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番鸭细小病毒

番鸭细小病毒

番鸭细小病毒的相关文献在1998年到2022年内共计135篇,主要集中在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分子生物学、遗传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4篇、会议论文11篇、专利文献61426篇;相关期刊47种,包括山地农业生物学报、动物医学进展、家禽科学等; 相关会议10种,包括福建省科协第十四届学术年会分会场——福建省畜牧兽医学术年会、福建省科协第十三届学术年会分会场——福建省畜牧兽医学术年会、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禽病学分会第十六次学术研讨会等;番鸭细小病毒的相关文献由314位作者贡献,包括刘加波、谢丽基、谢志勤等。

番鸭细小病毒—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4 占比:0.14%

会议论文>

论文:11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61426 占比:99.85%

总计:61521篇

番鸭细小病毒—发文趋势图

番鸭细小病毒

-研究学者

  • 刘加波
  • 谢丽基
  • 谢志勤
  • 谢芝勋
  • 邓显文
  • 庞耀珊
  • 范晴
  • 陈少莺
  • 胡奇林
  • 孙敏华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戴银; 胡晓苗; 赵瑞宏; 张丹俊; 潘孝成; 沈学怀; 尹磊; 周学利; 侯宏艳
    • 摘要: 为进一步了解番鸭细小病毒(MDPV)基因的遗传变异特征,本试验采用分段PCR扩增法获得了2个MDPV安徽分离株(AH1901和AH1902)基因组NS和VP全长基因,并与GenBank数据库中的20个水禽细小病毒基因组序列进行了比对。序列分析显示,克隆的MDPV基因均包括完整的NS和VP基因,分别为1884 bp和2199 bp,VP基因核苷酸序列变异程度相对较高,而NS基因则较为保守;进化分析显示,安徽分离株AH1901和AH1902位于同一分支,二者与国内分离的MDPV毒株ZJ-JH-2013基因遗传距离最近,可能来源于同一毒株,与MDPV疫苗株P1及国外分离毒株FM基因遗传距离则较远;安徽分离株AH1901和AH1902的NS基因序列同源性为99.8%,VP基因序列一致。两者的NS、VP基因序列与分离株ZJ-JH-2013的同源性最高,与重组型毒株SAAS-SHNH及安徽分离株AH1401同源性也在99.5%以上;与疫苗株P1、国外分离株FM同源性则较低,其中VP基因仅为88.9%、89.3%。本试验结果表明近年国内的MDPV分离株同源性均较高,但仍存在一定程度的基因变异,增加了诊断与防控该病的难度。
    • 李静; 谢鹏宇; 于天飞; 柳芳芳; 尹海畅; 于志丹
    • 摘要: 为获得番鸭细小病毒(muscovy duck parvovirus,MDPV)重组结构蛋白VP2、VP3,本研究以含有MDPV YL08株VP1基因的重组载体pET-32a-VP1为PCR扩增模板,分别亚克隆VP2、VP3基因。构建了重组载体pGEX-6p-VP2、pGEX-6p-VP3并将它们转化至大肠杆菌Rosetta(DE3)中,分别构建了重组菌株pGEX-6p-VP2/Rosetta(DE3)和pGEX-6p-VP3/Rosetta(DE3)。2种重组菌株在IPTG诱导下分别获得了重组蛋白GST-VP2和GST-VP3,分子质量分别为91、86 ku。Western blot分析结果表明,重组蛋白GST-VP2和GST-VP3可特异性结合GST-tag单克隆抗体和MDPV感染番鸭血清,免疫反应性良好。Dot-ELISA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等质量条件下,GST-VP2的免疫反应性强于GST-VP3。
