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中国东北

中国东北

中国东北的相关文献在1957年到2022年内共计1252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史、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41篇、会议论文8篇、专利文献3204篇;相关期刊660种,包括党史纵横、黑龙江社会科学、日本研究等; 相关会议7种,包括2006年全国岩石学与地球动力学研讨会、2004年红山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中美水土保持研讨会等;中国东北的相关文献由1674位作者贡献,包括高乐才、李娜、吴庆举等。

中国东北—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241 占比:27.87%

会议论文>

论文:8 占比:0.18%

专利文献>

论文:3204 占比:71.95%

总计:4453篇

中国东北—发文趋势图

中国东北

-研究学者

  • 高乐才
  • 李娜
  • 吴庆举
  • 廉毅
  • 张卫建
  • 王广义
  • 葛文春
  • 邱广军
  • 陈晓颖
  • 鲁小波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黄洁钰; 南哲; 商学棽; 王晓燕; 杜伊
    • 摘要: 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垦殖率为38.58%,水田和旱地面积比例约为1∶4.75。近年来,单位面积化肥投入不断增加,农业活动带来的非点源污染威胁越来越严重。以东北3省为研究区,考虑降水年型差异和不同农田水媒氮流失途径,构建符合区域特点的氮流失风险评价体系,分析该地区氮流失风险及主要影响因子,重点探究作物类型和降水年型对氮流失的影响。结果显示,极高、高风险区主要集中在吉林省中部、辽宁省中南部和黑龙江省中东部。超过80%的水田属于极高、高风险区,远超旱地相应比例(35%),水田区域具有更高的流失风险。在中风险区以上级别区域内旱地面积占比最大,其氮流失风险占主导地位;尤其是玉米,其种植面积占比最大。不同降水年型东北3省氮流失风险县级分布有显著差异,丰水年对氮流失风险的影响较平水年和枯水年明显。通过氮流失风险及因子分布聚类将东北3省地级市分为4类,其中,需要优先管控的地级市为长春、盘锦、辽源、沈阳、四平和锦州。确定了东北3省氮流失风险的关键区域及其主要特征,以期为东北3省农田管理和非点源污染防治提供参考。
    • 杨文采
    • 摘要: 本文对西太平洋的洋—陆转换作用进行探讨。西太平洋洋—陆转换带在中国东部可分为华南、华北—黄海和东北3个区段。东北地区中—新生代洋—陆转换作用涉及古今太平洋板块和蒙古—鄂霍茨克洋板块两方面俯冲作用的影响,产生大面积中基性岩浆和火山活动,从侏罗纪一直延伸到现在。不同于东北和华南地区,华北—黄海有克拉通型的岩石圈,在晚侏罗世—新近纪因为太平洋板块的大角度旋转造成软流圈低黏度物质上涌,和地壳拉张与幔源岩浆的底侵,造成上地壳裂谷型沉积盆地。燕山地区在侏罗纪与东北地区类似,有强烈的软流圈上涌和岩石圈岩石部分熔融,产生强烈岩浆活动。在白垩纪到新生代,因为蒙古—鄂霍茨克洋闭合和太平洋板块大角度旋转,发生沿蒙古—鄂霍茨克洋的转换断层的拉张,产生从南蒙古过锡林浩特的NW向玄武质岩浆和火山带。洋—陆转换带不同区段有不同的动力学作用演化过程,与先期岩石圈的性质、大洋板块俯冲带的分布、方向变化和俯冲持续时间、以及后期俯冲带后撤作用都有密切关系。洋—陆转换作用的统一后果是大陆的增生,但是不同区段大陆增生和物质运动的模式是不一样的。
    • 杨浩; 葛文春; 纪政; 井佳浩; 董玉; 景妍
