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甲基汞

甲基汞

甲基汞的相关文献在1977年到2022年内共计804篇,主要集中在环境污染及其防治、预防医学、卫生学、药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68篇、会议论文34篇、专利文献61069篇;相关期刊330种,包括农业环境科学学报、环境科学与管理、环境科学研究等; 相关会议28种,包括2015年汞污染防治与履行国际汞公约国际研讨会、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论坛2013暨第八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全国学术研讨会、第七届全国环境化学学术大会等;甲基汞的相关文献由1967位作者贡献,包括冯新斌、孙志伟、王文华等。

甲基汞—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668 占比:1.08%

会议论文>

论文:34 占比:0.06%

专利文献>

论文:61069 占比:98.86%

总计:61771篇

甲基汞—发文趋势图

甲基汞

-研究学者

  • 冯新斌
  • 孙志伟
  • 王文华
  • 林秀武
  • 仇广乐
  • 商立海
  • 李健
  • 刘苹
  • 贾金平
  • 金明华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姚梦男; 黄婉玉; 余志; 张军方; 瞿丽雅
    • 摘要: 为了摸清汞污染矿区总汞及甲基汞在农作物高粱中分布特征,本文对汞污染矿区土壤、高粱各器官中总汞和甲基汞进行定量及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土壤中总汞和甲基汞含量为182.78~563.99 mg/kg和2.38~7.32μg/kg,均值分别为349.86 mg/kg和4.47μg/kg,土壤存在极度总汞污染和中重度甲基汞污染;研究区域高粱中不同器官总汞和甲基汞含量为:根>叶>壳>茎>粒,茎部表现为近根茎>中间茎>上茎;随着高粱茎高度的增加,总汞和甲基汞传输能力降低;高粱各个器官的总汞和甲基汞含量存在很大的差异。高粱根部总汞和甲基汞含量与土壤及高粱茎中总汞和甲基汞含量存在较强相关性,高粱粒中总汞含量为0.03 mg/kg,高于《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2017)中限量值0.02 mg/kg,食用研究区域的高粱存在一定食品安全风险。
    • 尤斌; 王琳琳
    • 摘要: 采用固相萃取法对地下水、地表水和生活污水中的甲基汞和乙基汞的进行富集,利用液相色谱—原子荧光光谱法对其进行定量测试。设计一系列验证实验对前处理和测试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进行优化,确定了最优化的方法条件。结果显示:对甲基汞和乙基汞测定的方法检出限分别为0.16 ng/L和0.29 ng/L;重复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3%~4.1%和1.5%~3.8%;加标回收率范围均在90%~110%。本方法具有可操作性强、精密度高、准确度好的优点,能够满足水质监测工作中对甲基汞和乙基汞的监测要求。
    • 周天慧; 王晓静; 刘丽萍; 陈绍占
    • 摘要: 目的建立液相色谱-原子荧光光谱联用技术测定食用菌中无机汞和甲基汞含量的方法。方法样品经盐酸溶液超声提取,氨水中和,L-半胱氨酸溶液衍生,采用C;色谱柱,以5%甲醇-0.03 mol/L乙酸铵-0.1%L-半胱氨酸为流动相进行分离,经原子荧光光谱进行检测。结果当样品称样量为0.5 g,定容体积为25 mL时,无机汞和甲基汞的检出限分别为0.002 mg/kg和0.001 mg/kg,方法线性范围为0~50.0 ng/mL,线性相关系数R^(2)=0.9999,不同浓度水平精密度良好(RSD<3.0%),三个不同浓度水平的加标回收率范围为79.0%~104.3%。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适用于市售食用菌中无机汞和甲基汞的测定。通过对市售食用菌分析研究,发现汞含量高的食用菌主要以无机汞形式存在,甲基汞含量较低。
    • 陈亮; 刘亿婕; 高海荣; 王秀云; 张聪
