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环境监管

环境监管

环境监管的相关文献在1999年到2022年内共计1047篇,主要集中在环境保护管理、环境污染及其防治、法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21篇、会议论文62篇、专利文献135106篇;相关期刊462种,包括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环境经济、绿色视野等; 相关会议47种,包括2017第十九届中国科协年会、2016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2015年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年会等;环境监管的相关文献由1327位作者贡献,包括任玉珑、吴舜泽、王仲旭等。

环境监管—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21 占比:0.68%

会议论文>

论文:62 占比:0.05%

专利文献>

论文:135106 占比:99.28%

总计:136089篇

环境监管—发文趋势图

环境监管

-研究学者

  • 任玉珑
  • 吴舜泽
  • 王仲旭
  • 赵美珍
  • 逯元堂
  • 刘志坚
  • 苏杨
  • 苗刚松
  • 冯涛
  • 刘静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成琼文; 刘凤
    • 摘要: 基于2015—2019年重污染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研究环境信息披露与企业价值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重污染企业环境信息披露与企业价值呈“U”型关系;创新产出在环境信息披露与企业价值的关系中具有部分中介作用,即环境信息披露可通过创新产出来影响企业价值;管理层能力对环境信息披露水平与企业价值的“U”型关系存在正向调节作用。进一步研究表明,环境监管力度较强的企业,信息披露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更显著。这为企业引进人才、科学开展环境信息披露、加强政府信息披露制度建设提供了经验证据。
    • 乐雯; 李卓莹
    • 摘要: 2020年以来,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下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东莞坚持以“监管有序、服务并重”为原则,不断强化环境监管和服务措施,全力支持和推动企业复工复产。通过深入实施正面清单制度,推动差异化执法监管,实现对守法者“无事不扰”,对违法者“利剑高悬”。
    • 吕佳珩; 杨晓艳; 郑思达
    • 摘要: 2021年11月18日,廊坊市生态环境局以感谢信的形式对国网廊坊供电公司开展的“电力+环保”工作为环境治理提供的支持表示感谢。据悉,廊坊公司已于10月28日率先完成了对廊坊地区2139户减排企业的数据匹配及监控分析工作。“我们通过‘电力大数据+环保监测’模式,全面构建环境监管立体网络,对减排企业进行精准智能识别,为环保部门提供了有力的研判依据,促使企业不敢污、不会污、不能污。”廊坊公司互联网办公室主任许长忠介绍冀北减排企业监测分析模块实际运用中取得的喜人成效。
    • 董梅; 岳孟柯
    • 摘要: 在“双碳”目标背景下及国家“十四五”政策规划阶段,垃圾焚烧发电作为一种低碳化处理的重要方式,既符合清洁理念,更是在遵循碳中和理念下实现垃圾资源化循环利用、发挥降低碳排放的重要协同作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推进生活垃圾产量与日俱增,提升生活垃圾处理中焚烧发电的比例较过去大量填埋应是更好选择。要大力发展垃圾焚烧发电行业,促使其产生更多经济以及环境公共效益。但目前,垃圾焚烧发电过程中还存在相关项目选址引发的“邻避问题”、污染排放的政府监管问题、相关法律规定有待完善以及政策方面的供给不足等问题。本文在分析垃圾焚烧发电的相关背景后,针对当前垃圾焚烧发电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最后提出相关法律解决对策和政策建议,以期促进垃圾焚烧发电行业健康发展,助力实现国家“双碳”远景目标。希望在“十四五”时期的发展红利里,垃圾焚烧发电企业能够抓住机遇,同时提高应对未来市场风险的能力,推动“十四五规划和2060年远景目标”早日实现。
    • 摘要: 2月14日,省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厅长贾君召开专题会议,传达省委书记许勤在《关于哈尔滨主城区锅炉大气污染物环境监管情况报告》上的批示要求,听取重污染天气应对专班成员部门汇报,部署相关工作。他强调,要严格落实批示要求,率先打响重污染天气消除攻坚战,为“十四五”空气质量改善目标提前布局。
    • 庞圣桐; 李涛; 尹胧
    • 摘要: 近年来,非道路移动机械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生产生活,据统计,全国非道路移动机械的颗粒物排放已经超过机动车,其对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不容忽视。强化非道路移动机械环境监管是当前改善环境空气质量的重要途径。介绍绵阳市近年来非道路移动机械环境监管情况,针对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为后期环境治理提供参考。
    • 冯刚
    • 摘要: 近日,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高分五号02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据国家航天局相关人员介绍,这是生态环境部牵头研制建设的首颗具备大气和陆表环境综合观测能力的业务卫星。这颗卫星将全面提升我国大气、水体、陆地的高光谱观测能力,满足我国在环境综合监测等方面的迫切需求,为大气环境监测、水环境监测、生态环境监测以及环境监管等环境保护主体业务提供国产高光谱数据保障。
    • 孟金; 周兴军
    • 摘要: 随着人工智能越来越多的应用到中国的环境行政监管领域,环境行政监管方式也随着工作需求的变化而产生了变革,健全相应的政策机制和法律法规,是环境行政监管智能化的迫切需求,尤其是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当下,充分利用好非现场监管手段和人工智能分析是促进生态环境执法信息化建设,提升生态环境执法效能的有效办法。大数据分析在环境行政监管应用方面,尤其是在行政执法取证领域的探索使用,是帮助生态环境监管人员发现问题的利器。同时,对这种新的科技手段,也要充分认识到可能面临的不足和困难所在,顺利推进环境监管的智能化进程。
    • 徐冬; 石勇
    • 摘要: 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以来,电镀企业入园集中生产,有效地解决了原本分散在城市周边电镀厂“小作坊”、“散乱污”的问题。文章针对现阶段我国电镀园区普遍遇到的问题,根据多年园区升级改造、管理运营的经验,给出了园区整体规划、园区厂房设计、集中式水处理厂以及其他有关的设计建议和环境监管、风险管控等方面的管理建议。对于新园区建设和既有园区升级改造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罗亚娟; 陈阿江
    • 摘要: 污染企业迁移问题是环境治理领域的难题之一。如果将涂尔干的历时性的失范概念拓展为空间失范,那么对污染企业迁移的发生逻辑则具有一定的解释力。多年来,大量化工企业从苏南迁移至苏北,两地在化工产业发展政策上呈现“南禁”“北引”的结构性差异,即苏南严格禁止的某些化工工艺、产品,却进了苏北招商引资的清单;在环境监管层面呈现“南透”“北捂”的差异性实践,即苏南某些地方政府为加强监管努力推动企业环境信息透明化,而苏北某些地方却封锁信息以规避多方监管。空间失范的发生,从根本上是特定经济结构及政治考核机制的产物,也是地方政府对环境容量的选择性定义及地域社会文化心态共同作用的结果。污染企业迁移问题的妥善解决,需要地方政府更好地平衡短期与中长期利益,推进环境信息的公开、透明机制建设,同时促进地区间的均衡发展,减少空间失范的经济社会基础。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