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电荷结构

电荷结构

电荷结构的相关文献在1998年到2022年内共计96篇,主要集中在大气科学(气象学)、教育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3篇、会议论文18篇、专利文献1766481篇;相关期刊21种,包括大气科学、应用气象学报、热带气象学报等; 相关会议10种,包括第32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中国仪器仪表学会2014年度气象水文海洋仪器分会学术交流会、第30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等;电荷结构的相关文献由241位作者贡献,包括张义军、谭涌波、郄秀书等。

电荷结构—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3 占比:0.00%

会议论文>

论文:18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1766481 占比:99.99%

总计:1766572篇

电荷结构—发文趋势图

电荷结构

-研究学者

  • 张义军
  • 谭涌波
  • 郄秀书
  • 郭凤霞
  • 师正
  • 言穆弘
  • 张彤
  • 郑栋
  • 张广庶
  • 张廷龙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李江林; 余晔; 张彤; 昝蓓蕾; 李亚珺; 李万莉
    • 摘要: 利用加入起电、放电参数化方案的数值模式[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 Model(Version 3.7.1),WRF3.7.1_ELEC],分别对发生在青藏高原东北部青海大通地区和华北地区北京西部山区的两次雷暴过程进行模拟研究,对比分析两个不同地区雷暴个例的电荷结构特征差异及原因。结果表明:对发生在两个地区的雷暴个例,模式均能够较好地模拟出雷暴的移动方向、回波强度以及形状的变化特征。对比两个个例不同发展阶段雷暴云电荷结构可以看出,除了在发展旺盛阶段两个地区的雷暴云电荷结构自下而上均为“+-+-”的四层结构,在发展初始阶段和消亡阶段,两个地区雷暴云电荷结构明显不同。造成两个雷暴个例在雷暴云初始和消亡阶段电荷分布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云中霰粒子混合比和有效液态水含量的差异。
    • 王曼霏
    • 摘要: 本文利用三维雷暴云动力-电耦合数值模式进行数值模拟,对2018年8月6日一次雷暴天气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同时,对模拟得到的微物理、闪电、电场以及电荷结构的时间、空间演变过程进行分析。本次模拟较好的还原了当日的对流过程,为今后的雷电预报服务提供参考。
    • 张鸿波; 李宗祥; 李进梁; 马子龙; 郄秀书; 刘明远; 蒋如斌; 陆高鹏; 刘瑞婷; 刘冬霞; 陈志雄; 孙竹玲
    • 摘要: 本文自主研制性能稳定的双金属球三维电场探空仪,并结合气象探空仪等构建了雷暴电场-气象综合探空系统,实现了雷暴云内三维电场及温度、湿度的同步测量.2019 年夏季对华北平原地区雷暴开展穿云观测,并结合地面大气电场、雷达回波、变分多普勒雷达分析系统(VDRAS)反演的动力场等资料进行综合研究,首次给出该地区雷暴云内的电场和电荷结构分布特征.对2019 年8 月7 日发生的一次中尺度对流系统电场探空发现,在雷暴减弱阶段,其弱回波区内存在5 个极性交替的电荷区:4.4~5 .6 km之间的上部正电荷区(0 °C附近)、3 .6~4.4 km之间的中部负电荷区和1 .0~3 .6 km之间的下部正电荷区,此外在 1 km 下方有一个负极性电荷区,雷暴云顶附近5 .7~6 .9 km之间为一个弱负极性屏蔽电荷区.其中,中部负电荷区和下部正电荷区由多个不同强度、不同厚度的电荷层构成.此外,电场探空系统在中部负电荷区高度范围内经历的上升—下沉—再次上升的往返探空数据表明,雷暴云内动力环境复杂,电荷结构分布相似但又有所差异,反映了实际雷暴云内电荷分布的时空不均匀性和复杂性.
    • 王曼霏
    • 摘要: 本文利用三维雷暴云动力-电耦合数值模式进行数值模拟,对2018年8月6日一次雷暴天气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同时,对模拟得到的微物理、闪电、电场以及电荷结构的时间、空间演变过程进行分析.本次模拟较好的还原了当日的对流过程,为今后的雷电预报服务提供参考.
    • 余海; 张廷龙; 陈阳; 吕伟涛; 赵小平; 陈洁
