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烟草黑胫病

烟草黑胫病

烟草黑胫病的相关文献在1984年到2022年内共计421篇,主要集中在植物保护、农作物、工业经济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72篇、会议论文14篇、专利文献84778篇;相关期刊97种,包括植物医生、中国烟草科学、现代农业科技等; 相关会议12种,包括中国烟草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中国烟草学会农业专业委员会植物保护学组会议等;烟草黑胫病的相关文献由1133位作者贡献,包括方敦煌、肖炳光、李永平等。

烟草黑胫病—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72 占比:0.32%

会议论文>

论文:14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84778 占比:99.66%

总计:85064篇

烟草黑胫病—发文趋势图

烟草黑胫病

-研究学者

  • 方敦煌
  • 肖炳光
  • 李永平
  • 童治军
  • 奚家勤
  • 李梅云
  • 李淑君
  • 陈学军
  • 刘刚
  • 薛超群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胡骞予; 蔡永占; 韩小女; 符宗伟; 刘舜; 杨祖恒; 雷蕾; 陈小龙; 方宇; 余磊; 黄飞燕
    • 摘要: 【目的】探究健康与感染黑胫病烟株根际土壤的细菌群落结构差异,为该病害的早期预防或生态调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健康烟株与感染黑胫病烟株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差异。【结果】健康和患病烟株根际土壤样品中细菌OTU数分别为4 763个和4 653个。感染黑胫病烟株根际土壤OTU总数较健康烟株菌根际土壤减少2.31%,特有OTU数减少3%。与健康烟株根际土样相比感染黑胫病烟株根际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水平明显下降。患病烟株根际土壤的Shannon、ACE和Chao1指数分别较健康植株降低了3.05%、21.29%、15.23%。同时,感染黑胫病烟株与健康烟株根际土壤细菌菌群落的优势物种显著不同,感染黑胫病烟株根际土壤中拟杆菌门(Bacteroidota)和粘球菌门(Myxococcota)相对丰度减少59.13%、20.38%;厚壁菌门(Firmicutes)、Methylomirabilota相对丰度分别增加了34.17%、117.19%。属水平上,在健康烟株根际土壤样本中为优势菌属的类诺卡氏菌属(Nocardioides, 4.99%)在感染黑胫病烟株土壤样本中未检测到。【结论】烟草植株根际土壤中细菌群落结构改变及物种多样性降低是烟草黑胫病发生的重要特征。
    • 方宇; 白涛; 刘冬梅; 韩小女; 刘舜; 王瑞宝; 郭永升; 陈小龙; 王柄权; 程凌寒; 黄飞燕; 余磊; 蔡永占; 刘佳妮
    • 摘要: 【目的】为改善云南烟区植烟土壤微生态环境及从土壤生防菌筛选等角度防治烟草黑胫病提供基础数据及理论依据。【方法】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健康与患病烟株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结果】健康烟株根际土壤(ZCTY)和患病烟株根际土壤(HJTY)真菌OTU数分别为1809和1479个,同时ZCTY的OTU数、特有OTU数分别是HJTY的1.22、1.62倍,且HJTY中的真菌物种量、丰富度和多样性显著降低,ACE、Chao1和Shannon指数较ZCTY分别降低了31.87%、30.47%和0.68%;同时,优势种属中的Soilcoccozyma、镰刀菌属(Fusarium)、Spiromastix和青霉属(Penicillium)在两组间存在显著差异,较ZCTY相比,HJTY中的Soilcoccozyma、镰刀菌属和青霉属相对丰度分别增加了177.06%、54.32%和144.27%,而毛壳菌属(Chaetomium)等有益菌属显著减少,且Spiromastix是HJTY的特有菌属;烟株根际土壤真菌群落与土壤理化因子(pH、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变化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其中油壶菌属与有机质、碱解氮均呈显著负相关,镰刀菌属与碱解氮呈显著正相关,Soilcoccozyma与pH呈显著负相关,与速效钾呈显著正相关,Plectosphaerella与碱解氮、有效磷呈显著负相关,而青霉菌属与碱解氮、有效磷呈显著正相关,外瓶柄霉属(Exophiala)与有机质呈显著正相关。