疥螨
疥螨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315篇,主要集中在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皮肤病学与性病学、预防医学、卫生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88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5826篇;相关期刊148种,包括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当代畜禽养殖业、兽医导刊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寄生虫学分会第七次代表大会暨第十二次学术研讨会、第二届中国畜牧科技论坛、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外科分会第十二次学术研讨会暨第八次小动物疾病会议等;疥螨的相关文献由574位作者贡献,包括杨光友、古小彬、周广生等。
疥螨
-研究学者
- 杨光友
- 古小彬
- 周广生
- 彭雪蓉
- 林德贵
- 沈能兴
- 谢跃
- 陈克强
- 曾智勇
- 伍晓雄
- 何宗伟
- 刘雪筠
- 吴廷勇
- 唐婷婷
- 唐志强
- 孙善发
- 孙悦翔
- 孙敏
- 孙景珠
- 安健
- 张立良
- 张鸣皋
- 徐晓冉
- 徐璟
- 朱金城
- 李家奎
- 李岩
- 李振清
- 李玉东
- 李玉昌
- 李连吉
- 李鑫
- 李静
- 杜永华
- 杨珊
- 杨露玉
- 梁海英
- 樊培方
- 殷中琼
- 汤天文
- 王晓霞
- 程洪花
- 童庆平
- 罗益民
- 翟放
- 肖坤鹏
- 蒲中慧
- 虞如发
- 许学宗
- 许腾
-
-
海风;
崔文哲;
赵连玉
-
-
摘要:
2018年11月,沈阳鸟岛内一只红绿金刚鹦鹉,腿部出现脱毛、结痂、瘙痒等皮肤病症状,后扩散至胸部及背部,患病鹦鹉饮食正常,精神状态良好,但体重下降,运动减少,飞行能力下降。经多种方案治疗后,反复发作,病情加重,全身大面积脱毛、结痂,无法长出新羽。2019年6月,结合皮肤刮片镜检结果与临床症状,诊断为感染疥螨病,采用多拉菌素注射液治疗后,患处长出新羽,恢复体重与飞行能力,治愈效果良好。目前,应用多拉菌素对鹦鹉类皮肤病治疗的研究较少,本文旨在为临床上应用多拉菌素驱除鹦鹉体外寄生虫提供依据。
-
-
韦炳政
-
-
摘要:
羊螨病作为一种慢性皮肤病,一般是通过接触传染,传染性很强,是羊疥螨在羊体表面寄生而引发的疾病。患有羊螨病的羊一般会有强烈的瘙痒,身体严重脱毛,体重下降,抵抗力减弱。结合羊螨病的流行病学与临床症状,采取科学有效的防治措施,以减轻此病造成的经济损失。1羊螨病的基本特点羊螨病由寄生虫引起,主要危害羊,传染源主要为患病羊。
-
-
-
-
摘要:
猪寄生虫病是猪三大传染病之一。大多数寄生虫病为慢性疾病,既不像病毒病那样传染迅速和发病明显,也不像病毒病那样损失严重,其感染后产生的危害常具有隐蔽性,因此易被人忽视。猪寄生虫病包括体内寄生虫(如蛔虫、结虫、鞭虫、丝虫等)和体外寄生虫(如疥螨、血虱、蜱虫等)。
-
-
陈春雷
-
-
摘要:
猪疥螨病是由猪疥螨寄生在猪表面皮肤而引起的猪疾病。该疾病主要引起猪表面皮肤产生结痂、脱毛、瘙痒等症状,症状较轻的猪一般会表现出生长速度减缓,饲料利用率降低等。病情严重的猪则会表现出营养不良,生长停滞从而产生僵猪,有时候也会导致猪产生死亡的现象。本文主要从猪疥螨的致病原因、临床症状、诊断和防控出发,阐述猪疥螨的危害,以期为我国的健康养猪提供帮助。
-
-
柴建敏
-
-
摘要:
牛疥疮是由疥螨、痒螨、皮螨引起的接触传染性皮肤病,又叫癞病,多由疥螨和痒螨引起,以剧痒、湿疹性皮炎、脱毛和具有高度传染性为特征。遍及我国各地,在冬、春季节,凡牛舍阴暗、拥挤、饲养管理差的牧场,不论奶牛、肉牛均可发病,尤以犊牛受害最为严重。治疗上通常给予中药或成分明确的杀疥虫制剂外用即可获效。中医认为,对于风毒湿热蕴结者宜疏风清热利湿,可中药内服治疗。
-
-
刘洋洲
-
-
摘要:
钱癣和疥螨均是犬类常见的皮肤疾病,前者由真菌感染引起,后者由寄生虫感染引起。当犬并发这两种疾病后,皮肤会出现持续性的瘙痒、疼痛等不适感,进而对病犬的精神状态、生存质量产生负面影响。严重时,会导致病犬因焦躁不安、难睡少食而消瘦衰弱甚至死亡。所以,在犬类养殖实践中必须要对钱癣、疥螨提起重视,并采取有效的诊治措施。
-
-
李玉昌
-
-
摘要:
