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灌水次数

灌水次数

灌水次数的相关文献在1979年到2022年内共计156篇,主要集中在农作物、农业工程、园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49篇、会议论文7篇、专利文献3532篇;相关期刊100种,包括排灌机械工程学报、果农之友、现代农业科技等; 相关会议7种,包括第十七次全国小麦栽培科学学术研讨会 、中国热带作物学会2014年年度会议、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等;灌水次数的相关文献由439位作者贡献,包括李瑞奇、李雁鸣、王振华等。

灌水次数—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49 占比:4.04%

会议论文>

论文:7 占比:0.19%

专利文献>

论文:3532 占比:95.77%

总计:3688篇

灌水次数—发文趋势图

灌水次数

-研究学者

  • 李瑞奇
  • 李雁鸣
  • 王振华
  • 余四平
  • 田文仲
  • 郭天财
  • 冯伟森
  • 高海涛
  • 何新林
  • 刘战东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摘要: 1土壤气体环境番茄根系的生长发育与土壤中的气体环境密切相关。土壤气体中氧的减少和二氧化碳的增多,能影响番茄种子的发芽、根的生长和根对养分的吸收。土壤气体存在于土壤颗粒的间隙内,正常的土壤颗粒和间隔的比例大约是1颐1。理想的土壤结构是团粒结构,可以使土壤中保持一定比例的气体。设施内的灌水一般在土壤水分还较多时就灌,灌水次数也较频繁,容气量较低,为使灌水后也能保持20%以上的空气,需要改进土壤结构。孔隙率和含水量除影响容气量外,也影响土壤气体组成,一般是CO_(2)浓度比大气中高,而O_(2)浓度比大气中低,当土壤间隙小、水分多时能使CO_(2)浓度剧增和O_(2)浓度大量减少。
    • 张桂林; 喻黎明; 李莎莎; 苏倩; 周赟; 崔宁博; 余兴娇
    • 摘要: 为探究压力补偿灌水器水力性能和抗堵塞性能,以华维节水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压力补偿灌水器为试验件,测试并评价了11种入口压力(50~350 kPa)下水力性能和3种不同浓度浑水(3、5 g·L^(-1)和7 g·L^(-1))下抗堵塞性能。结果表明:在压力补偿弹片结构和环形迷宫流道结构的共同作用下,灌水器均匀度高、压力补偿性强,流态指数0.006,补偿区间110~350 kPa,起调压力50 kPa,其相对流量随着灌水次数的增加呈波动性减小;灌水器堵塞率随灌水次数的增加呈上升趋势。经过40次灌水后,3、5、7 g·L^(-1)浓度浑水条件下,灌水器的堵塞率分别达到20.8%、29.2%和52.1%,灌水器的抗堵塞性能随浑水浓度增加而逐渐降低,当泥沙浓度为5 g·L^(-1)和7 g·L^(-1)时,堵塞率显著上升,而在泥沙浓度3 g·L^(-1)条件下,抗堵塞性能良好,且有效使用时间可延长29.73%~41.89%。研究成果对压力补偿灌水器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 王福生; 戎文杰; 干家欣; 童琦媛; 翁明皓
    • 摘要: 小麦作为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占据了我国北方大量的农业用水量,而随着全球气候变化以及不断增长的人口,小麦灌溉用水以及水资源短缺成为了一大关键问题。本文通过在中国知网上收集文献进行Meta分析以研究不同灌水次数对于小麦产量的影响,研究收集了68组数据,结果表明,随着灌溉次数的增加,小麦的产量会随之增加,对比仅浇越冬水(W1),浇越冬水和拔节水(W2)使小麦产量增加了13.10%,浇越冬水、拔节水和开花水(W3)使小麦产量增加了20.03%。本文的研究表明,合理的灌水次数能够显著提高小麦的产量,本文建议小麦的灌水可以选越冬期、拔节期和开花期这3个阶段进行。
