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生活形式

生活形式

生活形式的相关文献在1952年到2022年内共计289篇,主要集中在欧洲哲学、语言学、哲学理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87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42906篇;相关期刊249种,包括现代哲学、北方论丛、东岳论丛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第十一届海峡两岸休闲农业研讨会、第三届(2016)时尚传播国际论坛等;生活形式的相关文献由278位作者贡献,包括刘清平、崔中良、林清玄等。

生活形式—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87 占比:0.66%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42906 占比:99.33%

总计:43195篇

生活形式—发文趋势图

生活形式

-研究学者

  • 刘清平
  • 崔中良
  • 林清玄
  • 范连义
  • 李刚
  • 焦卫华
  • 以勒
  • 余达忠
  • 卢汉阳
  • 安葵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李国山; 袁菜琼
    • 摘要: 在面相知觉的论题下,维特根斯坦借助“面相盲人”形象来回应身心关系、他心及机器能否思维等问题。可以说,符号人工智能是面相盲人的典型形象,因为它只能按形式化的规则来操作符号,缺乏内在生命和情感体验。根据维特根斯坦的知觉哲学,作为面相盲人的人工智能在社会互动层面存在根本困难,不能真正参与到语言游戏中,无法享有人类的生活方式。不过,人工智能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接近人类智能,依然是个开放的问题。
    • 吕雪梅
    • 摘要: “理解”在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思想中具有重要地位。理解不是心里的闪念或记忆,借助心里媒介的理解是思维通病。语词意义不独立于理解自足存在,其意义展示在人们对它的理解使用中。人们并不完全是随意地理解语词,需要遵守一定的规则。理解与规则、遵守规则密切相关,理解相似于“知道”“懂得”“熟知”“能够”。理解需在语言与活动交织成的语言游戏中去认识,后者又镶嵌于一定的生活形式之中。
    • 吴子林
    • 摘要: 占据维特根斯坦思想核心地带的,是其艺术气质而不是科学精神。对维特根斯坦而言,音乐是最重要的艺术形式,是衡量精神事物的尺度;作为深层的精神背景,音乐深刻影响了维特根斯坦哲学著作的结构形式,其还有以音乐阐述哲学思想的偏好。新的思想方式必然伴随新的述学文体。维特根斯坦是出色的文体家,“语言批判”贯穿其思想脉络的始终,并赋予其哲学著作以长久的文学价值。维特根斯坦将哲学视作一种语言行动,即一场与语言的搏斗,由此而展开了以思其非思、以言其不可言的“诗化哲学”;后期维特根斯坦修正了“唯名论”思想,把语言从形而上学返回到日常生活的使用当中,使哲学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基于语言“构成性”“生成性”双重结构的认识,维特根斯坦以“描述性”语言克服了“语言的空转”,立体呈现超因果思想的生成过程。维特根斯坦思想的强度使自己成了未来知识界的智慧来源之一。
    • 张树
    • 摘要: 世界图景是维特根斯坦《论确实性》中的核心概念,对它的准确理解是打开该书乃至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的一把钥匙。尽管世界图景只在《论确实性》中出现,然而,我们认为该概念及其中蕴含的思想贯穿并内在于维特根斯坦的全部哲学,世界图景与“生活形式”“语言游戏”等其他概念有紧密的联系,此外,通过比较维特根斯坦的早期哲学与世界图景,不难发现他形而上学与基础主义的哲学思想。
    • 徐辉
