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狂犬病病毒

狂犬病病毒

狂犬病病毒的相关文献在1987年到2022年内共计1038篇,主要集中在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基础医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18篇、会议论文73篇、专利文献106342篇;相关期刊259种,包括疾病监测、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33种,包括2013年中国狂犬病年会、2012年中国狂犬病年会、2012第四届中国兽药大会等;狂犬病病毒的相关文献由2389位作者贡献,包括扈荣良、田克恭、张守峰等。

狂犬病病毒—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618 占比:0.58%

会议论文>

论文:73 占比:0.07%

专利文献>

论文:106342 占比:99.35%

总计:107033篇

狂犬病病毒—发文趋势图

狂犬病病毒

-研究学者

  • 扈荣良
  • 田克恭
  • 张守峰
  • 张许科
  • 孙进忠
  • 涂长春
  • 唐青
  • 郭霄峰
  • 陶晓燕
  • 张茂林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PEI JIE; YUAN YUE-MING; TIAN DAYONG
    • 摘要: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RABV)引起的重要人兽共患病,全球每年有超过6万人因感染狂犬病而死亡,主要发生在亚洲和非洲地区。由于对狂犬病的致病机制尚未解析,目前缺少针对狂犬病的有效药物,因此一旦发病,死亡率接近100%。病原感染宿主细胞通常是一个能量需求的过程,深入研究RABV调控宿主能量代谢的机制不仅有助于拓展我们对RABV致病机制的理解,而且可以为狂犬病有效治疗制剂的研发奠定理论基础。
    • 何宗霖; 廖杰生
    • 摘要: 近些年来,每年都会发生人因感染狂犬病而导致死亡的事件。在乡村地区,存在着相当数量的猫和犬,因猫、犬伤人而导致人感染狂犬病病毒的事件较多,也造成了乡村地区狂犬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的状况。本文主要关于犬类病诊治难点以及防控措施的研究,以期为相关学者提供一定参考。
    • 杨果平
    • 摘要: 狂犬病是人畜共患传染病,犬是狂犬病病毒的主要宿主,感染犬唾液中含有大量病毒,病毒可通过犬的咬、抓、舔传染给人类或其他动物。由于犬类免疫接种率低,我国人感染狂犬病的发病率及死亡率一直居高不下,仅次于印度。狂犬病可防不可治,一旦感染致死率高达100%。除狂犬病外,犬瘟热、细小病毒病、传染性肝炎、支气管炎、副流感、冠状病毒病等均是犬的常见多发病,这些疾病可通过多种途径传播。为保障人、犬健康,应按照免疫程序给犬接种疫苗。
    • 摘要: 一、什么是狂犬病?狂犬病又名恐水症,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一种侵犯神经系统为主的急性人兽共患传染病(在动物和人之间传播的疾病),宿主或易感动物主要包括犬科、猫科及翼手目动物(蝙蝠)。二、狂犬病传播途径是什么?狂犬病病毒主要通过暴露的皮肤或黏膜侵入人体,也就是说,得狂犬病要有两个必要条件,即皮肤或黏膜有损伤和接触的动物携带狂犬病病毒。三、动物狂犬病有什么症状?一是狂暴型,分三期,前驱期、兴奋期和麻痹期。前驱期表现精神沉郁、怕光喜暗,反应迟钝,不听主人呼唤,不愿接触人,食欲反常,喜咬吃异物,吞咽伸颈困难,唾液增多,后肢无力,瞳孔散大。
    • ZHAO JIAN-QING; ZENG ZONG-HUI; CHEN YI-XI
    • 摘要: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RABV)感染引起的一种古老的人兽共患病,但其至今仍对全球的公共卫生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全球每年约有59000人死于狂犬病,该病主要发生于一些非洲和亚洲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是狂犬病高发国家之一。RABV是一种典型的嗜神经病毒,其在进入中枢神经系统(CNS)后开始大量复制,造成宿主的神经损伤,最终致其死亡。狂犬病的病死率几乎100%,目前无有效治疗方法,主要原因是RABV的致病机制尚未完全解析。
    • 张冉昕; 马岩; 赵中飞; 任江萍; 凌锋; 卢学新; 朱武洋
