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滤池

滤池

滤池的相关文献在1986年到2023年内共计6328篇,主要集中在建筑科学、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09篇、会议论文52篇、专利文献5767篇;相关期刊203种,包括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机电信息、工业用水与废水等; 相关会议39种,包括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水工业分会全国给水深度处理研究会2016年年会、饮用水安全控制会议暨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水工业分会给水专业委员会第14届年会、2014第九届中国城镇水务发展国际研讨会等;滤池的相关文献由11852位作者贡献,包括叶昌明、王林、邬亦俊等。

滤池—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509 占比:8.04%

会议论文>

论文:52 占比:0.82%

专利文献>

论文:5767 占比:91.13%

总计:6328篇

滤池—发文趋势图

滤池

-研究学者

  • 叶昌明
  • 王林
  • 邬亦俊
  • 王刚
  • 任洪强
  • 孙召强
  • 汪晓军
  • 陆少鸣
  • 张杰
  • 王得刚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孙铭; 蒋锦洲; 蒋红光; 吴晨旭
    • 摘要: 山地水厂地形起伏复杂,水处理构筑物有时需要架空后才能满足工艺要求。文中结合工程实例,对某一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架空滤池的设计介绍,并运用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sap2000整体建模计算,对比分析架空滤池与地面滤池两者的计算结果,重点分析滤池的底板、壁板的受力差异。结果表明架空滤池与地面滤池内力差异较大,实际工程中建议整体建模计算。文中给出合理化建议,为以后类似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 陶珺
    • 摘要: 随着环境要求的提高,污水处理厂排放标准也逐步提高。高效沉淀池与滤池组合工艺广泛作为深度处理设施应用于污水处理厂,以进一步去除生物处理较难去除的TP和SS等污染物。文中通过对某污水处理厂深度处理设施稳定运行一年的运行数据进行分析,研究高效沉淀池与滤池组合工艺对生物处理出水TP去除效果及出水水质情况。结果表明,生物处理出水TP年均值为0.135 mg/L,经过高效沉淀池与滤池组合工艺处理后,出水TP年均值为0.066 mg/L,TP去除率为79.53%。其中,高效沉淀池与滤池的TP去除率分别为50.75%和28.78%。同时,出水TP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Ⅰ类水和Ⅱ类水标准的天数分别为160 d和204 d,占比43.84%和55.89%,出水TP浓度数值的方差为0.017,水质较为稳定。当污水处理厂出水需要排入环境要求较高的水体,或者作为再生水回用有较高的水质要求时,可通过高效沉淀池“混合+絮凝+沉淀”将大部分溶解性正磷酸盐转化成含磷颗粒并去除大粒径颗粒,再通过滤池过滤去除小粒径颗粒,使污水处理厂实现出水TP超低排放。
    • 蒋才芳
    • 摘要: 为寻求滤池小阻力反冲洗系统的设计优化方式,文中介绍了反冲洗气管、反冲洗水池的布置形式,对比分析了各种反冲洗水管布置设计形式,阐述了水厂一、二期滤池共用反冲洗系统时应注意的问题。结果表明:反冲洗气管应架高布置,反冲洗水池应尽可能布置在反冲洗泵边,同时要考虑局部落低;反冲洗水管分叉干管布置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布置方案,滤格边干管也应尽可能架高布置,从而减少水头损失,方便人员检修巡视。
    • 张金康; 蔡言安; 李佶成; 毕学军; 何静
    • 摘要: 以石英砂(QS)滤料为对照组,研究了天然锰矿(MS)滤料对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中残留有机物的过滤去除效能及机理。运行结果表明,QS和MS滤柱对UV 254的去除率分别为3%和20%;对TOC的去除效率为-0.2%和12%。同时,三维荧光光谱显示,QS不能有效降低荧光强度,而MS则降低6.96%;氯消毒实验表明,QS能将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的生成量降低8.18%和18.84%,而MS则分别降低46.9%和71.31%。MS是一种功能性天然材料,污水中常见的阳离子Ca^(2+),Mg^(2+),NH_(4)^(+)对有机物的去除有促进作用,而阴离子却表现出抑制效果,其抑制大小关系为PO_(4)^(3-)>NO_(3)^(-)>SO_(4)^(2-)>Cl^(-)。MS对有机物的控制机理包括,MS对有机物的直接降解过程和MS催化高级氧化降解过程。
