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白先勇

白先勇

白先勇的相关文献在1979年到2022年内共计1227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戏剧艺术、世界文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19篇、会议论文8篇、相关期刊621种,包括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文学教育、文教资料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八届年会、第一届两岸文化发展论坛、春华秋实 笔墨流芳——中国戏曲学院第二届研究生论坛等;白先勇的相关文献由1086位作者贡献,包括白先勇、熊文斌、詹伟明等。

白先勇—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219 占比:99.35%

会议论文>

论文:8 占比:0.65%

总计:1227篇

白先勇—发文趋势图

白先勇

-研究学者

  • 白先勇
  • 熊文斌
  • 詹伟明
  • 钱果长
  • 阮温凌
  • 刘俊
  • 沈燕
  • 陆士清
  • 陶碧云
  • 余秋雨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搜索

排序:

年份

    • 王天然
    • 摘要: 白先勇小说中常常出现子嗣缺席的现象,女性的无后命运、同性恋者间虚构的父子或母女关系、父辈与子辈间文化上的断裂造成血缘子嗣的异化。探究白先勇小说中的子嗣缺席现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子嗣的缺席实际上是白先勇对台湾地区文化空间的感知,此地无希望、无未来。这种悲观意识源于他的自身经历与特殊身份:同性恋者、出国留学者,家族的“孽子”。无子的现实与母体文化的割裂均指向台湾地区的“明日”不可知性,其中暗含了白先勇对台湾地区孤岛空间与中华文化母体割裂的隐忧。
    • 谢嘉齐
    • 摘要: 夏志清称白先勇为"当代短篇小说家中少见的奇才"。白先勇的短篇小说无论是在主题、艺术、人物形象塑造上都达到了很高的成就。本文拟对白先勇的短篇小说集《台北人》《纽约客》为研究对象,进行整体观照,从五个方面展开论述:时间意识笼罩的悲剧色彩、承继五四传统的感时忧国精神、中西交融的艺术成就、悲悯的人性关怀、感伤的美学。
    • 奚炜轩
    • 摘要: 世界华文文学大家白先勇的短篇小说拥有丰富的声音资源。在叙事策略及技巧上,白先勇一方面以音缀事,借助贯穿文本或具体事件或人物意识流的声音景观,赋予小说叙事以整体性,使个人笔下的“孽海情天”有色亦有声;另一方面,作者赋予小说中的各类声音景观丰富的象征意义,既可见人物命运的表征,情欲与死亡的联系,也有对普世之爱的象征。此外,白先勇还充分运用以声衬情的策略,在表达人物个体心境、情绪的同时,凝聚了作者的历史意识与命运意识,映衬苍凉的人生情境,折射出作家的悲悯情怀。听觉叙事在白先勇短篇小说中承担了重要的叙事功能,而探究白先勇小说中的声音景观,也有助于更全面地展现白先勇艺术世界魅力,并开拓出新的研究思路。
    • 苏芳泽
    • 摘要: 通过文化磨合的视角分析《台北人》小说中的人物塑造、叙事技巧和主题意蕴,重新阐释白先勇丰富多变的创作风格和思想内涵,发现这是一个巨大的宝藏。(一)磨合的人物。白先勇笔下的人物群像塑造,主要是通过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渗透和西方现代意识的注入来实现的;(二)磨合的叙事。中国古典文学的抒情传统深深地植根在白先勇的脑海里,而留学西方的经历又影响了他看待世界的角度,所以在他的叙事中既有中国传统的诗学意味,又融合了西方现代主义光怪陆离的象征色彩。(三)磨合的主题。白先勇通过塑造各阶层的人物角色试图揭示一种中国古典文学中常有的主题:世事沧桑和命运无常,又仿佛展示的是作为个体的人的存在主义式的生存困境。白先勇这些为中国读者重现了充满传统意味的新故事,也为西方读者打开了一扇理解中国历史文明的崭新视窗,并重建了在西方读者眼里的中国形象。
