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生殖细胞瘤

生殖细胞瘤

生殖细胞瘤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440篇,主要集中在肿瘤学、临床医学、特种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33篇、会议论文7篇、专利文献114661篇;相关期刊206种,包括医学影像学杂志、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2011北京地区神经内科学术年会、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第二届眼科年会暨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次中医中西医结合眼科学术大会、第三届北京三博国际神经科学论坛暨显微神经外科技术研讨会等;生殖细胞瘤的相关文献由1235位作者贡献,包括罗世祺、甲戈、隋庆兰等。

生殖细胞瘤—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33 占比:0.38%

会议论文>

论文:7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114661 占比:99.62%

总计:115101篇

生殖细胞瘤—发文趋势图

生殖细胞瘤

-研究学者

  • 罗世祺
  • 甲戈
  • 隋庆兰
  • 马振宇
  • 漆松涛
  • 于新
  • 刘锐
  • 周俊林
  • 孙伟建
  • 张柏年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王书磊; 高阳旭; 张宏武; 杨海波; 李辉; 李宇; 沈笠雪; 姚红新
    • 摘要: 目的:总结并分析儿童基底节区生殖细胞瘤的临床特征,提高临床早期诊断水平。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小儿外科病房确诊为基底节区生殖细胞瘤的儿童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利用描述性统计的方法分析儿童基底节区生殖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共纳入30例患者,28例为男性,2例为女性,发病平均年龄(9.7±2.2)岁,中位病程7个月,27例单侧发病,3例双侧发病,临床症状表现为偏侧肢体肌力下降、认知功能障碍、多饮多尿、性早熟、颅内高压、发音障碍、吞咽功能障碍。30例患者血清与脑脊液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均正常,其中8例患者血清与脑脊液肿瘤标志物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β-HCG)均正常,11例患者血清β-HCG正常但脑脊液β-HCG轻度升高,11例患者血清与脑脊液β-HCG均轻度升高。影像学检查共发现33个病灶,病灶形态不规则,其中片状病灶15个(45.5%)、斑片状病灶10个(30.3%)、类圆形高密度病灶8个(24.2%),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肿瘤多呈明显高密度影,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扫描肿瘤T1WI呈低或等信号,T2WI呈等或高信号,瘤周水肿轻,伴有半球萎缩、大脑脚萎缩、钙化、囊变、脑室扩张、华勒氏变性(Wallerian degeneration)。增强扫描肿瘤呈无强化或不均匀强化。结论:儿童基底节区生殖细胞瘤主要发病年龄为10岁左右,男性占绝对优势,其临床特点与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的特征,二者结合有利于提高儿童基底节区生殖细胞瘤的早期诊断水平。
    • 贺敏; 蔡嘉斌; 茅君卿; 李民驹; 唐达星; 舒强; 王金湖
    • 摘要: 目的探讨经阴囊切口手术治疗儿童Ⅰ期睾丸恶性生殖细胞肿瘤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收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41例Ⅰ期睾丸恶性生殖细胞肿瘤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手术入路不同分为阴囊切口组(14例)和腹股沟切口组(27例)。收集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情况,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41例均顺利完成手术。两组患儿年龄、体重、肿瘤直径、病理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阴囊切口组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39.3±9.2)min和(3.6±1.5)d,腹股沟切口组分别为(42.0±8.6)min和(4.3±2.2)d,两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阴囊切口组患儿术前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AFP)值为(7203.9±16096.3)ng/mL,术后1个月为(21.2±14.0)ng/mL,术后2个月为(12.9±9.4)ng/mL。腹股沟切口组术前AFP值为(5048.8±8106.1)ng/mL,术后1个月为(32.2±41.3)ng/mL,术后2个月为(22.4±37.9)ng/mL。两组术后AFP较术前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方面,阴囊切口组有1例出现切口裂开,腹股沟切口组无一例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两组术后随访时间分别为6~74个月和8~69个月,总体生存率均为100%;阴囊切口组和腹股沟切口组无病生存率分别为13/14和24/2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阴囊切口手术治疗儿童Ⅰ期睾丸恶性生殖细胞肿瘤可达到与传统腹股沟切口手术同样的临床疗效和预后,操作更简单,并发症可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吴思雨; 刘传丽; 张岩; 孙旸; 陈俊; 陈晓
