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病证

病证

病证的相关文献在1973年到2022年内共计404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医学、内科学、预防医学、卫生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92篇、会议论文10篇、专利文献59569篇;相关期刊148种,包括光明中医、内蒙古中医药、山西中医等; 相关会议10种,包括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2007年学术年会、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诊断学分会成立暨学术研讨会、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八届内经学术研讨会等;病证的相关文献由616位作者贡献,包括王峰、王文奎、何若苹等。

病证—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92 占比:0.49%

会议论文>

论文:10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59569 占比:99.50%

总计:59871篇

病证—发文趋势图

病证

-研究学者

  • 王峰
  • 王文奎
  • 何若苹
  • 左耀武
  • 徐光星
  • 何任
  • 王付
  • 孙素蓉
  • 李宁
  • 阿地力江·伊明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关键词

    • 李佳佳; 陈仁波; 曹紫嫣; 盖国忠
    • 摘要: 色部为中医特有概念,中医以五行理论为基石,把脏腑、经络、气血的变化联系起来将色和形相结合,形成了中医独特的色部理论。色部位置界定为中医色部研究的关键点且长期存在争议,究其原因多为忽视了色部的原理和属性。中医色部是动态变化的,与疾病部位、性质息息相关。忽视了色部的恒动性、多样性,单独进行色部的位置界定易走入误区,应高度关注结合病证的色部界定研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色部理论必须走向定量化、客观化。本文旨在利用MTCNN(Multi-task Cascaded Convolutional Networks)人脸检测算法对高血压病肝火亢盛证患者的色部进行客观化研究,介绍一种相对准确的色部界定方法。
    • 张义超; 洒玉萍; 李永平; 武娟; 刘菲菲; 马忠义; 李蜀娟
    • 摘要: 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关于刺络疗法的记载,历代医家也对刺络疗法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论述。该文通过结合古医籍和现代临床应用中有关刺络放血施术部位的记载,从穴位选择、病证选择和特殊部位选择3个方面对刺络放血疗法的施术部位及应用进行浅析。
    • 刘立军; 苏文全; 吴圣贤
    • 摘要: 眩晕是中医病证与症状同用之词,在古人的文献记载中没有明确的区别。现为了更好的理解眩晕疾病,笔者从病因、病机、辨证、调护等方面,对作为症状的“眩晕”与作为病证的“眩晕”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进行鉴别探讨,以更好提高认识,服务临床诊疗。
    • 赵鸣芳
    • 摘要: 辨病辨证并治是中医经典的诊疗模式,由《伤寒杂病论》确立。病因病机是疾病的本质,辨病治疗是围绕疾病的病因病机进行立法处方用药治疗。证是疾病的症状,可以单个出现,也可以多个同时出现。辨证治疗即是应用方药针对症状的直接治疗,辨病辨证并治强调辨病治疗与辨证治疗同步进行。现代中医界确立的辨证论治理论体系实质上是辨病因病机治疗,在中医学发展的过程中,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文章提出中医学的发展应该回归经典,传承精华,从恢复“证”的本义做起,提倡辨病辨证并治精神。
    • 常丹静; 张一帆; 王文姮
