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生态现代化

生态现代化

生态现代化的相关文献在1994年到2022年内共计285篇,主要集中在经济计划与管理、农业经济、环境保护管理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64篇、会议论文21篇、专利文献620157篇;相关期刊212种,包括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学理论、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等; 相关会议13种,包括中国生态经济学学会成立30周年暨2014年学术年会、2013上海论坛、首届世界现代化论坛暨第十一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等;生态现代化的相关文献由311位作者贡献,包括何传启、陈涛、蒋俊明等。

生态现代化—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64 占比:0.04%

会议论文>

论文:21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620157 占比:99.95%

总计:620442篇

生态现代化—发文趋势图

生态现代化

-研究学者

  • 何传启
  • 陈涛
  • 蒋俊明
  • 郇庆治
  • 于萍
  • 张斐男
  • 方世南
  • 李勇进
  • 李慧明
  • 田春艳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郑玉雯; 薛伟贤
    • 摘要: 运用相对风险模型评估丝绸之路经济带生态环境风险,并基于生态现代化理论预判趋势。研究表明:以水体为环境受体,干旱气候灾害和人口增长这两类自然风险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主要的生态环境风险源;沿线区域中,中亚和南亚国家处于高生态环境风险区,欧洲多数国家处于低生态环境风险区。丝绸之路经济带实现生态现代化目标任重而道远。
    • 李洪英
    • 摘要: 加强粤港澳大湾区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和谐共处,是建设国际一流美丽湾区的时代使命,也是对我国湾区城市群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探索。新时代背景下,粤港澳大湾区具备实践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生态现代化路径的基础条件,但也面临一些现实的挑战,如过去粗放发展遗留的环境历史欠账较多、产业与能源消费结构有待优化升级、生态环境协同治理机制需要健全完善等。加快推进大湾区生态现代化建设,需要以政府、市场和科技创新为着力点进行积极探索实践,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现代化新格局,为跨区域生态文明建设贡献新思路和新路径。
    • 摘要: 农业农村现代化既不是农业现代化简单的延伸,也不是农业现代化与农村现代化简单相加,而是二者有机耦合而成的有机整体,应一并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应该是农村产业现代化、农民生活现代化、农村文化现代化、乡村治理现代化和农村生态现代化一体的现代化,当然产业现代化是农村现代化的核心。值得一提的是,无论是推进农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还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粮食安全对中国来说始终是一条底线。
    • 刘凌; 肖晨阳
    • 摘要: 农村工业的绿色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及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其难点在于构建可持续的环境成本转化机制,从而处理好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以典型的环境倒逼式转型——河北农村铁网产业环保升级改造为例,从生态现代化视角分析其转型过程中环境成本转化机制和进展。分析结果表明:在环境政策的强力规制、行业协会的积极推动、基层政府的多重支持下,农村工业以环保改造任务外包和非技术性生产调整的方式取得了环境成本内部化的阶段性进展,但其环境成本再外部化面临缺乏技术创新和消费端激励的困难,其绿色转型导致生产成本增加、社会福利下降的问题;由于研发和资金不足,我国东部农村工业难以走生态现代化的路子,政产学研社协同创新及绿色消费机制的建立或将有助于突破其环境成本再外部化的困境。
    • 管辉; 查熙一
    • 摘要: 生态现代化既是我国现代化的目标之一,又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因此,明确生态现代化的价值旨趣、关键因素及其实践路径对推进中国现代化进程尤为必要。从问题意识到问题倒逼,我国生态现代化的推进具有鲜明的治理逻辑,其价值旨趣也被赋予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本理念;且透过对生态现代化关键因素的考察,可以看到生态现代化发展的关键在于主体、观念、体系三者的深度融合,这意味着必须提升主体治理能力,增强民众生态法治观念,形成与现代化相适应的生态体系,才能从整体上推进生态现代化的进程。
    • 摘要: 从相关部门获悉,晨光牧业长田生态现代化牧场项目建设抢抓时间.倒排工期、加紧建设,向“绿色施工”迈进。截至5月23日建设进度约七成,预计今年10月份建成投产。在建设现场看到,建筑面积约4.4万平方米的项目初具规模,100多名施工人员趁着晴好天气,紧张有序地投人到牛舍、挤奶通道、青贮窖区、干草棚、饲料加工储存车间等的建设中。
    • 钟斌杰; 胡永铨
    • 摘要: 随着数字社会的发展,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已是必然趋势。在其数字化转型的同时,传统产业生态现代化的发展也是传统产业日后发展的重要基石之一。本文基于扎根理论对农业转型数字农业的过程做出研究,结果表明数字农业主要对产品培育、环境污染、产品销售等方面做出了转变。因此,本文对传统产业的未来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启示和理论价值。
    • 日长尾伸一; 韩丹
    • 摘要: 从作为一个根植于中国传统价值与历史文化,以实现新型现代化为目标的政治哲学和政治准则,到作为一个新发展战略指南,生态文明具有多重含义。就其对环境政策的强调以及基于环境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愿景而言,生态文明可以被视为20世纪末开始的全球趋势的一部分。就经济与环境的关系而言,生态文明建设也是一种通过工业社会的生态转型来应对全球环境危机的战略,与生态现代化契合。长期来看工业化社会将不可避免地逐步进入低增长的稳态社会,然而生态文明所涵盖的目标范围在时间轴上较生态现代化更长远。不仅生态与经济可以双赢,而且环境与福利两者之间普遍存在互补性。为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有必要进一步探讨生态福利及其配套制度的建设。
    • 张帆
    • 摘要: 当今全球生态问题频发,生态危机——威胁到全人类命运——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最棘手的问题之一。探求问题产生的根源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生态危机产生的直接根源就是工业文明制度下生产力的膨胀发展引发对自然的无限掠夺和破坏。当前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将解决生态危机问题上升到国家层面,体现出一个大国的担当。当下,如何以马克思生态思想为指导树立科学的现代化生态观,是解决全球生态危机的出路所在。
    • 贾淑品
    • 摘要: 实现生态现代化离不开科技创新,但人们常常把科技创新与生态现代化对立起来,奉行“非此即彼”矛盾对立的思维模式,实际上科技创新与生态现代化的发展并不存在矛盾。科技创新赋能生态现代化的核心要义是指其可以作为物质与精神的力量,促使生态现代化主体尊重客观规律,树立科技创新生态现代化发展观,对生态现代化产生影响。科技创新赋能生态现代化的特质表现为科技创新的合理性、有效性、普遍性、和谐性使其赋能生态现代化成为可能;通过遵循一定的价值原则,推进科技创新技术的发展,从而使科技创新赋能生态现代化实践成为现实。促使科技创新赋能中国生态现代化,我们需要遵循科技创新的持续性、公平性、共同性、协调性等原则,充分发挥绿色生态技术的作用,通过科技创新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利用科技创新开发新能源,从而更好地保护资源、开发资源,实现生态优先的绿色发展之路。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