    • 摘要: 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malignant ovarian germ cell tumor,MOGCT)来源于胚胎原始生殖细胞,好发于儿童、青少年和年轻女性,多涉及保留生育功能问题。报告1例15岁的卵巢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病例,患者运动后突发左下腹痛,经腹彩色超声示盆腔中低回声包块,经腹腔镜探查术发现左侧卵巢巨大肿物破裂,引起腹腔内大出血。行左侧附件切除术,术后查血清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AFP)、糖类抗原19-9(carbohydrate antigen 19-9,CA19-9)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hCG)升高。病理结果示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以胚胎癌为主,可见绒毛膜癌成分及少许卵黄囊瘤、畸胎瘤成分。术后第11天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CT显示无残留病灶,行平阳霉素+依托泊苷+顺铂(BEP)方案化疗4个周期,AFP、hCG于第2个周期后降至正常。至2022年2月患者月经恢复,随访至2022年5月无复发迹象。
    • 曾宇; 谭赢; 王健伟; 刘昉; 陈小忠; 王超
    • 摘要: 1病例资料9岁女孩,因左侧肢体进行性乏力1年、伴多饮多尿、食欲亢进入院。入院体格检查:左侧中枢性面瘫,左手拇指内收,四指屈曲、不能伸展,左侧肢体肌张力增高,左上肢肌力2~3级,左下肢肌力3级,左侧跟、膝腱反射增强,左侧肢体感觉减退,左侧病理征阳性。头颅CT显示右侧额颞叶、右侧基底节区占位,类圆形低密度影,边界不清,同侧脑皮质萎缩,脑沟加深(图1A)。
    • 甘华磊; 王奇峰
    • 摘要: 目的 探讨原发于前列腺的生殖细胞肿瘤的病理学特征及临床处理方法.方法 收集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6年1月和9月收治的前列腺原发性生殖细胞肿瘤2例,对其病理学资料、临床处理及随访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患者年龄分别为41岁和32岁,临床表现为下尿路梗阻及排尿不畅症状,影像学提示前列腺巨大占位.前列腺穿刺活检组织学2例肿瘤均表现为小蓝圆细胞形态,浸润性生长,肿瘤背景中夹杂少量小淋巴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提示肿瘤细胞SALL4、OCT3/4、CD117和胎盘碱性磷酸酶(PLAP)标记均为阳性,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雄激素受体(AR)和突触素均阴性.此外,例1呈现特征性的广谱细胞角蛋白(CKpan)核旁点状阳性模式,可能误诊为上皮来源.体格检查及影像学检查均未查见其他器官肿瘤,综合形态学及免疫组织化学结果,诊断为前列腺原发性精原细胞瘤,随后共进行了6个周期的博来霉素、依托泊苷和顺铂联合化疗,例1随访获得了完全缓解;例2随访肿瘤复发进展且伴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升高,后续根治标本最终诊断为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结论 前列腺原发性生殖细胞肿瘤罕见,病理学上可表现为小蓝圆细胞形态学特征,合并免疫组织化学CKpan核旁点状阳性染色模式可能成为诊断陷阱.前列腺生殖细胞肿瘤的临床处理策略需结合病理诊断及肿瘤标志物综合评估.
    • 吴陈兴; 刘锐; 李守巍; 邱晓光
    • 摘要: 目的 探讨头部电子计算机体层扫描(CT)、磁共振(MR)及框架立体定向活检术在松果体区生殖细胞瘤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以及立体定向活检术在松果体区肿瘤中应用的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至2019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疑似诊治为生殖细胞瘤患者41例,患者入院完善头部CT、MR,以及血清和脑脊液甲胎蛋白(AFP)、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单位(β-hCG)表达水平检测,所有患者进行框架立体定向活检手术,明确组织学病理并作为诊断"金标准",判定头部CT、MR及肿瘤标志物在松果体区生殖细胞瘤中诊断和应用价值.结果 ?(1)41例患者血清和脑脊液AFP检测结果均<8μg/L.2例患者血清β-hCG≥3 U/L,3例患者脑脊液β-hCG≥3 U/L.(2)头部CT检查:40例呈稍高密度,38例呈"Engulfed"松果体,并中心性子弹样钙化(钙化通常被肿瘤包绕);头部MRI检查:38例呈T1加权成像、T2加权成像呈等信号,36例扩散加权成像呈高信号,38例注药后增强扫描呈明显强化,内见"椒盐征";CT/MRI检查发现31例患者脑室扩大、脑积水.(3)41例患者在局部麻醉下顺利实施框架立体定向活检手术,术后头部CT检查示术区微量出血2例,余未见出血征象.术前、术后临床表现未见明显变化.(4)41例标本病理均明确为生殖细胞瘤.结论 患者CT呈高密度伴"Engulfed"中心性钙化,MRI的T1、T2加权成像等信号,扩散加权成像高信号,增强扫描呈明显强化,内见"椒盐征",以上征象均具高诊断特异性.框架立体定向活检手术具有微创、确诊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对松果体区病灶的精准诊断具有很高应用价值.