绵羊疥螨病也称为绵羊痒螨病、疥癣病,由羊痒螨感染所致。绵羊疥螨病发现于世界大多数绵羊养殖的国家。感染后发病率高,且因掉膘、营养不良、继发感染和体温过低而死亡。该病重在做好防控工作,一旦发病可通过浸洗和使用大环内酯类抗寄生虫药来治疗。该病会造成动物生长缓慢,死亡和羊毛与羊皮等级降低,对养殖经济有重要影响。
-
-
杨露玉
-
-
摘要:
藏羊螨病是由疥螨、痒螨寄生体表感染而诱发的慢性消耗病,此病又称疥癣病或疥螨病,具备较强的传染性,多见冬春季节。本着科学控病的原则,本文分析藏羊螨病的流行、症状等特点,在此基础上,就藏羊螨病的综合防治要点概述,以期为降低此病感染率,提升藏羊养殖经济效益提供技术指导和理论借鉴。
-
-
朱冲冲
-
-
摘要:
cqvip:猪疥螨病是由疥螨寄生于体表皮肤而引起,呈全世界流行,疥螨的发育为不完全变态过程,发育史包括虫卵、幼虫、若虫和成虫四个阶段,常以密切接触的方式传播;感染猪以局部瘙痒,皮肤出现炎症、溃烂、化脓等为主要表现,严重的可导致死亡;预防本病需做好环境卫生管理,对猪群进行科学药物防控;治疗本病可注射伊维菌素,也可使用有机磷类、有机氯类、拟除虫菊酯类以及脒类化合物外用杀虫。
-
-
陈帆
-
-
摘要:
现如今,经济发展让更多的人们可以享受优质的生活,慢慢地,宠物得到了人们愈来来愈多的关注与宠爱.众所周知,在日常生活中,照顾宠物时要特别注意细节与方法,否则爱宠患病的概率会迅速增加.其中,疥螨病最为常见,治疗难度大本文旨在讲述宠物的日常照料注意事宜,同时针对疥螨病的治疗和预防提出相应的意见与措施.
-
-
戴春阔
- 《2016年度北京动物园科技大会暨圈养野生动物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工作研讨会》
| 2016年
-
摘要:
疥螨是引起的一种瘙痒性寄生虫性皮肤病.疥螨会在皮肤角质层挖掘隧道并产卵分泌致敏物质导致犬剧烈瘙痒.主要症状用头部擦地或用抓挠伤皮肤,发细菌或真菌感染.病情严重时,皮肤上会形成大面积黄色或灰色的结痂.易感动物犬、兔常见.疥螨病主要发生在湿热的季节,生活环境潮湿、卫生环境差.感染后常见肢体末端,如:脚趾,耳缘,眼周围及腹部,出现红斑、丘疹、结痂、脱毛、皮屑等症状.环境控制和药物治疗结合会取得明显的效果,但此文只针对一例病例,不具广泛性。
-
-
张润慧;
郑万鹏;
古小彬;
王淑贤;
杨光友
-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寄生虫学分会第七次代表大会暨第十二次学术研讨会》
| 2013年
-
摘要:
本研究主要鉴定了疥螨硫氧还蛋白过氧化物酶(TPx)的基本特征以及评估重组蛋白实验室诊断兔疥螨病的诊断效果.通过克隆、表达并使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鉴定该蛋白分布情况,通过Dot-ELISA实验对203个血清样本进行检测.结果显示该基因ORF框为489bp,编码162个氨基酸,推导的蛋白分子大小为18.11kDa,与痒螨TPx基因同源性高达98.77%;通过氨基酸序列得知该蛋白属于2-半胱氨酸家族的过氧化物;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疥螨TPx主要分布于螨虫的前段肌肉组织以及表皮部分;Dot-ELISA结果显示该重组蛋白表现出十分优良的诊断性能,有95%的敏感性和93.8%的特异性,与痒螨病的兔血清存在有交叉反应.本研究鉴定了疥螨TPx基因的基本特征以及采用快速、便捷的Dot-ELISA诊断方法鉴定该重组蛋白是诊断疥螨病有效的诊断抗原,可以为临床诊断疥螨病提供试验依据.
-
-
曾智勇;
郭万柱;
杨光友;
颜其贵;
徐志文
- 《第二届中国畜牧科技论坛》
| 2005年
-
摘要:
在首次建立兔疥螨人工感染增殖以及分离纯化方法的基础上,用参考Gene Bank中登录的红狐疥螨副肌球蛋白基因序列(AF462195),以及人疥螨副肌球蛋白部分基因序列(AF317670)所设计的特异性引物,首次用RT-PCR方法直接扩增出了兔疥螨副肌球蛋白部分基因(登录号为DQ131648)。序列分析表明:兔疥螨与红狐疥螨及人疥螨副肌球蛋白的序列相似性分别为99.3﹪和99.4﹪,推导氨基酸序列的相似性分别为99.5﹪、100﹪;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三者在亲缘上都极为相近,而兔疥螨与人疥螨则更为接近。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