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物质平衡

物质平衡

物质平衡的相关文献在1982年到2022年内共计419篇,主要集中在石油、天然气工业、地球物理学、地质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73篇、会议论文25篇、专利文献155419篇;相关期刊166种,包括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极地研究、科学技术与工程等; 相关会议21种,包括2015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2012年全国煤层气学术研讨会、第29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等;物质平衡的相关文献由1135位作者贡献,包括李忠勤、谢自楚、刘时银等。

物质平衡—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73 占比:0.24%

会议论文>

论文:25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155419 占比:99.74%

总计:155817篇

物质平衡—发文趋势图

物质平衡

-研究学者

  • 李忠勤
  • 谢自楚
  • 刘时银
  • 丁永建
  • 姚檀栋
  • 王宁练
  • 王怒涛
  • 蒲健辰
  • 李治平
  • 丁明虎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张志敏
    • 摘要: 冰川反照率指冰川表面反射辐射能量与入射辐射能量的比值,是连接冰川表面能量平衡与物质平衡的纽带,可作为冰川表面物质平衡变化的指示因子。目前,采用冰川反照率估算年际物质平衡的反照率法,已经在阿尔卑斯山、喜马拉雅山脉和青藏高原内陆等冰川上都取得了显著成果,该方法数据获取简便、时空分辨率高,能用于某条冰川物质平衡的估算,也可用于大中尺度的冰川研究。
    • 刘启楠; 鹿克锋; 伍锐东
    • 摘要: 为避免水驱气藏产出污水排海而引起海洋污染问题,开展了水驱气藏回注能力评价技术研究:以物质平衡为基础,确定不同气水界面和饱和度分布下的可注入总量;建立井筒管流模型,确定不同注入量下的摩擦阻力、井底流压,预测注入泵压的变化趋势;提出了回注指标优化图版,可快速优化回注井的瞬时注入量。研究成果已初步应用于靶区首次污水回注试验,单井日注水规模达100~250 m^(3),回注总量为1.06×10^(4) m^(3),有效避免了地区的环境污染问题。
    • 薛婷; 吉雨; 成良丙; 吕昌盛; 杨永兴; 兰正凯
    • 摘要: 动态储量及水体能量作为含水气藏开发过程中的2个关键参数,目前的研究方法及求解方式均基于物质平衡原理,且参数获取及求解过程较为繁琐。以水驱气藏物质平衡原理为基础,建立水驱气藏物质平衡数学理论模型,并引入新的水体能量参数,结合气水两相相渗曲线,在动态储量和水体强度为未知数的条件下,得到累计产气量与累计产水量的关系式,建立了求解动态储量及水体能量参数的最优化模型。实例分析表明:利用本文模型能够较为快速地同时计算出动态储量与水体能量参数;与4种经典方法对比,绝对误差与相对误差均较小,且避免了地层压力测试及水侵量计算过程。敏感性分析表明,随着水体能量的逐渐增大,气藏动态储量逐渐减小,表明了水封气对动态储量的影响较为明显。研究成果为水驱气藏开发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 崔祥斌; 郝彤; 稂时楠; 赵博; 肖鹏; 艾松涛; 蔡轶珩; 刘艳; 赵文轲; 邢治瑞; 许奔; 董晟; 罗坤
    • 摘要: 雷达冰川学是通过冰雷达(也称无线电回波、探冰雷达、穿冰雷达等)探测,测绘极地冰盖冰厚、冰下地形、冰盖内部冰层(等时层)分布及其扰动等,进而研究冰盖底部环境和过程、冰层年代、冰流运动和冰盖动力学的一门年轻的学科,能够用于推断冰盖演化和气候变化,评估冰盖稳定性、物质平衡和对海平面上升的影响。20世纪50年代,无线电回波在冰内的强穿透性被首次发现,直接推动了冰雷达探测技术的发展。此后,冰雷达被广泛用于南北极冰盖的观测和研究。1983年,Bogorodsky等人出版了名为《Radioglaciology》的专著,系统阐释了雷达冰川学的概念、原理和观测研究进展。2014年和2019年,国际冰川学会(IGS)以Radioglaciology为主题,分别在美国堪萨斯大学和斯坦福大学组织了两次大型的雷达冰川学学术研讨会,进一步推动了雷达冰川学学科的发展。
    • 方振祥; 王宁练; 李想; 张玉杰; 邰雪楠
    • 摘要: 基于MODIS温度产品,着重分析了2000-2020年格陵兰冰盖夏季表面温度和表面融化范围的年际变化趋势;联合IMBIE(冰盖物质平衡对比实验)数据分析表面温度对于冰盖物质平衡的影响;进一步讨论了大气环流对于格陵兰冰盖表面温度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格陵兰冰盖夏季表面温度和融化范围趋势较为一致,2000年初期呈现出显著的上升趋势,2012年达到峰值,随后波动下降;整个研究阶段北部区域是增温速率最大的区域,高于其他任何区域两倍,东南部和西南部是温度最高的区域却具有最小的增长率;格陵兰冰盖夏季表面温度、融化范围以及物质平衡之间都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同时格陵兰冰盖夏季表面温度每上升1°C,会导致其物质损失增加74.29Gt·a;最后,经过对北大西洋涛动(NAO)和格陵兰阻塞指数(GBI)指数的分析得到,格陵兰冰盖夏季表面温度受到GBI的影响要强于NAO的影响,冰盖夏季表面温度和NAO呈现出负相关(r=-0.64,P<0.05),和GBI呈现出正相关(r=0.77,P<0.05)。
