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点火能量

点火能量

点火能量的相关文献在1983年到2022年内共计251篇,主要集中在公路运输、能源与动力工程、安全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74篇、会议论文17篇、专利文献72340篇;相关期刊110种,包括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煤矿安全、爆炸与冲击等; 相关会议17种,包括中国内燃机学会第六届青年学术年会、2014年兵器工业失效分析学术年会、2009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等;点火能量的相关文献由550位作者贡献,包括张红光、王超、王道静等。

点火能量—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74 占比:0.24%

会议论文>

论文:17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72340 占比:99.74%

总计:72531篇

点火能量—发文趋势图

点火能量

-研究学者

  • 张红光
  • 王超
  • 王道静
  • 刘凯
  • 刘贞堂
  • 李军
  • 魏民祥
  • 严传俊
  • 华东旭
  • 张俊杰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沙朝; 魏民祥; 胡晓生; 吴昊; 杨佳伟
    • 摘要: 为了研究点火参数对L275E二冲程点燃式煤油机爆震的影响,利用试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点火提前角与点火能量对煤油发动机在爆震燃烧时性能的影响,以及点火提前角为30°BTDC~36°BTDC时,缸内爆震燃烧反应速率与点火提前角为34°BTDC时,不同曲轴转角缸内压力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当点火提前角为34°BTDC,点火能量为39.49 mJ时,出现轻微爆震,发动机功率为7.3 kW,燃油消耗率为611.5 g/(kW·h),动力性与经济性较好,增大点火能量对爆震强度的增幅不大,适当增大点火能量有利于煤油机的稳定运行。通过数值模拟得到在发生爆震燃烧的时刻,爆震燃烧出现在远离火花塞的壁面位置,且其位置随着曲轴转角变化而改变,进而导致爆震时压力振荡。
    • 赵懿明; 刘毅飞; 杨振欣; 张传彪; 许张归; 张欣; 周庄红; 李雯娟; 曹卫国
    • 摘要: 为了探明点火能量大小对煤尘爆炸火焰传播规律的影响,以褐煤粉为研究对象,采用哈特曼管在不同点火能量大小下对质量浓度为500 g/m^(3)的煤尘爆炸的火焰传播行为进行了实验研究.以高速摄影记录火焰传播过程,并通过数形结合的方法处理得到火焰前锋阵面传播距离和传播速度,以此来评估点火能量对火焰传播的影响.实验中煤尘爆炸火焰向管口和管底两个方向传播,管口方向火焰喷出管后在管口上端形成蘑菇云状火焰,管底方向火焰相较于管口方向传播速度较慢;3 J,5 J,8 J点火能量下,管口方向火焰前锋阵面最大传播距离分别为0.341 m,0.48 m,0.525 m,火焰传播速度分别在78.7 ms,62.3 ms,52.1 ms达到速度最大值4.72 m/s,5.91 m/s,5.48 m/s;管底方向火焰相较于管口方向火焰出现时间滞后,3 J,5 J,8 J点火能量下分别在140 ms,20 ms,10 ms时出现火焰,火焰前锋阵面传播距离随能量增大而增加,速度最大值分别为-1.625 m/s,-1.725 m/s和-1.75 m/s,均小于管口方向.实验结果表明,点火能大小对煤尘爆炸的火焰传播行为影响显著,同等条件下点火量能越大,火焰传播距离越远,传播速度越快,所造成的危害也越大.
    • 沈凯; 陈泓; 徐子顺; 杜家坤; 张振东
    • 摘要: 为了清晰地观察缸内的状态,采用配备光学玻璃缸套的单缸发动机.粒子图像测速技术(PIV)用于对进气道高滚流改造进行量化评价,相比原始进气道,滚流比为原来的1.67倍.点火能量从65 mJ增加到300 mJ,在无油喷射状态下,高能点火的电弧更长,但长电弧有被短路的可能.长电弧持续时间更长,峰值面积约为普通点火的4倍.研究了点火能量和滚流强度在不同过量空气系数下对燃烧稳定性、稀燃极限和燃烧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高能点火能使稀燃极限的过量空气系数扩大0.2,而高滚流能使燃烧循环变动降低50%.在微观层面上,火焰变动存在显著差异.高能点火较大的火焰变动有助于初始火核的形成和火焰的传播.累积放热时刻(MFB 50-90)这段时间内稳定的火焰对整体燃烧稳定性起主导作用,是高能点火能扩大稀燃极限的重要原因.
