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COSMIC

COSMIC

COSMIC的相关文献在1990年到2022年内共计212篇,主要集中在肿瘤学、天文学、大气科学(气象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06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4篇;相关期刊86种,包括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地球物理学报、大气科学学报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探测专业委员会第二十次学术会议、2007年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等;COSMIC的相关文献由354位作者贡献,包括Eugene Terry Tatum、严卫、符养等。

COSMIC—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06 占比:97.17%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0.94%

专利文献>

论文:4 占比:1.89%

总计:212篇

COSMIC—发文趋势图

COSMIC

-研究学者

  • Eugene Terry Tatum
  • 严卫
  • 符养
  • U. V. S. Seshavatharam
  • 徐晓华
  • 杜晓勇
  • Eliyahu Stoupel
  • Evgeny Abramson
  • Fadel A. Bukhari
  • 罗佳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关键词

    • 吴颖
    • 摘要: 本文分析国内主流度量方法(NESMA和COSMIC)原理,研究三种转换方法,重点剖析了应用组件的转换关系,设计了一种应用组件的转换方法,同时,本文给定了基于该方法的一种参考模式设计,为NESMA和COSMIC转换应用奠定基础。国际标准化组织/国际电工委员会(ISO/IEC)功能点分析法采纳了5种软件规模度量方法作为国际标准,目前这5种国际标准应用于软件行业各个领域,其中预算阶段NESMA应用最为广泛,结算阶段COSMIC应用最为广泛。由于5种方法的设计过程和策略各不相同,度量颗粒度大小不一,导致5种方法的度量结果无法直接对比转换,不同阶段、不同项目、不同企业、不同行业之间的软件度量数据由于度量方法的差异形成了数据孤岛,阻碍了软件度量的行业发展。
    • 徐天河; 李耸; 王帅民; 江楠
    • 摘要: 本文基于单层气象数据(ERA5单层数据、实测气象参数)和多层气象数据(ERA5气压层数据、COSMIC掩星数据),分别采取模型法和积分法获取了我国236个陆态网GNSS测站的ZTD值,即ERA5S_ZTD、MET_ZTD、ERA5P_ZTD、RO_ZTD。以GNSS_ZTD为参考,按月评估了上述4种ZTD估计值的精度,结果表明:4种ZTD估计值的月平均RMSE依次为42.8、53.6、16.1和62.3 mm,其中基于积分法估计的ERA5P_ZTD精度最高,采用模型法计算的ERA5S_ZTD和MET_ZTD次之,而利用积分法获取的RO_ZTD值精度较低。为进一步提升利用气象数据估计ZTD值的精度,本文提出了基于RBF神经网络的对流层延迟改进模型。计算结果表明:改进模型获得的4种ZTD值与GNSS_ZTD之间的月RMSE平均值分别为23.5、32.1、14.2和40.8 mm,精度较原有ZTD估计值提升43.4%,36.3%,10.0%和34.4%。整体而言,改进模型估计ZTD值精度提升效果明显,且提升率与测站分布的密集程度有关。
    • 王涵; 徐晓华; 罗佳
    • 摘要: 利用基于TEC的电子密度廓线反演方法,对2014年12月31日的COSMIC和FY-3C掩星任务的电离层掩星相位数据进行处理,将反演的电子密度廓线及电离层峰值参数分别与两个掩星任务的官方产品进行比较,发现两个掩星任务的反演结果与官方产品均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其中COSMIC反演结果与CDAAC官方产品的一致性略好于FY-3C反演结果与NSMC官方产品的一致性,且两个任务的NmF2的反演质量均优于hmF2的反演质量.但与COSMIC不同,FY-3C掩星电离层相位数据进行反演处理之前有必要进行滤波平滑预处理,且由于FY-3C非掩星时段的相位数据量太少,反演过程中不建议对TEC进行改正.
    • 唐丝语; 周春红; 黄智; 袁洪
    • 摘要: 电离层峰值高度HmF2是描述电离层形态的重要参数之一,国际参考电离层模型IRI-2016中融入了大量电离层测高仪和无线电掩星探测数据,用以提升HmF2的预测精度.本文利用太阳活动低年(2007-2010年)气象、电离层和气候卫星联合观测系统COSMIC探测数据描述全球范围内COSMIC HmF2的三维形态变化,对比分析了 IRI-2016与IRI-2012模型的预测结果,同时分析了 IRI-2016模型输出HmF2的性能.结果表明,IRI模型在中高纬度地区的输出结果高于COSMIC反演结果,而赤道及低纬地区则大都偏低.与IRI-2012模型相比,IRI-2016模型的输出结果在夜间至凌晨时段呈现较为明显的纬向梯度变化且大部分区域输出值偏高,但在白天时段赤道附近区域的输出值大都偏低.上述结果为电离层IRI模型的完善提供了一定参考.
    • 丁翠
    • 摘要: 针对传统探空数据与COSMIC掩星数据拟合度分析问题,文中利用2010年春夏秋冬不同季节数据进行比对,旨在分析COSMIC掩星与无线电探空仪探测数据的拟合度.结果表明,不同季节COSMIC掩星反演大气廓线温度探测精度与传统探空数据高度拟合,温度偏差值浮动与季节无关.因此,COSMIC掩星数据大气湿温廓线探测精度可靠,可应用于大气领域研究.
    • 易成
    • 摘要: 随着大气污染越来越严重,实时地掌握大气边界层变化规律,能够有效地预防灾害性气候的发生.基于2008年~2013年的气象电离层与气候星座观测系统(Constellation Observing System for Meteorology Ionosphere and Climate,COSMIC)中的折射率廓线资料,采用改进的数值差分方法探测该地区大气边界层高度,结果表明:①在青藏高原地带大气边界层顶(Atmospheric Boundary Layer Top,ABLT)高度(1800 m)相对于东部地带ABLT高度(2350 m)较低,青藏高原中部地区(1860 m)高于其东部地区(1620 m);②ABLT高度具有季节性变化特征,尖锐系数在青藏高原地带具有季节性变化特征,并在夏季达到最大值1.5,在东部地带较弱;③ABLT高度在不同的季节具有不同的周日性变化特征,尖锐系数除夏季之外,其他季节均具有一定的周日性变化,其中3个季节中青藏高原地区周日性变化较为明显.
    • YiPeng Jing
    • 摘要: The expansion history and the nature of dark energy are of fundamental importance for understanding the universe.Among various dark energy probes are included the type Ia supernovae(SNe Ia),baryon acoustic oscillations(BAO),cosmic microwave background(CMB),weak lensing,and galaxy clusters.Compared with the conventional optical BAO measurement that requires millions of galaxy spectra,the newly developed 21 cm intensity mapping(IM)technique enables efficient measurements of large-scale structures inaccessible to any other known techniques.
    • 杜晓勇; 杜智涛; 郭粤宁; 符养
    • 摘要: 为了弥补中高层大气风场探测数据的不足,对2007年COSMIC全球掩星在20~60 km高度内的温度数据进行网格化插值,利用梯度风计算方法,计算得到20~60 km高度内的月平均纬向风场,分别与ECMWF再分析数据和HWM07模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利用COSMIC温度数据计算得出的纬向风与ECMWF的纬向风十分接近,而与HWM07结果有一定差异,但总体变化趋势一致.与ECMWF再分析数据相比,利用COSMIC温度数据计算的月平均纬向风场平均偏差为-1.50~-0.08 m.s-1,标准差为1.50~11.95 m·s-1.与HWM07模式风场相比,利用COSMIC温度计算的月平均纬向风场平均偏差为-0.83~1.21 m.s-1,标准差为3.69~11.14 m.s-1.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