【结论】烟株根际土壤真菌多样性、丰富度的降低及群落结构的改变是烟株患黑胫病后的重要指征之一,其中镰刀菌属、被孢霉属(Mortierella)、青霉属等相关病原菌及腐生菌显著增加,毛壳菌属等有益菌属显著减少,且根际土壤真菌群落受到土壤微生态环境中生物因子和非生物因子的共同影响。
    • 杨应美; 卢灿华; 罗朝旺; 苏家恩; 吴德喜; 夏振远
    • 摘要: 【目的】获得抗烟草黑胫病效果较好的生防菌,并研究其对根际土壤中病原菌和微生物群落的影响。【方法】采用土壤微生物诱集法分离植烟土壤中的微生物,结合平板拮抗和温室盆栽试验筛选烟草黑胫病生防菌,利用16S rDNA序列分析法鉴定,通过MGB探针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烟草根际土壤中疫霉菌孢子数,借助Illumina高通量测序平台分析烟草根际土壤中细菌和真菌的群落结构多样性。【结果】从20份土壤样品中共分离出土壤细菌120株,获得了抗烟草黑胫病效果较好的2株芽孢杆菌79-14和05-1506,其抑菌率分别为76%和72%,防效分别为64%和76%;施入芽孢杆菌79-14和05-1506后,烟草根际土壤中疫霉菌孢子数分别为3.02×10^(4)和8.13×10^(3)个/g,均比对照降低了2个数量级;芽孢杆菌79-14和05-1506提高了烟草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物种丰度和多样性,但降低了其细菌群落物种丰度和多样性;烟草根际土壤细菌群落中,优势类群主要是变形菌门、放线菌门和厚壁菌门等,变形菌门和拟杆菌门相对丰度高于对照,放线菌门相对丰度低于对照;烟草根际土壤真菌群落中,优势类群主要是子囊菌门、壶菌门和被孢霉菌门等,子囊菌门、罗兹菌门和担子菌门相对丰度高于对照,壶菌门和被孢霉菌门相对丰度低于对照。【结论】筛选到抗烟草黑胫病效果较好的芽孢杆菌79-14和05-1506,它们降低了烟草根际土壤中疫霉菌孢子数量,改变了烟草根际土壤细菌和真菌的优势种群比例,提高了烟草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的多样性和丰富度,但降低了其细菌群落物种丰度和多样性,对烟草黑胫病的防控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田阳阳; 王军伟; 胡阳; 曹洋川; 杨进飞; 朱学伟; 杨毓玲; 刘迎龙
    • 摘要: 为了分析玉溪市典型烟区烟草黑胫病的发生动态与烟草疫霉遗传分化的关系,选用6条具有多态性的RAPD随机引物对玉溪市新平县和澄江市不同地理来源、海拔高度、寄主品种的164株烟草疫霉菌进行PCR扩增,利用NTSYS软件以UPGMA对扩增结果进行聚类分析,构建遗传系统树状图谱。结果表明:在0.84相似水平上,这些菌株可分为6组,其中146个菌株聚集在Ⅰ组,占89.02%,其他5组总和仅占10.98%,这说明新平县和澄江市的烟草疫霉在遗传上具有高度同源性,分化差异较小;供试菌株的群体基因型划分与地理来源没有直接关系,但与海拔高度、烟草品种有一定的关联。因此,通过种苗或其他工具使内部病菌频繁交流可能是导致少数病菌分化差异较大的原因之一。
    • 徐丹阳; 杨鹏; 杨章明; 甘勇; 陈寿明; 杜晓; 梅运鹏; 姚峰; 安德荣
    • 摘要: 烟草黑胫病与烟草根黑腐病俗称“双黑病”,近年来,在黄淮、武陵秦巴烟区,特别是陕西、四川、河南等省有逐年加重之势,渐成为影响烟草生产的主要病害。目前以微生物菌剂为代表的生物农药在防治烟草“双黑病”中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也是当前绿色防治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但大量、不同方面的研究仍较为分散和凌乱。本文系统论述了近10a来烟草黑胫病及烟草根黑腐病防控研究概况,特别是对芽孢杆菌生物农药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分析与展望。芽孢杆菌由于其低毒无污染、抗菌谱广、抑菌活性物质种类多等特点而受到关注,且在烟草大田生产中已有多种芽孢杆菌投入使用。对于“双黑病”的防治,芽孢杆菌生物农药的应用潜力巨大。
