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甲状腺未分化癌

甲状腺未分化癌

甲状腺未分化癌的相关文献在1994年到2022年内共计123篇,主要集中在肿瘤学、外科学、药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5篇、会议论文6篇、专利文献23856篇;相关期刊77种,包括实用临床医学、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第六届全国甲状腺肿瘤学术大会、全国第四届甲状腺肿瘤学术大会、江苏省第四次乳腺甲状腺内分泌外科学术会议等;甲状腺未分化癌的相关文献由356位作者贡献,包括刘超、葛明华、叶财盛等。

甲状腺未分化癌—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15 占比:0.48%

会议论文>

论文:6 占比:0.03%

专利文献>

论文:23856 占比:99.50%

总计:23977篇

甲状腺未分化癌—发文趋势图

甲状腺未分化癌

-研究学者

  • 刘超
  • 葛明华
  • 叶财盛
  • 孙传政
  • 徐书杭
  • 王深明
  • 茅晓东
  • 陈国芳
  • 孙辉
  • 崔岱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宗雪; 居红格
    • 摘要: 甲状腺未分化癌(aplastic thyroid carcinoma,ATC)又称为间变性癌或肉瘤样癌,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肿瘤,约占甲状腺癌5%-10%,多见于50岁以上的女性。尽管罕见,但其高度恶性,很早发生转移和浸润周围组织,占甲状腺癌死亡的大多数。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在甲状腺癌中最常见,约占甲状腺癌93%,女性患者多见,预后好,10年存活率超90%。
    • 王舰; 权友琼; 章步程; 李俊江; 高美佳; 楼岑
    • 摘要: 目的探讨中子俘获剂RGD-PEI-AON-(^(157)Gd-DTPA)n治疗荷人甲状腺未分化癌(ATC)裸鼠模型的实验研究。方法选择27只SPF级小鼠,移植肿瘤细胞ATC癌细胞株,并随机分为俘获剂组、γ射线组及未照射组三个组,每组9只。通过放射免疫显像仪器SPECT/CT,画取全鼠、瘤体和除瘤体外全鼠的感兴趣区,计算瘤体与周围不同组织的靶/非靶摄取比值(T/N)。后处死小鼠,制作肿瘤组织标本,测量治疗前后肿瘤瘤体长径及瘤体体积变化,计算俘获剂组、γ射线组及未照射组的肿瘤抑制率;并观察俘获剂组治疗后肿瘤局部皮肤及病理学变化情况。结果 ATC瘤体与非瘤体组织的T/N比值在注入后第1、2、3、5、7天逐渐升高,说明俘获剂在正常组织中并没有较高的特异性吸收;俘获剂组及γ射线组在治疗7 d后瘤体长径及瘤体体积较未照射组明显缩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18.39、17.21、15.18、14.32,P均<0.05)。治疗后7 d,俘获剂组肿瘤抑制率高于γ射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21,P<0.05)。7 d内俘获剂组小鼠肿瘤局部皮肤未出现明显红、热等炎症相关反应。病理级电镜检查示:肿瘤细胞破坏严重,可见大片凝固样坏死区,伴有少数凋亡细胞;肿瘤细胞核染色质固缩、碎裂,并存在凋亡小体。结论中子俘获剂RGD-PEI-AON-(^(157)Gd-DTPA)n可以对ATC肿瘤细胞的线粒体、内质网、核酸等造成损伤,抑制其代谢,导致肿瘤细胞凋亡直至死亡。中子俘获剂RGD-PEI-AON-(^(157)Gd-DTPA)n治疗ATC安全、有效,未见明显副作用。
    • 任红臻; 张洁
    • 摘要: 甲状腺癌是最常见的内分泌恶性肿瘤,约占全球癌症诊断的2.1%,其中约77%发生在女性[1]。根据起源不同可以分为来源于滤泡上皮的甲状腺癌和来源于滤泡旁C细胞的甲状腺癌。由滤泡上皮细胞起源的甲状腺癌按照病理分型可分为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ncer,PTC)、甲状腺滤泡状癌(follicular thyroid cancer,FTC)、甲状腺低分化型癌(poorly 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ncer,PDTC)、甲状腺未分化癌(anaplastic thyroid cancer,ATC)。来源于滤泡旁C细胞的甲状腺癌称为甲状腺髓样癌(medullary thyroid cancer,MTC)。其中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ncer,PTC)是内分泌系统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种,也是甲状腺癌中最常见的类型,占甲状腺癌的85%~90%[2]。近些年来,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病率逐渐升高[3]。
    • 赵青青; 余云艳; 王云; 何维; 杨艳; 陈锐; 杨小理; 程晓明