    • 摘要: 目的:建立了液相色谱-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大米中无机汞和甲基汞的方法。方法:样品用5mol/L的盐酸溶液超声提取,经C18色谱柱分离,原子荧光光谱仪检测。结果:优化了载流(盐酸)、还原剂(硼氢化钾)的浓度分别为7%、20g/L。无机汞和甲基汞在0.5~10 ng/mL的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检出限分别为0.0022mg/kg、0.0021mg/kg,加标回收率为79.8%~95.8%,相对标准偏差为1.9%~3.1%(n=6)。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适用于大米中无机汞和甲基汞的检测。
    • 谢童; 薛炳松; 王珊; 吴胜春; 梁鹏
    • 摘要: 为探讨巯基改性生物炭对甲基汞的吸附特征及机理,以牛粪、污泥、竹屑为原料制备热解生物炭,并利用3-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分别对其改性,采用元素分析、电镜扫描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改性前后的生物炭进行表征,结合等温吸附实验和吸附动力学实验,对比研究不同原料改性生物炭对甲基汞的吸附性能并探讨其吸附机理。结果表明:通过O—Si基团的成功引入证明巯基改性成功,巯基改性后的生物炭对甲基汞的吸附能力增强,主要归因于含硫基团(—SH、C—S)与甲基汞离子有较强的络合能力。改性后,3种生物炭对甲基汞的吸附符合准二级吸附动力学和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巯基改性生物炭对甲基汞的最大拟合吸附量达到526~1450ng·g^(-1),显著高于未改性生物炭(331~533 ng·g^(-1)),改性组生物炭的吸附速率常数k_(2)(1.800~2.640)明显高于未改性组生物炭(0.014~0.156)。研究表明,巯基改性生物炭吸附甲基汞主要是通过其表面引入的—SH和C—S等官能团,与甲基汞形成—SHgCH_(3)和(CH_(3)Hg)_(2)S等络合物,从而有效去除水中甲基汞
    • 裴鹏刚; 穆德苗; 马文艳; 孙涛; 孙约兵
    • 摘要: 为评估万山汞矿周边稻田汞污染特征及环境风险,协同采集了土壤和稻米样品并对其总汞(Hg)和甲基汞(MeHg)含量进行测定,分析其潜在生态风险和人体健康风险,并对比研究不同浸提剂对土壤有效Hg的提取效率。结果表明,调查区稻田土壤总Hg和MeHg含量范围分别为0.95~16.27 mg·kg^(-1)和2.06~3.99μg·kg^(-1),其中,总Hg含量超过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为中重度污染水平。土壤Hg以残渣态为主,占比为92.9%~94.6%,MeHg含量仅占总Hg的0.016%~0.285%。稻米总Hg含量达27.38~74.29μg·kg^(-1),超过国家规定的食品中污染物限量标准(20μg·kg^(-1)),但日人均摄入量指数(PDI)和目标危害系数(THQ)显示稻米Hg潜在健康风险较低;稻米MeHg含量为9.90~31.52μg·kg^(-1),部分采样点PDI超过美国环境保护局推荐的限量标准(0.1μg·kg^(-1)·d^(-1)),存在潜在暴露风险。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0.01 mol·L^(-1) Na_(2)S_(2)O_(3)和0.1 mol·L^(-1) HCl浸提态Hg与土壤和稻米总Hg、MeHg呈显著正相关(P<0.01),可较好表征稻田土壤Hg的有效性。
    • 丁凤菊; 邵主峰; 陈路锋; 李雁宾
    • 摘要: 本文测定了2018年9月漳江口表层水样品中不同形态汞的含量,分析了其分布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漳江口表层水总汞(THg)、溶解态汞(DTHg)、颗粒态汞(PTHg)、总甲基汞(TMeHg)、溶解态甲基汞(DMeHg)和颗粒态甲基汞(PMeHg)浓度分别为(8.4±3.5)、(2.1±1.9)、(6.3±2.5)、(0.13±0.08)、(0.06±0.03)和(0.07±0.07)ng/L。平面分布上,THg高值区主要分布在竹塔村、北部近岸区域以及漳江入海口处附近,TMeHg高值区主要位于漳江北部支流、竹塔村附近和入海口处。TMeHg/THg、DTHg/THg和DMeHg/TMeHg占比分别为(1.7±0.8)%、(23.3±15.0)%和(48.8±31.0)%。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TMeHg、DTHg和THg均与温度具有较好相关性,温度是影响漳江口水中汞分布的重要环境因素。24 h时间序列站水中不同形态汞监测结果表明,THg浓度高值出现在受养殖塘泥浆水影响时间点及高潮位点,TMeHg浓度高值出现在受养殖塘泥浆水影响时间点和低潮位点,说明养殖活动和潮汐可能是影响漳江口水中汞分布的重要因素。