    • 何明川; 王志江; 谢永辉; 詹莜国; 柯昌磊; 李微杰; 张忠; 吴国星
    • 摘要: 为获得对烟草黑胫病(tobacco black shank)具有较好拮抗作用的菌株,从食腐昆虫美洲大蠊Periplaneta americana肠道分离纯化得到1株对烟草黑胫病具有较强抑制作用的D5-8菌株,拟进一步明确该菌株的分类地位,优化其发酵条件并测定其对烟草黑胫病的防治效果。利用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观察及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对D5-8菌株进行鉴定;以细菌发酵液OD600值及对病原菌的抑制率为指标,对其发酵培养基和发酵条件进行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通过室内盆栽试验,明确菌株D5-8对烟草黑胫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经平板对峙试验发现菌株D5-8对烟草寄生疫霉的抑制率达66.80%;通过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特征初步确定菌株D5-8为芽胞杆菌属Bacillus,结合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鉴定菌株D5-8为特基拉芽胞杆菌Bacillus tequilensis;其最适培养基:牛肉浸膏8 g,酵母浸粉5 g,麦芽糖10 g,蒸馏水1000 mL;最佳的发酵条件为温度28°C、初始pH 6、转速210 r/min、装液量30 mL、接种量2%、培养时间60 h、光照时间4 h;盆栽试验结果表明,发酵条件优化后D5-8发酵液(10^(8) cfu/mL)对烟草黑胫病的保护防效和治疗防效可达66.89%和53.72%,均高于原始发酵液的61.84%和51.83%。研究结果为特基拉芽胞杆菌D5-8生防菌剂的开发及其对烟草黑胫病的防治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 李江林; 李宏江; 李昊熙
    • 摘要: 烟草黑胫病由烟草疫霉菌引起,发病率高,危害严重,是困扰我国烟草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本研究采取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针对烟草疫霉菌特有的半胱氨酸蛋白酶基因PpCys45设计了4条引物,在PCR仪中对贵州省收集的2个烟草疫霉菌菌株的DNA进行检测,在普通水浴锅中对感染黑胫病的烟草组织进行检测。结果表明,2个菌株的DNA均可以通过LAMP反应产生绿色荧光,感染黑胫病的烟株根部组织和茎基木质部组织也可以直接通过LAMP反应产生绿色荧光。由此得出,本研究针对烟草疫霉菌特异的致病因子半胱氨酸蛋白酶开发的LAMP体系,利用普通水浴锅就可以直接针对感染黑胫病的烟株组织完成检测反应,为该病害在基层站点的检测提供了方便。
    • 蔡毅; 鄢敏; 胡万波; 朱冉志; 冯涛; 张丹丹; 陈佛源; 刘勇
    • 摘要: 为了有效控制烟草根茎病害的发生和危害,通过田间小区试验,分别研究不同药剂对烟草青枯病、烟草黑胫病和烟草根黑腐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不同药剂均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烟草根茎病害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对于烟草青枯病,解淀粉芽孢杆菌的防效最佳,相对防效在70%以上,其次是中生菌素;对于烟草黑胫病,当发病较轻时,拜耳卓润和哈茨木霉菌有一定防效,相对防效在34%以上,但随着病情的加重,防治效果一般;对于烟草根黑腐病,枯草芽孢杆菌的防治效果最佳,相对防效达70%以上,其次是哈茨木霉菌。
    • 孟祥佳; 刘洋; 黎妍妍; 许汝冰; 李传仁; 周燚; 孙正祥; 李锡宏
