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牛肝菌

牛肝菌

牛肝菌的相关文献在1986年到2023年内共计673篇,主要集中在园艺、轻工业、手工业、植物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67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402篇;相关期刊148种,包括致富天地、菌物学报、贵州科学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2011年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分会学术年会暨全国食品科学与工程博士生学术论坛、管产学研助推食品安全重庆高峰论坛、第九届全国食用菌学术研讨会、云南省热带作物学会第七次代表大会暨2009年学术年会等;牛肝菌的相关文献由1177位作者贡献,包括何明霞、刘静、张春霞等。

牛肝菌—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67 占比:39.67%

会议论文>

论文:4 占比:0.59%

专利文献>

论文:402 占比:59.73%

总计:673篇

牛肝菌—发文趋势图

牛肝菌

-研究学者

  • 何明霞
  • 刘静
  • 张春霞
  • 王文兵
  • 施洋
  • 纪开萍
  • 曹旸
  • 纪光燕
  • 高锋
  • 杨天伟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邓雅元; 游金坤; 华蓉; 王娟; 杨璐敏; 孙达锋
    • 摘要: 以3种大宗野生牛肝菌(黑牛肝菌、黄牛肝菌、红乳牛肝菌)和3种大宗人工栽培食用菌(杏鲍菇、猴头菇、灵芝)为原料,对其基础营养成分进行测定分析,包括水分、灰分、蛋白质、脂肪、总糖、膳食纤维、氨基酸。结果表明,所选6种食用菌具有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低、富含丰富的氨基酸和矿物质等特点,所选野生牛肝菌与栽培食用菌在基础营养成分上并无明显差距,品种间各具特点。
    • 李雨鑫
    • 摘要: 野生食用牛肝菌种类繁多,且分布范围广。野生食用牛肝菌被食用后,可为人体提供丰富的营养物质,如多糖、多酚、黄酮、甾体及萜类化合物等,发挥有效的抗氧化、抑菌以及抗肿瘤的功效,食用与药用价值均较高。做好甾体及萜类化合物等的生物活性成分分析和药食用价值研究对于发掘野生食用牛肝菌的作用具有积极的意义。本文综述了野生食用牛肝菌的生物活性成分及药食用价值的研究进展,以期为野生食用牛肝菌的深加工和资源深度开发提供参考。
    • 摘要: 2022年1月7~18日,美国FDA网站更新了进口预警,其中对我国4批次金针菇产品实施了自动扣留,其预警项目为李斯特菌;另有一批次茯苓产品因标签错误也被实施自动扣留。1月11~18日,台湾地区食药署发布边境查验不合格食品名单,其中涉及6批次干猴头菇产品,重量从420~6400千克不等,不合格原因为克美素含量超标(0.35~0.78 mg/kg),产品被退运或作销毁处理。1月25日,据欧盟食品饲料类快速预警系统(RASFF)消息,欧盟通报我国出口干牛肝菌产品不合格。通报国为德国,通报原因为胺菊酯(0.31±0.16 mg/kg)。
    • 陈凤霞; 杨天伟; 李杰庆; 刘鸿高; 范茂攀; 王元忠
    • 摘要: 牛肝菌作为一种著名的野生食用菌,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和经济价值。牛肝菌种类繁多,不易区分,建立一种有效、快速、可信的种类鉴别技术,可为牛肝菌提高品质提供一种方法。本研究采集云南不同地区7种野生牛肝菌共计683株,获取样品中红外光谱和紫外光谱,分析不同种类牛肝菌平均光谱图特征。基于多种预处理组合(SNV+SG,2D+MSC+SNV,1D+MSC+SNV+SG,MSC+2D)的单一光谱数据结合两种特征值提取法(PCA,LVs)构建了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与随机森林算法并结合数据融合策略对牛肝菌进行种类鉴别,有一定的创新性。结果表明:(1)中红外光谱和紫外光谱的不同种类牛肝菌平均光谱吸收峰差异较小,吸光度具有细微差异。(2)合适的预处理可提高光谱数据信息,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和随机森林算法模型的中红外光谱数据和紫外光谱数据最佳预处理组合为2D+MSC+SNV,SNV+SG,2D+MSC+SNV,1D+MSC+SNV+SG。