    • 包涛涛; 汪忠荣; 吴通奎; 杨先富; 彭彩丽; 杨政益
    • 摘要: 自2015年以来,我国华东地区陆续暴发樱桃谷鸭及半番鸭以生长迟缓,短颈,短喙,舌外露,胸骨及翅、腿易发生骨折等为主要症状的疾病,研究发现引起该病的病原为鸭源新型鹅细小病毒(NGPV)。为更好地掌握该病相关知识,就该病的病原特征、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及诊断方法做概述,以期为该病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 沈思思
    • 摘要: 番鸭细小病毒病是由细小病毒(MPV)引起的雏番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是目前对番鸭饲养业中危害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临床主要表现腹泻、喘气和运动障碍。番鸭细小病毒的生物学特征与小鹅瘟病毒(GPV)相似,交叉中和试验可以区分MPV和GPV。MPV能够抵抗乙醚、胰蛋白酶、酸和热等灭活因子作用,但对紫外线照射很敏感。
    • 叶伟成; 云涛; 朱寅初; 倪征; 陈柳; 华炯钢; 张存
    • 摘要: 本试验采用经原核表达并纯化的番鸭细小病毒VP3蛋白作为包被抗原,辛酸-硫酸铵沉淀法提取纯化制备的兔抗番鸭IgG酶标抗体作为二抗,经一系列试验,确定了间接ELISA检测番鸭细小病毒抗体的最佳抗原浓度为5μg·mL^(-1),血清的最佳稀释度为1∶100,血清样品稀释液为含10%FBS和10%脱脂奶粉的PBST,兔抗番鸭酶标抗体最适稀释度为1∶2500。将建立的方法进行了特异性、敏感性、重复性与中和试验的符合性等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阳性血清样品作1600倍稀释还能检测到抗体;与其他常见鸭传染病的阳性血清无交叉反应;批内、批间重复性试验的变异系数小于8.7%;100份番鸭血清样品用ELISA方法与中和试验的总符合率达90%以上。说明本试验建立的检测方法敏感性高、特异性强、重复性与稳定性好,可用于番鸭细小病毒流行病学调查及鸭群免疫番鸭细小病毒疫苗后抗体监测。
    • 于天飞; 谢鹏宇; 孙婉姝; 李静; 尹海畅; 黎明; 于志丹
    • 摘要: 旨在探讨番鸭细小病毒(MDPV)非结构蛋白NS1与水禽真核翻译延伸因子1A1(eEF1A1)之间的互作关系.根据GenBank中已发表的北京鸭和浙东白鹅eEF1A1基因序列,经大肠杆菌偏爱密码子优化,人工合成的质粒分别命名为pUC57-DeEF1A1和pUC57-GeEF1A1;对含有MDPV YL08株NS1基因的重组质粒pUC57-NS1、pUC57-DeEF1A1和pUC57-GeEF1A1进行BamHⅠ和XhoⅠ双酶切,回收目的片段后分别插入到原核表达载体pGEX-6p-1和pET-32a中,构建了重组质粒pGEX-DeEF1A1、pET-GeEF1A1、pET-NS1和pGEX-NS1;重组质粒分别转化至大肠杆菌Rosetta(DE3),经IPTG诱导,获得了重组蛋白GST-DeEF1A1、TRX-GeEF1A1、TRX-NS1和GST-NS1的表达;采用HRP标记的GST单克隆抗体鉴定GST-DeEF1A1、HRP标记的His单克隆抗体鉴定TRX-GeEF1A1;采用HRP标记的His单克隆抗体鉴定TRX-NS1、HRP标记的GST单克隆抗体鉴定GST-NS1,采用MDPV感染番鸭血清鉴定TRX-NS1和GST-NS1的抗原性;采用GST pull-down试验验证GST-DeEF1A1与TRX-NS1、GST-NS1与TRX-GeEF1A1的互作.