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中国学派

中国学派

中国学派的相关文献在1960年到2022年内共计556篇,主要集中在文学理论、电影、电视艺术、外交、国际关系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50篇、会议论文6篇、专利文献2909篇;相关期刊348种,包括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经济导刊、管理学报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第八届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2013年“中国*实践*管理”论坛、第八届中国管理学年会——中国管理的国际化与本土化等;中国学派的相关文献由561位作者贡献,包括孙东川、曹顺庆、陈旭光等。

中国学派—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550 占比:15.87%

会议论文>

论文:6 占比:0.17%

专利文献>

论文:2909 占比:83.95%

总计:3465篇

中国学派—发文趋势图

中国学派

-研究学者

  • 孙东川
  • 曹顺庆
  • 陈旭光
  • 万书荣
  • 于强
  • 孔丹
  • 孙凯
  • 王峰
  • 郑轲鹏
  • LU Li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高湘琳
    • 摘要: 中国动画电影在创作初期以“中国学派”享誉世界,又在近几年飞速发展,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大量的非遗元素为中国动画电影注入了浓厚的“中国风”。中国动画电影在选材上借鉴流传民间的非遗文学故事,将非遗元素与动画电影的题材内容结合起来进行创作与探索,并在视听方面对非遗进行直观的运用与呈现,使非遗在动画电影中从过去言传身授的传承发展到如今动画影像的传承,为中国动画电影增添了浓厚的传统文化气韵。
    • 王宁
    • 摘要: 新文科的理念与比较文学有着许多方面的重合。新文科的四个特色——国际性、跨学科性、前沿性和理论性——也正是比较文学学科的特色。比较文学所具有的上述特征为新文科理念的确立提供了实践的基础,而新文科理念的提出则为我们重提比较文学“中国学派”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借助于新文科的跨界氛围,中国的比较文学学者将在国际学界彰显中国学派的特色:其一,立足中国的立场和观点,就一些具有普遍意义的理论话题发出中国的声音,贡献中国的智慧,并提出中国的方案;其二,大力弘扬中国文学和文学理论,从中国的文学理论视角解释世界文学现象,从而改变国际比较文学和文学理论界长期以来形成的“以西释中”的西方中心主义思维定势;其三,由中国的比较文学学者提出一个全新的话题,引领国际同行就此展开讨论甚至争论。可以说,新文科理念的提出之于比较文学恰逢其时。
    • 徐杨; 李曦辉
    • 摘要: 经济学管理学中国学派研究60人论坛第四届年会日前成功举行。本届年会以人类文明新形态与中国学派研究为重点,同时就经济学管理学中国学派的核心价值与使命担当、人类文明新形态对中国学派提出的时代要求、域观范式在经济学范式中的地位、传统文化在经济学管理学中国学派建设中的作用、人类文明新形态下经济学管理学中国学派关涉的热点议题以及经济学管理学中国学派建设的创新路径等主题进行了交流研讨,为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
    • 杨毅
    • 摘要: 本文尝试将“电影工业美学”放在“主旋律”的谱系中加以考察。从“新主流电影”到“电影工业美学”体现出“主旋律电影”在新时代做出的历史变迁、产业调整与主体重构。电影工业美学的提出源于产业化生存下的新力量导演的创作实践,但单纯强调经济因素的看法不仅掩盖了当下电影产业的真正问题,也遮蔽了“新力量”真正的潜能所在。“主旋律”与“新力量”应当在情感结构的层面上发挥积极作用,充分调动起创作主体在整个产业链中的作用。想要认识到电影工业美学的真正价值,有必要重新回到“电影是什么”的历史起源,在全球产业革命的前提下调动创作者的主体性,进而形成电影工业美学的中国经验和中国学派
