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生物地球化学

生物地球化学

生物地球化学的相关文献在1979年到2022年内共计368篇,主要集中在地质学、海洋学、环境科学基础理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17篇、会议论文44篇、专利文献448738篇;相关期刊188种,包括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地质论评、海洋科学等; 相关会议36种,包括第十三届全国矿床会议、2016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中国地质学会同位素地质专业委员会成立三十周年暨同位素地质应用成果学术讨论会等;生物地球化学的相关文献由920位作者贡献,包括刘丛强、马跃良、宋金明等。

生物地球化学—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17 占比:0.07%

会议论文>

论文:44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448738 占比:99.92%

总计:449099篇

生物地球化学—发文趋势图

生物地球化学

-研究学者

  • 刘丛强
  • 马跃良
  • 宋金明
  • 徐瑞松
  • 彭晓彤
  • DunnCE
  • 倪守斌
  • 刘景双
  • 吴邦春
  • 张健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伯英; 刘成林; 沈立建; 丁婷
    • 摘要: 勐野井钾盐矿是我国目前已发现的唯一一个古代固体钾盐矿。在生物地球化学和"深穿透"理论的指导下,在兰坪-思茅盆地勐野井钾盐矿区及周边开展了生物地球化学找钾技术方法的探索性研究。沿江城县勐野井钾盐矿区及周边一线,对71件乔木类植物叶子进行了样品采集,复杂的样品处理(洗涤、晾干、粉碎、消解),样品分析,数据处理和特征指标筛选,获得了研究区植物样品主量和微量组分含量背景值,初步圈定了异常区,与以往圈定的找钾远景区较吻合。该区生物地球化学找钾技术取得较好的效果,今后还需扩大采样区域,获得更多样本数据,将找钾特征指标及其异常值的阈值进一步补充完善。
    • 赵婉雨; 孙玉玲; 吕璐成; 田黔宁
    • 摘要: 湿地是地球表面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生态景观之一,被誉为“地球之肾”“城市绿肺”。湿地领域研究和实践已成为近年来国际关注热点,为全面宏观了解湿地领域最新国际研究进展和发展态势,本文基于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中的SCIE和SSCI数据库,利用数据库自带分析工具、文本挖掘软件(Derwent Data Analyzer,DDA)和主题聚类模型K-means等,对近十五年(2006—2020年)发表的湿地领域相关文献进行计量分析和主题挖掘,分析维度包括发文量变化趋势、国家/地区分布、研究机构分布、论文被引频次、研究热点等。结果表明,2006—2020年,全球范围内湿地领域年度发文量呈稳定上升态势,且论文被引次数较高;发文量排前三的国家分别是美国、中国和英国,其中美国的发文量远超过其他国家,占比约20%,美国、英国不仅发文量全球领先,论文的影响力也较高;主要发文机构包括中国科学院、美国地质调查局、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和中国中山大学等;通过对近十五年湿地领域文献的标题和摘要进行主题词聚类分析,发现研究热点和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14个方面,包括人工湿地、生物多样性、碳循环与碳储量变化、湿地的生态响应、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生态水文过程、湿地管理、湿地物种丰富度、湿地物种入侵、微生物研究、湿地污染与修复、湿地地质演化、红树林物种组成与群落特征、湿地地质调查分类及评价等。
    • 蔡婷; 冯媛媛; 席茂年; 李敬鸿; 王建才; 郭佳
    • 摘要: 为了评估海洋酸化和富营养化耦合作用对近海浮游生态环境的影响,本研究以天津市近岸海域浮游植物群落的生物地球化学指标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一次性及连续培养的方式模拟自然水华及稳态条件,探究其对二氧化碳(CO_(2))和硝酸盐浓度变化及二者耦合作用的响应。实验条件设置如下:1)对照:二氧化碳分压p(CO_(2))40.53 Pa、无硝酸盐添加;2)酸化:p(CO_(2))101.3 Pa、无硝酸盐添加;3)加N:p(CO_(2))40.53 Pa、添加硝酸盐50μmol·L^(-1);4)酸化加N:p(CO_(2))101.3 Pa、添加硝酸盐50μmol·L^(-1)。实验结果表明,硝酸盐加富比酸化更加显著地促进浮游植物群落总叶绿素(Chl a)生物量及颗粒有机碳(POC)和颗粒有机氮(PON)积累,酸化和加N使浮游植物群落粒径大小升高。连续培养实验表明,酸化和N加富对Chl a、生物硅(BSi)、PON浓度、PON与颗粒有机磷(POP)比值(N/P)、POC与BSi比值(C/BSi)及沉降速率有协同交互作用,对POP和POC浓度及POC与PON比值(C/N)有拮抗性交互作用。在一次性培养后,酸化显著降低了浮游植物群落的沉降速率;而在连续培养后,酸化和N加富使浮游植物群落沉降速率显著升高。这些结果表明酸化和N加富对与近岸浮游植物相关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及在不同生长阶段的种群碳沉降存在不同的潜在影响及交互效应。
    • 谢树成; 罗根明; 朱秀昌; 王灿发; 袁松虎; 邱轩; 纪建达; 阮小燕
