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中和抗体

中和抗体

中和抗体的相关文献在1986年到2023年内共计1149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基础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61篇、会议论文46篇、专利文献39315篇;相关期刊270种,包括生物技术通讯、中华流行病学杂志、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等; 相关会议29种,包括2016年第六届全国药物毒理学年会、第五届中国兽药大会(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药品学分会2014年学术年会、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生物制药学分会暨中国微生物学会兽医微生物学专业委员会联合学术论坛)、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公共卫生学分会第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三次学术研讨会等;中和抗体的相关文献由3460位作者贡献,包括王月明、廖化新、袁晓辉等。

中和抗体—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661 占比:1.65%

会议论文>

论文:46 占比:0.11%

专利文献>

论文:39315 占比:98.23%

总计:40022篇

中和抗体—发文趋势图

中和抗体

-研究学者

  • 王月明
  • 廖化新
  • 袁晓辉
  • 刘欣欣
  • 宋高尚
  • 沈江卫
  • 蔺皓
  • 邹国宝
  • 郭光华
  • 魏颖颖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摘要: 在魔幻的2021年,多重背景交杂,商业世界发生了太多变化。一方面,疫情影响了生活的每个角落,环球同此凉热。所幸,国产新冠特效药终于面世。从发现新冠病毒到药物研发,整合团队、建立平台,单克隆中和抗体安巴韦单抗/罗米司韦单抗的诞生仅用了不到两年时间,可谓神速。清华大学医学院教授张林琦形容团队的战斗力,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
    • 徐希彬; 李涛
    • 摘要: 为杜绝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宁化镇农业综合服务站当地的各种传染疾病的蔓延,其中最有效、最经济的方式就是进行疫苗接种,让动物自身产生抗体,从源头抵抗病毒的感染。近些年以来,有一部分的猪群虽然接种过各种各样的疫苗,但是如果猪群不能获得足够的特异性中和抗体,仍然会出现各种疾病的感染,导致免疫失败。对此,此次研究主要分析了为何猪群会出现免疫失败.
    • 孙厚民; 李陆梅; 祝洪伟; 陈玉霞; 孙鹏; 楚电峰; 范根成
    • 摘要: 为了解山东省青岛市猫疱疹病毒Ⅰ型(FHV-1)的流行情况,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共采集猫眼鼻拭子样本218份,提取样本DNA后利用PCR方法进行FHV-1核酸检测,共检出阳性样本22份,阳性率为10.1%(22/218)。宠物救助站猫的FHV-1阳性率(16.7%)略高于其他来源猫,2~6月龄幼猫的FHV-1阳性率(13.6%)略高于成年猫(7.0%),成年公猫阳性率(7.3%)稍高于成年母猫(6.7%),但各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2021年3月采集的60份猫血清进行了FHV-1中和抗体检测,共检出阳性样本40份,抗体阳性率为66.7%。结果表明,青岛市猫群中存在一定的FHV-1流行,抗体保护水平不高,应加快国产FHV-1相关疫苗的研制,及时对猫进行免疫预防。
    • 武华; 孟利佳; 阴雅洁; 乔思娜; 倪维玲; 陈立功; 侯绍华; 徐倩倩; 董世山
    • 摘要: 为了预防和应对新型鸭呼肠孤病毒引起的综合疾病,本研究利用分离到的新型鸭呼肠孤病毒,制备了具有良好中和活性的高效价IgY。中和试验结果显示:三免后第14天抗体滴度达到峰值,而后趋于平稳(>26),且添加CpG和IL-2分子佐剂的组别提取的IgY比未添加分子佐剂的组别中和滴度提高约3倍;将抗体注入SPF鸡胚进行攻毒保护试验,结果显示中和组的保护率最高,预防组的略高于治疗组的,且CpG组所提取的IgY预防效果(83%)和治疗效果(75%)最佳。本研究提取的高效价IgY能应用到临床防控中,可有效预防及治疗新型鸭呼肠孤病毒病。
    • 葛燕梅; 韩建香; 姬文莉; 高大庆; 童华诚
    • 摘要: 目的评估成人接种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疫苗后SARS-CoV-2 IgM、Ig G和中和抗体的形成情况。方法选取接受SARS-CoV-2疫苗接种的成人80名(疫苗接种组),检测疫苗接种完成后7 d内和第14天的血清SARS-CoV-2 IgM抗体、IgG抗体及中和抗体水平。以未接种SARS-CoV-2疫苗的健康成人80名作为对照组。按年龄和性别分别分组分析。结果疫苗接种组接种结束后第14天,血清SARS-CoV-2IgM抗体、IgG抗体及中和抗体阳性率分别为37.5%、98.8%和95.0%,IgM或IgG抗体的假阳性率为3.8%,中和抗体假阳性率为8.8%。男性SARS-CoV-2中和抗体阳性率高于女性(P0.05)。接种第14天的血清SARS-CoV-2 IgG抗体水平显著高于接种7 d内(P=0.007),血清SARS-CoV-2 IgM抗体和中和抗体水平2个时间点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接种第14天的血清SARS-CoV-2 IgG抗体、中和抗体阳性率比较,接种7 d内均较低(P0.05)。结论成年人完成SARS-CoV-2疫苗接种2周后,SARS-CoV-2 IgG抗体的阳性率可达95.0%,中和抗体阳性率可达86.2%。
    • 邹辉鑫; 杜伟鹏; 闫彬; 翟素平; 梁军
