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中东欧国家

中东欧国家

中东欧国家的相关文献在1991年到2022年内共计807篇,主要集中在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贸易经济、财政、金融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05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453篇;相关期刊350种,包括国际问题研究、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学术交流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国际移民法的新发展和中国移民法的建设研讨会、2016年中西部第九届(兰州)有色金属工业发展论坛等;中东欧国家的相关文献由642位作者贡献,包括张颖、姜琍、孙琦等。

中东欧国家—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05 占比:63.89%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0.16%

专利文献>

论文:453 占比:35.95%

总计:1260篇

中东欧国家—发文趋势图

中东欧国家

-研究学者

  • 张颖
  • 姜琍
  • 孙琦
  • 朱晓中
  • 王巍
  • 孔田平
  • 王楠楠
  • 萧明同
  • 高歌
  • 刘作奎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张顺
    • 摘要: 中东欧17国作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是我国通往欧洲腹地的陆上门户,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枢纽,是拓展欧洲市场的重要突破点,面积占欧洲的三分之一,人口占欧洲的四分之一。中东欧国家均处在经济增长的上升期,越来越多的国家在产业、技术等方面寻求和我国合作。
    • 姜琍
    • 摘要: 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欧盟先后经历了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乌克兰危机、难民危机、英国“脱欧”危机和新冠肺炎疫情危机等多重内外危机,其在利益分配、决策机制、行动能力和内部团结等方面的弊端日益凸显。与此同时,中东欧国家在向资本主义转型过程中出现的不平等加剧、寡头集团崛起和腐败现象严重等问题,已成为阻碍社会治理的顽疾。在此背景下.
    • 摘要: 2021年11月4日,学院以线上会议形式,成功举行“第三届中国-中东欧国家音乐学院院长论坛”。王瑞院长与来自保加利亚、捷克、匈牙利、北马其顿、黑山、波兰、罗马尼亚、塞尔维亚、斯洛文尼亚、希腊10个中东欧国家的16位校(院)长和专家学者同步连线,共同围绕“后疫情背景下音乐艺术教育国际合作”主题展开探讨。各国代表分别介绍各自的历史、现状,在课程、表演、研究等方面的发展特色。
    • 马致远; 雷静品; 黄金莲; 史胜青; 胡琛
    • 摘要: 中国-中东欧国家林业合作(17+1林业合作)是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明确双方林业研究的重点,使17+1林业合作更有针对性的开展,通过比较中国和中东欧17国森林生态系统研究状况,探究中国和中东欧17国森林生态系统研究的共同方向和领域,为中国-中东欧国家林业合作提供支撑。采用文献计量分析软件Citespace和VOSviewer对Web of Science核心库收录的中国和中东欧17国在2016—2020年期间发表的论文进行比较分析,内容涵盖国家、研究机构、作者、关键词的共现分析和关键词突现分析。分析结果显示:①中东欧17个国家之间的森林生态系统研究论文发表状况差异明显,其中波兰和捷克两国在森林生态系统研究领域发表论文数量最多,发文量分别占中东欧国家发文总量的26.91%和23.52%,篇均被引频次分别为8.46次/篇和9.85次/篇。②中国森林生态系统研究发表论文数量12951篇,高于中东欧国家总和8952篇,篇均被引用频次为8.58次/每篇,低于中东欧国家平均值9.90次/篇。③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森林土壤是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共同的研究重点。④中国的研究重点还包括人工林质量改善等。中东欧国家的研究重点还包括重金属,主要表现在重金属污染、评估及土壤和植被修复。通过对中国和中东欧国家森林生态系统研究领域发表的论文分析,为中国与中东欧国家林业合作提供以下建议: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开展林业研究合作,在气候变化方面的合作对象有波兰科学院、华沙大学、捷克生命科学大学;生物多样性方面的合作对象有捷克生命科学大学、捷克科学院、波兰科学院;土壤微生物方面的合作对象有塔尔图大学、波兰科学院;土壤重金属方面研究的合作对象有克拉科夫农业大学、波兰科学院、波兰格但斯克大学;病虫害防治方面的合作对象有捷克生命科学大学。
