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王阳明心学

王阳明心学

王阳明心学的相关文献在1979年到2022年内共计155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教育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53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11篇;相关期刊125种,包括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船山学刊、湖湘论坛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第三届中哲、西哲、马哲专家论坛、第四届肿瘤外治国际学术年会暨首届国际互联网+中医肿瘤学术论坛等;王阳明心学的相关文献由157位作者贡献,包括蒋福军、刘宗贤、何静等。

王阳明心学—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53 占比:92.17%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1.20%

专利文献>

论文:11 占比:6.63%

总计:166篇

王阳明心学—发文趋势图

王阳明心学

-研究学者

  • 蒋福军
  • 刘宗贤
  • 何静
  • 卢珊
  • 史余强
  • 张金环
  • 戴荣里
  • 李德芳
  • 李承贵
  • 王胜军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邵明慧
    • 摘要: 王阳明其人在中国古代史上较为知名,被誉为心学的集大成者,其心学,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取得了重大突破,无论是在历史上还是今天,都有比较大的影响。《传习录》是记录王阳明言语的重要著作,这些言语记录可以直观地反映王阳明的思想。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是王阳明圣人哲学的主要组成部分,看似独立,实际却通过不同维度上的一以贯之构成了自成一体的理论系统。
    • 张丽
    • 摘要: 我是张丽,弓长张,美丽的丽,虽然人并不美丽,但我却很喜欢传统文化。更庆幸的是自己在工作上能接触到心理健康教育,自从接触心理健康教育之后,我总感觉心理健康教育与我们的传统文化有着丝丝缕缕的关联。中国传统文化智慧凡事讲求一个“心”字,“人心惟危,道心惟微”、心诚则灵、“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等等,比较经典的如《王阳明心学》,或者《道德经》,甚至《易经》,这些典籍里面都有关于心的论述,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就是一部关于“心”的哲思历史。但是,每次仿佛找到他们之间一些若有若无的关联,细思却没有一点头绪,直到这次培训,听了这些讲座,心里好似看到了一丝亮光,特别是黄明超老师的黄氏-一心的心理健康教育系列理论,让我对心理健康教育与国学智慧有了新的认识,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 胡朝阳
    • 摘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王阳明心学则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把王阳明心学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对于当代大学生坚定文化自信尤为必要。文章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为例,把王阳明创立心学的艰难经历、王阳明心学的“致良知”方法论、“知行合一”实践论融入课程的人生观、道德观、实践观教育,努力推动课程教学改革创新,增强思政课教学的思想性、理论性、针对性和历史文化底蕴。
    • 胡长云
    • 摘要: 以他人的名义言说是可耻的。这是德鲁兹的一句话。想到王阳明,不期然就想到了这句话。对于王阳明及其心学思想,无论做怎样的评判,其实都无法否认,在中国传统学术思想史上,其出现是一个奇迹。当然,从另外一个角度看,也可以说是一个异数。确实是这样,在"我注六经"似乎已经是不需要辩驳其正当性和合法性的学术传统中,王阳明偏偏要做的是"六经注我"。而且,他做到了。对于王阳明心学思想的是非功过暂且不论,仅就此一点,就不得不承认王阳明是值得我们珍重的,无论是过去,抑或是现在。龙场悟道是一个转折,也是一个契机,从这里开始,王阳明开始用自己的方式表述自己的哲学,他并且由此将传统的儒家思想带入到另外一个路径。
    • 刘兆伟; 刘北芦
    • 摘要: 王阳明心学与佛教的禅悟根本不一样,它的处世风格是犀利、智慧,而不是圆融、太极;它不是求简单的个人解脱,不是求简单的现实逃避,而是树立起正确的社会价值取向,勇于负责、勇于担当。
    • 张晓方
    • 摘要: 致良知是王阳明心学的核心思想。"良知"就是知善知恶、是非之心,"致"就是推及、实行。因此,"致良知"有体认良知和实现良知两层内容。体认良知即本人的自我修养,实现良知则是思想和情感见之于行为。如果是没有经过体认和实现的良知,就等同于没有良知;换言之,若没有良知何以致良知,这就是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思想。对于教育工作者而言,教师职业所特有的良知即为师德。师德也是教师的职业道德,自教师职业出现就伴随存在。韩愈讲教师,有"传道授业解惑"之说;陶行知讲教师,有"千教万教教人求真"之谈。
    • 史余强; 蒋福军
    • 摘要: 明朝著名哲学家、教育家王阳明的心学蕴含着能够释放巨大能量的思想政治教育宝藏,对当下高职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很大的启示意义.高职院校教师,尤其是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可用其立志理论引导高职生志存高远,坚定理想信念,用其知行合一思想引导高职生在强化学习与身体力行中淬炼思想政治修养,用其省察克治理论引导高职生自省、自警,提升思想政治境界.
    • 黄黎星; 唐君涵
    • 摘要: 吴文华为明代中后期德、才、勋、文俱显之名臣.吴文华生活的时代,恰是王阳明心学传播、盛行的时代,从《济美堂集》的相关文章可以推知,吴文华敬仰王阳明其人,服膺王阳明心学.吴文华与阳明学传人交往颇多,有刘津、许孚远等.在《济美堂集》中,吴文华对王阳明心学的融通与阐发,见诸其论学阐理的几篇文章,有将孔孟之语、程子之解与王阳明心学相融通,有对"人人自有良心"奥义的阐发,有对"君子矜而不争"的思辨阐释等,均可以显示吴文华对王阳明心学的赞同与彰扬.
    • 李承贵
    • 摘要: 王阳明心学能否从心理学角度展开研究?学界向来十分谨慎.不过检索相关文献发现,王阳明心学的心理学性质、内容、特点与价值还是得到了部分学者的密切关注,并推出了系列令人爽心悦目的 成果!以往成果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一是对阳明心学中隐含的心理学理论内容进行了发掘和分析;二是揭示了阳明心学(概念或命题)的心理学性质;三是较为深入地发掘、研究了阳明心学中的心理治疗方法;四是对阳明心学的心理学教育理论和方法进行了发掘和评论.这些成果不仅为阳明心学心理学思想研究开辟了新的研究领域,而且在研究内容、研究路径、研究旨趣上都表现出对当下阳明心学研究的极大启示性.
    • 周关洪
    • 摘要: 明代中叶以后商品经济发展迅速,国内外贸易发达,以商品流通为重点的市镇大量出现。商贸兴旺发达后,社会风气崇尚金钱至上,追求物质享受,生活方式改变。此时的意识领域中阳明心学崛起,打破了程朱理学的独尊地位,在思想界引起震动,对当时的社会政治、文化艺术等各个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