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画理

画理

画理的相关文献在1956年到2022年内共计314篇,主要集中在绘画、中国文学、工艺美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13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17679篇;相关期刊167种,包括收藏、美术、美术观察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第五届两岸文化发展论坛 等;画理的相关文献由292位作者贡献,包括张伟平、张明学、丁卓等。

画理—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13 占比:1.74%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17679 占比:98.25%

总计:17993篇

画理—发文趋势图

画理

-研究学者

  • 张伟平
  • 张明学
  • 丁卓
  • 佚名
  • 冯东
  • 周天
  • 喻国忠
  • 张景鸿
  • 徐恩存
  • 戴继明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屈小淳; 王子林
    • 摘要: 国画艺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传统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国画作为中国传统艺术领域的瑰宝,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新时代探讨国画创作中传统笔墨文化元素的运用,对于传承国画具有重要意义,更能够以此为切入点,探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因此分析了国画创作中笔墨文化元素的内涵,分析了笔墨文化元素在国画创作中的意义,讨论了国画创作中传统笔墨和元素的运用。
    • 董世君
    • 摘要: “画理”,是绘画的本质与规律,是符合审美传达与体验的画面关系营造规则。理想状态下的水仙植株似凌波仙子般超凡独秀,优雅飘逸,并拥有孤芳自赏的品格隐喻。绘画创作活动即是体验、构思、表现这种理想状态的过程。但是水仙的飘逸姿态源于其草本植物柔弱的物理特性,并不总是呈现为理想的物象姿态。本文通过分析水仙的物理常态,进而研究《水仙图》的画理传达方式,可以为相关研究创作提供参考价值。
    • 摘要: 由浙江省博物馆主办的“乘兴看山多——黄宾虹纪游山水展”(上期),正在浙江省博物馆孤山馆区黄宾虹艺术馆展出。纪游山水是黄宾虹绘画的重要画题之一。黄宾虹曾在《讲学集录》之《画理篇》中将中国自然风景分为四类典型——浙东山水、蜀江山水、新安山水、桂林(粤西)山水,并言浙东以瀑布胜,桂林以岩洞胜,蜀江以屋宇林壑层峦叠嶂胜,新安以黄山白岳胜。展览(上期)以黄宾虹的四类山水典型为线索,分为“新安山水”“浙东山水”“蜀江山水”“粤西山水”四个单元,展出作品43件(套),以黄宾虹的家乡新安起首,让观众跟随画家作品,游新安、浙东、蜀江、粤西。展览持续至5月29日。
    • 刘宁
    • 摘要: 面对当今社会色彩纷繁、资讯爆炸、图像泛滥等信息冲击实况,身处其中的各类艺术家们不免要寻觅适合自身且具有独立价值的表现方式和发展之道。在当代工笔画坛里便有这么一位厚积薄发的后起之秀——青年艺术家冯剑平。他敏锐地洞察到在工笔画表现语言上值得求索的那个至妙方向,无惧打破程式化绘制效果的风险,静心沉淀数年并精心切磋琢磨画理与画法,创作出《早春》《冬闲》《舞春风》《和平》及《写生小品系列》等以无色的黑白灰调、静穆的形式法则、冲淡的素朴气氛为主要特征的系列作品。对于其作品之精到,境地之悠然,笔者希望援引《红楼梦》中宝钗形容白海棠“淡极始知花更艳”这句诗以喻之。
    • 曹琛文
    • 摘要: 山水画最早可追溯到隋代,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图》据考察为现今最早的山水画,从隋代至今山水画已有千余年的历史。山水画发展到宋代在技法思想上达到一个高峰,此后经历各个朝代的不断发展更替,已然具备了一套完整的水墨技法与思想境界相交融的绘画语言体系。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绘画隶属于其中,中国思想是一种哲学,它体现了宇宙万物与人自身思想境界的关系。笔墨是中国画技法的重要因素,在笔墨之上更重要的则是画理、老庄思想等哲学思想,它使绘画走向了更高的层次。中国画的笔墨技法与其哲学思想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使绘画的表象和里象得到升华和完善,发扬了中国传统文化。
    • 于洋
    • 摘要: 20世纪的水墨人物画经历了古今融创、中西交汇的历程。从以勾染为主的传统文人写意人物画,到借鉴山水和花鸟的笔墨语言并将其与西方绘画造型观念相融合,现代水墨人物画已将传统文人画对于形神关系的内向探研,拓宽到对于人物造型、精神气质及其相关社会内容的外向延展。
    • 朱湘铭
    • 摘要: 中国传统绘画的构图,向来倡扬“临见妙裁”“经营位置”“置陈布势”,利用绘画语言来协调画面各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以别具匠心的手法表达作者的创作动机、意图和审美追求。“势”作为中国古代书画理论的重要范畴,具有丰富多样的意蕴,非常切合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在构图方面“化静为动”的表现特质。通过探讨“势”的内涵及与中国传统绘画构图之“物理”“画理”“心理”关系,亦有利于更好把握中国传统绘画的艺术精神。
    • 朱湘铭
    • 摘要: 中国传统绘画的构图,向来倡扬"临见妙裁""经营位置""置陈布势",利用绘画语言来协调画面各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以别具匠心的手法表达作者的创作动机、意图和审美追求."势"作为中国古代书画理论的重要范畴,具有丰富多样的意蕴,非常切合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在构图方面"化静为动"的表现特质.通过探讨"势"的内涵及与中国传统绘画构图之"物理""画理""心理"关系,亦有利于更好把握中国传统绘画的艺术精神.
    • 王召法; 王子文
    • 摘要: 傅抱石是我国20世纪著名的山水画家,傅抱石在中国画坛上留下"抱石皴"和异于古今山水画画家的"水法",在时人山水画中独树一帜,值得思考和阐释.傅抱石水法的特点、他与同时代画家水法的异同以及傅抱石水法成因尤其值得研究.
    • 王召法; 王子文
    • 摘要: 傅抱石是我国20世纪著名的山水画家,傅抱石在中国画坛上留下"抱石皴"和异于古今山水画画家的"水法",在时人山水画中独树一帜,值得思考和阐释。傅抱石水法的特点、他与同时代画家水法的异同以及傅抱石水法成因尤其值得研究。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