    • 摘要: 目的了解浙江地区狂犬病分子流行病学现状,为浙江地区狂犬病防控提供相关数据。方法使用RT-PCR扩增浙江狂犬病病毒街毒株核苷酸并进行全基因组序列测定,与32株中国狂犬病病毒街毒株基因序列进行比对分析;使用Neuro-2a细胞进行病毒分离,测定不同代次全基因组序列并比较核苷酸突变情况。结果获得了全长为11782 bp的全基因组序列,经过比对分析后发现该毒株属于ChinaⅠ型,与全部参考基因Ⅰ型病毒核苷酸序列一致性为97.10%~99.31%;通过Neuro-2a细胞成功分离到狂犬病病毒,连续三代培养后病毒滴度最终达到5.71×10^(7)FFU/mL,子代之间序列一致性在99.9%以上,其中F3代较F1代核苷酸序列发生了7个位点突变,氨基酸未发生改变。结论新狂犬病病毒分离毒株(ZJSX-2021)属于ChinaⅠ型,与以往分离毒株属同一基因型,表明狂犬病病毒近年在浙江地区仍持续传播。细胞分离后病毒序列并无明显变化。
    • 迟瑛琳; 刘铮然; 谢渊; 刘淑清; 朱武洋
    • 摘要: 目的研究瑞德西韦对不同狂犬病病毒的体外抑制作用。方法根据药物、病毒及细胞的不同作用方式,以法匹拉韦(T705)作为阳性对照药物,使用组织培养半数感染量(TCID 50)、直接免疫荧光法及实时荧光定量PCR等方法,分析瑞德西韦对不同狂犬病病毒的阻断吸附、抑制复制和直接杀伤作用。结果在阻断吸附和抑制复制的实验中,与相应浓度的T705阳性对照组相比,500μmol/L瑞德西韦处理BHK-21及N2a细胞后,CVS-11病毒滴度均降低(P<0.01)。分别与CVS-11及SC16街毒株感染组相比,500μmol/L瑞德西韦处理N2a细胞后病毒的滴度及mRNA拷贝数均降低(P<0.01)。在直接杀伤实验中,瑞德西韦无抑制病毒作用。结论瑞德西韦能够显著阻断狂犬病病毒的吸附并能够抑制其体外复制,但无直接杀伤狂犬病病毒的能力。
    • 陈俊蓉; 周桂全; 韦显凯; 金硕; 李晓宁; 罗廷荣
    • 摘要: 为探究狂犬病毒P和M基因对其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本研究以弱毒疫苗株rRC-HL为骨架,利用反向遗传技术将广西街毒株GX01和GX074的P和M基因分别组合替换rRC-HL株相应的基因进行联合突变,拯救获得重组突变体,应用间接免疫荧光实验和RT-PCR对重组突变体鉴定,测定多步生长曲线将亲本弱毒株和重组突变体进行生长特性的比较。结果显示,重组突变体rRC-HL(01P-074M)、rRC-HL(074P-01M)与亲本弱毒株rRC-HL在BSR/T7-9细胞中生长趋势较为相似,但在24、48、96h的病毒滴度均低于亲本毒株;与亲本强毒株CX01、GX074及标准强毒株CVS-11比较,重组突变体病毒滴度明显增高,说明狂犬病毒P和M基因影响病毒的复制。
    • 王金玲; 郑秉武; 曹霞; 杨龙峰; 葛金英; 卢爱桃
    • 摘要: 为阐明2015年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地区3株美洲驼源狂犬病病毒(RABV)流行株的遗传进化情况,经基因扩增和测序获得3株美洲驼源RABV N基因序列,并进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3株RABV之间N基因核苷酸序列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均为100%,且都与2011年呼和浩特奶牛源和犬源毒株、2013年内蒙古牛源毒株、2007年湖北犬源毒株、2016和2018年北京犬源毒株、2006年天津犬源毒株和2009年福建犬源毒株的亲缘性最高,同源率为100%.这些毒株位于同一个遗传进化群内,均属于CTN-1(Asian谱系).研究结果说明3株美洲驼源RABV的N基因与参考的内蒙古、湖北、北京、福建和天津毒株起源于共同的祖先.
    • 王金玲; 郑秉武; 曹霞; 杨龙峰; 葛金英; 卢爱桃
    • 摘要: 为阐明2015年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地区3株美洲驼源狂犬病病毒(RABV)流行株的遗传进化情况,经基因扩增和测序获得3株美洲驼源RABV N基因序列,并进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3株RABV之间N基因核苷酸序列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均为100%,且都与2011年呼和浩特奶牛源和犬源毒株、2013年内蒙古牛源毒株、2007年湖北犬源毒株、2016和2018年北京犬源毒株、2006年天津犬源毒株和2009年福建犬源毒株的亲缘性最高,同源率为100%。这些毒株位于同一个遗传进化群内,均属于CTN-1(Asian谱系)。研究结果说明3株美洲驼源RABV的N基因与参考的内蒙古、湖北、北京、福建和天津毒株起源于共同的祖先。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