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白头鹤

白头鹤

白头鹤的相关文献在1985年到2021年内共计107篇,主要集中在动物学、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林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9篇、会议论文8篇、专利文献1297篇;相关期刊56种,包括人与自然、风景名胜、绿色视野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首届中国自然保护论坛、第八届中国动物学会鸟类学分会全国代表大会暨第六届海峡两岸鸟类学研讨会、第十二届全国鸟类学术研讨会暨第十届海峡两岸鸟类学术研讨会等;白头鹤的相关文献由169位作者贡献,包括郭玉民、田秀华、何相宝等。

白头鹤—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9 占比:7.05%

会议论文>

论文:8 占比:0.57%

专利文献>

论文:1297 占比:92.38%

总计:1404篇

白头鹤—发文趋势图

白头鹤

-研究学者

  • 郭玉民
  • 田秀华
  • 何相宝
  • 周立志
  • 李林
  • 刘相林
  • 张佰莲
  • 徐纯柱
  • 李晓敏
  • 黄建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陆俊光
    • 摘要: 白头鹤、丹顶鹤、蓑羽鹤隶属于鸟纲、鹤形目、鹤科.其中白头鹤与丹顶鹤为我国一级保护动物,蓑羽鹤为我国二级保护动物.为了扩大种群数量,提高野生动物的繁殖率,以便能更好的建立完善的种群体系.2020年长春市动植物公园采购了Brinsea品牌的孵化器两台,决定以人工孵化的方式,更加有效的保护野生动物资源.
    • 李海山
    • 摘要: 通过对2018年白头鹤(Grus monacha)种群的监测,分析该物种在向海保护区境内的迁徙规律与栖息地、觅食地选择情况.结果表明:春季白头鹤在3月中旬—4月下旬在向海保护区停歇,主要生境具备草甸、农田、水域生态特征,利于休息、觅食、夜宿;秋季停歇期相对较长,以草甸及农田作为觅食地,秋季觅食以农田为主;白头鹤主要分布在海力营子、韩家烧附近鹤类核心区及实验区的四六七军马场、白山泡西北附近区域.白头鹤栖息地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干旱导致的湿地退化.
    • 李理
    • 摘要: 我喜欢在自然界观察野生的鹤,也看到过很多种鹤。我去过云南的拉市海和纳帕海,见到过黑颈鹤,也去东北看过丹顶鹤、白鹤、白头鹤、白枕鹤……可我最喜欢的,是全球15种鹤里最普通的一种鹤——灰鹤。至于原因,可能与它经常和我们朝夕相处有关。一个大雪纷飞的日子,我们像往常一样在保护区一带进行日常巡护。
    • 摘要: 山西省按照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鹤类联合保护委员会开展第二次全国越冬鹤类以及黑颈鹤、白鹤丹顶鹤、白枕鹤、白头鹤、灰鹤等鹤类及同域分布的东方白鹳、黑鹳和大鸨进行调查的要求。于1月6日至10日,在万荣、临猗、永济、芮城等县(市)沿黄河湿地和盐湖湿地开展越冬鹤类同步调查。
    • 本刊编辑部; 王向峰; 彭学明
    • 摘要: 2月中旬,江西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吴城保护站巡护员在湖区巡护时观察发现,400余只灰鹤、白枕鹤、白头鹤等越冬候鸟由南向北飞去,大批东方白鹳也正在集结,在鄱阳湖越冬的候鸟开始陆续北迁。在新冠肺炎疫情严峻的这个特殊的年头里,近70万只候鸟未受疫情影响,在鄱阳湖安全越冬。
    • 周延; 靖磊; 贾亦飞; 雷刚; 姚毅; 吕偲; 陈安平; 雷光春
    • 摘要: 东洞庭湖是4种濒危鹤类:白头鹤(Grus monacha)、白枕鹤(G.vipio)、白鹤(Gleucogeranus)和灰鹤(G.grus)的越冬地,但尚无东洞庭湖越冬鹤类种群动态及栖息地变化的系统研究.本研究调查收集了近30年来东洞庭湖4种鹤类的种群状况,并选取相应越冬季的东洞庭湖卫星图片,提取不同时期东洞庭湖湿地景观格局数据,分析鹤类种群动态与湿地景观格局之间的关联.结果表明:近30年来,东洞庭湖4种濒危鹤类种群数量均呈不同程度的下降.目前4种鹤类集中分布于采桑湖、丁字堤一带,灰鹤种群数量尚维持有二百余只,而白头鹤、白枕鹤和白鹤仅有不足10只的零星分布.1999-2000年后东洞庭湖水域及泥滩面积迅速下降并快速破碎化是导致鹤类种群下降的重要原因.未来应从保护及恢复东洞庭湖鹤类栖息地入手,加大鹤类保护,逐渐恢复东洞庭湖鹤类种群.
    • 郭玉民; 李哲民(摄影)
    • 摘要: 鄱阳湖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泊,也是众多候鸟的越冬地。每年秋季,东方白鹳、黑鹳、小天鹅、白鹤、白头鹤、白枕鹤以及各种雁鸭类候鸟,陆续迁徙来到鄱阳湖,在这里休养生息,度过长长的冬季,翌年三四月再逐渐北归,回到繁殖地。碧波万顷的鄱阳湖位于长江中下游的南岸、江西省的北部,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泊,也是中国首批7个国际重要湿地之一。
    • 朱赫丹; 田秀华; 刘畅; 柏永明
    • 摘要: 2014年4月~2015年4月,在长春市动植物园,采用目标取样法研究了1对年白头鹤(Grus monacha)的采食、游走、护理、站立、休息、繁殖等行为.结果表明:白头鹤全年主要行为活动时间分配比例为采食12.21%,游走24.14%,刻板9.58%,护理20.51%,站立26.36%,休息1.41%,繁殖5.79%,其他行为0.09%.白头鹤笼舍划分为4个区:A区域:采食区;B区域:中央区域;C区域:巢区;D区域:边缘区域.白头鹤对笼舍内各个区域的单位面积利用率差异不显著.春季白头鹤对A采食区的单位面积利用率为1.08%,B区域为1.83%,C巢区域单位面积利用率为2.75%,D1区为13%,最低利用区域为D2区,占1%.进入夏季后,对A区域的单位面积利用率显著升高,占整个区域的2.92%;B中央区为1.83%;对C巢区单位面积利用率依旧较高为2.25%;D1区单位面积利用率为7.5%;D2区仅占0.5%.秋季时亲鹤需要照顾雏鹤,所以对中央区域B区等开阔地的利用率增加,增至2.25%;A采食区2.25%,C巢区1.58%,D1区11%,D2区2.5%.由于冬季白头鹤从室外笼舍转移至室内笼舍,所以冬季空间利用性不作比较.
