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电子顺磁共振

电子顺磁共振

电子顺磁共振的相关文献在1974年到2022年内共计416篇,主要集中在化学、晶体学、物理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44篇、会议论文17篇、专利文献701020篇;相关期刊189种,包括电子科技大学学报、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等; 相关会议17种,包括第六届全国中医药博士生学术论坛、中国化学会2013年中西部地区无机化学化工学术研讨会、第十七届全国波谱学学术会议等;电子顺磁共振的相关文献由1009位作者贡献,包括吴可、路大勇、丛建波等。

电子顺磁共振—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44 占比:0.05%

会议论文>

论文:17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701020 占比:99.95%

总计:701381篇

电子顺磁共振—发文趋势图

电子顺磁共振

-研究学者

  • 吴可
  • 路大勇
  • 丛建波
  • 殷春浩
  • 董国福
  • 郭胜利
  • 陈士明
  • 郭俊旺
  • 先宏
  • 卢景芬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胡炳文; 李超; 耿福山; 沈明
    • 摘要: 金属离子电池改变了我们的日常生活。金属离子电池里的电极材料研究是提高电池性能的关键。因此,深刻理解电极材料的结构-性能关系,有助于提高材料的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磁共振,包括核磁共振(NMR)和电子顺磁共振(EPR),在过去的三十年中不断得到改进,并逐渐成为研究电极材料结构性能关系的重要技术之一。本文总结了我们课题组在几种有趣的电极材料上的磁共振研究进展,阐释了NMR和EPR在电极材料研究中的重要作用。本文将有助于把握磁共振技术对电池研究的重要价值,促进磁共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 李东珂; 陈佳明; 孙腾; 翟章印; 陈贵宾
    • 摘要: 采用射频(RF)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系统制备了硅/二氧化硅多层膜样品,在异质结限制性晶化作用下得到了尺寸均匀的磷/硼共掺杂纳米硅。通过拉曼光谱(Raman)、透射电镜(TEM)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研究了磷/硼共掺杂纳米硅/二氧化硅多层膜的微观结构和杂质的分布特点。低温电子顺磁共振(EPR)结果表明,磷、硼杂质可以改变纳米硅的表面化学结构并充分钝化表面处的非辐射复合缺陷。Hall效应测试发现磷和硼杂质可替位式地掺入到纳米硅的内部,且磷杂质具有更高的掺杂效率;通过改变磷硼杂质的掺杂比例可以调控纳米硅的导电类型和载流子浓度。在小尺寸磷/硼共掺杂纳米硅中获得了1 200 nm处满足光通信波段的近红外发光,并通过调控磷的掺杂浓度实现了近红外发光的增强。通过时间分辨荧光光谱测试,结合EPR结果探讨了磷掺杂对纳米硅内部辐射复合和非辐射复合过程的调控使1 200 nm发光增强的物理机制。
    • 苏雅丽; 于新宇; 路大勇; 刘巧丽
    • 摘要: 采用固相反应法制备了Ba_(2)SrCe_(2)TbO_(9)(简称B2SC2T)陶瓷.通过X射线衍射(XRD)、电子顺磁共振(EPR)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技术研究了B2SC2T陶瓷的晶体结构和缺陷化学.XRD结果表明,B2SC2T陶瓷具有三斜钙钛矿结构,ESR和XPS证明Ce以Ce^(4+)形式存在,Tb以Tb^(3+)/Tb^(4+)的混合价态形式存在.
    • 李国翔; 骆仲泱; 周庆国; 孙浩然
    • 摘要: 针对生物质三大组分中最难分解的木质素,选取了愈创木酚及香兰素作为其模化物,为明晰其催化热解机理以实现对催化热解定向调控进行指导,采用电子顺磁共振(EPR)检测技术,结合Py-GC/MS的分析,研究了愈创木酚及香兰素催化热解的反应机理及反应路径.结果表明:以HZSM-5为催化剂,催化剂与反应物质量比为2:1时,催化热解对于反应物的热解效果均优于非催化热解,愈创木酚催化热解主要液相产物有呋喃类、酚类、单环芳烃和多环芳烃.对于香兰素的催化热解产物主要为芳烃类、酚类和醛类.在催化热解过程中通过EPR技术可检测到甲基自由基的存在.依据自由基反应,分别梳理了愈创木酚及香兰素的催化热解机理及反应路径.
    • 王蒙蒙; 寇宇星; 周笙; 王莉倩; 于修烛