    • 摘要: 【目的】明确烟草-荞麦轮作对烟草黑胫病防治及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调控作用,为利用烟荞轮作缓解烟草连作障碍及烟草黑胫病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湖北省恩施市宣恩县烟草黑胫病发生较重的连作烟田为试验地点,设烟草-烟草-烟草(连作)和烟草-荞麦-荞麦-烟草(轮作)2个处理,通过计算田间病情指数评价烟荞轮作对黑胫病发生的影响;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烟荞轮作下烟草根际黑胫病菌数量的变化;运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分析烟荞轮作对烟草根际微生物丰富度、多样性及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烟草移栽后45、60、75和90 d,轮作田烟草黑胫病病情指数分别为2.57、18.03、24.93和75.88,与连作田相比分别下降35.59%、36.22%、46.53%和11.52%;轮作田烟草根际黑胫病菌孢子数量分别为1.05×104、2.19×104、5.25×105和1.32×105个/g,与连作田相比分别降低43.55%、86.81%、95.73%和-43.86%。与连作相比,轮作提高了烟草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的丰富度和多样性,轮作田细菌的Sobs、Shannon和Chao1指数分别上升23.70%、6.38%和24.32%,真菌的Sobs、Shannon和Chao1指数分别上升24.51%、16.57%、41.17%。在门水平上,轮作田中有益细菌门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ota)、绿弯菌门(Chloro-flexi)、酸杆菌门(Acidobacteriota)的相对丰度分别较连作田提高6.58%、17.79%和38.22%,有益真菌门子囊菌门(As-comycota)、壶菌门(Chytridiomycota)的相对丰度分别较连作田提高20.47%和420.22%;在属水平上,烟荞轮作显著增加了芽孢杆菌属(Bacillus)、慢生根瘤菌属(Bradyrhizobium)、念珠菌固体杆菌属(Candidatus_Solibacter)、鞘氨醇单孢菌属(Sphingomonas)、芽单胞菌属(Gemmatimonas)和沙壤土杆菌属(Ramlibacter)等有益细菌的丰度,显著减少了致病菌劳尔氏菌属(Ralstonia)的丰度。【结论】烟荞轮作可有效降低田间烟草黑胫病病情指数和根际黑胫病菌数量,提高烟草根际真菌和细菌的群落丰富度和多样性,增加烟草根际多种有益菌的丰度,对改善土壤微生态环境、缓解连作障碍具有积极作用,具有较广的推广应用前景。
    • 何明川; 施春兰; 魏聪聪; 曾舒泉; 兰明先; 唐萍; 王志江; 伍显录; 陆光钰; 谢永辉
    • 摘要: 【目的】从美洲大蠊肠道筛选获得对烟草黑胫病病原菌具有拮抗作用的拮抗菌株,明确拮抗菌株的分类地位、优化其发酵条件及测定其对烟草黑胫病的室内防治效果,为烟草黑胫病的生物防治提供菌种资源。【方法】以美洲大蠊肠道为材料,利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及平板对峙法筛选对烟草黑胫病具有拮抗作用的菌株,根据形态特征、生理生化、16S rDNA和gyrB基因序列分析对拮抗菌株进行鉴定;以细菌发酵液的OD_(600)为指标,对拮抗菌株发酵培养基及发酵条件进行单因素及正交试验;通过室内盆栽试验测定拮抗菌株对烟草黑胫病的防治效果。【结果】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从美洲大蠊肠道分离得到200株细菌,经平板对峙法筛选得到对烟草黑胫病具有较强拮抗作用的菌株MC2-1,其抑菌带宽为8.00 mm,平均抑菌率为62.87%。结合菌落形态、生理生化及16S rDNA和gyrB系统发育进化树分析结果,鉴定菌株MC2-1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其最适培养基配方为:牛肉浸膏8 g/L,酵母浸粉5 g/L,麦芽糖10 g/L;最佳培养条件为:接菌量10%、装液量30 mL、培养基初始pH 7、转速180 r/min、培养温度36°C、培养时间60 h;优化后的培养基和发酵条件菌液浓度(OD_(600)分别为2.72和2.81)均显著高于原始培养基和发酵条件的菌液浓度(OD_(600)分别为2.31和2.56)(P<0.05);盆栽试验结果显示,优化后菌株MC2-1对烟草黑胫病的平均防效为63.92%,显著高于优化前的53.72%。【结论】优化后的方案可提高菌株MC2-1的菌体量,并增强对烟草黑胫病的防治效果。菌株MC2-1具有开发成为烟草黑胫病生防菌的潜力。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