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王闿运

王闿运

王闿运的相关文献在1937年到2022年内共计238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中国哲学、中国史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34篇、会议论文4篇、相关期刊157种,包括船山学刊、求索、老年人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中国近代文学研究三十年回顾与前瞻学术研讨会暨中国近代文学学会第十六届年会、2007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中国语言文学、中国近代文学研究三十年回顾与前瞻学术研讨会暨中国近代文学学会第十六届年会等;王闿运的相关文献由181位作者贡献,包括刘平、刘少虎、李赫亚等。

王闿运—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34 占比:98.32%

会议论文>

论文:4 占比:1.68%

总计:238篇

王闿运—发文趋势图

王闿运

-研究学者

  • 刘平
  • 刘少虎
  • 李赫亚
  • 周柳燕
  • 李亚峰
  • 王向清
  • 何荣誉
  • 朱洪举
  • 程彦霞
  • 东方小四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搜索

排序:

年份

    • 舒习龙
    • 摘要: 王闿运的《湘绮楼日记》记事时间跨度大,内容颇丰,具有较高史料价值。其中有大量阅读正史和其他史体的感悟与评论。在近代新旧转化的大背景下,其史学批评没有有效地吸收西方史学批评的理论与方法,仍是传统史学批评话语的再阐释,缺乏深度的、符合时代需要的新阐释。《湘军志》是王闿运的成名之作,日记对《湘军志》的修纂缘起、编纂宗旨、体例设计、篇章布局、史料来源、改写重写、成书反响等都有系统记录,从历史编纂学的角度而言,具有无法替代的价值。从日记视角检讨王氏史学的“得”与“失”,有助于我们发现其中的细节与实态。
    • 李冬梅
    • 摘要: 姜国伊,生卒年不详,字尹人,四川郫县(今成都市郫都区)人。清光绪十二年(1886)举人。王闿运主讲尊经书院时,姜国伊曾条举“四书”疑义数十以问,王闿运亟称之。姜氏自幼聪颖,立志穷经,涉猎汉唐宋儒,笺注传训,尤精于《易》。其所注经传,系以经解经,一扫唐宋诸儒窠臼,兼综条贯,处处有新解,条条有卓见,于经学、医学、农学无所不包。论者谓其经学优于诗赋,诗赋优于文章,医学则在经学、诗赋之间。
    • 赵可; 刘宝罡
    • 摘要: 曾昭吉是晚清一位自学成才、成绩卓著的军工技术专家。他铜匠出身,自学诗文,热衷于近代科学技术,因参与《衡阳县志》的地图测绘工作而与王闿运相识并被其收为弟子,与张登寿、齐白石共称为“王门三匠”。他先后在山东机器局、四川机器局、江西机器局等几所兵工厂中担任重要工作,成绩突出,颇有创举,为我国近代军事工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他的成长之路堪称晚清本土型科技人才生成的典范。
    • 刘雨佳
    • 摘要: 王闿运作为近代湖湘名士,在文、史、政治、教育等领域皆有建树.其《湘绮楼诗经评点》为晚近可见的最后一种《诗经》评点,而由于《诗经》在王闿运研究中所处的尴尬地位,其《诗经》评点历来乏人问津.然而这个不欲刊刻,仅仅用来课读子孙的文本却正好处于王闿运文学、经学与政治思想的交汇点上,且呈现出强烈的个性色彩,流露出浓厚的个人心绪.一方面,王闿运本着重"体"的思想,钩稽系连了《诗经》与后世诗、骚、文、赋等多种文体的源流关系,彰显了其具有"纯文学"意识的诗学观和"大文学"色彩的文章观.另一方面,该评点亦在不经意间表现出王闿运经历政治理想的失落之后仍然保有的臣子之心、士人情怀,这也是其人格精神中最不可磨灭的部分.
    • 旷惠民(文/摄影)
    • 摘要: 湘潭传统龙舟赛是地域文化千年发展的结晶,是古老河运商业文明的集合,有着丰厚而深刻的文化内涵。人们在赛龙舟活动中杀猪宰羊进行祭祀,是对天地自然和鬼神公义的敬畏。龙舟赛作为湘潭传统精神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伴随了老一代湘潭人的成长,但却在日新月异的时代变革中日渐式微。水运盛行:争奇斗富龙舟竞渡关于湘潭龙舟历史的起源,晚清文学家王闿运在其主编的《湘潭县志》中记载:一条龙舟在竞渡时遇到大风浪,船翻后沉入壶山下的陶公潭,船上的人们则被巨大的漩涡带到深潭下的龙宫。
    • 李香月
    • 摘要: 王闿运著《湘绮楼文集》《湘绮楼笺启》等,后人合刊为《湘绮楼全书》,遭湘军毁版后由尊经书院学生重刻.马积高《湘绮楼诗文集》据此整理,但王闿运文章仍多有遗漏.新见藏于上海图书馆、湖南图书馆和民国报刊中的八篇王闿运序跋,具有重要的文献和文学价值,是研究王闿运与湖湘文化不可或缺的材料.它们为考证王闿运与樊增祥的文学交往提供了更丰富的文献,展现出其与曾氏家族的关系变迁,且体现出他文笔跳跃、个性独具的文章风格,也流露出清末湖湘地区诗学风尚的转移.故辑录于此,并作简要介绍.
    • 张鑫洁
    • 摘要: 《礼记?大学》为"天子之学",是王闿运对《礼记?大学》篇下的结论.天子之学,以修身为本.王闿运在《礼记?大学》篇中对天子修身之学的阐释,围绕修身定义、修身之法、修身目的展开."修身"即"明明德止于至善",只有"止于至善"的"明明德",方可称为"修身".修身始于格物,是以经世为基本认知的修身之法.天子重修身,目的在于经世之用.求贤化民与散财聚民,是天子"亲民"之治的关键.王闿运的天子之学,是在尊重天子性情差异的基础上,以经世致用为目的,政学一体的修身之学.
    • 雷定京; 李夫泽
    • 摘要: 王闿运《老子注》"德充应帝王"政治哲学思想极为高妙精微.王闿运作为同光年间重要的湖湘哲人,继承了六朝论语学的释理传统、吸收了王弼解老的理论精粹、吸收了遍注诸子的实践经验.在政治哲学理论建构上他倡明的"清净勤世"的德性要求,期望培育主体圣人品性;强调了"言兵佐治"的实践途径,希求缔造富国强兵之盛世;提出"知圣率人"的管理方法,期望挽救内忧外患之危机.点明了"德充而应帝王"的成王成圣之光明大道,实现了道德践履与政治实践的合二为一.在政治理论发展方面及政治实践探索方面,"德充应帝王"思想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
    • 张明涓
    • 摘要: 晚清湖南名士王闿运曾纂《东安县志》,当今学者多认为其书已遭毁版或者佚失。论文通过考察现存《(光绪)东安县志》版本、内容特征和相关文献,考证此志即王闿运所纂。
    • 李亚峰
    • 摘要: 晚清大儒王闿运认为,《封神演义》系摹拟《水浒》《西游》《三国》诸书创作而成,其故事亦多有所指,意在"愤时嫉俗".由"狼筅"一词,他考证出其成书当于"嘉靖以后",又据作者创作意图,推测它为"李卓吾之所为".王氏的《封神演义》研究,不仅反映了传统文人对小说的基本态度和看法,而且折射出我国小说研究由传统走向现代的转换历程,对反思、检讨当下小说的研究理路有重要意义.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