    • 摘要: 显生宙期间,地球经历了温室-冰室气候的周期性交替变化。在数百万年的时间尺度,这种古气候的转变被认为是碳源和碳汇过程耦合的结果,但一直以来关于两者贡献程度的认识尚不明确。通过全球统计分析,不同学者提出大陆弧火山脱气模型和热带弧-陆碰撞模型用于解释整个显生宙古气候的演变,分别强调了碳源和碳汇的一级控制作用。为了检验上述模型,更好地理解古气候的转变机制和演化细节,本文系统总结了中国东北地区显生宙岩浆作用-矽卡岩型矿床的时空展布和构造背景,以及弧-陆碰撞的时代、规模和古地理位置,通过数据统计和作图对比,发现东北地区岩浆作用-矽卡岩成矿峰期、弧-陆碰撞缝合带的时空迁移与大气圈CO_(2)浓度和大陆冰川沉积有很好的对应关系,暗示东北显生宙构造-岩浆过程和古气候演变的内在联系。综合东北地区及全球的研究进展,本文提出如下倾向性认识:1)洋-陆俯冲过程中火山-变质脱气的强度决定了CO_(2)排放量,而热带区域弧-陆碰撞缝合带的规模决定了全球硅酸盐风化速率和CO_(2)吸收量,在地质演化过程中两者紧密联动,共同控制了显生宙古气候的演变;2)大陆弧岩浆作用的全球爆发不一定能造成温室气候的出现,如果缺乏充分矽卡岩变质脱碳反应,大陆弧CO_(2)排放通量与岛弧、大洋中脊和板内并无显著区别;3)SO_(2)属于短期效应气体,理论和实例研究均暗示爆发式火山作用难以诱发大冰期的形成,火山作用之于长期气候应该仍是促使地球升温而非变冷。
    • 吴家泰
    • 摘要: 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侵略与反侵略史,而在中国不断遭遇列强侵略的同时,在中国这片土地上,也曾爆发过他国之间的战争,如1904年开始爆发于中国东北地区的日俄战争,就是日本和俄国为了争夺对朝鲜半岛和满洲的控制权而进行的一场军事战争。但是在日俄战争发生后,日本和俄国的关系却走向了缓和,这其中既有客观形势的要求,也有两国主观层面的原因,同时,日俄战争的缓和,也对中国东北地区带来了一定影响。
    • 付强; 石剑; 徐梦阳; 艾阳; 钱维宏
    • 摘要: 夏半年(5—10月)是我国东北农作物生长的关键期,但偏高的气温尤其是大范围极端偏暖事件会对农业生产造成不良影响。基于强度、范围和持续时间等指标,对1980—2019年夏半年发生在我国东北及其邻近地区的16个极端暖事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东北及邻近地区的极端暖事件的强度和频率呈明显增加的趋势,夏初(5—6月)和秋初(9—10月)发生的暖事件频次较多。地面极端增暖事件发生时,东北区域的西北侧大陆地面低压异常和东侧西北太平洋海上高压异常导致东北地区出现异常偏南风及暖平流;对流层至平流层呈现出准正压的结构,最大位势高度异常中心多出现在250hPa附近,其下方的正温度异常(暖气柱)会延伸到地面,有利于地面异常增温。暖事件发生时,地面增暖区位于对流层上层急流入口区的左侧,利于下沉气流出现。上述大气温压场扰动结构和环流特征通过影响短波辐射和绝热增温过程,共同导致地面极端暖事件的发生。在预报意义上,有90%以上的东北极端暖事件可以在250hPa上至少提前10天追踪到位势高度的扰动信号。
    • 禹惠敏; 王冬艳; 王兴佳; 商屹
    • 摘要: 以东北主要水稻产区为研究区,以土壤-作物系统锌元素地球化学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系统的野外调查和土壤、水稻样品的采集、测试及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东北水稻产区土壤表层锌含量介于11.01~94.95 mg/kg之间,平均值为43.97 mg/kg,锌含量总体处于缺乏状态;籽实锌含量介于14.27~36.92 mg/kg之间,平均值为24.70 mg/kg,样品中97.56%的籽实锌含量满足人体需要从谷物摄取到的量,品质优良;水稻籽实锌生物富集系数从高到低依次为草原风沙土、草甸土、盐渍水稻土、黑土、淹育水稻土、水稻土、暗棕壤、草甸白浆土;水稻籽实中锌元素的富集与土壤表层硼、锗、铋、镉、铅、锂、铍等元素含量呈现不同程度的显著负相关。
    • 李洪丽; 刘财; 田有; 范豪
