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生物质油

生物质油

生物质油的相关文献在1998年到2022年内共计264篇,主要集中在能源与动力工程、化学工业、化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7篇、会议论文10篇、专利文献546852篇;相关期刊69种,包括大连理工大学学报、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棉花科学等; 相关会议10种,包括2013年“木(竹)材低碳加工与绿色保障”研讨会、第五届全国生物质材料科学与技术学术研讨会、第三届全国生物质材料科学与技术学术研讨会等;生物质油的相关文献由585位作者贡献,包括张景来、颜涌捷、曹海波等。

生物质油—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7 占比:0.02%

会议论文>

论文:10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546852 占比:99.98%

总计:546959篇

生物质油—发文趋势图

生物质油

-研究学者

  • 张景来
  • 颜涌捷
  • 曹海波
  • 王兴财
  • 王维平
  • 任铮伟
  • 徐玉福
  • 胡献国
  • 何仁
  • 李凝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李宁利; 朱壮壮; 栗培龙
    • 摘要: 文章采用4类生物质油和6种常用石油沥青为原料制备生物沥青,基于三大指标试验、动态剪切流变(DSR)试验、弯曲梁流变(BBR)试验和红外光谱(FTIR)试验,分析不同生物质油在不同掺量下得到的生物沥青短期老化前后的针入度、软化点、延度变化以及对石油沥青高温性能、低温性能的影响,探究生物质油对6种石油沥青的适用性、合理替代范围以及生物沥青改性机理。研究表明:4类生物质油中,松木类和稻壳类生物质油替代路用石油沥青的适用性较好;随着生物质油掺量的增加,生物沥青针入度增大、软化点和延度降低,短期老化后,针入度和延度降低,软化点升高;随着松木类和稻壳类生物质油的替换,生物沥青高温性能较石油沥青有所降低,但降低程度较小,高温性能仍与石油沥青相近;生物沥青低温性能较石油沥青优劣程度不同,但两种生物质油的替换均能提高伦特70#沥青的低温性能,且两类生物质油与石油沥青共混过程主要为物理变化。松木类生物质油和稻壳类生物质油对6种石油沥青的推荐替代掺量均为10%~20%。
    • 屈鑫; 丁鹤洋; 王超; 刘玉; 汪海年
    • 摘要: 为了进一步验证生物质油改性沥青在沥青路面中应用的可行性,将不同掺量的生物质油掺入沥青中,借助分子动力学技术及宏观试验研究了生物质油对沥青微观技术性能的影响及机理。引入内聚能密度和Hansen溶解度等微观评价指标,以动态模量-内聚能密度关系验证沥青模型的合理性,进而研究包括微观杨氏模量、微观泊松比、微观黏度和溶解度参数在内的微观性能。研究表明,基于甘油三酯(TG)平均分子结构获得的生物质油改性沥青分子模型具有良好的可靠性;在微观尺度下,沥青材料的内聚能密度越大,沥青中各分子之间的黏结也越牢固,宏观上表现出更强的抗剪切变形能力;而掺量逐步增大的生物质油会使沥青模型的杨氏模量和泊松比有所降低,在一定载荷下,生物质油的掺入会使沥青变得更加柔和,其在水平方向的变形也会更小;同样,沥青模型的黏度也会随着生物质油掺量的增加而有所降低。另外,计算了SBS改性剂、生物质油及沥青的Hansen溶解度参数,结果证实了SBS与沥青的储存稳定性差的微观机理在于两者的Hansen溶解度参数相差较大,同时,相比于SBS改性剂,生物质油的Hansen溶解度参数与沥青更为接近。从微观机理上可以推断,生物质油改性沥青的储存稳定性优于SBS改性沥青。本工作探明了生物质油对沥青微观性质的影响,进一步拓展了研究沥青材料的科学方法,为生物质油改性沥青在道路施工中的存储和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 徐海升; 黄国强; 郜鹏程
    • 摘要: 简述了生物质油加氢脱氧(HDO)催化剂活性组分的研究进展,重点综述了催化剂载体的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对比分析了单组分氧化物载体、复合型氧化物载体、改性载体等在生物质油HDO反应中的效果.单组分氧化物载体主要介绍了Al2O3、SiO2、TiO2、ZrO2;复合型氧化物载体主要介绍了Al2O3-MgO、SiO2-ZrO2、SiO2-TiO2、TiO2-ZrO2;改性载体主要介绍了分子筛载体、碳载体及其他改性载体;相较于单组分载体,复合型载体及改性载体具有易调控的比表面积、孔结构、酸碱度等诸多优点,是今后生物质油HDO催化剂载体的主要研究方向.
    • 张义俊; 刘文福
    • 摘要: 不可再生的矿物柴油日趋枯竭,可再生燃料的开发和推广迫在眉睫.针对生物质油和柴油混合、生物质油和甲醇混合分别进行了主要燃烧参数的测定及用于工业锅炉的燃烧排放成分测定和燃烧效果评估.生物质油和0号柴油、生物质油和甲醇均能以任意比例混合得到均质混合燃料,混合燃料的热值都有变化,雾化效果明显改善;当生物质油比例超过50% 后,燃烧器本身点火系统失灵,需要附加点火才能够正常燃烧,对喷头腐蚀不明显.
