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渔获量

渔获量

渔获量的相关文献在1958年到2022年内共计674篇,主要集中在水产、渔业、农业经济、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69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64829篇;相关期刊103种,包括淡水渔业、福建水产、海洋渔业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中国动物学会甲壳动物学会分会成立20周年暨刘瑞玉院士从事海洋科教工作55周年学术研讨会、中国水产捕捞学术研讨会、中国水产学会第四届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等;渔获量的相关文献由533位作者贡献,包括缪圣赐、缪圣赐(摘译)、陈思行等。

渔获量—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669 占比:1.02%

会议论文>

论文:4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64829 占比:98.97%

总计:65502篇

渔获量—发文趋势图

渔获量

-研究学者

  • 缪圣赐
  • 缪圣赐(摘译)
  • 陈思行
  • 杨吝
  • 刘恩生
  • 戴泉水
  • 卢振彬
  • 杨人伟
  • 谢营梁
  • 鲍传和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关键词

    • 张洪亮; 李哲; 李德伟; 刘连为; 陈峰; 朱文斌
    • 摘要: 基于2020年的监测数据,对东南太平洋公海鱿鱼钓的渔业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东南太平洋公海鱿鱼钓按其作业海域可分为赤道渔场、中部渔场和南部渔场,总体而言,其中靠近专属经济区外侧公海的渔获量较高;渔期为全年,其中赤道渔场渔期为1-3月,中部渔场渔期主要为6-8月,南部渔场渔期主要为4-5月与10-11月;渔获组成以茎柔鱼为主,约占年总渔获量的99.51%;渔获量的月间分布以7月最高,12月最低,分别占全年总渔获量的20.48%与1.50%,空间分布以中部渔场与赤道渔场为主,两者分别占全年总渔获量的39.28%与38.44%。
    • 曾胜勇
    • 摘要: 为有效改善水域生态环境,为鱼类提供生长、索饵、庇敌和繁殖的场所,人们通过向江河、海域投放人工鱼礁,从而达到对鱼类的保护、增殖和提高渔获量的目的。目前国内外已经广泛地开展人工鱼礁建设,原有的人工鱼礁在使用过程中虽然能得到一定的聚鱼效应,但不能随时监测周围的鱼以及环境状态,效果不好评估,资源利用率不高,经济效果也不甚理想。这样不但降低了人工鱼礁的功能性,而且不能为工作人员、科研人员带来较为直观的观测分析便利。笔者通过对目前人工鱼礁存在的缺陷及不足,提出一种具有智慧监测效果的人工鱼礁应用技术。
    • 鲁泉; 苏雪; 方舟; 陈新军
    • 摘要: 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是渔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本文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供的1950-2018年东印度洋渔业生产统计数据,结合Fishbase提供的相关鱼种的营养级,探讨了69年间东印度洋渔获量平均营养级(MTL)以及营养级平衡指数的长期变化趋势,以此来判定其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状况.研究认为,1950-2018年东印度洋渔获量呈现稳步增长趋势,其中云鲥(Tenualosa ilisha)、鲱鱼(Clupea pallasi)、印度鲭(Rastrelliger kanagurta)为重要渔获种类,其累计年产量占总产量的比重均在10%以上.MTL变动大致可分3个阶段:1950-1974年渔获MTL总体处在高位,其值范围为3.39~3.71,平均值为3.60±0.07,期间年渔获量呈现稳定的增长趋势,平均年增长率为6.4%;1975-1999年渔获MTL呈现波动,其值范围为3.21~3.51,平均值为3.35±0.08,期间年渔获量呈现稳定的小幅度增长趋势,平均年增长率为4.8%;2000-2018年渔获MTL年间波动较小,其值为3.31~3.43,平均值为3.38±0.03,期间年渔获量呈现缓慢稳定的增长趋势,平均年增长率为1.6%.3个阶段的平均营养级平衡指数分别为0.59±0.22、0.94±0.14、1.25±0.04,其值呈现稳定的增长趋势且年间变化幅度越来越小,说明其群落结构越来越趋稳定.渔业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增加,而MTL下降程度较小,营养级平衡指数呈现上升趋势,说明渔获量的增加能够弥补MTL的下降;且仅统计营养级大于3.25的种类时,1950-1974年、1975-1999年、2000-2018年3个阶段的MTL平均值分别为4.16±0.04、4.18±0.04、4.19±0.03,呈现小幅稳定增长的趋势,表明高营养级种群渔业资源未受到破坏.研究认为,东印度洋海洋生态系统稳定,高营养级种群渔业资源处于未充分开发状态.