(3)单一光谱模型中,中红外光谱模型优于紫外光谱模型,中红外光谱最佳预处理组合2D+MSC+SNV的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模型正确率训练集99.78%,验证集99.12%;随机森林模型正确率训练集93.20%,验证集99%。(4)数据融合策略提高了分类正确率,低级融合的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模型训练集和验证集正确率为100%,99.12%。随机森林模型训练集和验证集正确率为92.32%,99.14%。(5)随机森林算法中级数据融合Latent variable(LVs)正确率为训练集92.76%,验证集96.04%;中级数据融合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CPA)正确率为训练集97.15%,验证集100%。(6)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中级数据融合(LVs)正确率为训练集100%,验证集99.56%;中级数据融合(CPA)训练集和验证集正确率均能达到100%。基于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和随机森林算法结合数据融合策略对牛肝菌进行种类鉴别,鉴别效果理想。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中级数据融合(CPA)可作为一种低成本高效率的牛肝菌种类鉴别技术。
    • 宋世锋
    • 摘要: 进入夏天,吃菌的季节又到了。鲜美的菌子吸引了很多食客的目光,但菌子的种类很多,有些菌物甚至有毒,俗称红葱的兰茂牛肝菌就是有毒菌类中有名的一种。随着网购的发展,红葱开始销售到更广泛的地区,一些不熟悉这种菌物的人买来食用,引发了中毒事件。最近有位网友吃红葱中毒,被送入ICU接受了两天的血液透析才慢慢康复。专家表示,红葱这类菌物中毒引起幻觉只是很少的事例,更多是造成头痛、恶心、肠胃炎等问题,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而且不清楚是否存在长期损害,不是一件“好玩”的事。中科院昆明植物所专家杨祝良表示,在该所最新发布的《云南常见毒菌(毒蘑菇)2022版》中,已经将红葱列入了毒菌的范畴,建议对其不采集、不收购、不加工、不食用!
    • 摘要: 经常会看到一组词“蘑菇菌蕈”,很想把四者之间的关系,弄清楚,到现在也是稀里糊涂。松露是菌?松茸是蘑还是菇?牛肝菌、黄牛肝菌、鸡枞菌、鸡油菌、干巴菌、珊瑚菌、茶树菇、松树蘑、口蘑,还有木耳、地衣。云南人统称它们为“菌子”。这很像一个族群里的亲属,她二舅的弟妹的三姨夫之类。算了,不清楚就不清楚吧。
    • 马青诏(文摄影)
    • 摘要: 从五六月云南进入雨季开始,一直到九月底,云南人的餐桌上就少不了一样美味——野生菌。野生菌火锅、牛肝菌炒饭……街上的餐馆也适时推出与野生菌有关的应季菜品。野生菌成为云南人餐桌上的常客,源于云南复杂的地形地貌。云南森林资源丰富,雨热同期,林区温暖潮湿,正适宜真菌生长。独特的立体气候、复杂的自然条件,使得云南野生菌的种类丰富多样。
    • 郭磊; 阚欢; 范方宇; 刘云
    • 摘要: 牛肝菌是具有极高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的肉质大型真菌.目前,牛肝菌保鲜与功能成分研究薄弱、资源加工利用程度低及高附加值产品少等问题,严重制约我国牛肝菌产业的健康发展.围绕对牛肝菌营养价值、保鲜技术及在医药、食品行业中应用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阐述,进一步探索牛肝菌产业发展的新途径,以期为牛肝菌的精深加工及新产品的开发提供有益参考.
    • 陈凤霞; 杨天伟; 李杰庆; 刘鸿高; 范茂攀; 王元忠
    • 摘要: 本研究对云南不同部位牛肝菌进行重金属污染和膳食风险评价.采用ICP-MS法测定我国云南9种牛肝菌中Cd、As、Pb含量,分析其不同部位含量特征.运用单因子污染指数与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评价牛肝菌重金属污染情况,目标危害商数法评价牛肝菌食用健康风险.研究发现:牛肝菌Cd、Pb、As含量均有不同程度超标,重金属的富集可能与部位、种类、产地有关.Cd含量最高为20.89 mg/kg,Cd是牛肝菌主要的重金属污染源,在综合健康风险中占据主导位置.差异性分析表明,大部份相同种类相同部位不同产地牛肝菌重金属含量具有显著性差异;来自同一市区的相同种类牛肝菌样品重金属含量无显著性差异.不同种类、不同部位的污染程度均有差异.大部分牛肝菌三种重金属Pi>1,综合污染指数显示,轻度污染与重度污染的样品较多,研究结果旨在为资源的开发利用与消费者合理膳食提供借鉴.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