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生物群落

生物群落

生物群落的相关文献在1974年到2022年内共计737篇,主要集中在普通生物学、林业、环境科学基础理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49篇、会议论文44篇、专利文献346412篇;相关期刊317种,包括海洋世界、地球、古地理学报等; 相关会议38种,包括中国第四纪科学研究会珊瑚礁专业委员会2016年度学术会议、第十二届长三角科技论坛环境保护分论坛、2014海峡两岸森林保育经营学术研讨会等;生物群落的相关文献由1730位作者贡献,包括于赐刚、卢晓强、宋永亭等。

生物群落—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49 占比:0.13%

会议论文>

论文:44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346412 占比:99.86%

总计:346905篇

生物群落—发文趋势图

生物群落

-研究学者

  • 于赐刚
  • 卢晓强
  • 宋永亭
  • 章嫡妮
  • 郭晓平
  • 马月
  • 高光军
  • 刘华
  • 唐雪明
  • 张振华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沈秋实; 吉芳英; 魏嘉志; 姜蕾; 张倩; 毛圆翔; 刘草葱
    • 摘要: 基于低碳源污水易硝化难反硝化的问题,构建了在A^(2)O缺氧池添加天然碳源玉米芯的中试系统,采用物料衡算、反硝化速率测定和微生物群落分析等方法,研究了该系统的脱氮效能和反硝化体系特征.结果表明,TN去除率提升13%,出水从16.2降至10.0mg/L;同时不会造成出水氨氮和色度超标的风险.物料衡算表明,COD碳源的氧化消耗量和出水排放量降低,更多的碳源用于反硝化和污泥增殖,从而提升了氮素的去除量,其中反硝化的提升贡献更大.缺氧池形成了悬浮污泥加生物膜的复合型脱氮体系:在污水自身碳源存在时,生物膜和悬浮污泥的反硝化速率分别为24.89和32.42mg/(L·h),可实现快速脱氮;当自身碳源消耗殆尽,二者的反硝化速率分别是4.71和1.73mg/(L⋅h),单位生物量反硝化速率分别是1.58和59.1mg NO_(3)^(-)-N/(g VSS⋅h),表明玉米芯主要被生物膜利用以维持反硝化进行.该体系的主要反硝化菌属为Azospira,此外在生物膜表面还富集了能够附着生长的Iamia和Haliangium,以及能够降解玉米芯木质素的Sulfuritalea等反硝化菌属.
    • 李谦; 钟义; 周厚熊; 刘卓涛; 王晓娟; 施小刚; 李兆元
    • 摘要: 利用2017年4月—2018年4月在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所获红外相机数据,分析水鹿(Rusa unicolor)与其所生活的地栖动物群落中其他物种的生态学关系,旨在探讨水鹿的群落环境。结果显示:(1)水鹿与羚牛(Budorcas taxicolor)、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小熊猫(Ailurus fulgens)、川金丝猴(Rhinopithecus roxellana)、黄喉貂(Martes flavigula)、野猪(Sus scrofa)、毛冠鹿(Elaphodus cephalophus)、中华鬣羚(Capricornis milneedwardsii)和豪猪(Hystrix brachyura)发生直接正关联。从关联物种数来看,水鹿是群落中积极物种之一,对维持群落稳定具有重要作用。(2)水鹿与多数物种的生态学关系是共享食物和生境类型。值得注意的是:水鹿与野猪、中华鬣羚、毛冠鹿存在偏利生态学关系,可能为这些物种的生存创造适宜生境。(3)随着虎(Panthera tigris)、豹(P.pardus)等大型捕食物种种群密度的下降或消失,以水鹿为代表的有蹄类在群落的物质和能量流动中失去部分生态学功能,失去制约。随着时间推移,群落可能会走向崩溃。因此,如何恢复中大型食肉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将成为该群落继续生存的关键问题。
    • 陈丽婷; 吴剑峰; 赵玉兵; 严欣; 肖俊; 罗永巨; 项桂德; 梁军能
    • 摘要: 【目的】研究零换水条件下复合益生菌对罗非鱼生长性能、肌肉品质及养殖水体环境的影响,为渔业节能减排与生态高效健康养殖提供参考。【方法】以罗非鱼为研究对象,在零换水条件下添加复合益生菌(试验处理)开展罗非鱼养殖试验,以正常换水的养殖模式作为对照,进行罗非鱼生长性能、肌肉品质及主要水质指标、细菌群落结构的对比。【结果】在零换水条件下,试验处理罗非鱼成活率为83.3%,显著高于对照;饵料系数2.3,显著低于对照;肌肉品质方面,试验处理粗蛋白含22.17%,显著高于对照。在整个养殖周期,试验处理的主要水质指标维持相对稳定,水温为26.5~30.5°C,pH为7.0~8.0,而亚硝酸盐为0.039 mg/L,显著低于对照;两组优势菌群相似,但试验处理菌群多样性指数高于对照。【结论】在零换水条件下,养殖水体中添加复合益生菌提高了罗非鱼的成活率,降低了饵料系数,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肌肉品质,并对养殖水环境具有改善作用,菌群多样性指数提高,在整个养殖生产周期内对常规养殖模式依靠频繁换水释放环境压力的替代作用良好。