    • 胡清军; 李娟; 赖名耀; 周兆明; 文磊; 邓官华; 李少群; 蔡林波; 杜莎莎
    • 摘要: 目的 研究联合放化疗对基底节区生殖细胞肿瘤的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 对2009年1月~2019年1月首诊于广东三九脑科医院肿瘤中心的52例基底节区生殖细胞肿瘤患者进行生存分析,将放化疗后存在明显残留与无明显残留的两组患者进行组间比较,以分析影响疗效的临床因素.结果 至2020年6月15日,中位随访时间38月(范围13~125月),随访49例,3例失访.其中40人生存,9例死亡.3年总生存率83%,3年无进展生存率84%.6例患者在接受放化疗后存在明显残留(肿瘤稳定或进展),46例患者无明显残留(部分缓解或完全缓解).诊断为生殖细胞瘤的患者为30例(57.7%),非生殖细胞瘤性生殖细胞肿瘤患者22例(42.3%).非生殖细胞瘤性生殖细胞肿瘤较生殖细胞瘤更易出现治疗后残留,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伴随肿瘤标记物异常增高(甲胎蛋白>500 ng/mL或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1000 mU/mL)患者较低危组患者更易出现治疗后残留(P=0.000).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均发现治疗结束时是否存在肿瘤明显残留是影响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P=0.024,HR=0.306,95%CI:0.024~1.488).结论 基底节区生殖细胞肿瘤随肿瘤类型、肿瘤标记物的不同对治疗反应不同,治疗后存在明显残留是影响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对于明显残留的非生殖细胞瘤性生殖细胞肿瘤建议行再次手术治疗以利于局部控制.
    • 贾坤; 梁春晓; 刘莹
    • 摘要: cqvip:颅内双灶性生殖细胞瘤(intracranial bifocal germ cell tumor,IBGCT)是指颅内2个部位同时出现生殖细胞瘤(germ cell tumor,GCT),不同部位肿块间没有直接联系,以同步性发生于鞍区和松果体区最为常见[1-2]。IBGCT的临床发病率低,是一种特殊类型的GCT,既往文献多以个案或小样本病例报道为主。本文回顾性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例确诊IBGCT病例,结合文献复习,探讨该类肿瘤的临床及影像特征。
    • 薛玉富; 张新宇; 李欣益; 张力强; 秦媛
    • 摘要: 目的:讨论表观弥散系数(ADC)全域直方图在鉴别弥漫性中线胶质瘤和颅内非典型部位(中线区域)生殖细胞瘤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9例弥漫性中线胶质瘤和43例中线区域生殖细胞瘤患者的资料.术前行常规MR扫描,应用MaZda软件于轴位ADC图像上肿瘤所有层面沿肿瘤边界勾画感兴趣区(ROI),并进行ADC直方图分析,ADC参数包括平均值、最小值、ADC5%、ADC10%、ADC25%、ADC50%、ADC75%、ADC90%、ADC95%、最大值、众数、峰度、偏度、方差、不均一性、极差、熵值,比较2组间上述各参数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并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最后对上述各参数鉴别诊断2种肿瘤的诊断效能进行比较.结果:弥漫性中线胶质瘤组的ADC50%、ADC75%、ADC90%、最小值、标准差、不均一性和极差均高于中线区域生殖细胞瘤组,而最大值和偏度则低于中线区域生殖细胞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DC50%的AUC为0.826,以109.46×10-6mm2/s为截断值,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分别为79.5%、70.5%、85.9%.说明以ADC50%鉴别弥漫性中线胶质瘤组和中线区域生殖细胞瘤组的效能最高.结论:ADC全域直方图鉴别弥漫性中线胶质瘤和中线区域生殖细胞瘤具有较高价值,其中ADC50%的诊断效能最高.
    • 包惠桢; 宋普姣
    • 摘要: cqvip:患者男,37岁,因“右肩胛部胀痛4月余”入院;既往体健。查体:右肩胛部触及肿块,质硬,伴轻压痛。实验室检查未完善。右肩MRI:右肩关节后方、三角肌深部见13.2 cm×4.1 cm×7.8 cm不均匀长T2长T1信号肿块(图1A),边界清楚;增强扫描病灶边缘明显强化,考虑恶性肿瘤。行右肩部肿瘤切除术,术中见右肩后方三角肌深部17.0 cm×6.5 cm×9.5 cm实性肿瘤,质韧,与周围软组织粘连。术后病理:光镜下见恶性肿瘤,成分复杂;免疫组织化学:生殖细胞肿瘤区域肿瘤细胞呈SALL4(+)、Oct3/4(+)、Glypican-3(部分+)、CD117(部分+)、AFP(部分+)、PLAP(部分+)、CK(部分+)、CD30(-)、hCG(-)、Ki-67(约80%+);未成熟畸胎瘤中不成熟神经组织呈CD56(+)、NSE(-)、Syn(-)、CgA(-)、CD99(部分+);肾母细胞瘤区域肿瘤细胞呈WT-1(+)、EMA(+)、Vim(+);鳞状细胞癌区域肿瘤细胞呈CK(+)、CK5/6(+)、P40(+)、Ki-67(约10%+);余CK7(腺上皮+)、GFAP(+)、S100(软骨+)。病理诊断:(右肩部)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mixed germ cell tumor,MGCT)伴体细胞恶性肿瘤,主要为未成熟畸胎瘤(3级)(约60%)、卵黄囊瘤(约30%)、肾母细胞瘤(约7%)、中分化鳞状细胞癌(约2%)及精原细胞瘤(约1%)。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