    • 陈学芬
    • 摘要: 台湾地区留美文学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留学生文学"发展至今,创作主题发生了很大变化——从着力于表现族际冲突主题到后来的族群融合主题。族际冲突的原因常常是多方面的:种族偏见和歧视、文化冲突、利益冲突、认同问题等。族群融合既有异性间的族际交往、通婚,也有同性恋者的跨族际交往。创作主题的变化不仅是时代、环境、历史现实的反映,也与作家的生活阅历、在美时间长短、身份认同等因素密切相关。
    • 李旻原
    • 摘要: 《白先勇细说红楼梦》中评价《红楼梦》为天下第一书,曹雪芹以天眼看红尘,写下大观园中的人生百态,贾、史、薛、王四大家族的繁华兴衰,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人的青春情事。全书集文言与白话、诗词与曲艺、写实与象征、宗教与哲学、神话与俗事等不同的叙事手法和切入角度,包罗万象、蔚为大观。如何将这部集中华文化大成的巨作以现当代戏剧的形式呈现?如何说好这个中国故事?
    • 盛紫薇
    • 摘要: 白先勇《永远的尹雪艳》的连环画改编,采用简化与留白呼应“荒凉旧梦”的主题意蕴,并在保留艺术的基本呈现上运用隐喻和反讽的手法实现再创造。此外,连环画所呈现出的构图呼应、意象复现、人物命运的雷同等特征构成独特的环形叙事结构。诸多艺术形态的运用不仅阐释了白先勇对命运的表达,也传达出改编者的生命哲思,连环画由此具备了自身独特的视觉效果与叙事张力,实现了图像艺术的独立性。
    • 程彩霞; 郑绍楠
    • 摘要: 白先勇的文学创作具有将中国传统佛教思想与西方现代主义精神相融合的特点。从现代解释学的角度来看,白先勇接受西方现代主义精神的“前见”与佛教思想紧密相关,他将西方现代主义人—神对立的张力结构置换为今—昔比照的无常变化。以佛教的“四法印”来观照,白先勇对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中人生虚无和痛苦的体验是通过佛教的“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有漏皆苦”来完成的。在文学的终极关怀层面上,白先勇没有走上佛教“寂静涅槃”的出世解脱之路,而是代之以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中“悲剧的尊严”的抗争精神,并且他将大乘佛教的悲悯情怀与“悲剧的尊严”相融合,呈现出解释学所说的“视域融合”的境界。
    • 王淦生
    • 摘要: 作者介绍白先勇,1937年7月11日出生于广西南宁,籍贯广西桂林,美籍华裔作家。现任香港中文大学博文讲座教授、香港中文大学“昆曲研究推广计划”荣誉主任。著有长篇小说《孽子》,短篇小说集《台北人》《寂寞的十七岁》《纽约客》等,散文集《蓦然回首》《第六只手指》《树犹如此》等,舞台剧《游园惊梦》等。其中《台北人》入选20世纪中文小说百强,排名第七位。
    • 冯莹莹; 黄爱华
    • 摘要: 白先勇是誉满海内外的当代华语文学的领军人物,生命悲剧书写是他始终不渝的创作取向。“Danny Boy”和“Tea for Two”两部小说关注生活在艾滋病肆虐背景下的美国纽约华人同性恋群体,在挖掘他们面对命运不公的孤独、无奈及自我救赎的同时,也隐含对美国社会现实的批判。小说运用疾病的隐喻、音乐的象征等艺术手法,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情感态度和文化立场,是白先勇人道主义情怀和人文主义精神的升华之作;且作为20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纽约华人世界那段不堪回首历史的文学镜像,颇具认识价值和启示意义。白先勇的悲悯情怀源自他对世界和人生的深刻生命体验及由此形成的生命悲剧意识,源于童年经验、人生经历、文化接受及认同危机等多方面影响。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