    • 摘要: 为探究不饱和脂肪酸室温氧化过程中自由基的变化规律,本实验以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为实验材料,采用电子顺磁共振和核磁共振技术,对室温氧化及外源物质影响下不饱和脂肪酸氧化过程自由基和核磁共振氢谱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油酸氧化0~60 min期间所含自由基以烷基自由基(R·)为主,之后以烷过氧自由基(ROO·)和烷氧自由基(RO·)为主;亚油酸、亚麻酸氧化过程所含自由基均以R·为主;氧化期间脂肪酸(RH)被引发生成R·和H·,HH·与ROO·结合生成氢过氧化物,部分氢过氧化物发生分解,且亚麻酸氧化和降解程度高于亚油酸和油酸;加入生育酚(tocopherol,VE)和特丁基对苯二酚(tert-butylhydroquinone,TBHQ)均可抑制RO·、ROO·等自由基的形成;加入偶氮二异庚腈(2,2'-azobis(2,4-dimethyl)valeronitrile,ADVN)的脂肪酸中所含自由基以R·为主,同时会引入无机碳中心自由基;加入叶绿素的油酸和亚麻酸组自旋总数分别在150 min和90 min明显升高,其余时间段呈波动式变化.结论:不饱和脂肪酸室温氧化过程中,不饱和程度越高的脂肪酸生成R·数量越多;加入的VE和TBHQ会提供H·,其与脂质自由基结合从而抑制链式反应进行,尤其会抑制ROO·、RO·生成;ADVN、叶绿素具有自由基引发效应,能促进链式反应进行.
    • 刘奕岑; 周征宇; 杨萧亦; 陈彦宇; 阮维迪; 张灵敏
    • 摘要: 采用常规宝石学仪器并结合电子探针、电子顺磁共振谱及紫外-可见光谱等测试方法,对软玉中不同深浅的黄玉与糖玉样品进行了系统分析,以探讨其致色原因及其差异.分析结果表明,黄玉的致色原因主要为O2-→Fe3+的电荷转移跃迁及Fe3+的6A1 →4T2(D)跃迁,糖玉则主要由Fe3+的6A1 →4E(D)、6A1 →4T2(D)谱项跃迁与Mn3+的Jahn-Teller效应致色.黄玉中O2-→Fe3+的电荷转移跃迁导致可见光区的412~500 nm处吸收,是形成与控制黄玉颜色的重要因素;而糖玉因含有Mn3+致使黄绿色光被吸收而显示出黄绿色的补色.此外,Fe2+-Fe3+的荷移与Fe2+(5T2)+Fe3+(6A1)→Fe2+(5E)+Fe3+(6A1)跃迁也对糖玉和黄玉的致色具有贡献.
    • 段虎平; 寇宇星; 周笙; 温毓秀; 高媛; 于修烛
    • 摘要: 为了探究不同外源物对亚麻籽油室温氧化过程中自由基变化的影响.本实验以亚麻籽油为原料,利用电子顺磁共振和核磁共振技术考察不同外源物对亚麻籽油室温氧化过程中自由基和氢谱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自然光、避光及添加叔丁基对苯二酚(tert-butylhydroquinone,TBHQ)、VE和叶绿素条件下,亚麻籽油室温氧化过程中产生4种自由基,即5,5-二甲基-1-吡咯啉-N-氧化物未知自由基(5,5-dimethyl-1-pyrroline N-oxide-X radicals,DMPO-X)、烷基自由基(R·)、烷氧自由基(RO·)和烷过氧自由基(ROO·),而添加偶氮二异庚腈(2,2'-azobisisoheptonitrile,ADVN)会引发无机碳中心自由基.自然光利于DMPO-X的生成;避光利于RO·的生成;TBHQ可有效减少RO·和ROO·的含量;VE可延迟DMPO-X最高信号强度的出现时间,对R·生成有明显抑制作用;叶绿素在氧化前期可抑制DMPO-X的生成,后期对RO·的产生有一定抑制作用;ADVN促进氧化过程中DMPO-X的产生,氧化中期和后期促进ROO·和RO·的产生.结论:在亚麻籽油室温氧化过程中,RO·的产生和分解与氧化程度直接相关,不同外源物主要影响亚麻籽油室温氧化过程中各种自由基含量变化,而对自由基的种类影响不大.
    • 李佩欣; 辛浪; 宋佳; 杨爱云; 崔娟; 殷春浩
    • 摘要: 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了光催化活性更高的Ce∶ZnO复合粉体光催化材料,并采用X射线衍射(XRD)、电子顺磁共振(EPR)、紫外可见光谱(UV-Vis)技术对所制备的粉体样品的晶体种类及结构、自由基种类及含量、光催化效率进行表征分析。复合样品的X射线衍射测试结果显示,随着掺杂浓度的增加,先后检测到CeO_(2)的(111)和(200)晶面特征峰,且衍射峰强度逐渐增强。此外,适量的掺杂(c(Ce^(3+))=2%)可减小ZnO晶体的晶粒尺寸。电子顺磁共振测试结果显示,Ce∶ZnO复合光催化材料中存在三类自由基,分别是Zn-H络合物、正一价氧空位、CeO_(2)表面吸附的超氧根离子。紫外可见光谱测试表明,适量的掺杂可有效提高ZnO催化剂的光催化活性,综合分析显示,ZnO光催化活性提高的主要原因是Ce^(3+)的掺入使得材料中电子数量增多,进而提高了活性自由基·O^(-)_(2)的数量。本文通过EPR技术和XRD衍射技术,成功表征了Ce^(3+)掺杂对ZnO材料中自由基种类合成的影响过程,并结合UV-Vis技术,对Ce∶ZnO复合材料光催化降解甲基橙的过程中的电子转移过程作出了合理的解释。
    • 吴春姬; 纪红; 刘天舒; 徐智博; 张剑楠; 王鑫
    • 摘要: 本文研制的射频段电子顺磁共振实验仪相比于微波段电子顺磁共振实验仪频率小,因此所需磁场小,仅用简单的亥姆霍兹线圈就可以满足实验的需求,可以测量g因子和共振线宽,还可以测量地磁场矢量。本实验仪结构简单、安全、经济实用,用示波器可以观察到共振信号,由此,学生对电子顺磁共振现象具有直观、准确的认识。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