    • 李学荣; 姚晓挺; 夏炜; 施淑婷; 吕腾飞
    • 摘要: 浙江省现代化水厂评审标准规定出厂水浑浊度≤0.10 NTU,为保证水质优质稳定,水厂应建立严格的内控指标。沉淀池和滤池决定了后续流程的出水水质,因此,应合理设置沉淀池出水浑浊度的内控指标及调整滤池参数。文章通过混凝搅拌试验和生产性试验,系统地研究了不同原水水质条件下,沉淀池出水浑浊度的合理范围。试验结果表明:沉淀池出水浑浊度应随原水浑浊度变化精细化调整,如:原水浑浊度<1.00 NTU时,沉淀池出水浑浊度<0.20 NTU;原水浑浊度为1.00~5.00 NTU时,沉淀池出水浑浊度为0.30~0.50 NTU。同时,滤池运行时间可由24 h提高至52 h,降低反冲洗频率。通过实际生产发现该指标可节省药剂10%,滤池利用率提高8%~35%。
    • 董聿森; 王涛; 孙拥军
    • 摘要: 气水联合反洗作为反硝化深床滤池反冲洗的核心环节,主要承担滤料的增殖层与截留污染物的洗脱功能,文章通过计算流体力学的手段模拟汽水联合反洗过程中三相流流场流态反应滤床迁移规律,并拟合床层流动理论进行检验,以期为反硝化深床滤池的调试运营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 吕冰倩; 陈方鑫; 张勋; 张青; 董献彬; 张强
    • 摘要: 为了应对日益严格的总氮出水要求,增强市政污水厂应对总氮负荷冲击能力,同时进一步减少污水处理成本,在某市政污水处理厂进行了新型自养-异养协同反硝化滤池设备的脱氮效果中试试验.通过在厂区内新建“自养异养协同反硝化滤池”中试装置,检验了在不投加碳源条件下该装置的工程应用脱氮效果.结果 表明:通过该反硝化滤池的作用,无需外加有机碳源,其中总氮和硝态氮平均出水浓度分别低于5 mg/L和3 mg/L,平均去除率分别为70.3%和72.6%,保证了稳定高效的脱氮效果.
    • 梁俊宇
    • 摘要: 本文围绕城市污水处理工艺展开了讨论,并简单阐述了活性污泥法、MSBR工艺及等离子工艺等较为常见的处理技术,且对深度过滤环节进行了工艺分析,如滤布、活性砂及反硝化三类滤池系统,以供参考.
    • 史永浩; 巢猛; 盛德洋; 刘清华; 张建锋; 王小
    • 摘要: 以广东某净水厂滤池为研究对象,利用超声波液位计推求滤池滤速和反冲洗强度,同时对衡量反冲洗效果的滤料含泥量、滤层截污量和反冲洗排水浊度等指标进行测定,并考察各滤池在不同工作滤速和反冲洗强度以及效果下过滤性能的差异。结果表明:(1)利用超声波液位计记录数据可以实现对滤池滤速和反冲洗强度的推算,相比较只关注初始水位和最终水位的计算方法,该方法在原理上更加准确。(2)通过观察滤池反冲洗期间水位变化情况,发现反冲洗过程中存在未出现单独气冲的情形,建议重新评估其反冲洗进程,以确保滤池按照设计流程完成反冲洗。(3)反冲洗强度会对滤池含泥量和有机物去除效果产生影响,过高的反冲洗强度会导致滤池含泥量过低,减弱滤池生物降解作用、降低有机物去除效果。(4)在滤速和反冲洗强度接近设计值之后,各滤池0.5m/h左右的滤速差异和4L/(m^(2)·s)左右的反冲洗强度差异不会对滤后水浊度产生明显影响。(5)各滤池在当前工作滤速和反冲洗强度下对铁、锰、铝、硅等指标在去除效果上没有显著性差异。
    • 史永浩; 孙东洋; 张怡然; 魏振彦; 李晓岩; 张建锋; 王小; 解跃峰
    • 摘要: 针对北方夏季高温高藻、冬季低温低浊的水源水质特点,以北方某水厂为例,通过分析水厂18个月运行数据及现场中试研究,评估了预臭氧和预氯化强化常规处理工艺的实际应用效果,对比了预臭氧和预氯化强化过滤的差异.结果 表明,该水厂采用预臭氧强化常规工艺结合适当调整混凝剂投量的调节方式,可有效应对原水水质特点,有助于提升滤后水质,保障供水安全.预臭氧和预氯化都具有强化常规净水工艺的作用,但两种预氧化方式具有不同的适宜条件,夏季高温高藻期,预臭氧的强化作用优于预氯化,此时建议采用预臭氧工艺改善出水水质;冬季低温低浊期,预臭氧和预氯化的强化作用没有明显差别,此时建议改用预氯化工艺降低净水成本.预臭氧和预氯化对滤层生物膜的形成影响不同,预臭氧有利于滤层生物膜的形成,这是导致预臭氧条件下滤池水头损失增长较快的主要原因之一,而预氯化后水中仍有较高余氯量,可用于解决滤池生物膜过多而导致的水头损失增长过快的问题.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