    • 张美彦; 杨星; 张效平; 赵凤; 李建光
    • 摘要: 为明确生物絮团系统中松浦镜鲤套养鲢鳙草鱼的最适比例,在喀斯特山区生物絮团系统中投放松浦镜鲤:鲢鳙草不同比例(80:20、75:25、70:30),养殖190 d,研究其对池塘水质及渔获量、饵料系数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投放松浦镜鲤:鲢鳙草比例为75:25时,池塘水质的总氮、氨态氮、亚硝酸盐氮含量、化学需氧量低于其余2个投放比例;渔获量最高;饵料系数最低,为1.52.
    • 贾明秀; 刘长东
    • 摘要: 以南极磷虾商业捕捞渔船2013、2015和2016的渔捞日志数据为基础,应用广义线性模型(GLM)、广义线性混合模型(GLMM)和广义可加模型(GAM),探究南极磷虾渔获量与驱动因子的关系,并比较三种模型的性能.结果 表明,GAM模型拟合度最优,总体偏差解释率为26.7%;GLMM模型残差独立性和正态性假设条件满足最好.GAM模型结果表明:年、月、捕捞位置(经度、纬度)、捕捞时长、捕捞水深和水温是影响南极磷虾渔获量的显著因子.2016年的渔获量明显高于2013和2015年,这很可能是由于网具优化、船长经验的积累、船员网具操作技能的提高、捕捞设备的改进等因素引起的;12月的渔获量最高,其次为3月、1月渔获量最低;模型预测捕捞区域西北部渔获量高于东南部;渔获量与捕捞时长呈非线性递增关系;捕捞区域主要位于60m以浅海域,渔获量随捕捞深度增加而减少;当水温小于-1°C时,渔获量随水温的增高而减少;当水温大于-1°C时,渔获量随水温的升高而增加.由于数据获取所限,影响南极磷虾渔获量的诸多因子没有包含在模型中,但本研究结果对南极磷虾捕捞效率的提高,南极磷虾资源的评估、管理和可持续开发,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 廖静
    • 摘要: 2018年,全球各品种金枪鱼渔获量大约790万吨,创下历史最高纪录。我国金枪鱼产量也在2019年达到了40018万吨,金枪鱼产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近日,《海洋与渔业》记者专访了广东省远洋渔业协会会长黄富雄,他介绍了中国金枪鱼产业的总体发展趋势,并提出了金枪鱼产业的发展建议,尤其针对广东如何进一步发展金枪鱼产业进行了深度阐释。
    • 李春芝; 王蕾; 邱盛尧; 张金浩
    • 摘要: 为探明流刺网船的捕捞作业情况,根据海阳市2014-2016年流刺网船的渔捞日志,对流刺网船渔获状况进行了分析,并对近海渔业资源利用动态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表明:流刺网船分为4种作业类型,分别是A类:交替使用海蜇(Rhopilema esculentum)漂流三重刺网、鲅鱼漂流单片刺网和对虾漂流三重刺网;B类:交替使用海蜇漂流三重刺网、对虾漂流三重刺网和青鳞小沙丁鱼(Sardinella zunasi)漂流单片刺网;C类:交替使用海蜇漂流三重刺网、鲅鱼漂流单片刺网、对虾漂流三重刺网和单拖网;D类:交替使用海蜇漂流三重刺网、对虾漂流三重刺网、青鳞小沙丁鱼漂流单片刺网和单拖网.B类的全年单船日平均渔获量低于同一年的其它3类,C、D两类的全年单船日平均渔获量年间波动较大,C类和D类大部分月份单船日平均渔获量都高于A类和B类.结果 显示,不同类型各年常见优势种为海蜇、口虾蛄(Oratosquilla oratoria)和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夏季4类作业类型渔获物群落结构相似度较高,A、C类在春季或秋季的部分月份渔获物群落结构相似度高,B、D类在春季和秋季的部分月份群落结构相似度较高.
    • 胡荧斌; 徐美佳; 王天姿; 何毓钦; 王迎宾
    • 摘要: 依据2000-2015年浙江省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渔获量的数据,以及影响渔获量的因素(管理类因素、环境类因素和营养关系类因素等共11个因子),使用广义加性模型(GAM)对各类因素对三疣梭子蟹渔获量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 显示,赤潮面积、捕捞努力量和放流数量对三疣梭子蟹渔获量影响显著(P<0.01).3个因子的累积解释比率达98.3%,其中,赤潮的解释比率最大,达到47.2%,捕捞努力量的解释比率为37.8%,放流数量的解释比率为13.3%.三疣梭子蟹渔获量随着赤潮面积增加有所减少,随着捕捞努力量的加大有迅速增加的趋势,与放流尾数呈现正相关趋势.三疣梭子蟹渔获量的波动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今后需开展更深入的研究,找到可能影响三疣梭子蟹渔获量的其他关键因素.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