    • 摘要: 利用球载电场探空仪于2019年8月12日在海南岛东北部海岸线附近获得的一次局地雷暴消散阶段的云内电场探空资料,结合S波段天气雷达、地面大气平均电场仪、地闪定位等观测资料,详细分析了该雷暴的演变过程和电学特征.由电晕电流反演的垂直电场廓线可知,云内正、负电场最大值分别位于大约6.3和8.3 km处,垂直方向上,云内分布着6个电荷区,最下部为负电荷区,往上依次改变极性,且所有电荷区都位于零度层以上的混合相区域.由于数据中断,无法准确判断上部负电荷区上部边界以及其上方的正电荷区信息,其余四个电荷区分别位于海拔高度6.0—6.3 km,6.3—6.6 km,6.9—7.3 km以及7.3—8.3 km之间,电荷密度分别为–1.84,1.80,–1.46和1.04 nC/m3.由已有数据推算,最上部负电荷区电荷密度应大于–0.51 nC/m3,其电荷区相对强度仅次于靠近其下部边界的正电荷区,两者电荷区厚度都超过1 km.
    • 张坤; 郭凤霞; 谭涌波; 蔡彬彬; 刘泽; 张志伟; 初雨; 邹迪可; 吴泽怡
    • 摘要: 为了认识以暖云强降水为主导的对流单体中的电荷结构特征及其形成原因,利用加入了起放电参数化方案的WRF模式,模拟了2017年5月7日广州局地突发的以暖云降水为主导的特大暴雨过程,分析讨论了此次过程中一个单体成熟发展阶段的电荷结构的特征及其成因。结果表明,此次以暖云降水为主导的特大暴雨过程中的单体对流强度较弱,云顶高度低于同地区典型对流过程,强回波区由大雨滴形成,范围较小,顶较低,对流运动向0°C层以上输送的过冷水较少,不利于冰相粒子形成,导致大小冰相粒子含量均较少,其中含量最多的冰相粒子为雪花,其次依次为霰、冰晶、冰雹。云内起电较弱,以非感应起电为主。非感应起电主要以对流区中-15°C层以下正的起电率为主,感应起电率以对流区中的负极性为主。对流区中空间净电荷呈三极性结构,其中中部负电荷区和底部正电荷区中心电荷密度及电荷区范围相当,上部正电荷区相对较弱,范围较小。对流区外围仅有弱的中部负电荷区和底部正电荷区。中部负电荷区由带负电荷的冰晶和雪花共同主导,上部正电荷区由带正电荷的雪花主导,底部正电荷区主要是由带正电荷的霰粒子及带正电荷的雨滴主导。强起电区和放电区重合,主要集中在回波中心上部35~50 dBZ的对流区。
    • 李璐滢; 师正; 谭涌波; 汪海潮; 林晓彤
    • 摘要: 引入一种新型冰晶异质核化方案,基于二维雷暴云模式,探讨雷暴云电过程对三种异质核化的响应。结果表明:浸润核化是冰晶生成的最重要异质核化过程,较高数浓度的冰晶消耗雷暴云内液态水含量,抑制淞附过程,导致霰粒子比含水量低,表现为较强的负极性非感应起电率;接触核化生成的冰晶量最少,仅对雷暴云中下层3~5 km处的冰晶有贡献,同时霰粒子数浓度较低,导致该方案下的起电过程最弱;沉积核化主要影响云砧处的冰晶,有利于提高霰收集云滴的效率,表现为极高的霰比含水量,促进低温区非感应起电过程的发生。总体上来看,三个方案下的电荷结构均由较复杂的多极性发展为偶极性。其中浸润方案中主正电荷区的抬升最明显,而接触方案过低的冰晶分布高度与沉积方案过高的冰晶分布高度,都直接导致了次正电荷区更快消散。
    • 林晓彤; 师正; 谭涌波; 李璐滢; 汪海潮
    • 摘要: 为全面了解水汽在气溶胶影响雷暴云电过程中的作用,本研究在已有的二维雷暴云起、放电模式基础上,通过改变相对湿度和气溶胶初始浓度(文中气溶胶浓度均指气溶胶数浓度)进行敏感性数值模拟试验.结果表明:(1)随着气溶胶浓度升高,雷暴云产生更多的小云滴,降水过程受到抑制.而当水汽含量升高时,云滴数浓度的增长速度更快,雨滴数浓度升高,缓解了降水变弱的趋势.(2)水汽含量较低时,随着气溶胶浓度升高,更多小云滴被带入冻结层形成大量小冰晶,霰粒含量升高,雷暴云起电过程增强.气溶胶浓度升高至一定的量级(3000 cm?3)时,冰晶尺度减小和雨滴浓度降低抑制霰粒生长,雷暴云起电过程受到削弱.感应起电和非感应起电过程随气溶胶浓度升高呈先增强后减弱的趋势.水汽含量的升高促进了冰相粒子的增长,起电过程呈现持续增强的趋势,气溶胶浓度为3000 cm?3时起电率达到极值,电荷密度的增幅扩大.(3)水汽含量较低时,雷暴云难以发展成深厚的系统,气溶胶浓度变化对其影响不明显,电荷结构由三极性发展,在消散期演变为偶极性电荷结构;水汽含量较高时,雷暴云迅速发展成深厚的系统,随着气溶胶浓度升高,在雷暴发展旺盛阶段电荷分布表现为多层复杂结构.研究显示水汽含量在气溶胶浓度变化对雷暴云微物理、起电过程及电荷结构的作用中扮演重要角色.
    • 张鸿波; 郄秀书; 刘明远; 蒋如斌; 陆高鹏; 陈志雄; 孙竹玲; 刘瑞婷; 李进梁; 郑天雪; 陈洪滨
    • 摘要: 基于自主获取的双金属球电场探空仪穿云观测数据,结合地面大气电场、天气雷达、闪电定位等综合观测资料,对华北平原地区一次中尺度对流系统(Mesoscale Convective System,MCS)层云区域内的探空电场和电荷结构进行研究。探空系统上升和下降阶段均处于该MCS层云区域中,此时雷暴正处于成熟阶段。完整的上升阶段探空数据表明,该MCS层云区域内存在6个正、负极性交替的电荷区,主正电荷区的高度范围为8.2~9.5 km,对应温度层-20~-14°C;主负电荷区高度范围为7.4~8.2 km(-14~-10°C);紧靠下方为一个薄正电荷区;最上方为一负极性电荷屏蔽区;0°C层附近有一对正、负极性电荷区。探空下降阶段(间隔约1 h)获取的层云区域电荷分布与上升阶段大致对应,但电荷层所处高度以及厚度和电荷密度均有所差异。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