    • 摘要: 目的分析健康人群接种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灭活疫苗后抗体水平的变化趋势。方法选取2021年2月16日至8月17日该院接种SARS-CoV-2灭活疫苗医护人员146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68例,女78例,采用磁微粒化学发光法检测特异性IgM、IgG和中和抗体,采用χ^(2)检验和t检验进行比较。结果疫苗接种前,特异性IgM、IgG和中和抗体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接种后60 d特异性IgM、IgG和中和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6.4%、93.1%、89.0%;接种后90 d特异性IgM、IgG和中和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5%、90.4%、90.4%;接种后120 d特异性IgM、IgG和中和抗体阳性率分别为4.1%、86.3%、87.6%;接种后180 d,特异性IgM、IgG和中和抗体阳性率分别为0.0%、82.1%、91.7%。在疫苗接种后180 d,IgG和中和抗体阳性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21,P=0.036)。男性在不同时间点的中和抗体竞争率明显低于女性(P0.05);年龄分组中,30~<40岁年龄段中和抗体阳性率最高,为96.5%,50~60岁年龄段中和抗体阳性率最低。结论接种疫苗后,SARS-CoV-2特异性IgM会在机体内存在一段时间,但是IgG和中和抗体会持续存在,疫苗接种能够达到诱导机体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免疫的目的。
    • 刘青; 余晓红; 张立俊; 楼爽; 贾兴旺
    • 摘要: 2、目的观察医护人员接种新冠疫苗后产生针对S蛋白的中和抗体,及针对核酸阴性的疑似病例的补充检测的IgM、IgG抗体的情况,评价SARS-CoV-2病毒疫苗免疫效果及相关抗体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20年12月至2021年2月我院接种新冠疫苗的医护人员62名作为接种疫苗组,同期未接种疫苗的健康体检医护人员27名作为未接种疫苗组,2020年2月至6月来我院复诊的新冠肺炎康复患者为疾病对照组。采用两种酶联免疫法试剂检测3组血清中新冠病毒中和抗体滴度水平,两种化学发光试剂检测3组血清中新冠病毒抗体IgM和IgG水平,并分析4种方法的抗体结果。结果(1)接种疫苗组a~d4种方法的阳性率分别是91.94%、88.71%、22.58%、93.55%;未接种疫苗组4种方法阳性率均为0;疾病对照组用a和b方法阳性率均为100%。(2)疫苗接种组根据接种第二剂后的抽血时间分为0~30d和31~60d两组。疫苗接种0~30d组a方法检测的滴度水平与接种后有无症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与年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和c的滴度水平与性别、年龄、接种后有无症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d方法的滴度水平和年龄、接种后有无症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和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疫苗接种31~60d组中4种抗体的滴度水平与性别、年龄、接种后有无症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疫苗接种组0~30d和31~60d两组,4种方法检测的抗体水平在两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和抗体阳性率接近文献报道;接种疫苗后,IgM和IgG有阳性,比率不同。大规模接种疫苗后,血清学抗体检测的临床应用受到限制。疾病对照组康复患者的自然免疫效果优于疫苗接种。
    • 赵林(编译)
    • 摘要: SARS-CoV-2变异体Omicron或Pango谱系B.1.1.529携带多个具有高度传染性和部分中和抗体(nAb)逃逸能力的刺突突变。接种疫苗的个体表现出对重症疾病的保护作用,这通常归因于疫苗引发的细胞免疫。研究人员在具有不同SARS-CoV-2感染史、mRNA疫苗接种3次的医务人员(HCW)中研究了T细胞和B细胞对B.1.1.529的免疫情况。
    • 艾洁; 陈火英; 刘洪波(指导)
    • 摘要: IL-33是细胞因子IL-1家族新成员。组织损伤或坏死后,IL-33表达增加并被释放到细胞外,作用于表达ST2受体的各种免疫细胞“敲响警钟”,发挥免疫调节作用。IL-33与过敏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性疾病和肿瘤等炎症相关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并在维持组织稳态、炎症消除及组织损伤修复中发挥重要作用,是潜在的治疗靶点。本文将重点介绍IL-33中和抗体及对IL-33具有调控作用的药物研究进展,并对药物按照作用机制进行归类,以期为进一步研发针对IL-33的新型药物提供方向。
    • 徐婧玥
    • 摘要: 自2019年12月,由新型冠状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引起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迅速在全球暴发,是迄今为止全球最大的公共卫生事件。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截止2022年2月24日,全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感染人数已达4.2亿,死亡人数超过540万,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安全。随着德尔塔(Delta)、奥密克戎(Omicron)等变异毒株及无症状感染者的出现,对疾病的早期诊断及疫情防控工作提出着巨大的挑战。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