    • 摘要: 目的:研究LAG1长寿保障同系物2(LASS2)对甲状腺未分化癌细胞株8505c凋亡及自噬的影响及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用Adv-GFP或Adv-LASS2-GFP重组腺病毒感染8505c细胞,细胞分为阴性对照(NC)组、空载体组(Adv-GFP组)和实验组(Adv-LASS2-GFP组)。感染48 h后提取各组细胞总RNA和蛋白,采用RT-q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LASS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CCK-8和集落形成实验评价各组细胞增殖能力的差异;TUNEL染色评估各组细胞凋亡水平;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及自噬状态;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凋亡及自噬相关蛋白[细胞色素C(Cyto-C)、Bcl-2、Bax、p62、LC3-I、LC3-II和beclin-1]的表达水平;免疫共沉淀(CoIP)联合液相色谱-质谱(LC-MS)鉴定与LASS2相互作用的蛋白,结合基因本体论(GO)数据库等分析并经Co-IP进一步验证互作关系。结果:与NC组和Adv-GFP组相比,Adv-LASS2-GFP组LASS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上调(P<0.01),且随时间延长Adv-LASS2-GFP组细胞增殖能力显著被抑制,集落形成能力降低,细胞凋亡增加(P<0.01);透射电镜结果显示,与NC组和Adv-GFP组相比,Adv-LASS2-GFP组细胞可见双层膜结构的自噬小体及大量自噬溶酶体;Western blot结果显示,Adv-LASS2-GFP组Bcl-2和p62蛋白表达水平较NC组和Adv-GFP组均显著下调(P<0.01),Bax、Cyto-C和beclin-1表达及LC3-II/LC3-I比值均显著上调(P<0.01);Co-IP/LC-MS鉴定及GO等富集分析筛选出参与调控自噬信号通路且与LASS2相互作用的4个蛋白,分别为p62、HSC70、HSP90和CSNK2A1。Co-IP结果显示LASS2与p62不存在直接相互作用。结论:LASS2能促进8505c细胞凋亡并激活自噬,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与p62/HSC70/HSP90/CSNK2A1相互作用而影响自噬和凋亡级联信号通路。
    • 徐文静; 蔡尚; 田野
    • 摘要: 甲状腺未分化癌(anaplastic thyroid cancer,ATC)是一种罕见的甲状腺肿瘤,约占甲状腺恶性肿瘤的1%~2%,是最具侵袭性的甲状腺癌,可导致显著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高龄、男性、双侧肿瘤、局部浸润和(或)远处转移等是多数ATC患者预后欠佳因素。ATC最佳治疗方案尚未明确,目前虽以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综合治疗为主,然而治疗现状不容乐观。本文通过整理国内外ATC的相关研究,就目前的诊断、治疗方案、近期临床试验结果,以及今后的研究方向等进行综述,为ATC的诊疗决策提供参考。
    • 赵玲; 商雷; 何岸柳; 赵海娜; 马步云
    • 摘要: 目的 探讨超声对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PTL)与甲状腺未分化癌(ATC)的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9月至2019年11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73例PTL和28例ATC患者的临床、病理和超声表现.年龄、病灶最大径及杨氏模量值最大值(Emax)、杨氏模量值最小值(Emin)、杨氏模量值平均值(Emean)、甲状腺病灶与正常组织的弹性评估值之间的比值(Ratio)等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性别、临床症状、超声分型、形态、血流分级、增强程度等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者Fisher精确检验.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剪切波弹性成像(SWE)对诊断PTL、ATC的优势参数,并对优势参数进行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另外,分析PTL的各病理亚型占比,并采用χ2检验或者Fisher精确检验比较最常见的2种病理类型的超声分型、形态、血流分级等的差异.结果 ATC声音嘶哑发生率高于PTL(28.6%vs 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20,P=0.004),两者在年龄、性别、颈部包块短期增大、呼吸困难、吞咽困难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PTL病灶最大径大于ATC患者[43.50(42.50)mm vs 26.00(26.00)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636,P=0.008).PTL内部回声极低、后方回声增强、伴有慢性甲状腺炎背景比例高于ATC(60.3%vs 21.4%;45.2%vs 0;97.3%vs 3.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2.439、25.128、86.786,P=0.002、0.05).两者增强程度及灌注缺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Emin值PTL组小于ATC组[3.70(8.85)kPa vs 25.60(17.90)kPa],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2.591,P=0.010),2组间Emean、Emax、Ratio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Emin与诊断PTL、ATC呈独立相关性,对Emin进行ROC曲线绘制,ROC曲线下面积为0.863,最大约登指数为0.774,对应的截断值为11.950 kPa,敏感度为85.7%,特异度为91.7%.本研究中PTL共8种病理亚型,最常见的是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其次是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MALT);DLBCL结节型、边缘模糊、形态不规则、不均匀低回声、Adler血流2级比例高于MALT(72.5%vs 33.3%;87.5%vs 33.3%;67.5%vs 38.1%;60.0%vs 19.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5.190、4.040、18.840、9.273、17.693,P0.05).结论 PTL与ATC均具有特征性的超声表现,超声有助于两者的鉴别诊断.
