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生计方式

生计方式

生计方式的相关文献在1991年到2022年内共计217篇,主要集中在农业经济、社会学、民族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07篇、会议论文10篇、专利文献30073篇;相关期刊139种,包括思想战线、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贵州民族研究等; 相关会议8种,包括灾害人类学及防灾减灾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第六届研究生学术研讨会、中国人口学会2008年年会等;生计方式的相关文献由292位作者贡献,包括赵雪雁、马宁、王利兵等。

生计方式—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07 占比:0.68%

会议论文>

论文:10 占比:0.03%

专利文献>

论文:30073 占比:99.28%

总计:30290篇

生计方式—发文趋势图

生计方式

-研究学者

  • 赵雪雁
  • 马宁
  • 王利兵
  • 罗康隆
  • 刘鹏飞
  • 张国文
  • 张镱锂
  • 摆万奇
  • 朱会义
  • 朴今海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游浪
    • 摘要: 槽门村拥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风貌,孕育了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在黔满族文化。槽门村作为百里杜鹃管理区首批乡村振兴示范点,乡村振兴提出实施农耕文化传承保护工程,不断深入挖掘农耕文化中蕴含的优秀思想观念、人文精神理念。民族地区独特的传统文化经济的产生,催生了民族文化产业,促成了民族地区传统生计模式向现代生计方式的转变,也为传统乡村向新农村转变提供了契机。因此,选择槽门村作为此次研究的主体,意在发掘传统文化在乡村振兴中起到的作用。
    • 鲍远磊; 国龙; 田园; 陈秋华
    • 摘要: 以福州市白沙镇乡村旅游地区为案例区,依据农户现有的有效劳动力数量、农户就业情况、主要收入来源、是否参与旅游经营活动四大标准,将白沙镇乡村旅游区农户划分成务农主导型、务工主导型、混合型、旅游兼营型和旅游经营型。以可持续生计理论框架为基础,构建适用于乡村旅游地区农户生计资本评价指标体系。结果表明:旅游经营型和混合型农户的生计资本整体水平高于其他农户;五大类型农户的的五类资本的平均数水平较低,仅物质资本的平均指数较高为0.528,其他四类生计的平均指数都小于0.5。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党管旅游优先旅游发展,推进乡村旅游人才建设,推进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等对策建议。
    • 汝艺
    • 摘要: 行蓄洪区由于长期受到水患灾害的困扰,传统的生计方式面临着诸多不确定性。以淮河干流濛洼行蓄洪区为例,通过观察法与深度访谈法对当地村民的生计转型过程进行考察。结果表明,在政策、经济利益与村庄能人的共同作用下,当地村民结合行蓄洪区特殊的地形地貌与生态特点,通过种植耐水作物、发展共生农业与替代生计等途径,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共赢,形成了与地区文化生态环境相匹配的多业态生计模式。
    • 陈丹
    • 摘要: 乡村振兴背景下搬迁群众如何振兴致富、如何转变生计方式成为迫在眉睫的任务,它关系到振兴致富目标能否顺利实现,以及搬迁群众能否从根本上“挪穷窝”、“拔穷根”,兑现党对群众实现“全面小康、人人小康”的庄严承诺。因此,以贵州省W县X乡X村为例,采用文献研究及质性研究方法,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对易地扶贫搬迁群众生计问题进行调研与剖析,从生计视角探索贵州省搬迁群众搬迁前后生计方式变化与存在问题,分析搬迁后群众生计方式转变的原因及生计需求,为乡村振兴中搬迁群众稳得住、能致富、可振兴等提供贵州案例。
    • 崔佚帆; 阿依吐尔逊·沙木西
    • 摘要: 以郑州市惠济区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等方式获取相关研究数据,建立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分别从农户个人特征、家庭情况、就业情况、社会保障、生活环境及邻里关系、政府政策六个维度进行有效测量,对土地征收农户的生计方式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农户家庭人口、城乡居民医疗保障对生计方式满意度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家庭年支出、家庭生活条件、农户工作情况、治安环境、邻里关系、政府帮扶对农户生计方式变化有显著正向影响。
    • 王建华
    • 摘要: 与我国很多村落的空巢化现象不同,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的一个裕固族村落——双海子村呈现出了一种人口由城市→农村的逆向流动,这种人口的逆流动得益于当下双海子村较为发达的现代化农业。而双海子村裕固族人从“放下羊鞭”到“拿起锄头”,从“拿起锄头”再到“飞机撒农药”,反映了他们从牧业到农业、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化农业生产方式变迁的历程。这样一个飞跃式的生产方式转变的背后,折射出的是双海子村从传统社会向现代化社会、从封闭性社会向开放性社会的变迁和发展,更为深刻的是这反映了一个由裕固族、汉族、藏族、土族等民族所组成的村落共同体的现代化进程。
    • 肖云泽
    • 摘要: 山地社会的移动农业在应对“无法逃避”的统治时,会生成什么样的文化形态,是一个还没有被充分讨论的问题。我们以浙江西南山区县香菇生计为研究对象对此展开探讨。文章首先通过对这种跨省域、跨季节的香菇种植的分析,来展现这一充满不确定性、流动性的移动农业的起源和特征,继而回顾菇民从借用王朝国家的贡赋经济、象征符号来完成香菇生计的合法化,到在民族国家组织机制的荫蔽下,创造性地运用国家话语、发明仪式进行食用菌经济产业化和文化遗产化的历程,来透视“文明上山”方式由象征型聚合向组织型聚合的变迁中,东南山地的生存和繁荣策略。为此,东南山地的移动农业充满着“借用统治”乃至“创造统治的艺术”,显露着与西南山地“逃避统治”截然不同,又与华南山地“接受统治”有所差异的“农民商”文化形态。
    • 朱艳
    • 摘要: 羊坪乡是一个纯彝族聚居的少数民族乡,与宁蒗县彝族同属一支,主要分布在永胜县东部。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羊坪乡彝族人主要形成了以传统农耕、畜牧、采集与狩猎为一体的生计方式。但是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产业结构不断调整,马铃薯种薯产业化种植、外出务工、重楼花椒庭院式种植、生态畜禽养殖等深刻地影响着羊坪乡彝族人的生计方式,使羊坪乡的生计方式呈现出集体产业化与农户个体经济融合推进的多元化特征。
    • 杨成; 周丕东
    • 摘要: 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具有延续性及稳定性.为探求明清贵州传统农业的特征及其社会适应性问题,文章从历史学的角度考察了明清贵州传统农业的特征;分析了明清贵州传统农业与当时的政治制度、经济体制以及民族多样性的相互适应问题.研究发现,明清贵州传统农业的这种特征,与当时社会发展状况是相互适应的.这种适应,表现在农业资源的互补性、多民族的相互融洽性以及政治制度与经济体系的相互调协性上.如果没有外来强大政治势力的干扰,该种传统农业形式会持续下去,并发展成一种新型的资源互补型的社会生产制度.
    • 崔桂芳
    • 摘要: 新崇礼村苗族同胞在其特有的生存环境基础上,创造出了一套适应生存的传统生计方式,随后在社会发展下生计方式从单一转向多样化,改善了苗族同胞的生活,本文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追溯新崇礼村苗族生计方式变迁及带来的影响。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