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湍流混合

湍流混合

湍流混合的相关文献在1996年到2022年内共计124篇,主要集中在力学、海洋学、化学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0篇、会议论文19篇、专利文献230981篇;相关期刊47种,包括海洋与湖沼、爆炸与冲击、动力工程学报等; 相关会议14种,包括第十九届SO2、NOX、PM2.5、Hg污染防治技术研讨会、中国核学会计算物理学会第七届年会学术交流会、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等;湍流混合的相关文献由340位作者贡献,包括毕荣山、谭心舜、邹立勇等。

湍流混合—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0 占比:0.03%

会议论文>

论文:19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230981 占比:99.96%

总计:231070篇

湍流混合—发文趋势图

湍流混合

-研究学者

  • 毕荣山
  • 谭心舜
  • 邹立勇
  • 刘金宏
  • 李平
  • 柏劲松
  • 王丽丽
  • 王涛
  • 郑世清
  • 张树道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宋美琪; 张苏平; 戴光耀
    • 摘要: 2014年5月17—18日“东方红2号”科考船在黄海捕捉到一次海雾过程中的重力波活动迹象。本文利用船测、卫星云图和再分析资料,结合中尺度模式天气研究和预报系统(WRF,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模式下嵌套的大涡模式(LES,Large-Eddy Simulations)模拟,对此次海雾进行研究,分析重力波在海雾生成和发展阶段的作用。分析表明:(1)此次海雾过程中船载激光测风雷达测得的重力波波长800~1000 m,周期6~8 min,位相向东北方向传播,相速约2 m/s;船载自动气象站和涡动相关通量观测系统记录的能见度、温度和垂直速度等存在周期为5~8 min的规律振荡;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卫星显示的海雾云图上呈现了与重力波有关的滚轴状特征。(2)垂直速度振幅增大,伴随降温、增湿,在原来已经接近饱和的气层中,增强的湍流混合作用使混合层空气达到过饱和并发生凝结,液态水含量增大,在长波辐射冷却机制共同作用下,海雾生成并发展。(3)基于WRF模式下嵌套LES模式,较为准确地重现了海雾过程中出现的重力波特征,模式结果验证了重力波对海雾的发生起到触发作用。
    • 马聪; 刘斌; 梁宏
    • 摘要: 采用介观格子Boltzmann方法模拟界面张力作用下三维流体界面的Rayleigh-Taylor(RT)不稳定性的增长过程,主要分析表面张力对流体界面动力学行为及尖钉和气泡后期增长的影响机制.首先发现三维RT不稳定性的发生存在临界表面张力(σc),其值随着流体Atwood数的增大而增大,且数值预测值与理论分析结果σc=(ρh−ρl)g/k^(2)一致.另外,随着表面张力的增大,不稳定性演化过程中界面卷吸程度和结构复杂性逐渐减弱,系统中界面破裂形成离散液滴的数目也显著减少.相界面的后期动力学行为也从非对称发展转向始终保持关于中轴线对称.尖钉与气泡振幅在表面张力较小时对其变化不显著,当表面张力增大到一定值后,可以有效地抑制尖钉与气泡振幅的增长.进一步发现,高雷诺数三维RT不稳定性在不同表面张力下均经历4个不同的发展阶段:线性阶段、饱和速度阶段、重加速和混沌混合阶段.尖钉与气泡在饱和速度阶段以近似恒定的速度增长,其渐进速度的值与修正的势流理论模型结果一致.受非线性Kelvin-Helmholtz旋涡的剪切作用,尖钉与气泡随后的增长被加速,导致在重加速阶段的演化速度超过势流模型的解析解.重加速阶段不能持续发展下去,尖钉与气泡在不稳定性后期的增长速度会随时间上下波动,这表明不稳定性的演化进入了混沌混合阶段.通过数值分析,证实了三维RT不稳定性在后期的混沌混合阶段具有二次增长的规律,并且尖钉与气泡增长率总体上随着表面张力的增大而逐渐减少.