    • 段克勤; 石培宏; 何锦屏
    • 摘要: 在全球变暖背景下,亚洲高山区冰川正在加速消融退缩。从冰川的物理变化机制,数值模拟冰川变化的过程,是揭示冰川变化机理的关键,也是研究冰川对气候的响应以及预测冰川变化的重要途径,更是应对冰川变化引发水文、生态、和环境效应的重要前提。作为冰川变化研究的前沿方向和热点领域,数值模拟一直是山地冰川研究的核心任务,近年在对亚洲高山区冰川研究中进展迅速。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对山地冰川进行数值模拟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然后简要回顾了近年来亚洲高山区冰川数值模拟的研究现状,最后基于目前的研究与认识,提出我国在冰川数值模拟研究的薄弱环节并进行了展望和设想。本文可为建立、发展冰川数值模型,尤其是亚洲高山区山地冰川数值模拟研究提供基础知识和参考。
    • 侯姗姗; 王宁练; 李志杰
    • 摘要: 冰川融水是高加索重要的淡水资源,对区域农业灌溉、水利发电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Landsat影像和Sentinel影像对的相干系数图,结合GLIMS冰川编目以及WGMS冰川物质平衡资料,研究了1960-2020年高加索山地冰川变化的时空格局。研究结果表明,2020年高加索山共分布有冰川1 912条,总面积(1 087.36±66.44)km^(2)。1960-2020年冰川面积共计萎缩(587.36±98.66)km^(2)[(35.07±5.89)%],年均萎缩率达到(0.58±0.10)%·a。1960-1986年、1986-2000年、2000-2020年高加索冰川的面积萎缩率分别为(0.44±0.20)%·a、(0.66±0.77)%·a和(0.96±0.31)%·a,表明近60年以来高加索冰川处于加速退缩状态。对物质平衡资料的分析结果显示,近60年来高加索山脉的Djankuat和Garabashi冰川均处于强烈的负平衡状态,并在2000年后物质亏损明显加速。对气候资料的分析结果则表明气温的加速上升是近几十年来高加索山地冰川加速退缩的主要原因。
    • 王泽民; 周春霞; 张保军; 耿红; 刘勇; 钱懿德; 刘明亮; 吴双
    • 摘要: 冰架是南极冰盖物质损失的主要出口。南极冰架动态变化和物质平衡的研究对揭示南极地区的气候变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从表面融化、冰流速、前缘崩解、底部融化和物质平衡五个方面入手,对近些年来南极冰架变化监测的研究进展进行梳理和归纳总结,综述了它们的观测方法、观测结果、机制分析及当前面临的问题。极地观测卫星和现场观测网络的发展、冰架多维度综合分析及数值模拟研究的推进,将有助于进一步揭示冰架变化因子之间的耦合作用及其演变机制,为全球增温影响南极冰盖/冰架的物理机制研究及其变化预测提供重要依据。
    • 毕晓明
    • 摘要: 物质平衡法是中高渗气藏气井进行生产动态预测的常用方法,该方法不适用于低渗致密气藏。以气井拟稳定状态流动时的二项式产能方程为基础,采用动态数据校正的方式,对物质平衡法进行了改进。具体方法为:直接采用气井实测的产气量与压力点求取二项式产能方程系数,通过回归方程系数与地层压力间的关系,把物质平衡法中固定的二项式产能方程转换成动态的二项式产能方程,从而能够体现低渗、致密气藏气井的生产动态特征;将原来由3个方程组成的物质平衡法,改进成由二项式产能方程、定容封闭气藏物质平衡方程、井筒管流方程、二项式产能方程系数A经验方程、产能方程系数B经验方程共5个方程组成。应用区块的实际数据检验表明此方法是可行的,改进物质平衡法充分体现了开采对象的动态特点,提高了低渗、致密气藏中气井的动态指标预测精度。
    • 何隆孟; 熊雅婷; 冯浩; 喻振文; 吴磊; 朱轩轩; 顾哲明
    • 摘要: 目的:应用整体自显影定量技术(QWBA),比较单次和重复多次给药后大鼠体内的组织分布情况,以指导人体放射性物质平衡试验设计.方法:按15 mg ? kg-1剂量,分别灌胃给予雄性Long-Evans(LE)大鼠0,7和14次的非放射性标记药物VPS-01(qd)24h后单次灌胃给予100 μCi/15 mg?kg-1的[14C]VPS-01(分别定义为0+1,7+1和14+1给药组);于给予放射性标记药物后的3,24,168和504 h每组处死1只大鼠,收集尸体并立即冷冻.使用大型冰冻切片机(Leica CM3600 XP)切片,适当处理后使用磷显像技术获得切片中各组织和感兴趣区域的放射性强度.结果:采用3种不同方式给药后总放射性均广泛分布于各组织中,VPS-01和/或其相关代谢产物与黑色素存在结合的现象.与0+1给药组比,7+1给药组中大鼠各组织放射性浓度及暴露量均显著降低;据大鼠组织暴露量估算的人体单次口服[14C]VPS-01可给予的最大放射性剂量从61.6增加到611 μCi.14+1给药组大鼠的组织放射性浓度和暴露量更低,但与7+1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具有组织共价结合导致体内消除缓慢的药物在物质平衡试验中易引起人体放射性暴露量高,如先重复给予受试者数次非放射性标记药物,待人体内达到稳态后单次给予14C-标记药物,可显著降低受试者辐射暴露、加大人体放射性剂量可选择范围并增加循环血液中放射性浓度而易于代谢产物的鉴定.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