    • 哈格
    • 摘要: 在这个主题中,“关键物种”成为了核心词汇。所谓“关键物种”,是指通常是指在生态系统或生物群落中,对维护生物多样性及其结构、功能及稳定性起关键作用,一旦消失或消弱,生态系统或生物群落就会发生根本性变化的物种。这些物种的存在有助于保持生态群落的结构,并且影响着生态系统中其他许多生物,决定了群落中各种物种的种类与数量。如果失去关键物种,生态系统将会发生剧烈的变化。
    • 梅洋汤
    • 摘要: 深海不是一片死寂的,在从来没有阳光照射到的深海,也存在着繁茂的生物群落。科学家乘坐深潜器“阿尔文”号,在大西洋底发现了一种名叫“黑烟囱”的地质奇观。而“黑烟囱”名副其实,它们看起来像是从海底长出的一个个不断喷出黑色“烟雾”的空心烟囱。从“黑烟囱”里喷出的热液,温度约为350摄氏度,这些高温的热液使得烟囱口的温度也极高。而稍稍往烟囱壁外移动几厘米,温度就变成温暖舒适的20~30摄氏度,原因是烟囱壁附近海域的海水只有2摄氏度。
    • 张兆祺
    • 摘要: 广西桂林地区早石炭世黄金组富含丰富的珊瑚、腕足类等化石,对于揭示华南早石炭世沉积古地理、古生态环境都具有重要意义。在现有研究工作的基础上,本文开展了大圩钓鱼山、磨盘山以及兴安南源村剖面的早石炭世黄金组进行了实测勘查并采集化石样品工作,从而揭示早石炭世古生物群落及古地理特征。地层学研究表明,黄金组主要为灰白色泥晶灰岩、深灰色亮晶灰岩及泥质灰岩,夹少量泥灰岩,或深灰色–灰色微晶灰岩,夹泥质灰岩。在兴安地区可见灰黑色灰岩及灰黑色页岩且部分含硅质、钙质结核。灰岩和泥质灰岩多呈韵律出现。古生物学研究表明,黄金组以珊瑚化石居多,以Kwangsiphyllum (广西珊瑚),Thysanophyllum (泡沫柱珊瑚),Caninia (犬齿珊瑚)和Kueichouphyllum (贵州珊瑚)为主,腕足类化石中以Productus (长身贝)和Gigantoproductus (大长身贝)为主;少量层孔虫、海百合茎及菊石等,反映了黄金组形成于浅海相环境。野外考察发现,原地埋藏和异地埋藏化石均有出现。早期生长的Thysanophyllum (泡沫柱珊瑚)受水体动荡影响导致大量异地埋藏形成化石层,且岩层中含泥质较多,再次经历水体动荡后腕足类和珊瑚的生长逐渐稳定,且岩性也从较多灰岩与泥质灰岩韵律产出转变为微晶灰岩。这表明黄金期早期和中期水体动荡,晚期水体逐渐稳定。
    • 邹鹏
    • 摘要: 中老铁路外部供电工程(国内段)是国家重点工程,分玉溪、普洱、西双版纳三段,线路长688公里。由南方电网云南西双版纳供电局承担主要建设及运维工作。该工程于2019年12月开工建设,2021年8月31日建成投入运营。该工程需穿越自然保护区、经过景观和生物群落栖息地、跨越澜沧江河道、机场净空保护区等区域。
    • 万凌琳; 陈芷凡; 郭佳; 佟立辉; 任丽娟; 韩博平; 吴庆龙
    • 摘要: 快速有效的生物监测指标对于评估、保护、管理和恢复淡水生态系统至关重要.传统评估方法主要利用指示生物或类群的出现率和多度信息,但是忽略了水体环境中“生物”与“生物”,以及“生物”与“环境”间相互作用的复杂关系,而这些相互作用对淡水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以及生态系统对环境变化的响应有着深刻影响.生物共现网络是群落水平物种互作的结构模型,通过物种在群落出现及丰度数据,描述了物种间潜在的相互作用、群落的基本结构,反映群落在生态系统的功能和结构特性.生物共现网络展示了淡水生态系统中所有生物体之间潜在的相互作用关系,其拓扑结构特性可与特定的生态系统状态相关联,能够揭示生态系统的组织规律及其功能,可作为早期的、灵敏的生物指标,是一种很有应用前景的评估淡水生态系统状态和稳定性的工具.
    • 杨志宏; 陈利军; 岳佳妮; 王冠平; 聂荣; 郭涛; 赵贵江; 宋伟
    • 摘要: 以淄博某污水厂生化出水为原水,通过活性污泥法反硝化小试试验,重点考察了3种新型碳源(农产品副产物BC5、制糖副产物二次加工品BC6和乙酸盐复配产品BC8)和2种常规碳源(C_(6)H_(12)O_(6)、NaAc)的反硝化脱氮效果,以确定较优厂试新型碳源。小试结果表明,BC8在较优投加C/N为4.5时,可在160 min内将进水总氮由32.4降至<7 mg/L,最大反硝化速率达21.6 mg-N_(3)^(-)/(L·h)。在88 d厂试期内,在TN约5 mg/L同等出水水质条件下,BC8日均用量和使用成本仅为葡萄糖的38.2%和92%,经济性良好。对厂试活性污泥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分析表明,碳源类型对微生物优势菌门类影响不大,但有助于提高Pseudomonas、Comamonas等反硝化菌群丰度。
    • 贺天
    • 摘要: “雨落仙境三四点,风吹人间千万家。”提到“雨林式盆景”,人们就会想到它的创始者——中国盆景艺术大师刘传刚。刘老师出生于湖北鄂州,自幼喜爱山水、花草,从事盆景艺术创作与研究40年,他不仅继承了恩师贺淦荪“动势盆景”理论精髓,还力求创新,独创“雨林式盆景”系列作品百余件,获奖甚多。1992年赴海南艰苦创业,奋斗至今,并创建了锦园博物馆。刘老师在海南生活期间,被神奇的热带雨林景观所吸引,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热带生物群落成为他创作“雨林式盆景”的思想源泉。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