    • 陈坤
    • 摘要: 动画“中国学派”既是历史性的概念,也是随时代而发展的概念。本文通过重读动画“中国学派”,研究新时代背景下动画电影“中国学派”的传承与发展,结合具体案例分析新时代动画电影“中国学派”对优秀传统文化与工匠精神的传承,研究其在艺术、技术与产业上的新发展,并反思新时代动画电影“中国学派”发展中的问题,进一步探索国产动画电影的复兴之路,为我国由动画电影大国迈向动画电影强国贡献力量。
    • 陈璇; 马冀
    • 摘要: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广大发展中国家进行后殖民主义的文化输出,西方教育和研究的价值观、方法论主宰了中国的科学研究和高等教育。而当前教育部提出的建设“新文科”是扭转这种趋势的重要契机,其中以建设哲学社会科学中国学派为最重要的内容。根据以往知名学派的建设经验,想要建设哲学社会科学的中国流派就势必要从研究方法论上打破西方的学术殖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科学的研究方法论。本研究通过对历史上较为著名的学派建立过程中研究方法论发展变化的研究,指出研究方法论对学派的作用,为中国学派的创立提出警醒,并根据中国国情和研究方法论发展的规律,为中国学派的研究方法论建设提出一些建议。
    • 陈嘉; 李青青
    • 摘要: 中国的传统美学内涵在中国传统艺术如文学、美术、书法、戏曲中均有体现。戏曲艺术集传统文化之大成,是中国独有的综合性艺术。中国动画学派是世界动画领域独树一帜的动画流派,作品大量借鉴了中国戏曲文化,在动作和场景上表现出别具一格的中国特色。“中国学派”动画影片传达出中国艺术精神,体现了戏曲的程式化特色,对戏曲艺术的借鉴使中国动画更加富有特色。该文讨论戏曲艺术对“中国学派”动画创作的影响。
    • 黄文虎
    • 摘要: 20世纪80年代以来,符号学逐步引发中国学界的普遍关注,并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力。概括来看,符号学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可分为萌芽期(1980年之前)、起步阶段(1980—1989年)、发展阶段(1990—1999年)、深化阶段(2000年至今)4个阶段,经历了符号学“西方化”到符号学“中国化”的演化进程,体现出中西符号学界之间此消彼长的博弈关系。就符号学“中国化”而言,“川大符号学派”特别值得关注。近20年来,随着中国符号学界与国际符号学界之间的交流日渐频繁,符号学“中国学派”也从“理论口号”逐渐转化为“学术实践”,这不仅能够有效避免“西方中心论”,而且有利于建构一套独立于西方现代符号学的本土话语和以“中国问题”为核心的原创性理论体系。
    • 曹思齐
    • 摘要: 通过梳理20世纪中国的动画研究文论历史脉络发现,中国动画的民族化探索一直是20世纪动画研究的重要课题,中国的动画研究呈现理论系统化、视角多元化与方法规范化的整体趋势,但是仍然没有形成独立且完备的动画理论研究体系,尤其是缺少动画史的研究。回顾过去,放眼未来,动画学界仍然需要深入与细化研究课题,开阔国际化研究视野,积极在“新文科”背景下建构动画理论体系。
    • 李国强
    • 摘要: 我们处在一个社会大变革、世界大变局的时代。这个时代呼唤历史研究工作者贡献思想和智慧,以历史学特有的方式推动变革、引领潮流。中华文明历史悠久,积淀深厚,历史上一大批思想家、一系列思想学说构成了中华思想的基本谱系。中华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一次次证明了思想的伟力。新时代中国史学要大有作为,必须把握时代脉搏,聆听时代声音,回应时代关切。真正的史学研究,必须有思想、有灵魂、有立场。做有思想的史学研究,须反对碎片化的研究方式,以长时段的眼光、整体的眼光、发展的眼光看待历史;做有思想的史学研究,须推进学科融合创新发展,推动跨学科对话交流,探索打破学科壁垒;做有思想的史学研究,还须提升理论概括能力,透过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提炼历史演进的实践逻辑和理论逻辑,揭示尘封在历史中的记忆和思想。历史研究工作者要立足中国、放眼世界,努力形成历史研究的中国学派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