结果表明,获得的重组蛋白GST-DeEF1A1、TRX-GeEF1A1、TRX-NS1和GST-NS1的分子量分别为76.9,67.9,89.5,98.6 ku;GST-DeEF1A1和GST-NS1可与HRP标记的GST单克隆抗体特异性结合,TRX-GeEF1A1和TRX-NS1可与HRP标记的His单克隆抗体特异性结合;GST-NS1和TRX-NS1可与MDPV感染番鸭血清特异性结合,抗原性良好;GST pull-down试验中,GST-DeEF1A1可与TRX-NS1互作,GST-NS1不与TRX-GeEF1A1互作.本研究表明,MDPV NS1蛋白可以和北京鸭eEF1A1在体外相互作用而不能和浙东白鹅eEF1A1在体外相互作用,互作结果差异性可能与二者的102-106 aa,108 aa的氨基酸残基有关.
    • 黄俊霖; 江婷; 唐华丽; 杨飞燕; 韦天超
    • 摘要: 广西合浦某番鸭养殖场的雏番鸭出现张口呼吸、拉绿色稀便、扎堆怕冷为主要症状的临床病例.本研究通过对病料样品的PCR检测,结果扩增出番鸭细小病毒(MDPV)的特异性基因片段;将阳性的病料样品接种10天龄番鸭胚,连续盲传3代后发现可致胚体出血并死亡;番鸭胚的病毒分离物经PCR检测为MDPV,证明成功分离到一株番鸭细小病毒,命名为HP20200107株.对分离病毒株结构蛋白VP基因进行扩增和序列测定,用测定的核苷酸序列与GenBank下载的MDPV参考株基因序列进行比对分析并构建遗传进化树,结果表明该分离株与国内福建省分离株P1亲缘关系最近,核苷酸相似性达99.5%.
    • 张瑞; 陈长福; 刘荣昌; 程龙飞; 傅光华; 施少华; 陈红梅; 万春和; 傅秋玲; 黄瑜
    • 摘要: 广东省湛江市某鸭场饲养的15日龄番鸭发病,病鸭主要表现张口呼吸、腹泻等症状,病死率达40%左右。为明确其病原,采集病死鸭肝脏、脾脏等组织进行PCR检测,病原分离鉴定,全基因组序列测定与分析,动物回归试验。结果显示,从该群病死鸭中同时分离到1株番鸭细小病毒(MDPV)与1株鸭3型腺病毒(DAdV-3),分别命名为MDPV GDZJ1901株和DAdV-3 GDZJ201901株。全基因组序列分析显示,MDPV GDZJ1901株基因组全长为5067 bp,G+C含量为45.69%,与MDPV分离株的同源性介于98.1%~99.51%,其中与MDPV分离株M8株的核苷酸同源性最高,为99.51%;对其进行遗传重组分析发现,GDZJ1901以经典MDPV YY株为骨架,在P9启动子和VP3区域经历重组。DAdV-3 GDZJ201901株基因组全长为43860 bp,含27个开放阅读框(ORF)。全基因组序列比对分析显示,GDZJ201901株与已报道的DAdV-3同源性最高,为99.89%~99.91%,且含有2个fiber基因,符合DAdV-3基因组特征。动物回归试验结果显示,新分离的MDPV和DAdV-3毒株对3日龄雏番鸭的致死率分别为28.6%和21.4%。结果表明,从同一群发病雏鸭中同时分离到MDPV和DAdV-3野毒株。
    • 曾凡桂; 王占新; 严专强; 覃健萍; 周庆丰; 申翰钦; 鲁俊鹏
    • 摘要: 某番鸭养殖场2周龄肉鸭发生以腹泻、呼吸困难及软脚为主要症状的疾病,鸭群整体精神沉郁,耗料量下降,结合流行病学调查、剖检病理变化等初步诊断为番鸭细小病毒(MDPV)感染.为进一步探明病因,本研究将采集的死亡鸭肝脏和胰脏组织处理后,用番鸭细小病毒、小鹅瘟等8种番鸭常见病毒特异性引物进行PCR/RT-PCR检测,结果仅番鸭细小病毒为阳性.用鸭胚从阳性样品中分离到一株病毒,命名为MDPV-GD201901株.为了解分离毒株的致病性,用分离株病毒对1、7日龄健康雏番鸭进行了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MDPV-GD201901株对雏番鸭具有致病性,可引发鸭只死亡和生长发育缓慢,1日龄攻毒组有20%的鸭只死亡,7日龄攻毒组有30%鸭只表现为发育迟缓.本研究为番鸭细小病毒的防控提供了一定参考依据.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