    • 摘要: “四深”微生物是指深海、深地、深空和深时环境的微生物,特别是细菌、古菌、真菌、病毒等。人们对“四深”微生物的了解非常有限,是亟待突破的地球生物学前沿领域。“四深”微生物的研究对理解地球生命起源、界定生物圈的边界条件、促进地球科学与生命科学以及行星科学之间的交叉融合具有不可替代性的贡献。随着我国深海、深空、深地等重大工程计划的推进,一系列与“四深”微生物有关的前沿科学问题不断提出,包括地质微生物与气候环境的相互作用、地质微生物的生物安全与生态安全、地质微生物参与的隐匿地质过程等。特别是,“四深”环境活性氧自由基对微生物的影响、地质病毒对生物演化和地质过程的影响等前沿领域都亟待突破。活性氧自由基能对生物分子、细胞、组织和器官,乃至整个生物圈的演化以及微生物地质作用都产生重要影响。病毒引发了现代和近代诸多全球性疫情爆发,地质病毒则可能对生物的背景灭绝和大灭绝以及一些地质过程产生影响。
    • 蒋其涛; 汤晴岚; 吴曲; 夏霆; 陈丹; 武海霞; 肖智兴
    • 摘要: 环境污染微生物修复相比于物理化学修复方法,具有对环境扰动小、成本低等优点。多数情况下,由于污染环境中土著功能微生物的活性或数量较低,所以需要额外添加电子供体或电子受体来强化功能微生物的呼吸活性,但过量的添加势必会导致环境的二次污染。因此,寻找新的可以作为生物电子供体或电子受体而又对环境影响小的材料至关重要。腐殖质和矿物是自然界中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多种污染物在自然界中的迁移转化,同时也能够作为电子供体或电子受体参与微生物的呼吸作用进而强化污染物的去除。基于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归纳整理,本文综述和探讨了腐殖质、硫铁矿、锰矿石和磁铁矿等在微生物呼吸去除污染物中的研究情况,同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总结和展望,为环境污染绿色修复提供新的思路。
    • 吴昊; 陈丁江
    • 摘要: 流域非点源磷污染的遗留效应是许多流域经过多年污染控制努力后水质仍未见成效的重要原因。本文综述了流域非点源磷污染遗留效应的形成过程机理、模型方法及对水质的影响。由于化肥施用等人为磷过量输入以及水文和生物地球化学滞后性,磷在土壤、沉积物、地下水等介质中大量累积,在人为扰动、气候变化等作用下,累积的遗留磷会重新释放/流失,因而成为受纳水体长期的污染源。数学模型是解析流域非点源磷污染遗留效应的主要方法,现行的模型仍以统计模型为主,其中ELEMeNT-P模型是唯一针对遗留效应问题研发的过程性模型。模型估算结果表明,很多流域的遗留磷是受纳水体磷污染的重要甚至主要原因,且其污染影响可长达数十年到数百年。总体而言,目前对流域非点源磷污染遗留效应的过程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相关模型尚难以模拟遗留效应的时空分布特征。未来研究应深入探究流域遗留磷累积-释放-输移的动态过程机制,改进模型的水文和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模块,强化模型的多时空尺度模拟功能及多重验证,以精确刻画流域遗留磷的污染贡献及其时空分布特征,为突破非点源磷污染治理困境提供关键科学依据。
    • 朱莉娅·罗森; 赵欢(翻译)
    • 摘要: 在研究北美休伦湖底的落水洞(地表水排泄的洞穴)里丰富多彩的原始微生物群落时,尤迪特·克拉特(Judith Klatt)认为她或许能了解到一些关于地球早期生态系统的知识。克拉特是德国马克斯·普朗克海洋微生物研究所(Max Planck Institutefor Marine Microbiology)的生物地球化学家。她想解决的,是地球的终极谜题之一∶地球独特的富氧大气层究竟是如何形成的?
    • 摘要: 美国马里兰大学教授SujayKaushal领导的一项新研究警告说,将盐撒到环境中一无论是用于道路除冰、农田施肥还是其他目的,者卩会释放出有毒混合物,对全球淡水供应造成日益严重的威胁。相关论文近日刊登于《生物地球化学》。该团队之前的研究表明,往环境中释放的盐可以与土壤和基础设施相互作用,释放出金属、溶解性固体和放射性粒子的混合物。它会污染饮用水,并对人类健康、农业、基础设施、野生动物和生态系统造成负面影响。研究人员将其命名为淡水盐碱化综合征。
    • 白娥; 薛冰
    • 摘要: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变化已经是不可避免.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变化不仅对生态系统的要素、结构和功能产生深远的影响,也会对全球变化产生反馈作用.针对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变化的过程、驱动机制以及在各个方面可能产生的生态环境效应的科学研究已经全面开展.该文综述了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变化对气候、土壤、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生物多样性以及区域生态环境等影响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相关研究的前沿方向展望.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学者们将更多地侧重预测未来全球变化背景下的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变化趋势、合理性以及适应性,为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资料和理论依据.
    • 晏宏
    • 摘要: 现代气象观测资料时间跨度较短,限制了我们对地球气候和天气系统的理解.古气候资料是对现代观测资料的重要补充,但现有古气候资料的时间分辨率通常较低,最高到年或月,无法用于研究发生在过去的天—小时尺度极端天气变化.砗磲是全球海洋中最大的双壳类,其碳酸盐壳体通常具有肉眼可见的年纹层,在过去几十年里被广泛用于海洋高分辨率古气候研究.除了年纹层外,砗磲壳体还被发现具有独特的日生长纹层,利用微区成像及超高分辨率原位分析技术,可从砗磲壳体日纹层中获取天甚至小时分辨率的生物地球化学指标记录.这些超高分辨率的生物地球化学指标记录,被发现可用于重建过去发生的极端天气事件如台风、寒潮等,表明砗磲有希望被开发成前所未有的古天气研究载体.本文将对砗磲壳体的日生长纹层及古天气研究潜力进行介绍,并就未来的研究预期进行展望.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