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中二叠统

中二叠统

中二叠统的相关文献在2000年到2023年内共计143篇,主要集中在石油、天然气工业、地质学、古生物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42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454935篇;相关期刊60种,包括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沉积学报、沉积与特提斯地质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第十二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等;中二叠统的相关文献由533位作者贡献,包括江青春、谭秀成、张本健等。

中二叠统—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42 占比:0.03%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454935 占比:99.97%

总计:455078篇

中二叠统—发文趋势图

中二叠统

-研究学者

  • 江青春
  • 谭秀成
  • 张本健
  • 文龙
  • 李红
  • 林良彪
  • 柳益群
  • 汪泽成
  • 王兴志
  • 肖笛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陈蟒蛟; 谭开俊; 文龙; 乐幸福; 姚军
    • 摘要: 近年来,在四川盆地中二叠统钻遇孔隙型白云岩储层,获得一批高产井,呈现出良好的勘探前景,但其勘探潜力如何,能否成为四川盆地继安岳气田之后又一个万亿方大气区亟待明晰。通过对烃源岩特征、沉积特征、储集特征以及成藏模式等方面的深入研究认为,中二叠统具备3套优质烃源岩供烃、孔隙型储层发育、封盖条件好的优越成藏条件,发育自生自储型和下生上储型两套成藏组合。中二叠统发育块状孔隙型白云岩储层和孔隙型灰岩岩溶储层,分布面积大,其储集性能和单井测试产量与安岳气田灯影组相当,勘探潜力巨大,是四川盆地下步寻找万亿方大气区的主要层系。
    • 宋金民; 刘树根; 金鑫; 汪华; 范建平; 江青春; 田小彬; 叶玥豪; 李亚; 李智武; 杨迪; 王佳蕊; 罗平
    • 摘要: 通过剖面实测、岩心观察、薄片鉴定、氩离子抛光、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等手段,对四川盆地中二叠统栖霞组和茅口组海泡石的特征、产状、成矿机理以及含海泡石层系源(烃源岩)储(储层)配置新模式进行探讨,旨在丰富对二叠系的认识,促进油气勘探。研究表明,四川盆地中二叠统海泡石为层链状结构的海泡石-坡缕石族黏土矿物,比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主要为层状自生矿物、透镜状和交代生屑状3种赋存状态,多形成海泡石-滑石-燧石的共生矿物组合;大多数海泡石属海相沉积型成因,由火山活动引发的富SiO_(2)流体与较高的碱度(pCO_(2)低、pH值为8~9.5)、中等盐度的海水混合后直接沉淀形成。海泡石吸附和聚集有机质,提升了烃源岩的品质和生烃潜力,使中二叠统含海泡石层系的有机碳质量分数为0.5%~1.5%,平均值为1.16%,生气强度在(10~22)×10^(8) m^(3)/km^(2),为中等烃源岩。海泡石在中-深埋藏期的成岩转化过程中形成大量的有机质孔和黏土微孔,形成优质的非常规储层;同时释放镁离子和水分子,富镁成岩转化水在流体势的驱动下使高部位生屑滩相灰岩发生白云石化,形成优质常规层状白云岩储层,由此形成自生自储和旁(下)生侧(上)储型的新型高效源储配置模式,提升了栖霞组和茅口组的油气勘探潜力。海泡石层系的厚度分布指示四川盆地中二叠世“两台一凹”的构造-沉积格局;距含海泡石层系沉积中心20 km内、含海泡石层系厚度在40~60 m范围内区域为(古)油气藏的有利分布区。含海泡石层系可形成两大类(古)油气藏,即凹陷边缘的旁生侧储型常规层状白云岩油气藏和凹陷内的自生自储型非常规油气藏。中二叠统非常规油气藏最有利勘探区主要在“C”形的通江-元坝-南充-长寿凹陷内;中二叠统常规油气藏最有利勘探区主要沿凹陷以南的广元-江油-遂宁-重庆和凹陷以北的宣汉-阆中-广安-石柱地区呈带状分布。