    • 张立勤; 崔云玲; 崔增团; 张举军; 万伦
    • 摘要: 研发和推广应用高效节水技术是提升扬黄灌区制种玉米产量、支撑制种玉米产业增效和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为了给建立制种玉米水肥一体化技术模式下的科学高效灌溉制度提供科学依据。在甘肃扬黄灌区滴灌水肥一体化条件下,研究了不同灌溉定额和灌水次数下制种玉米的产量表现和水分利用效果。结果表明,灌溉定额从2250 m3/hm2增加到3000 m3/hm2时,制种玉米增产幅度达33.84%,但灌溉定额高于3000 m3/hm2并继续增大时增产效果不明显,生育期耗水量增加,水分利用效率降低明显。灌水次数从10次增加至20次时,制种玉米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均呈降低趋势,灌水次数多于15次并继续增加时,制种玉米减产显著。灌水次数和灌溉定额之间不存在互作效应。在灌溉定额偏低条件下,增加灌水次数会造成制种玉米严重减产。当生育期灌溉定额为3000 m3/hm2、灌水次数为10次时,折合产量较高,为7386.9 kg/hm2,较其余处理增产-2.77%~93.58%;水分利用效率最高,为17.83 kg/(mm·hm2),较其余处理提高5.32%~78.30%;种植纯收益较高,为29683.6元/hm2,较其余处理增加-511.8~20675.4元/hm2;产投比最高,为3.03,较其余处理增加0.07~1.38。可见,灌水10次、灌溉定额为3000 m3/hm2时灌溉水利用效果相对优化。
    • 李金峰; 刘骏; 杜立丰; 张金霞; 简俊涛; 刘广成
    • 摘要: 北方冬小麦区水资源匮乏,研究减少灌水次数对不同小麦品种氮素积累转运和产量的影响,为节水小麦优质高产栽培模式不断完善提供理论依据.2019-2020年在豫北小麦高产区以5个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漯麦26、商麦167、泉麦29、郑品麦25、新麦35),设置3个灌水处理(越冬水、越冬水+拔节水、越冬水+拔节水+灌浆水),测定氮素积累量、氮素转运量、耗水量、水分利用效率、产量及产量构成要素.结果表明,减少灌水次数,使小麦营养器官中氮素积累量和氮素转运量显著降低,不同品种小麦的土壤供水量均显著增高、总耗水量均显著减少、水分利用效率先增高后降低,不同品种小麦的成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及产量均不断降低.在不同灌水次数处理下,小麦品种商麦167的产量均为最高.因此,只有充分了解不同小麦品种的节水特性,才能在稳定小麦产量的基础上,不断减少灌溉量.
    • 韩建; 祖士永; 刘红星; 邓凤梅; 李晓静
    • 摘要: 为探究灌水次数对优质小麦品种产量及水分利用效应的影响,选用两个中、强筋小麦品种(中筋麦:中麦122;强筋麦:津农7号),在大田条件下设置3种灌水处理(W2:冬水+拔节水+开花水;W1:冬水+拔节水;W0:冬水),研究了不同的灌水次数对中、强筋小麦品种籽粒产量及其构成因素、蛋白质产量的影响,并探讨了协调中强筋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及产量的适宜灌水次数.试验结果表明,减少灌水次数籽粒产量显著下降,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减少灌水同时,能够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和籽粒蛋白质含量.
    • 王贺; 姚振刚; 任红晓; 郭佳; 党风梅; 刘环环; 冯立辉