    • 摘要: 中国东北地区自晚古生代晚期以来,受古亚洲洋、蒙古—鄂霍茨克洋、太平洋构造域的叠加作用,壳幔结构极为复杂。本文收集中国东北地区国家地震台网接收的100 980个P波和91 030个S波到时数据,采用地震走时层析成像方法获得了该地区地壳P波和S波速度结构,进而获得了泊松比结构,用以探讨复杂的地壳结构。成像结果显示:中国东北地区地壳地震波速度结构呈明显的横向不均匀性,不同构造单元和构造单元内部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不均匀性。松辽盆地整体上浅层地壳以低速异常为主,尤其是S波速度,但部分区域分辨率较低,中下地壳存在较大范围高速异常,推测与太平洋俯冲、后撤导致的岩石圈拆沉和热物质上涌等动力学过程有关;北部的大兴安岭重力梯级带和长白山一线主要表现为低速异常,表明具有大范围的岩浆作用,广泛岩浆作用为固体矿产资源的形成提供热源或物源;长白山、五大连池等近代活动的火山下方部分地壳区域均表现了较强低地震波速度和高泊松比异常结构特征,表明仍存在活动的可能。
    • 徐士琦; 刘刚; 杨雪艳; 廉毅; 刘柏鑫; 房一禾; 胥珈珈
    • 摘要: 利用1961~2019年中国东北地区测站逐日降水资料、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大气研究中心的月平均再分析资料、NOAA重构的月平均海温和向外长波辐射资料,采用统计诊断方法,从年际时间尺度上分析了东北春季透雨早晚环流特征和前期海温,尤其是热带印度洋海温强迫的联系。结果表明:春季透雨日期与4月降水量的变化具有显著的一致性,典型透雨偏早年的开始时间集中在4月中下旬,偏晚年的开始时间集中在5月中下旬;4月东北亚上空500 hPa位势高度场上,若呈自西向东的“-+”异常环流分布,东北地区以偏南风和气旋性环流为主,有利于水汽输送,春季透雨开始偏早,反之,春季透雨开始偏晚;2~3月热带印度洋暖海温异常是中国东北地区春季透雨偏早的重要稳定影响源之一,其可能机制是,若热带印度洋全区一致海温模态呈正位相,有利于4月西北太平洋地区呈异常反气旋,东北亚地区500 hPa环流异常类似春季透雨偏早年形势,东北地区位于200 hPa西风急流出口区右侧,垂直上升运动增强,呈现出多雨形势。
    • 魏豪; 张泽; Andrey MELNIKOV; 金豆豆; 高思如; 冯文杰
    • 摘要: 冻融循环是影响寒区工程和环境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年冻融频次(冻融循环的年累计量)是可以直接标定冻融循环对寒区工程和环境造成影响大小的物理量,对寒区环境下年冻融频次的调查有重要意义。以中国东北兴安岭地区为研究对象,选取兴安岭地区18个气象站点1990—2017年地表温度数据进行整理,得出兴安岭地区各个站点的年冻融频次,并在空间分布和时间序列上分析了年冻融频次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年冻融频次在中国东北兴安岭地区随着纬度增加逐渐增多,随着经度的增加逐渐减少,随着海拔升高而逐渐增多,且均具有良好的线性趋势;年冻融频次在1990—2017年呈明显的减少趋势,在2004年前后发生突变。进一步分析发现,在影响年冻融频次空间分布的3个因素中,经纬度影响较大,海拔影响相对较小;在时间上年冻融频次变化与东北地区NDVI变化情况呈现良好的负相关性,表明年冻融频次在一定程度上与当地植被覆盖度有关,且随植被覆盖度的增加而减少。
    • 张炎; 钮凤林; 宁杰远
    • 摘要: 本文利用中国东北地区NECESSArray记录到的45505条接收函数,结合该区域最新三维速度模型,采用快速行进法求解程函方程,计算了P-S转换波相对走时,并通过共转换点叠加成像方法获得了该地区下方地幔间断面起伏情况.结果显示,在长白山—五大连池连线一带东西约300 km,南北约900 km的狭长形区域内,660-km间断面下陷幅度达20~40 km.其结构可细分为南北两部分,南部更为狭窄且与日本海沟走向一致,对应于从日本海沟俯冲的太平洋板块在地幔过渡带的滞留区;北部对应于从千岛海沟俯冲的太平洋板块在地幔过渡带的滞留区.同时,在长白山西部,存在与长白山—五大连池下陷区形状类似的南北向狭长形抬升区,660-km间断面抬升幅度约为10 km,显示俯冲太平洋板块只延伸至松辽盆地东侧;而在盆地西侧,660-km间断面的下陷区可能与该地区岩石圈拆沉有关.同时,410-km间断面在松辽盆地—渤海一带,以及长白山火山西南和东北方向存在明显的下陷区;另外,在阿巴嘎及阿尔山也有小范围的下陷区.所有这些下陷区,均与地表新生代火山活动区/拉伸区有很好的对应关系,表明这些地表构造与深部热物质上涌有关.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