    • 摘要: 目的:研习《名老中医之路》中记载的临床经验、传统医论、医话、医案和科研成果,梳理归纳其中遣方用药经验,以启迪中医后学。方法:以《名老中医之路》中97位名老中医的100篇自传或他传的施治案例为研究对象,对书中论及的诊治方药进行筛选与摘录,以高等中医药院校新世纪教材《中医内科学》第4版为参照标准,以疾病为线索,按分论标准对书中主要病证、方药进行梳理,后通过检索统计进行对照、归纳分析。结果:归纳出有代表性方剂记载的疾病94个,共涉及方药200余首。其中包括肺系病证、心系病证、脑系病证、脾胃系病证、肝胆系病证、肾系病证、气血津液病证、肢体经络病证。此外,对妇科和儿科病证也略有提及。结论:《名老中医之路》涉及病种广泛,病证治则多样,其特点为无囿西学病名,病证本标结合;经方时方结合,不废民间单方;师古不泥于古,有独到施药经验。
    • 秦竹
    • 摘要: 研究食物的性味(四气、五味等),是中医食疗养生的基础。按照中医药理论,应根据不同的病证对食物进行选择,因此掌握好食物的性味极为重要,这样才能熟练地驾驭食疗养生,做到有的放矢。
    • 黄俊伟; 刘金涛; 史延昊; 王伟航; 王维广; 陈子杰; 翟双庆
    • 摘要: 暑,在《黄帝内经》中的论述是多方位的.首先,从阴阳而言,它是与"寒"相对立又统一的一个概念,即以寒暑别阴阳.其次,从四时而言,温、暑、凉、寒则分别对应于春、夏、秋、冬.从五脏而言,风、暑、湿、燥、寒分别对应于肝、心、脾、肺、肾,统归天之气,在五行则分别对应木、火、土、金、水.此外,暑作为"六气"之一,在三阴三阳理论中,暑为"少阴",其性蒸腾.基于暑的这些属性,相应地,在致病方面,逆于夏长之气,主要表现为"伤心",或说"太阳不长,心气内洞".作为致病因素,夏伤于暑,主要特点是"热气盛,藏于皮肤之内,肠胃之外"及"其汗大出,腠理开发".从"六气"角度而言,主要是"六气"间的淫、胜与复,其核心病机均是"火淫金病".而《黄帝内经》关于"暑"这一概念的多元化论述,在后世造成了概念上的混淆,主要表现在"暑"与"热""火""湿"之间."暑""热"在古代为同一概念的不同说法,"暑"为"热"之性,《黄帝内经》常通用,后人区别之,"火"为五行之一,与"暑"相对应,即在天为"暑",在地为"火","暑(热)"为"火"之化气;关于"暑"与"湿"的关系,统言"暑必兼湿"必然不妥,"暑"的兼"湿"与否,必须结合不同的历史时期与地域环境而论,但"暑"与"湿"别为二气,不可浑而言之.在论治方面,《黄帝内经》关于暑证的论治,从阴阳角度而言,是以调和阴阳升降为本;从五行与六气的角度而言,主要依五行间的生、克、制、化为准.这种论治思想,为李东垣清暑益气汤所继承,临证可根据患者的基本病情,或加减此方论治、或权衡各组药物比重随证施治,来解决大部分"暑证";而王孟英所创同名方剂,基本是取法于《伤寒论》的"白虎加人参汤",其所举病证,属于暑热伤津耗气的范畴.
    • 袁丽霞; 孙悦; 丁成华; 李石林; 李琪; 石国栋
    • 摘要: 《黄帝内经》被历代医家奉为"医家之宗",是中医认识疾病,治疗疾病的理论渊薮和方法指导.通过研读《黄帝内经》有关"寒"的论述,分析寒邪致病机理、寒性疾病及治疗方法,结合古代医案、现代报道及本团队研究实践,探讨"寒者热之""诸热之而寒者取之阳"理论在治疗寒性疾病中的实用价值.
    • 王晓梅; 姜秀新; 丁宁; 李媛; 徐世杰
    • 摘要: 外感病因在中医病因学理论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内容也相当丰富.本文系统回顾了中医古籍中"寒湿"理论的相关内容,并指出作为气候环境的寒湿可以降低机体的免疫力,增加对病原体的易感性,从而导致外感病的发生;而作为病因的"寒湿"兼邪是以湿邪为本兼具寒邪的性质,侵袭人体导致的是湿病;寒湿兼邪可以"冒、伤、中"的方式侵袭人体,"冒"乃触冒之意,病势往往比较轻浅,寒湿以"伤"的方式侵袭人体则比较容易发生不同病位的传变;"中"则为外邪直中于里,病势一般比较重,而寒湿致病病情往往比二者单独致病更为复杂.由于寒湿均为阴邪,因而寒湿致病主要以伤阳气为主,往往只在气分传变,只有在发生变病以及坏病的情况下才可出现血分证候.
    • 狄舒男; 徐世杰; 于淼; 周妍妍
    • 摘要: 脑是人体重要的器官之一,属于中医藏象体系的奇恒之腑,是人体生命活动不可或缺的重要脏器.由于五行学说对中医理论的影响,中医藏象理论体系以五脏为核心的特点,因此对脑的独立生理、病理描述较少,大多时候将其与肾脏、心脏或经络体系建立联系,这大大影响了临床脑病的诊疗效果.早在《黄帝内经》时期已有对脑相对独立的解剖、生理、病理的描述.本文通过溯源《黄帝内经》,分析中医脑的相关理论的形成背景,归纳总结脑的生理、病理,为未来丰富完善脑的相关理论奠定基础,为临床脑病的诊治提供思路和参考.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