    • 蔡云真; 骆传鸿; 曾祥泰
    • 摘要: 甲状腺未分化癌是一种非常罕见的甲状腺肿瘤,因肿瘤细胞分化差、高度侵袭性,成为甲状腺癌的主要死亡原因.虽传统手术或者放化疗等治疗方法在甲状腺分化癌方面取得令人鼓舞的效果,但其对未分化癌的治疗效果不明显.靶向治疗是近年来发展较为迅速的一种针对晚期肿瘤的治疗方法,机制是通过药物特异性结合或阻断已明确的致癌位点,在细胞分子水平层面杀伤肿瘤细胞而不损伤正常细胞.随着靶向治疗临床试验研究的深入,发现靶向治疗对提高甲状腺未分化癌病人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方面有明显的效果,逐渐成为治疗甲状腺未分化癌的研究热点之一.文章结合近些年来靶向药物在甲状腺未分化癌治疗方面的研究,综述甲状腺未分化癌的靶向治疗进展.
    • 武元元; 王军; 刘勤江; 张明
    • 摘要: 背景与目的:甲状腺未分化癌(anaplastic thyroid carcinoma,ATC)是一种临床罕见但侵袭性高的恶性肿瘤,预后极差,尚无标准的治疗方案.分析ATC的预后影响因素,探讨其合理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2014年5月在甘肃省肿瘤医院接受诊治的37例ATC患者的社会人口学和临床病理学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比较,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COX模型分析筛选预后因素.结果:37例ATC患者中,男性12例,女性25例,年龄42~82岁,中位年龄为64岁;ATC占所有甲状腺癌的5.3%(37/698),29.7%(13/37)的患者合并甲状腺肿,居住在城市的患者不足20%(7/37),超过50%(19/37)的患者生活在地方性甲状腺肿高发地区;全组患者平均生存期为11.5个月,中位生存期为5.9个月,6个月、1年和2年的生存率分别为48.6%、21.6%和13.5%.单因素分析显示,首诊年龄、合并甲状腺肿、远处转移、手术、综合治疗、术后放疗和白细胞计数是影响ATC患者生存的预后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首诊年龄≤50岁(HR=0.21,95%CI:0.06~0.77,P=0.019)、手术(HR=0.15,95%CI:0.04~0.59,P=0.007)和综合治疗(HR=0.31,95%CI:0.11~0.85,P=0.023)是预后较好的独立预测因素.对于手术患者,R2切除(HR=7.98,95%CI:1.38~46.21,P=0.020)和远处转移(HR=6.26,95%CI:1.65~23.83,P=0.007)是预后不良的独立风险因素,术后放疗(HR=0.18,95%CI:0.04~0.83,P=0.028)可明显改善预后.结论:年龄、手术切除方式、手术+术后放疗是影响ATC生存的独立预测因素,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进行以手术+术后放疗为主的综合治疗可能改善其生存.
    • 徐文静; 蔡尚; 田野
    • 摘要: 甲状腺未分化癌(anaplastic thyroid cancer,ATC)是一种罕见的甲状腺肿瘤,约占甲状腺恶性肿瘤的1%~2%,是最具侵袭性的甲状腺癌,可导致显著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高龄、男性、双侧肿瘤、局部浸润和(或)远处转移等是多数ATC患者预后欠佳因素.ATC最佳治疗方案尚未明确,目前虽以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综合治疗为主,然而治疗现状不容乐观.本文通过整理国内外ATC的相关研究,就目前的诊断、治疗方案、近期临床试验结果,以及今后的研究方向等进行综述,为ATC的诊疗决策提供参考.
    • 郑文; 郭良; 楼建林; 赵佳正; 谭向荣
    • 摘要: 目的 通过体内外研究探讨大蒜素对甲状腺未分化癌细胞的抑制作用及潜在的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大蒜素(0、20、40、80μg·mL-1)作用于人甲状腺未分化癌细胞株FRO 24 h、48 h、72 h的增殖抑制率;细胞划痕及Transwell实验分别检测经大蒜素处理后FRO细胞的迁移及侵袭能力;Annexin V-FITC/PI双染色法分析大蒜素对FRO细胞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比较不同浓度大蒜素作用后,FRO细胞中p-AKT、Bcl-2、Cleaved Caspase-3、Cleaved PARP、MMP-2、MMP-9的表达水平;建立人甲状腺未分化癌裸鼠移植瘤模型,观察并计算大蒜素对荷瘤裸鼠肿瘤体积、瘤重、抑瘤率的影响.结果 大蒜素能够抑制FRO细胞的增殖、迁移及侵袭,并促进细胞凋亡.大蒜素组FRO细胞中p-AKT、Bcl-2、MMP-2、MMP-9表达下调,Cleaved Caspase-3、Cleaved PARP表达上调.体内研究表明大蒜素组裸鼠肿瘤体积和质量显著低于对照组,且抑瘤率呈剂量依赖性,随大蒜素浓度增加而升高.结论 大蒜素可能通过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FRO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并诱导其凋亡.大蒜素可显著抑制裸鼠甲状腺未分化癌移植瘤的生长.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