    • 朱赫丹1; 田秀华1; 刘畅2; 柏永明2
    • 摘要: 2014年4月~2015年4月,在长春市动植物园,采用目标取样法研究了1对年白头鹤(Grus monacha)的采食、游走、护理、站立、休息、繁殖等行为。结果表明:白头鹤全年主要行为活动时间分配比例为采食12.21%,游走24.14%,刻板9.58%,护理20.51%,站立26.36%,休息1.41%,繁殖5.79%,其他行为0.09%。白头鹤笼舍划分为4个区:A区域:采食区;B区域:中央区域;C区域:巢区;D区域:边缘区域。白头鹤对笼舍内各个区域的单位面积利用率差异不显著。春季白头鹤对A采食区的单位面积利用率为1.08%,B区域为1.83%,C巢区域单位面积利用率为2.75%,D 1区为13%,最低利用区域为D 2区,占1%。进入夏季后,对A区域的单位面积利用率显著升高,占整个区域的2.92%;B中央区为1.83%;对C巢区单位面积利用率依旧较高为2.25%;D 1区单位面积利用率为7.5%;D 2区仅占0.5%。秋季时亲鹤需要照顾雏鹤,所以对中央区域B区等开阔地的利用率增加,增至2.25%;A采食区2.25%,C巢区1.58%,D 1区11%,D 2区2.5%。由于冬季白头鹤从室外笼舍转移至室内笼舍,所以冬季空间利用性不作比较。
    • 马强
    • 摘要: 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迁徙水鸟的重要栖息地,其滨海滩涂以及周边人工湿地是濒危鸟类白头鹤Grus monacha的重要越冬地.2007-2008年和2008-2009年的两个冬季,分别在崇明东滩湿地记录了122只和116只鹤.在大部分调查期内,白头鹤都在海堤内部的农田(昼间觅食场地)和外面的潮间带滩涂(夜间栖息地)之间采取"离开-觅食-返回-休息"的越冬行为模式.调查发现白头鹤清晨飞到农田,白天的大部分时间在田间觅食.在傍晚之前,白头鹤返回到海堤外的潮间带滩涂.在调查期间,在芦苇、互花米草群落和养殖鱼塘区域内未调查到白头鹤.在收获后未翻耕的稻田中的谷物是白头鹤的主要食物来源,而当农田开展作业活动时白头鹤主要在滩涂觅食.崇明东滩湿地东北潮间带滩涂已被外来植物控制,保护区也有计划开展互花米草和鸟类栖息地优化工作,我们建议在栖息地优化区域开展鹤类食源地营造,以满足鹤类取食;同时,建议冬季农田保留不翻耕农田的数量,减少人类活动干扰.%Field surveys for the endangered Hooded cranes (Grus monacha) were carried out at the eastern coastal wetland of China and the neighboring agricultural fields, which are internationally important overwintering site for the migratory water birds. During two winter seasons of 2007-2008 and 2008-2009, it was recorded a community of 122 and 116 cranes, respectively at Chongming Dongtan wetland. Within the most of survey period, the cranes took the overwintering behavior-mode of "Departure-Foraging-Return-Rest" between the agricultural fields (diurnal foraging sites) inside the seawall and the intertidal mudflat (nocturnal roosting site) outside. The cranes were found to fly towards the agricultural fields inside the seawall in morning, and to spend most of the daytime in the fields for foraging. Before evening, the cranes returned to the intertidal mudflat outside the seawall for roosting. At dawn, the cranes were found keeping the dynamic distance due to tide fluctuation at night. Over the survey period, none crane roosted in the areas of Phragmites australis, Spartina alterniflora and fishing ponds. The cereal grains remained after harvesting in the unplowed paddy fields were the important food source for the cranes, while the cranes mainly foraged on gastropods on the intertidal mudflats in the days when the agriculture fields were disturbed by human. As an official plan by the local government, the north-eastern intertidal mudflat of Chongming Dongtan wetland will be reclaimed for exotic plant controlling and the consequent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We suggested the new reclamation area being used for paddy or wheat crops. Furthermore, we recommend retaining a minimum proportion of unploughed crop fields after harvesting for the carrying capacity of Hooded cranes during the overwintering period.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