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潘金莲

潘金莲

潘金莲的相关文献在1979年到2022年内共计1258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电影、电视艺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57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278篇;相关期刊605种,包括中国新闻周刊、文学教育、当代人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中国明代文学学会(筹)第八届年会暨2011年明代文学与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等;潘金莲的相关文献由1054位作者贡献,包括庄明峰、赵秀忠、鲍鹏山等。

潘金莲—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257 占比:81.84%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7%

专利文献>

论文:278 占比:18.10%

总计:1536篇

潘金莲—发文趋势图

潘金莲

-研究学者

  • 庄明峰
  • 赵秀忠
  • 鲍鹏山
  • 黄亚明
  • 侯会
  • 傅憎享
  • 刘桂秋
  • 卞继卜
  • 朱星
  • 罗振宇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关键词

    • 孙超; 吴佳
    • 摘要: 潘金莲和傅彩云是中国章回小说中非常特异的两个“女性形象”。她们具有反叛男权社会的共同气质言行,泼辣狠毒、工于心计,通过展现女性身体魅力获取男性宠爱,并以此为资本追求性爱享受。这些气质言行与一贯温柔贤淑的传统“女性形象”背道而驰,有力打破了男权意识下惯常的“女性形象”塑造。潘金莲和傅彩云在生存空间及对两性态度上有明显差异。潘金莲囿于狭窄的家庭空间,而傅彩云则在家庭空间与公共社交空间跳进跳出;潘金莲的异性交往体现为无目的的纵欲,傅彩云则是追求女性独立的性解放。这些差异不仅传示出各自时代的性别压迫,也体现出“女性形象”在章回小说中由晚明至近代的历史演进。
    • 马芳芳
    • 摘要: 《水浒传》中详述和略述的人物大概有数百个,但所写的女性形象不足九十个。作品通过对女性的爱情和婚姻的说明,反映了当时女性所处的社会地位,体现了作家本身对女性的看法。本文以潘金莲为例,通过潘金莲来了解在以男性英雄人物为主的《水浒传》中,为数不多的女性的婚姻爱情生活,进一步体会在当时男权社会的大背景下女性在爱情、在婚姻中的地位以及他们爱情婚姻生活的真实状态。
    • 张蒲荣
    • 摘要: 鲁迅深刻洞彻现代中国之“闷”并成功找到艺术排解方式,《呐喊·自序》把艺术家心理之消极情绪——“铁屋子”之闷,与中国现代命运起来,找到了一条具有启蒙意义的排解方式;欧阳予倩以“热心”书写潘金莲的冷清之闷,将传统的伦理故事讲述成社会问题,试图通过“女性解放”释放时代之闷;曹禺抱定“悲悯”情怀,用“心灵的艺术”奏响反封建与个性解放的主题,让“郁热”雷雨里疯狂挣扎的人们,归于平静沉着。《潘金莲》的“冷清”与《雷雨》的“郁热”,是鲁迅“铁屋子”之闷在各自时代语境中的“重现”,欧阳予倩和曹禺发扬五四启蒙精神,继续着鲁迅式“呐喊”。
    • 柳春林
    • 摘要: 2019年江苏省苏州昆剧院新排创作的新版《潘金莲》,这出戏原本传承自上海昆剧院的刘异龙老师和梁谷音老师,我们在老师们原来版本的基础上,根据《义侠记》的内容重新整理、改编而自成一体,整出大戏分为《嫁夫惊丑》《游街重逢》《戏叔别兄》《挑帘裁衣》《捉奸投毒》《显魂杀嫂》六折。我主攻丑,有幸在2012年第一届文化部主办的“当代昆曲名家收徒传艺工程”中拜昆曲名丑刘异龙为师。刘老师饰演的西门庆被昆剧界誉为“活西门庆”。在老师原汁原味传承给我西门庆的表演后,我联想到自己前几年也曾演绎过武大郎的《游街》一折,所以在这出《潘金莲》中,我想挑战一下自己,想在剧中分饰两角——武大郎和西门庆。
    • 吴滨洋; 文霜
    • 摘要: 《安娜·卡列尼娜》中的安娜和《水浒传》中的潘金莲这两个人物形象是中外文学史上极富代表性的具有强烈反抗精神的女性代表,本文从比较文学主题学理论这一研究视角入手,分别从形象、题材、母题、情境几大方面对安娜和潘金莲这两个人物进行对比分析,旨在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更好地理解两部作品中的人物,把握其内在联系性,为中外其他文学作品形象的对比研究提供新思路。
    • 高昕
    • 摘要: 潘金莲和庞春梅作为《金瓶梅词话》中的两个重要人物,二者的骂语独具特色,其中大骂和联骂尤为突出。两种骂语不仅能够塑造金、梅二人和受骂者,还能够推进情节和展现整体结构,并侧面反映出明代中后期社会的文化特征。
    • 吴滨洋; 文霜
    • 摘要: 《安娜·卡列尼娜》中的安娜和《水浒传》中的潘金莲这两个人物形象是中外文学史上极富代表性的具有强烈反抗精神的女性代表,本文从比较文学主题学理论这一研究视角入手,分别从形象、题材、母题、情境几大方面对安娜和潘金莲这两个人物进行对比分析,旨在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更好地理解两部作品中的人物,把握其内在联系性,为中外其他文学作品形象的对比研究提供新思路.
    • 刘绍义
    • 摘要: 在《水浒传》中,身背两条人命的杀人犯武松,只被判了个“脊杖四十,剌配二千里外”。这样的判决,在杀人偿命的古代,的确有点轻了。到底是宋代法律如此,还是有人徇私舞弊?的确,西门庆、潘金莲这样的恶棍淫妇,古今都会被万人唾骂,也算是罪有应得了。但他们作的恶、造的孽,应该由法律来判决,武松是没有权利要他们命的。宋代的法律当然也是如此,擅自复仇杀人,刀伤二命,肯定要判死刑。
    • 邵丽光
    • 摘要: 《金瓶梅》描写了大量的"帘子"意象,其中,围绕潘金莲所展开的三次"帘下"场景描写,生成了潘金莲叙事的"起、转、收",表现出重要的情节"节点"意义,呈现了潘金莲叙事命运的转折,刻画了潘金莲的人物性格,见证了人物叙事身份的转换.作者围绕"帘子"意象所选用的"除""收""下""放"等一系列动词,在叙事单元构建、人物心理描写等方面体现了独特的叙事功能.
    • 汪强
    • 摘要: 自从武松打虎之后,武大郎也着实跟在后边风光了几天,左右邻居没有不敬重他的,如花似玉的潘金莲一日三餐把他服侍得妥妥当当的。可惜好景不长,没过多久,武松出差去了,据说这一出去就得三年五栽,街头上的那些泼皮无赖又开始拿他寻开心,公然在光天化日之下抢他的炊饼,更有那狗杂种西门庆找上门来勾引他的娘子。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