    • 余鑫; 周伟; 谢栋材; 肖峰; 李昕雨
    • 摘要: 水体中汞的存在形态有单质汞、无机汞和有机汞三种。其中,甲基汞是主要的有机汞形态,毒性远高于单质汞和无机汞。测量水体中的甲基汞的方法有很多,冷原子荧光光谱法是测量水体中甲基汞的推荐方法。冷原子荧光光谱法是原子发射光谱法和原子吸收光谱法综合发展而来的元素分析方法。经过多年的发展与完善,是元素分析最常用的分析技术之一,具有灵敏度高、检出限低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环境科学、生命科学、地质等领域。由于检测仪器的背景噪声和色谱柱分离效果的影响,冷原子荧光光谱出现基线漂移和信号拖尾等干扰因素,严重影响冷原子荧光光谱数据的峰面积计算和痕量甲基汞的定量分析。其中,基线漂移是最主要干扰因素。目前,改进模拟器件参数和数字基线估计是解决基线漂移的的两种重要手段。在改进模拟器件参数方面,有激发光源使用空心阴极汞灯、闭环控制的热阴极低压汞灯等,但存在实验设备复杂、成本高昂等缺陷;在数字基线估计方面,有最小二乘法、差值拟合法等,但存在基线估计不稳,含量计算不准等缺点。基于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变换的数字基线估计方法。首先,分析甲基汞的冷原子荧光光谱微观信号和基线漂移现象,建立冷原子荧光光谱信号和基线漂移数理模型;其次,根据冷原子荧光光谱信号模型的特点,以小波变换为研究基础,研究合适的母小波模型,将母小波模型与基线漂移模型进行卷积,卷积结果恒为零,理论上证明了基线漂移现象经过小波变换后会被消除;再次,以100 pg标样甲基汞为例,实验验证了小波变换能够有效地消除基线漂移的干扰和信号拖尾的影响;最后,在仪器相对标准差(RSD)为1.29%~3.40%的条件下,对0,10,20,50,100,500以及1000 pg的标样甲基汞溶液进行5次重复实验,分别建立小波变换前后峰面积平均值校准曲线,校准曲线的相关系数(R)由小波变换前的0.994提高到小波变换后的0.997。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消除测量仪器基线漂移和信号拖尾的影响,提升了系统测量准确性。
    • 陈惠; 陶利萍; 郭星辛
    • 摘要: 建立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水产品中甲基汞的不确定度评定方法。根据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水产品中甲基汞的实验过程,建立数学模型,分析不确定度来源,包括样品称量、样品处理、标准溶液配制、标准曲线拟合以及测量重复性引入的不确定度,分别计算各不确定度分量,并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当取样量为0.5 g左右,置信区间为95%时,包含因子k=2,海鱼中甲基汞测定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为0.044 mg/kg。测定过程中不确定主要来源于标准溶液配制及标准曲线拟合。该方法可为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水产品中甲基汞含量的质量控制和不确定评定提供参考依据。
    • 余鑫; 周伟; 张含; 杨雨森; 谢晓琰
    • 摘要: 基于“吹扫捕集-气相色谱-介质阻挡放电裂解-冷原子荧光光谱”方案,设计了一款水体中甲基汞检测系统。设计的原子化器采用介质阻挡放电裂解模块,较传统的剧烈氧化还原反应原子化器具有体积小、功耗低和裂解效率高等优势。实验中,分别对0、10、20、50、100、500以及1000 pg的标样甲基汞溶液进行5次重复检测,并建立标样甲基汞峰面积平均值校准曲线,计算出相对标准差(RSD)在1.29%~3.40%之间,R为0.994。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实现甲基汞的检测,满足操作简单、低成本、高性能的设计要求,适合用于中小实验室的教学仪器。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