    • 陈晓倩; 陈勇
    • 摘要: 自2012年4月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机制(简称“17+1合作机制”)建立以来,中国与中东欧17国经贸往来发展迅速,林产品贸易量也不断增长。本文首先总结了中东欧17国森林资源禀赋与林业产业,梳理了中国与中东欧17国林业贸易发展的历程。在此基础上采用PEST方法对影响中国-中东欧17国林产品贸易的外部环境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进一步推动中国-中东欧国家林产品贸易发展的建议。
    • 吕红军
    • 摘要: “16+1”是依据中国同中东欧国家的共同愿望打造的跨区域合作平台,为中国和中东欧国家发展带来了新机遇,促进了中国与中东欧国家贸易稳定增长,但也出现了双边贸易长期失衡等新问题。本文以商务部网站数据为基础,从“16+1”实施前后进口与出口数据对比、“16+1”合作框架下进口与出口数据各国贡献度,以及进口与出口数据相关性等方面进行了多角度分析,为相关部门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深化“16+1”合作奠定基础。结果表明,“16+1”合作框架促进了进出口贸易额稳定增长;增加中国与中东欧国家贸易额,关键是从贡献度较高的国家入手;进口额与出口额之间具有强相关性,贸易政策要促进进口与出口协调发展。
    • 张颖; 刘壬飞
    • 摘要: 中东欧国家是我国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的重要合作伙伴,也是国内企业“走出去”,进入欧盟市场的桥头堡。2012年,中国—中东欧“16+1”合作机制在华沙成立。随着希腊的加入,“17+1”中国—中东欧合作框架逐步形成,我国与中东欧国家的经贸合作也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辽宁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节点,2018年获批成立“16+1经贸合作示范区”。选择辽宁与中东欧经贸合作作为研究对象,运用SWOT分析法,探索促进辽宁对中东欧国家出口贸易发展的路径,既符合“一带一路”与“17+1”合作的时代背景,也有利于完善我国与中东欧国家的合作机制。
    • 谭婷; 刘胜题
    • 摘要: 以2011-2020年的贸易数据分析中国与中东欧国家机电产品贸易概况,并利用基于比较优势理论的相关指数研究双方机电产品贸易的竞争性与互补性,研究结果表明:中国长期处于贸易顺差状态,机电设备是重点贸易领域;中国在机电设备上具有比较优势,但比较优势不显著且不确定;贸易双方出口相似度较高,竞争程度日益激烈;贸易互补性较弱,受到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影响,中国需要不断优化与中东欧国家机电产品贸易的发展路径。
    • 摘要: 吉布达伟士供应链管理(上海)有限公司将其末端派送服务范围扩展至整个欧盟、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和以色列,在中国广州新设办事机构,预计到2022年底,包裹总运送量将达到2500万件。总部位于上海,专注于境电商的物流服务需求-吉布达伟士供应链管理(上海)有限公司近日公布了其雄心勃勃的发展目标:到2022年底,包裹总运送量达到2500万件,比上一年增加两倍以上。公司成立初期专注于中东欧国家的包裹配送业务,随着服务范围快速扩展,现已覆盖至欧盟全境、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和以色列,为当地客户提供“最后一公里”末端派送服务。2022年1月,吉布达伟士供应链广州分公司成立,下辖23名员工。
    • 赫璐璐; 李翠霞
    • 摘要: 利用随机前沿引力模型,测算和分析了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乳制品进口贸易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并进一步预测进口贸易潜力。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乳制品进口贸易效率总体水平较低,但呈现上升态势,进口贸易潜力较大。清关效率、物流基础设施质量、货币自由度、金融自由度、文化距离、乳制品产值和原料奶价格均显著影响进口贸易效率。为进一步提升与中东欧国家的乳制品进口贸易效率,建议应简化清关程序、强化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实施多元化文化交流战略、加强对中东欧国家的乳业发展援助。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