    • 林丽金; 史久新; 姚辰阳; 郭桂军; 程灵巧; 矫玉田; 施骞
    • 摘要: 利用中国第32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于2015年12月至2016年1月在南极威德尔-斯科舍汇流区获得的湍流微结构、温盐深仪和下放式声学多普勒海流计观测资料,分析了该海域上层海洋(30~500 dbar)的湍流混合空间分布特征。结果显示,湍动能耗散率(ε)和湍扩散系数(K_(ρ))分布呈现明显的区域性特征,与当地的水团和环流分布密切相关。鲍威尔海盆边缘-南奥克尼海台区的表层水体因海冰融水的加入而层化加强,湍流混合受到抑制,其混合水平在整个调查海域中最弱,K_(ρ)普遍小于10^(-4)m^(2)×s^(-1);布兰斯菲尔德海峡区的水团主要由邻近海域的水团变性组成,上层海洋的层结不稳定,K_(ρ)平均值约为1.2×10^(-4)m^(2)×s^(-1);埃斯佩里兹海槽区是斯科舍海与威德尔海水交换的主要通道,在复杂流场与粗糙地形的共同作用下,水体混合剧烈,整个上层剖面的K_(ρ)基本在3.2×10^(-4)~3.2×10–3 m^(2)×s^(-1)之间,强混合维持了该海域相对均匀的温度和盐度垂向结构;斯科舍海南部陆坡区存在不同温盐性质水体的交汇入侵,引起混合增强,K_(ρ)约1.6×10^(-4)m^(2)×s^(-1)。本次观测结果表明,海水层化状态、垂向剪切流不稳定和水团交界处的热盐入侵对南大洋上层海洋湍流混合空间分布有重要影响。
    • 李杨; 黄鹏起; 鲁远征; 屈玲; 郭双喜; 岑显荣; 周生启; 张佳政; 丘学林
    • 摘要: 南海是存在强湍流混合的边缘海之一,但前人对南海湍流混合的研究更多关注的是中上层,对底层则鲜有关注。本文基于高分辨率温度传感器于2019年5月在南海东北部22个站位海底上方0.5m处持续观测4.4d的温度数据,分析了2216~3200m深度范围内底层海水温度的时间变化特征,并探讨了地形粗糙度和内潮对底层湍流混合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南海东北部各站位底层海水的温度变化量级约为10^(–4)~10-^(–3)°C;温度变化趋势与正压潮变化趋势不同,温度能谱显示多数站位在全日和半日频带区间出现谱峰,温度变化更多地受斜压潮影响,全日、半日内潮起主要调制作用。陆坡-深海盆过渡区及深海盆底层的湍动能耗散率量级为10^(–10)~10^(–9)m^(2)·s^(–3),涡扩散系数量级为10^(–4)~10^(–3)m^(2)·s^(–1)。观测数据未能显示底层湍流混合与地形粗糙度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底层湍流混合的空间分布与过去观测到的南海北部深海盆内潮的南北不对称性分布一致。
    • 李强
    • 摘要: 针对传统重介质旋流器的分离效率和分离精度比较低的问题,采用独特的溢流中心管,设计一种直径为Ф300 mm的新型重介质旋流器,达到弱化物流分选中的流体紊乱和中间空气柱的目标。经研究得出结论:该新型重介质旋流器,不仅可减少湍流混合,而且可提高分离精度;对小于2 mm的细粒煤分选时,得到的可能偏差E;值是0.04,且分选密度和可能偏差E;值均随着入料压力的增大而降低。
    • 李晓杰; 王小红; 王宇新; 闫鸿浩