    • 韩月卿; 韩文彪; 金振奎
    • 摘要: 近期四川盆地二叠系栖霞组获得多项油气勘探突破,如川西北双鱼石区块已发现大型油气藏。然而在实际勘探开发过程中,栖霞组储层段在不同钻井上的气测显示差别很大,且部分井发生失利的情况,说明储层具有很强的非均质性,沉积相作为优质储层的关键控制因素尚需深入研究。针对这一问题,本次研究通过详实的野外露头和大量的薄片鉴定分析,系统梳理了栖霞组不同类型的岩石特征和沉积相类型。本次研究认为,川西地区栖霞组碳酸盐岩按照岩石形态可划分为四种岩石类型:层状灰岩、云斑灰岩、砂糖状白云岩、生物礁灰岩。根据结构分类方案,川西地区栖霞组碳酸盐岩可分为石灰岩和白云岩,其中石灰岩可细分为灰泥石灰岩类、颗粒石灰岩类、礁石灰岩和钙华石灰岩,白云岩可细分为泥粉晶白云岩、细晶白云岩、中粗晶白云岩和白云石胶结物。川西栖霞组主要为一套的弱镶边台地相沉积,包括滩、礁、台洼三种亚相。栖霞组滩相以薄–中层灰泥–亮晶颗粒滩和灰泥颗粒滩为主,在台缘和台内均有发育,高能滩较为少见,以中低能滩为主,且滩体不是连片发育,非均质性较强。台洼是栖霞组最为主要的沉积相类型,其中开阔台洼分布范围最广,岩性以生屑质灰泥石灰岩为主。因滩体分隔使得水体相对局限,Mg/Ca比值升高,使其具有发生中等盐度回流渗透白云岩化作用的条件,从而促进了局限台洼和周缘滩体中的石灰岩发生白云岩化而形成优质储层。
    • 韩月卿; 金振奎; 韩文彪
    • 摘要: 川西地区中二叠统地层主要为碳酸盐岩台地相沉积,中二叠世末发生的东吴运动导致茅口组地层抬升遭受大气淡水淋滤剥蚀,发育表生岩溶古地貌,产生大量的溶蚀孔洞,为储集油气提供良好条件。针对川西地区中二叠统表生岩溶发育规律及控制因素研究认识不清的问题,本文以野外露头、岩心、测井、地球化学等资料为依托,对栖霞组和茅口组的岩溶典型特征进行了详细总结。通过对于岩溶响应特征的统计分析,本文系统总结了岩溶储层在垂向和平面上的发育规律。利用残余厚度法开展了茅口组和栖霞组顶部古地貌形态的精细刻画,将其划分为岩溶洼地、岩溶斜坡和岩溶高地3种地貌单元。通过把钻井放空漏失情况和野外露头岩溶现象进行叠合,认为岩溶洼地最有利于表生岩溶储层的发育。岩溶洼地虽能汇水,但不积水,地表水汇聚后对地层下蚀和侧蚀,有利于岩溶储层发育。经讨论分析得到,川西地区中二叠统表生岩溶储层主要受控于古地貌、沉积间断、岩性和沉积相等因素。本次研究可为川西地区中二叠统表生岩溶储层勘探开发提供地质理论和依据。
    • 缪欢; 王延斌; 国建英; 韩文龙; 龚训
    • 摘要: 为评价吐哈盆地中二叠统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在调研现有测井评价方法的基础上,对比现有测井反演烃源岩地球化学方法的预测结果,优选出适合评价吐哈盆地中二叠统烃源岩地化特征的测井技术,进而完成对吐哈盆地中二叠统烃源岩的评价。评价结果显示:在研究区内,多元回归参数法预测总有机碳含量的应用效果远高于ΔlogR模型及其改进型;镜质体反射率(Ro)与深度和声波时差的拟合效果也优于镜质体反射率与深度之间的拟合;利用生烃潜量与有机碳含量建立的模型预测生烃潜量的效果略高于多元回归参数模型。利用上述模型得到的吐哈盆地中二叠统桃东沟群烃源岩总有机碳含量大于1%,生烃潜量PG主要分布范围为2~6mg/g,为较好—好烃源岩,镜质体反射率主要分布范围为0.5%~1.3%,处于低成熟成熟阶段,其中,台南凹陷烃源岩的有机质丰度高于了墩隆起的烃源岩有机丰度。根据该成果以及研究区的实际情况优选出的烃源岩测井评价模型对类似地区的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 韩月卿; 李双建; 韩文彪; 赵红琴; 刘光祥; 郝运轻