    • 摘要: 美学研究需要深入讨论“美本身”,但这一课题已被人们遗忘.而重返这一课题则必须面对维特根斯坦美学,因为目前的遗忘正是自他而起.早期维特根斯坦美学将“美本身”置于“神秘之域”,主张对此“保持沉默”.但这一观点要么因其中的悖论而无意义,要么只是对“美本身”问题的一种有前提的悬置,据此并不能导出放弃“美本身”之探索的结论.后期维特根斯坦美学在否弃“美的本质”探讨的基础上,将美学导向“语法”或“生活形式”研究,开辟了新的美学方向.但“美本身”和“美的本质”不是一回事,美学的“语法”研究或“生活形式”研究也不能取代促使“语法”或“生活形式”变动的“动力”研究.这样的动力追寻恰可将我们引向对“美本身”的探讨.因此,维特根斯坦美学不是我们遗忘或放弃探讨“美本身”的根据.重返“美本身”的探讨,不但可能,而且必要.
    • 刘清平
    • 摘要: 认知维度上的确定性是西方哲学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维特根斯坦哲学生涯中始终关注的焦点之一。他在前期《逻辑哲学论》里把确定性归结为"逻辑必然性",在后期《哲学研究》里却凭借"家族相似"的理念彰显不确定性,在晚年的《论确定性》里又试图从"生活形式"以及实践行为中寻找确定性的根基,相关见解经历了复杂曲折而颇有意义的演变发展,但最终还是没能走出这座理论迷宫。只有将确定性与人们的认知需要和非认知需要关联起来,我们才能结合现实生活的价值内容,揭开这道难题的谜底。
    • 郑作彧
    • 摘要: 批判理论已经形成了以罗萨和耶姬为中心的第四世代.罗萨和耶姬都以“指导人类朝向美好生活发展”作为批判理论的主旨,并通过内在批判来进行社会病理诊断,提出当代社会的主要病状在于人与所处世界之间的关系出现问题,即“异化”.但他们后来却在相互质疑中采取不同的分析路径,发展出了各自的批判理论.耶姬提出一套以化用能力为衡量尺度,作出生活形式诊断的批判理论,而罗萨提出了一套“世界关系社会学”,亦即一套以共鸣关系为衡量尺度,作出世界关系诊断的批判理论,并认为“化用”恰恰会造成异化,而应通过“吸纳”来修复世界关系.二者的争辩为批判理论提供了不同以往的发展动力,同时,他们的共同缺失也为学界提供了反思空间.
    • 刘清平
    • 摘要: 认知维度上的确定性是西方哲学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维特根斯坦哲学生涯中始终关注的焦点之一.他在前期《逻辑哲学论》里把确定性归结为“逻辑必然性”,在后期《哲学研究》里却凭借“家族相似”的理念彰显不确定性,在晚年的《论确定性》里又试图从“生活形式”以及实践行为中寻找确定性的根基,相关见解经历了复杂曲折而颇有意义的演变发展,但最终还是没能走出这座理论迷宫.只有将确定性与人们的认知需要和非认知需要关联起来,我们才能结合现实生活的价值内容,揭开这道难题的谜底.
    • 刘清平
    • 摘要: 在后期语言哲学中,维特根斯坦将关注点从事实描述的维度转移到了价值诉求的维度,着重考察了"语意即语用"现象以及"语言游戏"与"生活形式"的紧密关联,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了前期语言哲学片面强调事实描述的"严重谬误".不过,由于坚持事实与价值的二元对立架构,没能看到需要联结两者的枢纽作用,他又矫枉过正地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不仅贬抑了日常语言的事实描述功能,而且依据"家族相似"理念采取了不划边界的含混态度,拒绝承认多样性的语言游戏具有统一性的普遍本质,结果在语言规则问题上落入了一方面主张"怎样都行",另一方面要求人们"必须接受"的悖论,并且说不清楚人们怎样才能把语言游戏自由地玩下去.
    • 刘清平
    • 摘要: 认知维度上的确定性是西方哲学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维特根斯坦哲学生涯中始终关注的焦点之一.他在前期《逻辑哲学论》里把确定性归结为"逻辑必然性",在后期《哲学研究》里却凭借"家族相似"的理念彰显不确定性,在晚年的《论确定性》里又试图从"生活形式"以及实践行为中寻找确定性的根基,相关见解经历了复杂曲折而颇有意义的演变发展,但最终还是没能走出这座理论迷宫.只有将确定性与人们的认知需要和非认知需要关联起来,我们才能结合现实生活的价值内容,揭开这道难题的谜底.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