    • 张静瑜; 雷晴宇; 张帅; 吴乐; 丁鑫; 王玉琪; 郑岚
    • 摘要: 以10%生物质油和90%蜡油在生产能力为1.2×106 t/a的流化催化裂化装置(FCC)中的共炼过程为例,分析比较了快速热解、催化热解和纯蜡油三种情景下共炼过程及生产单位质量汽油时的CO2排放量.对于共炼过程,不仅要关注产品的碳排放量,也要关注生产过程的CO2排放.研究表明:快速热解共炼过程CO2总排放量最少,为3.01×106 t/a;快速热解共炼和催化热解共炼过程生产单位质量汽油排放的CO2量分别比纯蜡油裂解过程降低了6.47%和6.59%.因此,与纯蜡油裂化相比,共炼技术是一项环保的技术,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少碳排放.
    • 李宁利; 王思宇; 栗培龙
    • 摘要: 以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改进温拌技术水平为目的,采用价格低廉、绿色环保的生物质油为温拌剂,对70#京博、70#伦特、90#伦特石油沥青进行温拌,通过旋转黏度实验及针入度、软化点、10°C延度等指标确定温拌效果最佳的生物质油及其最佳掺量范围;通过动态剪切流变实验和弯曲梁流变实验,评价最佳生物质油温拌石油沥青的高、低温流变性能;通过红外光谱实验,研究3种生物质油对石油沥青的作用机理;通过四组分分析方法,研究生物质油A、B、C降黏效果差异的原因.黏度实验结果表明,3种生物质油中,4% 掺量的生物质油A能够使70#京博、70#伦特、90#伦特石油沥青的135°C黏度降低30% 以上,降黏效果最佳,生物质油B、C降黏幅度达不到温拌剂要求的30%,效果较差;三大指标实验结果表明,生物质油A对3种石油沥青最佳掺量范围为2% ~5%;流变性能实验结果表明,生物质油A提高了3种石油沥青的低温抗裂性能,降低了高温抗车辙性能;红外光谱结果表明,掺加生物质油A、B、C后的70#京博、70#伦特、90#伦特石油沥青,光谱图均未出现新的特征峰,因此3种生物质油与石油沥青混合过程为物理变化;四组分分析结果表明,生物质油A具有较高含量的饱和分,削弱了沥青胶团体系的引力场,增加了沥青胶团的分散度,从而导致沥青黏度降低,而生物质油B、C饱和分含量较低,分散胶团的能力差,降黏效果较差.
    • 李涛; 何松; 林晓莹; 郝世吉; 檀付瑞; 杨震宇; 陈德良; 杨华明
    • 摘要: 农林废弃生物质主要由木质素、纤维素等组成,来源广泛、可再生,通过对其进行精深加工,可获得具有高附加值的产品,是一种潜在的化石资源替代品,对绿色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在生物质资源化产品中,生物质炭材料可通过热解和水热两种炭化方法获得,功能性炭材料的设计与制备是近年来的研究重点.生物质合成气可通过气化、热解、水热气化等方法获得,主要含有H2、CO等气体,可直接作为燃料,或者作为合成生物质油及其他化学品的原料,目前的研究主要致力于提高生物质合成气的产率和质量.生物质油则可通过热解、水热液化等方法得到,或以生物质合成气为原料经费托合成获得,生物质油主要含有烷烃、烯烃、芳香族化合物等,通过精炼可作为汽油、柴油的替代品,提高生物油的产率及选择性是近年来的研究重点.本文根据生物质深加工产物形态的不同,将生物质精深加工技术分为固相、气相、液相等三类,从生物质利用技术的原理、工艺条件、最新进展等角度,对农林废弃生物质资源的精深加工研究进展进行了梳理和系统总结,列举了部分代表性研究成果,旨在进一步理解生物质农林废弃物资源化精深加工技术发展的前沿动态、前景与潜力,为探求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工程化思路与方法.
    • 练彩霞; 李凝; 蒋武; 马浩; 彭瀚
    • 摘要: 对近年来生物质油催化加氢脱氧催化剂的制备、催化性能和反应机理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整理总结.重点对贵金属催化剂、过渡金属催化剂和硫、氮、碳、磷等金属化合物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催化性能和作用机理进行了概述,并分析了加氢脱氧催化剂的失活原因,同时提出生物质油加氢脱氧反应催化剂的未来发展方向:三维有序大孔(3DOM)钙钛矿氧化物的应用可能在提高催化剂的催化性能有作用.
    • 摘要: 项目名称秸杆高值化利用制备膳食纤维及农用生物质油负责人刘莹(化工学院)项目简介与市售纤维素的性能相比,本项目所提取玉米秸纤维的膨胀力和持水力分别为1.9ml/g和7.92g/g,是市售纤维素的3.8和3.39倍。所提取水稻秸秆纤维的膨胀力和持水力分别为2.7ml/g和7.l4g/g,是市售纤维素的5.4和3.06倍。本项目所提取的玉米秸秆纤住和水稻秸秆纤维能够成为两款高质量的膳食纤维。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