    • 摘要: 近期川东南多口钻井在茅口组一段灰泥灰岩储层实现了油气勘探突破,其作为一种新类型非常规气藏得到了大量关注。为了进一步弄清该区茅一段灰泥灰岩储层的岩石学特征和储层孔隙特征,基于野外和岩心样品,开展了岩石学和储层孔隙表征工作。研究表明:①茅一段主要发育于外缓坡相,灰泥灰岩的总有机碳含量平均值为0.76%~1.1%,平面上自北西向南东呈增大的趋势,与孔隙度变化趋势相似。②茅一段灰泥灰岩储集空间主要包含有机质孔、无机孔和微裂缝三大类,其中有机质孔可分为独立的有机质孔隙、包裹滑石的有机质孔隙和黄铁矿晶间有机质孔隙,无机孔可分为粒间孔、晶间孔、晶体内部溶孔,微裂缝可分为滑石缝、粒缘缝、应力缝;有机质孔在川东南地区茅一段灰泥灰岩储层中并不占主导地位,微裂缝是灰泥灰岩最重要的储集空间。③通过低温氮气吸附、低温CO_(2)吸附、高压压汞实验以及纳米CT扫描联合表征,灰泥灰岩储层孔隙以细颈广体的墨水瓶形孔为主,微孔、中孔、宏孔均有发育,孔径主要分布在0.4~100 nm,跨度范围较大;灰泥灰岩非均质性明显,连通性较差,裂缝对于连通孔隙有重要影响。茅一段灰泥灰岩为一套新类型非常规储层,鉴于其复杂的矿物组成和特殊的孔隙特征,需加强有针对性的酸化压裂技术攻关,从而促进灰泥灰岩储层的油气勘探开发。
    • 刘树根; 文龙; 宋金民; 孙玮; 汪华; 金鑫; 郭海洋; 邓宾; 江青春; 李智武; 丁一; 叶玥豪; 王瀚; 范建平; 杨迪; 李柯然; 田小彬; 罗平
    • 摘要: 受峨眉地裂运动的影响,四川盆地中二叠统发生了较强的构造-沉积分异,形成了“两台一凹”的构造-沉积格局。通过含海泡石(滑石)层系厚度、连井剖面和地震响应特征刻画四川盆地中二叠统的构造-沉积分异,并探讨其油气勘探意义。研究结果表明,自中二叠世栖霞期始,四川盆地就已经开启了北西-南东向的构造-沉积分异。栖一期,通江-苍溪-南充-长寿凹陷(简称通江-长寿凹陷)初步形成,“两台一凹”的构造-沉积格局基本定型;蜀南台地含海泡石(滑石)层系分布面积为9.69×10^(4)km^(2),含海泡石(滑石)层系厚度为0~9.1 m;川东北台地含海泡石(滑石)层系分布面积为3.77×10^(4)km^(2),含海泡石(滑石)层系厚度为0~13 m;通江-长寿凹陷主要呈“C”形的北宽中窄南宽的双喇叭形特征,含海泡石(滑石)层系分布面积为3.75×10^(4)km^(2),厚度为10.3~28.4 m。栖二期,通江-长寿凹陷内外含海泡石(滑石)层系厚度差异不明显,但含海泡石(滑石)层系展布依然为北西-南东向。茅一期,通江-长寿凹陷向南扩展,延续了栖霞期向台内延伸的趋势;蜀南台地向北西扩大,形成川西北-蜀南台地,含海泡石(滑石)层系分布面积为7.79×10^(4)km^(2),含海泡石(滑石)层系厚度为0~45.6 m;川东北台地含海泡石(滑石)层系分布面积为3.94×10^(4)km^(2),含海泡石(滑石)层系厚度为0~53 m;通江-长寿凹陷依然为“C”形的北窄南宽的喇叭形特征,面积为5.79×10^(4)km^(2),含海泡石(滑石)层系厚度为36.3~96.0 m。茅二期,通江-长寿凹陷的“C”形态消失,为北西-南东走向的苍溪-渠县凹陷所取代,但“两台一凹”的构造-沉积格局仍然存在,该凹陷西陡东缓,面积为1.4×10^(4)km^(2),含海泡石(滑石)层系厚度为36.3~53.6 m。中二叠世通江-长寿(生烃)凹陷的发现提升了油气勘探的潜力,凹陷“C”形区带内及周缘地区是中二叠统油气勘探的最有利地区。根据含海泡石(滑石)层系厚度,同时参考栖霞组和茅口组滩相白云岩的分布特征,依据源控论分别确定四川盆地中二叠统栖一段、栖二段、栖霞组、茅一段、茅二段和茅口组油气勘探的最有利区带。栖一段非常规气藏最有利勘探区含海泡石(滑石)层系累计厚度>20 m,主要分布在南江-通江区域、剑阁-蓬溪地区和长寿地区。栖二段常规(白云岩)气藏最有利勘探区主要分布在剑阁-成都-广安地区和威远-綦江地区。茅一段非常规气藏最有利勘探区含海泡石(滑石)层系累计厚度>40 m,主要分布在南江-通江地区、剑阁-蓬溪地区和长寿-綦江地区。茅口组常规气藏的最有利勘探区主要分布在通江-长寿凹陷(茅一期)以北、苍溪-渠县凹陷(茅二期)以南的广元-南部-南充-广安-石柱地区。
    • 李蓉; 苏成鹏; 贾霍甫; 石国山; 林辉; 李素华
