癌Ketr-3细胞的杀伤作用。
    • 陆峥; 程乾; 柴大飞; 郑骏年
    • 摘要: 目的 观察白细胞介素-24基因(IL-24)联合三氧化二砷(As2 O3)对肾癌Ketr-3细胞的杀伤作用.方法 细胞传代后分为4组:PBS组(磷酸盐缓冲液)、As2 O3组(As2 O35 mg/L)、IL-24组(pCDNA3.1-IL-243μg)、联用组:(pCDNA3.1-IL-24=3μg+As2 O3=5 mg/L),处理细胞48 h后进行检测.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4组细胞IL-24蛋白分泌表达的变化;单细胞凝胶电泳实验观察4组细胞的DNA断裂情况;微核实验观察4组细胞染色体断裂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4组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 ELISA结果显示:与PBS组比较,IL-24组和联用组IL-24表达量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单细胞凝胶电泳、微核实验显示:与As2O3组相比,联用组DNA与染色体损伤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式细胞术显示:与PBS组相比,As2O3组、IL-24组、联用组的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强(P<0.05),其中联用组凋亡率增强更为明显(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IL-24联合As2 O3有协同作用,可进一步增强对肾癌Ketr-3细胞的杀伤作用.
    • 尚彬; 范润金; 张渊; 云德波; 宋旭东; 罗波; 王林
    • 摘要: 目的 探讨脑胶质瘤的MRI影像表现及其与脑胶质瘤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24(IL-24)、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阳性表达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神经外科6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脑胶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将其纳入研究组,以79例因脑出血行开颅手术患者为对照组.分析研究组患者的MRI影像表现并通过HE染色、免疫组化SP法检测2组患者中IL-17、IL-24、VEGF、GFAP表达的差异性,应用Speraman等级相关分析IL-17、IL-24、VEGF、GFAP表达与MRI表现的关系.结果 脑胶质瘤位于大脑半球者65例(95.59%),脑胶质瘤位于小脑半球者3例(4.41%).66例(97.06%)表现为T1WI低、T2WI混杂信号伴周围中—重度水肿,2例(2.94%)表现为T1WI稍高、T2WI混杂信号;肿瘤内出血31例(45.58%),无出血37例(54.42%);2例(2.94%)表现为轻度水肿,2例(2.94%)表现为中度水肿,64例(94.12%)表现为重度水肿;44例(64.71%)脑胶质瘤内见流空血管影,脑胶质瘤生长速度快,瘤体均较大,最大截面为0.7 cm×1.2 cm~10.3 cm×9.6 cm,形态不规则.DWI呈弥散受限改变66例(97.06%),无弥散受限2例(2.94%);增强扫描后均匀强化59例(86.76%),不均匀9例(13.24%);59例(86.76%)呈花环状或花瓣状明显强化,环壁部分呈栅栏状,9例(13.24%)呈轻度结节状强化.IL-17、VEGF在对照组中不表达,研究组IL-17、VEGF表达阳性率高于对照组,IL-24、GFAP表达阳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ra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IL-24、GFAP表达阳性率随脑胶质瘤分级升高呈下降趋势,呈显著负相关(r=-0.711、-0.577,P<0.05);IL-17、VEGF表达阳性率随脑胶质瘤分级升高呈上升趋势,以Ⅳ型胶质瘤表达最高,呈显著正相关(r=0.670、0.614,P<0.05).结论 脑胶质瘤MRI表现具有瘤体大、累及脑叶多、形态不规则,信号不均匀,水肿明显的特点,肿瘤组织中IL-17、IL-24、VEGF、GFAP的阳性表达能够反映脑胶质瘤分级程度.
    • 艾敏; 高岚
    • 摘要: 目的 探究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中白细胞介素(IL)-17及IL-24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61例OSCC患者作为研究组,另取73例癌前病变患者作为对照组.统计2组血清IL-17、IL-24水平及传统肿瘤标志物[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 21-1)、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水平,Pearson分析血清IL-17、IL-24与临床病理特征关系,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血清IL-17、IL-24诊断OSCC价值.随访1年,比较不同血清IL-17、IL-24水平1年生存率.结果 研究组血清IL-17、Cyfra 21-1、SCCAg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清IL-24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OSCC不同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患者血清IL-17、IL-24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显示,Cyfra 21-1诊断OSCC的曲线下面积(AUC)最大,诊断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68.85%、84.93%.根据血清IL-17、IL-24平均值分为高水平组和低水平组,KM曲线显示,IL-17高水平组生存率低于低水平组,IL-24高水平组生存率高于低水平组(P<0.05).结论 血清IL-17、IL-24水平均在OSCC患者中呈异常表达,早期检测,可为临床OSCC诊断、实施个性化治疗、评估预后提供新思路.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