    • 摘要: 石家庄市藁城区小麦生产中灌溉水次数是影响小麦产量的主要因素之一.石家庄市是资源型缺水的典型地区,为了充分利用水资源,增加小麦产量,设计并进行小麦灌水次数试验研究.试验采取了2个限水模式设计,明确不同限水条件下小麦品种的节水抗旱性、丰产性、稳产性、综合抗逆性和适应性等主要性状,为品种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2019-2020年度冬小麦平均分蘖和次生根较上一年度偏多,群体发育明显多于常年,同时由于4月22~23日出现倒春寒天气,此时正值试验区小麦孕穗和抽穗的关键时期,造成试验区小麦品种出现冻害,穗粒数明显少于常年,但灌浆期间气温偏高、降水偏多对小麦灌浆十分有利,千粒重明显高于常年.参试的32个节水小麦品种,生育进程差异不大,均可在藁城区正常生长和成熟.大部分品种的穗粒数、千粒重、最终产量差异不显著;32个参试品种表现最差的是藁优5766,无论是春浇一水还是春浇二水产量上表现都不佳,尤其是抗寒性方面表现较差;表现最好的是河农6119,无论是春浇一水还是春浇二水亩产都在600 kg以上,在抗旱性、丰产性、抗冻性方面优于其他品种,因此该品种适合在本区进一步推广示范.
    • 郭振清; 刘添; 张敏; 徐东娜; 安浩军; 姚红英; 李清瑶; 蔡瑞国
    • 摘要: 为明确不同生态环境下减少灌水次数对冬性强筋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冬性强筋小麦品种农优3号和中麦998为材料,分别在冀中北生态区的徐水区和冀东生态区的昌黎县进行大田试验,设3个灌水次数处理(CK:越冬水+拔节水+开花水;W2:越冬水+拔节水;W1:越冬水),研究了不同灌水次数对冬性强筋小麦叶面积系数、干物质积累、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灌水次数减少,两个供试小麦品种孕穗期叶面积系数呈下降趋势,W1处理显著低于其他处理;减少灌水次数导致2个冬性强筋小麦地上部的干物质积累量显著降低,而对收获指数的影响因品种而异,其中农优3号收获指数呈上升趋势,而中麦998以W2处理最大。减少灌水次数使冬性强筋小麦有效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显著降低,导致产量显著降低。灌水次数减少造成冬性强筋小麦籽粒容重和蛋白质含量提高,稳定时间延长,但湿面筋含量和沉降值下降。本研究条件下,徐水点农优3号的产量较高,而昌黎点中麦998的产量较高;相同灌水处理下,同一品种在昌黎点的品质指标优于徐水试验点。综上,在河北冬性强筋小麦种植区可以选用灌越冬水和拔节水协调其籽粒产量和品质。
    • 郭双双; 姚艳荣; 张敏; 李清瑶; 付陈陈; 徐东娜; 史金平; 蔡瑞国
    • 摘要: 为探究春季灌水次数对冀东平原强筋小麦籽粒淀粉含量及其理化特性的影响,选用中麦998和津农7号2个强筋小麦品种,分析了3个灌水次数(W_(0)春季不灌水;W_(1)拔节水;W_(2)拔节水+开花水)对强筋小麦籽粒淀粉含量及其组分含量、热力学特性、糊化特性和晶体特性的影响,并对淀粉组分与淀粉理化特性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春灌拔节水(W_(1))显著提高了2品种的支链淀粉和总淀粉含量,中麦998提高了9.88%,8.45%,津农7号提高了9.35%,6.34%;且春灌拔节水(W_(1))时产量较高,仅次于W_(2)处理。随灌水次数增加,2个品种的高峰温度、糊化焓先上升后下降;但峰值粘度和稀懈值以W_(0)处理最高,糊化时间先上升后下降,最终粘度和糊化温度存在品种间差异,中麦998先上升后下降,而津农7号呈上升趋势;晶体强度和相对结晶度先上升后下降。相关分析表明,直链淀粉含量与谷值粘度呈显著正相关;支链淀粉含量与高峰温度、终止温度、糊化焓、糊化温度、糊化时间、相对结晶度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与峰值粘度、稀懈值呈极显著负相关。综上所述,本试验条件下,春灌拔节水可以有效提高强筋小麦支链淀粉含量、总淀粉含量及籽粒产量,进而影响淀粉理化特性;与直链淀粉相比,支链淀粉含量与淀粉理化特性更密切相关。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