    • 摘要: 通过岩心观察、薄片鉴定、阴极发光和地球化学分析等方法,对川西南地区中二叠统栖霞组白云岩特征及成因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栖霞组基质白云岩主要是细—中晶白云岩,其次为粉—细晶白云岩,并伴生少量粗晶鞍形白云石。(2)研究区细—中晶白云岩与同期颗粒灰岩方解石胶结物的稀土配型模式一致,具有现代海水典型稀土配分特征,为半局限水体动荡环境下沉积的颗粒灰岩交代而成;粉—细晶白云岩具有∑REE含量较高、Ce微弱正异常、LREE整体抬升的平坦稀土配型形态特征,为半局限水体安静环境下沉积的泥晶灰岩或粒泥灰岩交代而成。不同类型白云石Fe,Mn元素含量随云化程度加深表现出协同性升高,表明其具有相同成因。(3)研究区沿坡折带发育的生屑滩滩间存在局部蒸发受限环境,形成浓缩咸化海水,发生准同生期回流渗透白云石化作用,主要形成粉—细晶白云岩;早成岩—浅埋藏期峨眉山大火成岩省岩浆活动提供异常高热,高温孔隙水与先期白云岩进一步进行水岩作用,形成细—中晶白云岩,具“雾心亮边”特征;埋藏期深部热液沿裂缝运移,在裂缝和围岩中沉淀出鞍形白云石。生屑滩导致的半局限环境与热源叠加是研究区白云岩形成的关键。
    • 任丽梅; 唐松; 王伟; 梁家驹; 徐平生; 李昱翰; 曾思逊
    • 摘要: 高石梯—磨溪地区是四川盆地中部重要的天然气产区,近年来中二叠统栖霞组勘探获得重大突破,多口探井测试获得高产工业气流,是继上震旦统龙王庙组和下寒武统灯影组之后的又一重要产层。栖霞组气藏单井测试产量差异大,存在低部位产气,高部位产水的现象,气藏不具有统一气水界面,气水关系复杂,气水分布不严格受现今构造控制,表现为构造—岩性气藏。通过对MX117井流体包裹体分析结果表明,栖霞组经历了三期油气充注:第1期液态烃包裹体,温度110~120°C,中—晚三叠世,发育古油藏;第2期,油+少量气包裹体,温度130~140°C,早—中侏罗世,发育古油气藏;第3期,油裂解气+气烃包裹体,温度160~170°C,中—晚侏罗世,发育古气藏。通过对成藏演化史、构造演化史的分析,栖霞组气水分布受油气成藏期古构造和现今构造的共同控制,在古今构造叠合区,构造高部位以气层为主,构造低部位气水层均发育;而对于古今构造迁移区,成藏期古构造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古构造相对高部位栖霞组普遍发育气层,测试获高产工业气流。该研究成果对栖霞组气藏下一步的勘探开发决策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王良军; 李红; 曾韬; 柳益群; 潘磊; 李让彬; 李文厚; 张冬冬; 焦鑫; 杨康; 董杨坤
    • 摘要: 四川盆地中二叠统茅口组白云岩中蕴藏丰富的天然气资源,但是这套白云岩的成因多年来一直存在争议。盆地东部茅口组白云岩储集层多发育在茅三段中下部,纵向上厚度介于3.0~46.8 m之间,平面上沿北西—南东向基底断裂呈带状展布。野外和钻井岩心观察发现,白云岩内发育交织状张性裂缝,将岩石切割呈角砾状,裂缝多被粗晶方解石、白云石充填或半充填。根据围岩和裂缝中白云石晶体形貌和产出状态,在显微镜下识别出4类不同组构的白云石:第1类为灰泥基质中“星散状”自形粉晶—细晶白云石;第2类为半自形面状组构细晶白云石,呈他形—半自形镶嵌状;第3类为具“雾心亮边”的自形晶面状组构细晶—粗晶白云石,具糖粒状结构,晶间孔隙发育;第4类为脉体充填的粗晶鞍状双晶白云石。背散射照片显示前3类白云石的“雾心”部分晶面混浊、表面分布方解石残斑及微孔,而第3类白云石的“亮边”部分与第4类鞍状粗晶白云石脉则晶体明亮、洁净、致密,属新生矿物。上述4类白云石的成分均具有富Ca和贫Fe、Mn、Sr的特点,MgO含量变化较大,其中前两类白云石MgO含量总体低于白云石标准计量,而后两类白云石的MgO含量则接近或略高于标准计量。岩石学、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特征表明:茅口组白云岩主要经历了2期白云化作用,初次白云化作用形成第1类、第2类白云石及“雾心”白云石,二次白云化作用形成“亮边”白云石和粗晶白云石脉体;2期白云化作用均发生得很早,可能始于同沉积期至浅埋藏期。白云石原位微量元素和原位锶同位素分析表明,白云化作用流体具有混源的特点,流体可能由富Ca地下水以及与火山活动有关的热液混合而成。推测中二叠世末期峨眉山地幔柱的喷发引起四川盆地内基底断裂再次活动,造成茅口组内张性构造裂缝发育,这为白云化流体混合及运移提供了通道。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