    • 占文锋; 罗亨波; 陈泓; 李钰怀; 杜家坤
    • 摘要: 基于一台单缸汽油发动机,设计了主动预燃室系统,试验了预燃室混合气状态对燃烧及排放的影响,通过对比不同点火能量的火花塞点火和预燃室点火,明确预燃室射流点火对燃烧过程影响机理.结果表明:随着预燃室内喷油量的增加,颗粒物数量(PN)排放增加;预燃室内浓混合气能改善燃烧相位、加快燃烧速度,提高点火性能,但预燃室内当量比附近的混合气有更大的节油潜力.当全局过量空气系数Φ_(global)小于1.4时,预燃室点火燃油消耗率恶化;当Φ_(global)大于1.4时,预燃室改善热效率的能力开始凸显.当预燃室中燃油量占总循环油量的分数为2%时,预燃室点火能将稀燃极限扩展至Φ_(global)为2.1,在Φ_(global)为1.8时总指示热效率达到48.5%的最大值.
    • 张坤; Valiev Damir
    • 摘要: 针对微尺度细管内火焰传播问题,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点火能量和壁面热损失对火焰传播模式的影响.数值模拟中观察到熄火现象和低速稳定传播的火焰,但并未观察到爆燃向爆轰转变.在以二维管道高度和初始已燃区长度构成的坐标图中,低速稳定火焰传播模式呈现半岛形,具有上、下两个熄火极限,其中熄火下极限位于由初始点火区域面容比决定的双曲线上方.对于低速稳定火焰传播模式,火焰尖端的传播速度与层流火焰速度较为接近.火焰面前方的气体几乎静止,火焰面后方有一个回流区,已燃气体向闭口端运动.
    • 伏军; 张爱国; 孙振鹏; 吴磊
    • 摘要: 以157FMI汽油机由进气道喷射改为缸内直喷过程中的技改关键技术之点火能量为切入点,以火花塞关于气缸轴线对称的位置为喷油器喷射点,90°CA BTDC开始喷油,喷油持续期为20°CA,分别选取点火能量30,40,50,60和70 mJ展开点火能量对其燃烧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点火能量由30 mJ增加至70 mJ时,缸内温度、压力、放热率、累积放热量等有所增加,点火能量对缸内燃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火焰生成阶段,在其他参数一定的条件下,缸内温度分布和NO分布基本不受影响.
    • 方伟; 赵省向; 张奇; 金大勇
    • 摘要: 利用5L爆炸装置开展了铝粉粉尘爆炸实验,研究了两种不同规格微/纳米铝粉在不同点火能量、粉尘浓度下的爆炸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点火能量增大,铝粉爆炸极限范围变大,相同的点火能量下,纳米铝粉比微米铝粉具有更大的爆炸极限范围;两种铝粉均在浓度为500g/m3、约1.2倍化学当量比浓度时具有最大的爆炸压力和压力上升速率峰值;微米铝粉中加入10%左右的纳米铝粉,可以获得最大爆炸压力和压力上升速率,分析认为纳米铝粉的加入改善了体系的反应活性,提高了粉尘爆炸剧烈程度.
    • 周树艳; 林峰; 靳越峰; 朱征宇
    • 摘要: 研究了电晕点火控制系统在天然气发动机上的应用,重点介绍了电晕点火的原理、电晕驱动器的控制方式、电晕控制系统信号流.通过对驱动器相关参数的标定优化,促进电晕放电的形成且最小化电弧形成的几率,得到了更高点火能量,达到更高燃烧效率.
    • 尚永锋; 刘少华; 冯天杰; 康峻瑀
    • 摘要: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CFM56系列发动机展现了优秀的可靠性和经济性,但在面对高高原机场海拔高、空气稀薄,常导致高高原运行的飞机出现点火悬挂、点火失败的故障.为了更好地改善高高原运营航班的点火成功率,本文对影响点火故障的因素展开研究,结合高原环境对雾化效果产生的影响以及索特尔平均直径SMD(Sauter Mean Diameter)的经验公式,量化分析喷射压力和燃烧室背压对雾化效果的综合性影响.最后结合影响点火成功的因素,提出了通过推迟供油点火时机、增加启动燃油供应等方法提高点火成功率的建议,为高高原机场运行的航空发动机提供参考.
    • 刘小东
    • 摘要: 统计发现,7,8月以及12月至次年1月是粉尘爆炸高发月份。这主要是因为,夏季空气潮湿,金属粉尘容易受潮,爆炸危险性增加;而冬季空气干燥,木材和食品粉尘不易团聚悬浮粒径小、活性增大,点火能量降低,易积累热量引起爆炸。尤其2014年8月2日导致146人遇难的江苏昆山特别重大铝粉尘爆炸事故后,“粉尘爆炸”这个相对陌生的专业名词进入公众视野。此后,全国对粉尘爆炸隐患进行了颇为系统的治理,粉尘爆炸事故得到较为有效的控制。然而,粉尘爆炸事故具有突发性,易造成群死群伤和高额经济损失。企业应根据粉尘爆炸事故的特点和规律做好粉尘爆炸的防范措施。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