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调查
犯罪调查的相关文献在1977年到2021年内共计139篇,主要集中在法律、中国政治、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8篇、专利文献4055篇;相关期刊98种,包括国际展望、犯罪研究、法制与社会等;
犯罪调查的相关文献由130位作者贡献,包括张岱、钟鑫、冯建红等。
犯罪调查
-研究学者
- 张岱
- 钟鑫
- 冯建红
- 吴小康
- 周勉
- 张基温
- 樊少华
- 耿汝年
- 赵念渝
- 金强
- 陈禄仕
- 魏士靖
- MassimoPicozzi
- 丛梅
- 乐绍光
- 乔新生1
- 于泳
- 代会令
- 何家弘
- 何锦田
- 余海婴
- 余茂玉
- 佛里德里奇·卡尔·斯查平
- 内尔森·德米勒
- 冯树梁
- 冷必元1
- 凡纹
- 刘亚
- 刘宏成1
- 刘宝军
- 刘灿璞
- 北京市公安局、北京市警察学会课题调查组
- 叶海生
- 吴广庭
- 吴建文
- 吴晓妹
- 周伟
- 周公子
- 周路
- 唐润清
- 埃里克·科恩
- 塞风
- 大卫.格里菲斯
- 奇云
- 孙力斌
- 孙汉云
- 孟庆博
- 宁虹
- 宋雅文
- 尤炜祥
-
-
李莉;
李智伟
-
-
摘要:
腐败问题是韩国政坛的一大顽疾,而韩国总统屡次被腐败问题绊倒,甚至被戏称为“全球最高危职业”。目前已有多名总统因自身或其亲信的贪腐行为身败名裂,全斗焕、卢泰愚、李明博、朴槿惠皆因腐败获刑,卢武铉甚至为此自杀。韩国呈现出独特的“高官腐败”现象与其政府转型还有国内政治结构发展紧密相关。近年来,针对高官腐败,韩国进行了一系列具有实质性的改革。其中,于2021年最新成立的韩国高级公职人员犯罪调查处(下称“公调处”)最为引人瞩目。
-
-
-
赵刚
-
-
摘要:
网络犯罪又称计算机及互联网犯罪,是泛指在互联网领域发生的,行为人运用计算机工具与技术,对信息系统进行非法侵入、攻击破坏,或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电信诈骗、洗钱等相关犯罪的统称。T市B区基层检察院2010年1月至2020年6月十年间共办理网络犯罪300余件,笔者从中随机抽取100件进行了调查分析,以期能对基层检察人员掌握辖区内网络犯罪的特点、规律及惩治对策有所助益。
-
-
-
-
摘要:
说起指纹,大家都会想到它是犯罪调查中的一项关键证据。由于每个人的指纹都独一无二,指纹无疑是种绝佳的破案线索。1910年,一个名叫托马斯·詹宁斯的男子在杀人后匆匆逃离了现场,但他在罪案现场的栏杆上留下了完整的指纹,最终导致他在1911年被定罪,这是指纹首次作为证据被运用在犯罪调查之中。
-
-
-
陈刚1
-
-
摘要:
随着信息技术和人类生产生活交汇融合,互联网快速普及,全球数据呈现爆发增长、海量集聚的特点。中共中央政治局曾就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进行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大数据发展日新月异,我们应该审时度势、精心谋划、超前布局、力争主动”。谁掌握了数据,谁就掌握了主动权。在大数据时代,传统的“由供到证”的职务犯罪调查模式正在向主动型、精确型、技术密集型调查模式转变。
-
-
冷必元1
-
-
摘要:
对事业单位职工职务犯罪的处理,没有事业单位人事部门的衔接和参与,监察法律法规及其实施细则的相关规定是无法完全落实到位的。纵使移送司法机关后,检察院认为犯罪情节轻微,决定免于起诉的,也存在着需要由事业单位人事管理部门确定该职工羁押期间的工资是否应当发放等问题。故此,有效开展对事业单位的监察工作,绕不开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就是要实现监察工作与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工作的深度衔接。
-
-
刘宏成1
-
-
摘要:
关于留置的由来,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制定国家监察法,依法赋予监察委员会职责权限和调查手段,用留置取代‘两规’措施。”由此可知,监委职务犯罪调查中的“留置”来源于监察体制改革之前纪检监察机关的“两规”措施。
-
-
文贵元
-
-
摘要:
一、全县查办非公有制经济犯罪案件基本情况及主要特点(一)案件呈高发态势,涉案罪名多南漳县共有各类非公有制企业147家.2013年至2017年7月,南漳县检察院共立案侦查贪污、贿赂犯罪案件64件64人,案件涉及非公有制企业30家30人,占立案总数的46.8%;渎职侵权犯罪案件27件27人,涉及非公有制企业6家6人,占立案总数的22%.2013年至2018年,公安机关共立案侦查经济犯罪案件41件41人,均系非公有制企业主体犯罪.立案侦查涉及的罪名主要表现为行贿、对单位行贿、滥用职权、公安机关立案侦查的经济犯罪案件主要涉及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合同诈骗、骗取贷款、逃税、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职务侵占、抽逃出资、虚假出资、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伪造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等11个罪名.
-
-
余海婴
-
-
摘要:
近日,英国教育部公布了英格兰10~15岁青少年的欺凌数据报告。该报告系英国国家统计办公室负责实施的英格兰及威尔士地区犯罪调查的组成部分,调查对象涉及居住在英格兰及威尔士地区的3.5万户家庭。2009年起,报告开始包含针对各家庭10~15岁青少年设计的单独问卷调查,而有关英格兰地区青少年欺凌经历的调查统计则受英国教育部委托,始于2014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