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个体生命

个体生命

个体生命的相关文献在1962年到2022年内共计1022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教育、中国哲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12篇、会议论文8篇、专利文献9456篇;相关期刊689种,包括中国德育、文教资料、四川教育等; 相关会议8种,包括2015南京国际生命伦理学论坛暨中国第二届老年生命伦理与科学会议、中国博物馆协会社会教育专业委员会2013年井冈山年会、首届海峡两岸大学生命教育高峰论坛等;个体生命的相关文献由961位作者贡献,包括刘心武、刘济良、熊芳芳等。

个体生命—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012 占比:9.66%

会议论文>

论文:8 占比:0.08%

专利文献>

论文:9456 占比:90.26%

总计:10476篇

个体生命—发文趋势图

个体生命

-研究学者

  • 刘心武
  • 刘济良
  • 熊芳芳
  • 何言宏
  • 傅书华
  • 朱铁志
  • 甘安顺
  • 俞强
  • 史林
  • 吴义勤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刘启华
    • 摘要: 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2021年全世界似乎并不好过,新冠疫情反复肆虐让同此凉热的地球村充满了不确定性,从微观的个体生命、家庭到宏观的社会、经济、国际形势都变得脆弱。本以为这一年里可以丢下口罩、自由地呼吸、自由地旅行,但依然得面对疫情此起彼伏。疫情防控依然有许许多多的画面让我们瞬间感动、破防,唯愿2022年群防群控、众志成城,早日走出新冠疫情的阴霾。
    • 陈冲
    • 摘要: 生命化教育是人们在看到现实生活中的学校政治教育对于人的个体的轻视与刻意忽略后所提出的一个新的教育理念,目的在于重拾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学生个人的重视。生命化教育是基于个体生命,以学生的生命为中心,在教育的过程中体现生命的本质,使得学生的个体发展在这一正确基底的建筑下更加完善。在现实生活中,以学校为主要基地的思想政治教育侧重整体的社会教育,忽视学生个人的生命化教育。为改善这种状况,思想政治教育要以生命化教育的理念为基础重新出发。
    • 黄懿慧
    • 摘要: “风险社会”这一概念可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Beck等(1992)在《风险社会:新的现代性之路》(Risk Society:Toward a New Modernity)一书中强调,风险已经从科技或技术领域(如核电、转基因食品)转向环境健康、自然灾害、疾病领域,甚至到整个社会(制度、文化)。当下,已肆虐全球两年有余的新冠肺炎疫情仍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其风险不仅仅存在于个体生命及健康层面,也存在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宏观层面。如何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各类风险甚或危机,成为各个国家和地区亟待解决的议题。
    • 鲁世秀
    • 摘要: 当今,由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口快速流动,各方压力大增,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以及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这两年全球处于被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的情形下,人们心中更是充斥着焦虑、担忧、迷茫等消极情绪,家庭、学校、社会应注重对个体生命的关照和敬畏,形成良好的社会生态系统,还教育以本真,还生命以尊严,帮助个体生命得以全面、和谐、自由、幸福地发展。
    • 戴荣里
    • 摘要: 求生中的自然,包围着每个人的选择原则,是完全的依赖自然,还是清晰地改造自然,始终是人类自我困惑的终极问题。探求每个人求生路上的轨迹会发现自然之道在人身上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种自然之道,来自于一个人对自身的把握,对周围环境的熟悉与适应,来自于长久的对一项工作或技能的感悟。人既有与生俱来的悟性,又有后天培养的悟性,这二者,严格说来都是自然的赠予。每个个体生命,都是一个家族长链上一个相对短暂的一个链子,因为自然的需要,也为了适应自然,人类在不断进化中成长。基因的力量书写着自然的伟大,性格的形成也体会着自然的影响。
    • 虞永平
    • 摘要: 一、儿童对上小学有期待是常理对新的环境充满向往和期待,对新的世界产生好奇和兴趣,这是人类个体生命正常的反应,也是一种自然的状态。从这个意义上说,幼儿园大班的孩子完全有可能对上小学充满期待,他们上学的愿望和热情不是被成人激发出来的,而是他们自身内心萌发的一种向往。带着向往和期待升入小学的儿童,有一种自然适应的能力.
    • 郭忠华
    • 摘要: 2022年的动荡开局不仅困扰着人们的生活,而且考验着公民的素养。上海等地新冠肺炎疫情的持续反弹使一度熙乐的日常生活陷入困境,全员核酸、隔离管控、足不出户、动态清零等随疫情兴起的大量新词标示了人们生活的“新样态”;俄乌冲突及其演变而来的西方世界与俄罗斯的对阵,加剧了国际形势的不稳定性,民族国家势力的重组与对立给世界发展涂抹上一层更加不确定的色彩。疫情、战争考验着人类摆脱天灾人祸的智慧,同时也考验着普通人的公民素养。然而自疫情反复和俄乌冲突爆发以来,诸多与公民素养相悖的情形不断冲击着我们的认知。如疫情期间,安徽一大学生连续四天翻墙出校后感染,将同学与老师置于风险境地,还出现了因俄乌冲突而幸灾乐祸的短视频等。在迈向大国崛起和社会文明的征程中,这些现象显然十分不和谐,重谈公民素养话题尤为必要。
    • 邢文正
    • 摘要: 在荀子的思想语境中,“义”由名辩学之“分”转化而来,是人自身的本分与责任,也是制约权力的底线力量。“义”不仅在个体生命处发挥着底线原则的作用,还必须是一个国家的社会价值内核。在精英秉政的制度结构内,精英群体通过“以欲济义”和“以善远恶”的机制,使公义价值深入共同体之中,被人们所感知、接纳和实践。今天,要改变和提升这样的“贤人政治”,应基于“自下而上”的现代民主去启动。
    • 陈志敏
    • 摘要: 生命教育是不可或缺的教育内容。教育的对象是人,人是生命的载体,生命是人的本体,人的教育不能没有生命的“在场”。每当社会上出现个体生命受到严重戕害的危机事件时,人们总是会提到生命教育。作为教育主阵地的学校,也在更加关注和实施生命教育。
    • 谢雯
    • 摘要: 从21世纪初开始,我国东北地区的经济就处在一个艰难的转型期。如何振兴东北已多次引发学界和政策界的讨论,然而东北地区社会变迁的复杂性使得纯经济学的考量屡屡失效。整体性的社会学思考与分析框架能够帮助学界更加充分地理解东北地区的转型以及当下的社会文化特征。本文通过回溯笔者在博士论文写作中有关东北地区研究的提问、田野调查以及理论化过程,对社会变迁的质性研究方法进行反思。在研究处于快速变迁中的社会时,本文主张结合生命史研究方法与宏观历史分析,将人的精神气质的变化与社会结构、经济组织和制度的变化联系起来。最后,本文提出,这样一种对于地域社会文化特征的动态社会学分析,对产业政策制定和社会治理模式选择均有着重要启示。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