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玺印

玺印

玺印的相关文献在1978年到2022年内共计340篇,主要集中在书法、篆刻、信息与知识传播、中国史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33篇、会议论文7篇、专利文献16775篇;相关期刊159种,包括考古与文物、文博、文物天地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中国文字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中国第八届科技考古学术讨论会暨全国第九届考古与文物保护化学学术研讨会、中国文字学会第八届学术年会等;玺印的相关文献由248位作者贡献,包括李刚田、郭福祥、倪文东等。

玺印—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33 占比:1.95%

会议论文>

论文:7 占比:0.04%

专利文献>

论文:16775 占比:98.01%

总计:17115篇

玺印—发文趋势图

玺印

-研究学者

  • 李刚田
  • 郭福祥
  • 倪文东
  • 吴晓懿
  • 周壮志
  • 安多民
  • 魏永年
  • 陈根远
  • 韩天衡
  • 孙慰祖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关键词

    • 王保成
    • 摘要: 王翰章先生编著的《陕西出土历代玺印选编》,收录了很多二十世纪出土的古代印章,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其中有不少印文由俗字篆写而成,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研究这些篆写俗字,不仅有利于深化对汉字形体演变的认知,还为众多出土文字材料及书法篆刻艺术的研究提供重要参考,同时也为古代汉语的教学研究提供可参考的出土文献资料。
    • 禤健聪
    • 摘要: 战国齐系玺印、封泥中出现的“[⺮自]”字,应分析为从“竹”“自”声,是表示箭靶义的“臬”字的异体。“职[⺮自]”是官名,指掌管箭靶等射击器械或射击训练的职官。
    • 孙闻博
    • 摘要: 秦汉是中国早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帝国确立和发展的重要阶段。秦汉皇帝为加强集权,往往通过兵符、玺印之制,以确立最高的政治军事权威。作为君主的政治信物,兵符、帝玺是秦汉君主行使权力,实现君一臣、中央一地方有效联结的重要依凭。秦、汉兵符的演变线索,在用语、格式、省减、省称等方面有所体现。
    • 麦茵茵
    • 摘要: 战国玺印陶文材料丰富,著录、考释玺印文字和陶文的书籍、文章也不在少数,其中有很多字已经被考释出来,但是尚有部分玺印文字、陶文需要进行重新考虑。《古玺汇编》2880当释读为“恭谨”;《陶文图录》5·49·4-5当释为“廩陶蔡”,5·28·1当释为“张质”;《新出古陶文图录》韩051当重新释读为“家慎”,韩076及韩076当释为“上侜”等。
    • 麦茵茵
    • 摘要: 战国玺印陶文材料丰富,著录、考释玺印文字和陶文的书籍、文章也不在少数,其中有很多字已经被考释出来,但是尚有部分玺印文字、陶文需要进行重新考虑.《古玺汇编》2880当释读为“恭谨”;《陶文图录》5·49·4-5当释为“廪陶蔡”,5·28·1当释为“张质”;《新出古陶文图录》韩051当重新释读为“家慎”,韩076及韩076当释为“上侜”等.
    • 尉侯凯
    • 摘要: 《天津市艺术博物馆藏古玺印选》著录一枚"匀蜀金"玺印,其"匀蜀金"之"匀"应读为"钧","钧蜀金"指三十斤蜀地生产的铜、银等金属块.由于该玺印的印纽为銎形,表明它是一枚烙印,其用途当是在蜀地生产的三十斤金属块或封缄上戳打印记.至于该玺印的国别,因为其文字具有比较明显的晋系特点,所以它应系战国时期的三晋而非燕国玺印.
    • 张磊
    • 摘要: 苏轼《洞庭舂色赋中山松醪赋》行书卷(图一),纸本,纵28、横306厘米,根据鉴藏印中的“石渠定鉴”“宝笈重编”,可知著录于清宫《石渠宝笈》二编中,清末入溥仪之手,故而卷中有“无逸斋精鉴蛮”“宣统御览之宝”诸玺印,印风模拟乾隆玺印
    • 李君
    • 摘要: 天津博物馆藏品近20万件,图书资料20万册,藏品囊括古代青铜器、玺印、货币、法书、绘画、甲骨、敦煌遗书、陶瓷器、玉器、文房用具、竹木牙角器、邮票、地方民间工艺品,以及近现代历史文献等各个类别。中国古代铜镜是天津博物馆一项重要馆藏,数量众多、类型丰富、流传有序。本文将以天津博物馆藏中国古代铜镜为例,对中国古代铜镜的纹饰及所反映的各时期物质文化等进行窥探和解读。
    • 摘要: 4月14日,即辛丑年三月初三"修禊日",时隔1600余年的新雅集"弘历的世界——乾隆御制诗文稿、兰亭图帖缂丝卷暨重要宫廷艺术特展"新闻发布会在北京时间博物馆举办。本次特展分上下两个篇章,分别以首现的私人珍藏最大宗"乾隆御制诗文稿"和"缂丝之王"《乾隆钦定补刻端石兰亭图帖缂丝卷》这两组重磅展品为轴线,并涵盖玺印、书法、缂丝、瓷器、玉器、文房砚墨、宗教法器与工艺陈设等八大品类,近百件宫廷艺术珍品全面呈现了乾隆时期宫廷艺术的卓越成就.
    • 张祖伟
    • 摘要: 陈介祺(1813-1884),字寿卿,号簠斋、海滨病史等。山东潍县(今潍坊)人,道光二十五年(1845)进士,官至翰林院编修。嗜金石,涉猎广,钟鼎彝器、玺印封泥、瓦器陶文、刻石砖瓦、古币泉范等无所不包,特别是“所藏钟鼎彝器金石为近代之冠”。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