    • 摘要: 通过对工业炸药爆轰反应过程中微孔隙压溃的细观与宏观过程进行研究,提出炸药孔隙压溃不仅产生绝热压缩、射流冲击、摩擦剪切生热的"热点"因素;冲击射流产生的旋涡运动,还会起到搅拌混合作用,促进爆轰燃烧反应;同时旋涡运动的湍流能量还会通过粘性耗散转变为热能,供给爆轰波,与化学反应放热一起维持爆轰传播;即工业炸药爆轰中的微孔隙塌缩同时起到了"热点"、搅拌混合促燃和湍流释能的多重作用.炸药孔隙的搅拌混合作用决定了"化学反应区"和"湍流耗散区"的厚度大小,其中"化学反应区"的厚度与孔隙度成反比,"湍流耗散区"则与孔隙度成正比,两者的共同作用构成支持爆轰波的"释能区",这使得工业炸药存在能量利用率最高的最佳装药密度.基于爆轰波"释能区"的新观点,建立了工业炸药的最佳装药密度、极限直径、临界直径、高密度"压死"、炸药能量利用率等爆轰性能经典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孔隙混合效应"和乳化炸药粒径分析,基于敏化气泡与炸药粒径相匹配原则,提出对于粒径5~6μm的乳化炸药,敏化气泡以直径10~100μm为最佳.
    • 乔梦甜; 陈娟; 曹安州; 宋金宝
    • 摘要: 利用1992-2002年的温盐深数据与2012-2016年的Argo数据,基于细尺度参数化方法研究了吕宋海峡及周边海域(12°-30°N,115°-129°E)湍流混合的时空分布特征,并分析了地形粗糙度、内潮以及风输入的近惯性能通量对湍流混合的影响.结果表明,吕宋海峡和东海陆坡处具有强混合的特征,扩散率高达4×10-3m2/s,主要是由内潮产生导致的,其中吕宋海峡主要是M2、K1和O1内潮的贡献,而东海陆坡处主要是M2内潮的贡献;南海北部也呈现较强的混合,且陆坡处的混合比海盆高1-2个量级;南海中央海盆和离岸的菲律宾海混合较弱,扩散率为O(10-5m2/s).此外,在研究区域内,湍流混合的年际变化和季节变化均不明显,且混合扩散率与风输入的近惯性能通量未表现出明显的季节相关.
    • 贾沛; 常玉锋
    • 摘要: 为提高对微细颗粒物的捕集效率,基于横向双极静电除尘技术,开发出一种线-管式双极预荷电装置.借助COMSOL Multiphysics,采用电晕放电模块耦合湍流模块,研究其电流体动力学分布规律;搭建实验装置,测试其凝并特性.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双极预荷电装置内同时存在生正、负电晕和产生正、负电荷,具有良好的湍流混合和凝并效果.对中位粒径为1.7μm硅微粉的凝并实验结果表明:经过预荷电装置后粉尘的粒径分布呈现明显的双峰分布;在平均场强为4~6 kV/cm,凝并效率随着外加电压的增加而提高;当外加电压超过11 kV,所有粒径区间粉尘的凝并效率均超过95%.研究结果有助于拓展横向双极静电除尘技术的应用范围,为双极静电技术的推广及工业应用提供参考.
    • 于建
    • 摘要: 借鉴物理信息深度学习和深隐藏物理模型,提出一个从噪声的时空概率密度函数测算中辨识湍流模型的框架.该模型适用于由运积单点概率密度函数方程描述的条件Fickian标量期望扩散或耗散.采用均匀湍流二元标量混合的振幅映射闭包/Johnsohn-Edgeworth变换模型获得精确解,对所构建的模型进行了测评.
    • 刘仪; 管永康; 章利特
    • 摘要: 激波与气-液界面的相互作用是超声速燃烧和惯性约束聚变等工程应用中常见且复杂的物理现象.针对其中更具实际意义的非平面激波与气-液两相斜界面相互作用问题,开展了基于VOF(Volume of fluid)模型的大涡模拟研究,分析了入射激波强度、初始振幅和气-液斜界面倾角等参数对界面变形和湍流混合现象的影响规律.结果 表明:入射激波强度和斜界面倾角大小是界面变形和湍流混合发展进程的主要影响因素,而初始振幅对其影响相对较小;在给定工况下,湍流混合区宽度随时间增长,提高入射激波强度和增大气-液斜界面倾角可以显著地加快界面变形和湍流混合的演化进程;随着初始振幅的增加,相界面发生变形的时间缩短,界面凸起结构的成型速度加快.所得结果对后续针对非平面激波的三维模拟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